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被杀冤死害,那其他三人结局怎样,得到善终了吗?
岳飞是中兴四将之首?这个结论不知道提问者是怎么得出的,和我看到的历史好像不一样。
岳飞是中兴四将中最年轻,出现最晚的,也是进步最快的,在宋金战争爆发初期,岳飞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在南宋建立初期与金国的战斗中,岳飞开始崭露头角,但因为职位很低,手下军队不多,并没有取得值得标榜重大胜利。在伪齐刘豫建立,南宋与金国不在直接对抗的短暂几年空白期,岳飞开始大放异彩,在平定南宋内部各种反叛力量的战斗中屡立奇功。职位迅速提升,随后在对伪齐的战役中,取得重大成果,并建立起一支属于自己的强大军事力量岳家军。在南宋军事力量中,能够与张俊韩世忠等人相提并论。
岳飞像
中兴四将中,岳飞的军事才能很突出,但是毕竟出道晚,他崭露头角的时候,人家已经战功赫赫,成为朝廷的肱股之臣。绍兴八年冬(公元1139年),金国废掉刘豫,与南宋和谈。南宋以为天下太平,大封功臣,张俊、韩世忠、刘光世获得功臣的称号,成为南宋初期仅有的三个赐功臣号及领三镇节度使的将领,这时还没有岳飞什么事。
直到岳飞死之前,朝廷才开始收兵权,把张俊、韩世忠、岳飞调入朝廷,不再直接统领军队。为了安抚这几个人,朝廷给他们升了官,张俊和韩世忠是枢密使,而岳飞是枢密副使。
综上所述,岳飞在中兴四将中,军事才能是最突出的,但因为出道晚,资历浅,论战功和资历还是有所欠缺。在南宋时期,普遍认可的中兴四将排名,张俊第一,韩世忠第二,岳飞第三,刘光世第四。后世受小说和文学作品的影响,岳飞的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那已经是明朝以后的事了。
中兴四将中,除了岳飞,其他三人,都得以善终。
刘光世的结局
刘光世和岳飞死在同一年,只比岳飞多活了十个月。享年五十四岁。高宗为其辍朝两日,追赠太师,谥号“武僖”。宋孝宗乾道八年,追封安城郡王。 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八月,权臣韩侂胄为振奋士气,以配合即将展开的“开禧北伐”,遂据刘光世之孙刘伯震的请求,追封刘光世为鄜王。同时岳飞也在孙子岳柯的努力下,已经被赦罪的岳飞,也被追封为鄂王,追赠太师。
张俊的结局
张俊是南宋活着时候封郡王的第一人,1142年封清河郡王,张俊深得宋高宗喜欢,历史记载,宋高宗曾去张俊家做客,张俊准备了一场丰盛的宴席,其场面被记录下下来,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桌筵席,席前的开胃菜就有一百多道,正席还有六十多种,加在一起176道菜。
绍兴二十四年七月二日(1154年8月12日),张俊去世,终年六十九岁,追封循王。 后谥号“忠烈”。葬于湖州府长城县。
韩世忠的结局
韩世忠被封为郡王只比张俊晚了一年,1143年进封咸安郡王。韩世忠晚年喜好释、老,自号清凉居士。自致仕以后,闭门谢客,口不言兵,时常骑驴携酒,带一两名仆人,纵情游览西湖,即使是昔日的部下,也很难见他一面 。高宗多次召韩世忠及其家人进宫饮宴,“眷礼深笃”,屡赐其名马、宝剑等 。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秋,韩世忠病重,上表辞官。八月四日 ,被册拜为太师。同日,韩世忠病故于临安,享年六十三岁 。获赠太师、通义郡王。
岳飞的结局
1142年1月27日,农历1141年腊月二十九,岳飞被处死。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北宋时期被处死的童贯、蔡京、以及岳飞等人被赦罪,岳飞得以追复原职,以礼改葬。但需要说明的是,岳飞并没有被平反,罪名依然成立,只是被赦免,宋孝宗圣旨上是这么说的:“”飞虽坐事以殁,而太上皇念念不忘,今可仰承圣意,与追复原官,以礼改葬,访求其后,特予录用。”
坐事已殁,就是犯事被处死,圣旨的意思是,岳飞虽然犯事被处死,但是太上皇(赵构)对岳飞的功绩念念不忘,今天我体谅太上皇的苦心,给岳飞追复原官,按照他的官职礼仪改葬,寻找岳飞的后人,朝廷特旨录用。童贯和蔡京也是一样的情况,朝廷赦免他们的罪,可以按照生前的官职礼制改葬,蔡京后裔才得以把其骸骨迁回仙游枫亭故里,今莆田仙游县枫亭镇溪南村安葬。
岳飞是被赦罪16年之后,朝廷才给她追赠了武穆的谥号。岳飞被追封为鄂王,则是韩侂胄准备开禧北伐时才由宋宁宗追赠,这时候岳飞已经死了六十多年,是被赦罪后四十年的事。
岳飞改谥“忠武”则是岳飞死后一百多年的事(1225年)。秦桧被彻底打成奸臣是1254年,这时候岳飞已经死了112年。岳飞的名气盖过韩世忠和张俊,则是明朝成化年间的事,此前岳飞的名气不大,岳飞墓已经荒废,石像倾倒,杂草丛生,成了荒无人烟的荒场。明朝因为对外政策需要,又把岳飞的事迹拿出来宣传,并重新修岳飞墓,并铸造了秦桧等人的跪像。岳飞的形象开始逐渐抬高。
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被杀冤死害,那其他三人结局怎样,得到善终了吗?
“绍兴和议”之前,南宋与金一直处于战争的拉锯状态,淮河南北、长江上下,一直被战火硝烟所弥漫,金国虽有胜,但少有完胜;南宋虽有败,但也没有完败,宋高宗赵构尽管被打得忙忙如丧家之犬,但情势虽急迫,命却保住了,南宋尽管如一个漂泊逃窜的朝廷,但人依旧,国还在。
南宋之所以能与金军对峙十多年而没有彻底亡国,关键是有一大批爱国英雄在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抵挡着金兵的入侵,是他们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南宋政权,使南宋最后保住了半壁江山。因此,后来的功劳簿上就有了“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
然而,功劳簿上虽然有这四将,但作为四将中声誉最高的岳飞,却没能够在宋金和议的过程中度过难关,他成了宋金和议的垫脚石,据说,赵构向金人乞和,杀害岳飞是和谈的前提条件之一,于是,岳飞成了南宋向金取得和谈资格的牺牲者。1142年初,南宋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杀害于大理寺狱中。金兵最怕岳飞,当岳飞被杀的消息传到金国,他们纷纷举杯庆贺。而其他三将:韩世忠、张俊、刘光世,则因为听赵构的话,因此都富贵一生,高位善终。
刘光世是最早解除兵权、最早退休、也是最早去世的将领。刘光世人称“长腿将军”,经常不战而逃,跑得快,在“中兴四将”中,他的战功是最让人怀疑的。然而,他最终上了功劳簿,这是因为刘光世是在赵构最倒运的时候帮过他的大忙的。
1129年,金兵突袭赵构临时驻地扬州,扬州失守,赵构出逃。面对败局,驻军于杭州的鼎州团练使苗傅和御营副将军刘正彦发动了兵变,逼迫赵构下台,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光世与张俊、韩世忠一起,率兵勤王,终于保住了赵构的性命,使他得以复辟。刘光世因此不但上了功劳簿,而且高位善终,他因功官到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1142年去世后,追赠太师,谥号“武僖”,后追封鄜王,排南宋武将封王之首。
“中兴四将”中,张俊不是打仗最勇猛的,也不是战功最显赫的,但他却是为人最贪、财富最多、权位最高、结局最好的。张俊和刘光世、韩世忠一样,平定了苗傅、刘正彦的叛乱,有“勤王”之功,但关键是,他是赵构指东不向西、指西不向东的心腹爱将。张俊因功屡封贵州防御使、徐州观察使、御营前军统制、浙东制置使、检校少保、昭庆军节度使、太尉、淮南西路宣抚使、少傅、枢密使、益国公、清河郡王。
韩世忠历任左武大夫、果州团练使、嘉州防御使光州观察使、武胜昭庆军节度使、神武左军都统制江南东、西路宣抚使、英国公、枢密使、咸安郡王,死后追封蕲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