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和薛平贵是什么关系?

因为薛仁贵这个人名气很大,所以后来很多人根据他为原型,塑造了各种不同人物形象,比较典型的有薛平贵和王宝钏、还有她的儿子薛丁山(真名薛讷)、儿媳樊梨花、孙子薛刚(原名薛嵩),因为薛刚惹祸,薛家被满门抄斩,铸就铁丘坟,薛刚逃脱,后薛刚反唐为家族报仇,后来不同版本结局出现分歧,一个说薛刚再徐策的斡旋之下,与皇帝和解,处死了陷害薛家的大奸臣。另一个版本是薛刚帮助李旦李显灭掉了武则天,恢复李姓江山。

这些文学形象版本很多,乐亭大鼓、京剧、皮影、小说里都能找到他们的身影,但是之间有有很大的差别,薛丁山的父亲薛仁贵病重,需要一种特殊的山泉水续命,薛丁山赶去取水,看到有一只白虎在那里喝水,就射死了白虎,其时,薛仁贵就是白虎转世,薛丁山射死了自己的父亲。按照皮影戏和京剧《汾河湾》里所的剧情,薛仁贵参军,他的妻子身怀有孕,后来生下了龙凤胎,男的叫薛丁山,在薛丁山十几岁的时候去汾河湾射雁,正好赶上回家的薛仁贵,结果并不认识自己儿子的薛仁贵为了射老虎,误射薛丁山,怕惹麻烦的薛仁贵赶紧逃离,回到家与妻子重逢,谈论中才知道自己误射了亲生儿子。不过没有找到,薛丁山被世外高人就走,并没有死,薛仁贵被薛丁山射死是还这一箭。

《征东全传》《薛剛反唐》《薛丁山佂西》《三请樊梨花》《汾河湾》都是讲的薛仁贵和薛丁山事迹,后边大多数人物是根据历史原型加工塑造出来的。

薛平贵相关的就少的多了,我们所熟知的主要来源于《大登殿》《王宝钏》《红鬃烈马》等,薛仁贵的相关故事是有历史原型的,而薛平贵则是完全杜撰出来的人物,他身上集合了数位历史人物的形象,可以说是拼凑出来的艺术形象,其中有些部分借鉴了薛仁贵的人物原型,但错开了时代,而且寒窑里的柳氏成了脱离家族的王宝钏。两者实际关联不大,只是名字相近,又都有丈夫参军十八载,妻子独守寒窑十几载的故事,所以很多人把两个人混为一谈。

薛仁贵和薛平贵是什么关系?

薛仁贵、薛平贵,两人都姓薛,而且名字都有相同的“贵”字,难道这两人是兄弟?似乎有点道理,而实际上他们并非兄弟。薛仁贵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唐开国之初的名将,而薛平贵,则是民间故事与戏曲中的虚构人物。

薛仁贵的先祖、长辈都是官吏出身,可是传到薛仁贵,却是年少贫贱,靠几亩薄田耕种为生。薛仁贵娶妻柳氏,贤惠有见识。薛仁贵想迁祖坟改运,而柳氏则劝说薛仁贵从军,跟随唐太宗远征辽东。正是柳氏的劝说,薛仁贵成了唐初的一代名将。

安市城一战,高句丽大将高延寿率20万大军救援安市。薛仁贵自恃武艺高强,为了引起唐太宗李世民的注意,故意穿上了与众不同的白衣白甲,手持一柄方天画戟,腰别双弓,在高句丽大军中横冲直撞,前后冲杀,所向披靡。此战之后,薛仁贵有了“薛白袍”的美誉,得到了太宗赏识。

高宗年间,薛仁贵“三箭定天山”,降铁勒九部,坑杀降卒近十万余。薛仁贵因为纳了部落女子为妾,遭到弹劾。唐高宗以薛仁贵功过相抵,不予追究。数年后,薛仁贵协同大唐开国功勋李勣,一路捷报,屡败高句丽大军,夺数十城,迫使高句丽归降。唐朝廷随之在平壤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负责管理高句丽旧地。

吐蕃吞并吐谷浑后,薛仁贵奉命护送吐谷浑王还青海复国。唐军将领郭待封与薛仁贵不合,郭待封傲慢行事,不听薛仁贵调遣,导致大军粮草、辎重被吐蕃所掠。唐军失去军需,在四十余万吐蕃大军的围攻下,大败。薛仁贵只得与吐蕃议和而退,吐谷浑彻底沦陷。

吐谷浑复国失败后,薛仁贵被废为庶民,后又多次起复。十余年后,突厥人入侵云州,薛仁贵再次奉命出征。薛仁贵凭借昔日威名,摘下头盔,在阵前露了个脸,吓得突厥大军“下马罗拜”而遁。薛仁贵则乘机进攻,大破突厥,斩首万余,获牛马牲畜数万,取得云州大捷。

薛仁贵老当益壮,近七十岁高龄,再次取得了一次辉煌的胜利。就在云州大捷的第二年,薛仁贵病逝,享年七十岁。《旧唐书》评之曰:“仁贵骁悍壮勇,为一时之杰!”

薛平贵与薛仁贵同为唐朝名将,同样出身贫寒,后来娶了类似薛仁贵原配妻子柳氏的贤惠妻子王宝钏。从军时,一根扁担打退了数百军士,并擒获了水潭中的怪物“红鬃烈马”,获得了皇帝的赏识。在军中,同样有一个类似郭待封的出身名门的连襟魏虎,处处为难陷害薛平贵。而薛平贵也与薛仁贵一般的勇猛无敌。薛仁贵曾纳部落女子为妾,而薛平贵也娶了西凉公主。这么看来,薛平贵的原型应该主要就来自薛仁贵。

不过,薛平贵娶西凉公主,又成了西凉可汗,后又登基为唐朝皇帝,这似乎又和五代后晋皇帝石敬瑭有点类似。石敬瑭是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后来代后唐建立了后晋。

而在薛平贵的身世上,说是宫中嫔妃争宠,淑妃生下皇子,并被立为太子。另外一位贵妃竟然趁皇帝外出狩猎,令贼人入宫刺杀淑妃母子。这很有明末三大疑案之一的“梃击案”的影子,贼人被放入宫中大摇大摆的行刺。

随后,皇子被宦官偷偷运出宫外,交给一家薛姓平民抚养,取名平贵。宦官去世时,将一切告诉了皇帝,皇帝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儿子。而此时,薛平贵就在丞相王隐府上做长工。这里颇有“赵氏孤儿”的味道。

不过,这个出身就出了一个大问题,薛平贵是李氏的女婿,又是李氏血亲,这就成了亲兄妹结婚了,所以,薛平贵就改成娶了西凉国的公主。同时,因为薛平贵本来就是皇太子,所以返唐后,父子相认,顺利继承了唐朝皇帝之位,西凉也并入了大唐。

因此,看来看去,这薛平贵的原型,绝不止薛仁贵一个,而是历史上很多事件的合体。所以,薛平贵和薛仁贵的关系,还不能简单的说是虚构人物与原型人物的关系,薛平贵是融合了更多历史人物事迹的一个虚构人物,而薛仁贵只是其原型之一。

薛仁贵和薛平贵是什么关系?

要说薛仁贵与薛平贵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单从字面意思来看,两个人名字相似度为66.7%,可以说关系很大,从生平事迹而言,两人相似度也很接近,可是偏偏两个人一点关系都没有,薛仁贵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而薛平贵就是一个戏剧里边的角色而已。

也许你还想知道更多关于两个人的故事,那就让我分别给你讲一讲吧。

一、薛仁贵的故事

薛仁贵是唐朝李世民时期的一个真实历史人物,原本薛仁贵家里很贫困,薛仁贵在家帮忙务农,自己一直觉得命运不公平,快到三十岁的时候自己老婆柳氏劝说他如果想出人头地,,就得找地方去施展,在家里抱怨是没有用的。

薛仁贵觉得很有道理,就去从军,在张士贵手下,贞观18年,薛仁贵单枪匹马将高句丽大将杀死,开始得到李世民的赏识,从此开启开挂人生。后来他定天山、平辽东、征吐蕃、灭高丽、大破突厥,立下赫赫战功,被李世民封为平阳郡公。

自从薛仁贵去从军之后,他老婆柳氏就一个人在家照顾一家老小,生活过得十分艰苦,直到薛仁贵功成名就,才回去接自己的老婆过好日子,从此一家人幸福美满。

683年薛仁贵去世,皇帝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可谓一生也算实至名归。

二、薛平贵的故事

薛平贵其实与薛仁贵的年轻时候类似,也是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后来在一次宰相家女儿王宝钏抛绣球选亲的活动中被选中,可是宰相嫌弃薛平贵的身世,最终王宝钏为了爱情选择与父亲断绝关系,跟着薛平贵去到乡间生活。

两个人原本过着幸福的日子,后来薛平贵去参军,开始也是立下赫赫战功,可是后来遭到敌人埋伏,不小心沦落到西凉,但是这个家伙就是运气好,又被西凉的公主看上,娶了公主后薛平贵人生到达了巅峰,最后竟然还成为国王。

反过来看他的妻子,一个人在家孤苦伶仃,从小习惯了富裕的生活,如今连饭都吃不起,实在悲惨,当薛平贵想起她的时候,已经是很久以后。薛平贵回家看望王宝钏,两人幸福生活了不久,王宝钏就去世。

这个故事的起源来自于山西,据说是一个有钱人家找人演戏,演员编制了这个节目,一开始节目并没有后来的大团圆结局,导致当时看戏的老人一直因为戏中的悲哀而伤心生病,不得已最后家人又请演戏的回来补充了喜剧结尾,老太太病才不治自愈。

从此以后薛平贵的故事就流传下来,歌颂的是一段感天动地的爱情故事,与真实的历史毫无关系。

结语

当然,看完两人的故事后,你会发现,其实两人相似点太多,所以有人估计薛平贵的原型就是薛仁贵,人们通过薛仁贵的故事从而经过加工改编成薛平贵的故事,最终得以流传下来,从这个角度而言,薛仁贵与薛平贵其实还是有关系,毕竟薛仁贵可是薛平贵的创作源泉啊!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薛仁贵和薛平贵是什么关系?

在今天西安曲江池东侧,有著名的景点寒窑遗址公园,很受情侣欢迎,都被这段王宝钏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感动,感动之余,我们也在困惑,王宝钏到底等的是薛仁贵还是薛平贵呢?二者一字之差,是不是同一个人?

先说薛仁贵,薛仁贵历史上确有其人,唐初的名将,薛仁贵小时候家境贫寒,所以不得不去地主家帮忙干活,眼看快到三十岁了,薛仁贵依旧碌碌无为,此时他觉得家里的祖坟风水不好,于是找来风水先生,准备迁坟,这个时候他媳妇柳氏说:“再好的能力,也需要有展示的舞台,我听说如今皇帝准备征辽东,现在在招募将领,这是难得的机会,你为什么不去争取一下呢?等你衣锦还乡的时候,再去迁祖坟也不迟。”薛仁贵觉得妻子说的有道理,于是到张士贵手下去当兵,然而这就是他开挂人生的开始。

贞观十八年,薛仁贵单枪匹马杀了敌将高句丽手下大将,而后还是普通士兵的薛仁贵开始展露头脚,甚至得到了唐太宗的亲子赏赐。

随后薛仁贵确实是开了挂的人生,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爱民在高丽,脱帽退万敌等,一路得到皇帝的赏识,官拜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

公元683年薛仁贵去世,皇帝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可见薛仁贵和王宝钏没啥关系,妻子也不姓王。

再说薛平贵,历史上没有记载此人,故事大概是这样,当朝宰相王允的女儿王宝钏,到了适婚的年龄了,决定了以抛绣球的方式来选夫婿,而这绣球恰巧就抛到了薛平贵的手里,而薛平贵只是王允府上一个普通的苦力,这门亲事王允是坚决不同意。可这王宝钏也是个烈女,跟父亲三击掌后,断绝父女关系,跟着薛平贵住到寒窑里面去了。

寒窑可谓家徒四壁,恰巧这个时候皇帝招兵,王宝钏就鼓励薛平贵去参军,这薛平贵一走就是十八年,而且还在别的国家当了皇帝,整体锦衣玉食。可怜的王宝钏因为家境贫寒,吃光了寒窑附近的野菜,十八年来苦苦等着薛平贵回来。

有一天薛平贵想到了自己的糟糠之妻,所以从西凉跑回大唐,跟王宝钏相会于寒窑,薛平贵也封王宝钏做为皇后。在封为皇后十八天后,因病去世。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历史上没有薛平贵此人,故事最早起源于山西,据说是一个大户人家,给母亲做寿,邀请堂会,演了此故事,富人母亲得知故事背后以悲惨结局的时候,抑郁成疾,富人不得不请艺人回来,从新演了下半部分,把故事改成了团圆,富人母亲的病不药自愈。但是故事就由此流传下来,多呈现于戏曲作品中。

从此京剧舞台上出现了两薛并存的故事,一直相安无事。

事实上薛仁贵是历史人物,而薛平贵历史上没有原型,可能是我们对于美好的一种渴望,然后演变成了如今的薛平贵。

薛仁贵和薛平贵是什么关系?

没有任何关系!!!!

薛仁贵和薛平贵仅仅只是一字之差,而且这两个人的故事其实有很多都是相似之处的,并且都是在唐代,所以很多人都以为薛仁贵和薛平贵就是同一个人,其实这两个人完全没有一点关系。

因为薛仁贵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物,而薛平贵就是戏曲里的人物,根本就是不存在的,当然也有人说薛平贵的原型就是薛仁贵。这个可能也是有的。现在关于薛仁贵,薛平贵的电视剧电影都是有的,相信很多人也都是看过的。

薛仁贵在正史里面都是有记载的《新唐书》《旧唐书》等等,而且记载的都是差不多的,所以说薛仁贵肯定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历史人物,薛仁贵在李世民当皇帝的末期开始投军,崭露头角,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唐高宗时期封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薛平贵在戏曲里的故事情节在前期大概是差不多的,两个人都是认识了有权势家的女儿,父母看不上,然后都是从军,当时薛平贵认识的就是宰相家的女儿,并且抛绣球选中了薛平贵,但是宰相看不上薛平贵,最后薛平贵从军,远征西凉,最后却在西凉娶了公主成为驸马,甚至最后当上了西凉国的国王。这个后面的故事就和薛仁贵的差很多了,但是戏曲表达的意思就是薛仁贵最后出人头地的了,所以结局来说和薛仁贵的也是差不多的。

可以看到这两个人的故事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薛仁贵是在各个历史记载里都有的,所以肯定是存在的。但是薛平贵只有在戏曲里才有,在各种野史,正史上面都是没有记载的。所以说薛平贵只是一些戏曲家写出来的一个人物。这两个可以说没有关系,最多的就是借鉴薛仁贵的故事然后加以改编可能成为了薛平贵的故事。

薛仁贵和薛平贵是什么关系?

诚邀,如题,薛仁贵和薛平贵当然不是一个人。王宝钏寒窑苦等的是“薛平贵”

薛平贵,中国戏曲与民间故事的虚构人物,薛平贵出生高贵,是皇族之子意外流落民间,后与相府千金王宝钏相知相爱,为了满足王父出人头地的要求,参军后上前线对抗西凉,至此十八年来音讯全无,原来是因缘际会成了西凉国王(不是西凉女国),而宝钏只能以榆钱荠菜苦苦度日,所谓“朝思暮想苦等候,相思泪落流成河”,即便如此也不曾忘却夫君,十八年后,平贵得宝钏信,一马离了西凉关,赶回寒窑见宝钏,最后还成为了唐朝皇帝。

薛平贵成了西凉王(剧照)

神勇收辽东的是“薛仁贵”

薛仁贵,唐朝著名将领,历事唐太宗、唐高宗两代君王,是李世民的应梦贤臣,所谓“一马破渤辽,三箭定天山”说的就是薛仁贵平定渤辽国叛乱的事情,因军功赫赫,累封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爵位平阳郡公。唐高宗永淳二年,薛仁贵去世享年70岁。史书有载,确有其人。

薛仁贵剧照

所以薛仁贵和薛平贵当然不是一个人,要说有什么关系,那就是二者都是唐朝人,同样战功赫赫,同样被岳父看不起,嗯,没了。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