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史记》,现代有哪个可以与其相提并论?

《史记》有三大特点,有一个超越的希望渺茫,另外两个就别再想了,不可能出现超越,如果说并列,除了《汉书》和《后汉书》《三国志》还多少有些相似,其他的根本不能与《史记》相提并论。不过这几部史书的水平距离史记还有不小的距离。

先说虽然希望渺茫,但还是有可能超越的;

古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史记的文学水平极高,给超越带来一定困难,但是必定文学水平是一个非量化的东西,所以在理论上是有希望被超越的,但是就目前来说,用白话文写历史,再写出那么如诗如歌的水平,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可以说只剩下理论上的可能,实际上不可能超越了,

再说不可超越的,那就是体例,作为纪传体史书的创立者,充分考虑了各种因素,它比编年体更具有系统性,反映历史更全面,条理更清楚,后者或许会对原体例进行一些补充或者小的改进,但大体脱不出原有的框架,根本谈不上超越,除非能够创立一种新的架构,比纪传体和编年体更好,既有利于编纂,又有利于查阅。条理更加清晰,但就目前来看,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证明,这个框架是最适合的一种。

还有一个更是难以超越,那就是对历史的态度,《史记》并非十全十美,但是其忠于历史的态度值得敬佩,在历代史书中,《史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是相对很小的,司马迁多少还保留了古代史家不受当权者限制遗风,相对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历史,此后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多少还有点古史遗风。此后中华大地陷入两百多年的战乱,没有较为完整的历史记录,到了唐代,历史已经不能称之为历史了,他完全成了王朝君主集团统治人们思想的工具,为尊者讳,贬损前朝,为自己政权的合理化背书,嫣然成了史书的第一任务。唐朝以后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小说和历史的混合体,大量编造和带有倾向性的东西混入历史,对不利于自己的刻意隐瞒,大量掩盖自己的龌龊行径。对于标榜自己的成分三分说成七分,七分说成十分。《隋书》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它开创了史书严重政治化倾向的先河,宋代人编纂《新唐书》和后晋的《旧唐书》,虽然没有编写《隋书》那么离谱,但是因为唐朝对历史的大幅度篡改,实录可信度太低,其所记录的东西偏离历史十分严重,近代随着一些隋唐时期考古实物资料的出现,很多背后隐藏的东西浮出水面,让人们看到唐代人对的历史的态度。

唐朝以及唐朝以后的史书,必须具备福尔摩斯的推理能力,才可以窥探到部分历史描述背后的真相。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