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议和是双方综合实力作用的结果,还是宋高宗被吓破了胆不敢继续北伐?
两者兼有,在实力方面南宋要差一些,但是抵抗入侵富富有余,渡过黄河北伐的梦就别做了,战争持续下去可能会出现来回拉锯战,谁也奈何不了谁,所以双方都有谈和的意愿,不过赵构有命门被金国抓住,所以在和谈上吃了大亏,如果凭实力硬拼,画黄河为界还是有希望的。
金兀术是不会把开封让给北宋的,金兀术早有计划,如果抵抗不住南宋的兵马,就把宋钦宗送到北宋的都城汴梁作伪皇帝,然后以宋钦宗的名义抵抗南宋,赵构在怎么也不敢直接打他哥哥,就算他想打,这种事情也不会有很多人愿意给他卖命,道义上说不过去,毕竟高宗的皇帝位置来路不正,是张邦昌让给他的,而宋钦宗可是正牌的皇帝,到那个时候,宋高宗哭都找不着韵调。
金国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轻易不会用,这样做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难以操作,立宋钦宗为中原皇帝,大金国插手太多的话这个皇帝没什么意义,不会被中原百姓认同,如果太放松,宋钦宗要是和张邦昌一样让贤给宋高宗,金国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上算。所以不把金国逼急了,不达到汴梁城下,金国是不会轻易用这招,但这已足可以使宋高宗投鼠忌器,不敢逼得太极。
另外宋高宗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武将做大了,威胁自己的位置,这个在中国古代帝王家天下的制度下,是绝对不允许长期存在的,没有制约因素,任何人都不可完全相信。毕竟从汉代以后朝代更迭,十之八九都是有实力的臣子替代取代皇帝。高宗不得不考虑这些问题。赶紧结束战争,收回武将兵权,这样宋高宗晚上才能睡安稳觉。
我们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发愁,宋高宗可是每一件事都要仔细斟酌,一步走错可能宗庙血食。他的选择看上去或许不是最好的,但是应该是最稳妥的。停战以后,高宗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收回兵权,把张俊、韩世忠、岳飞全部调离原部队,放到皇帝眼皮子底下做枢密使,这个官挺大的,相当于军委主席,当然不能都当主席,岳飞是枢密副使。岳飞的志向是沙场建功立业,这个枢密副使他是一百个不愿意,想方设法还是想回部队,还是想在战场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他没有考虑宋高宗的想法,所以结局很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