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谁的丧子之痛最感人?
我品味了很久,还是没有弄清题主的意思,如果你问,历史上谁的丧子之痛最令人惋惜,或许还好理解一点,这感人怎么理解呢?如果说感人还真有,不过不见于史册,那就是《赵氏孤儿》里的程婴,故事见司马迁《史记》赵世家。
赵盾时期,晋灵公听信谗言,欲屠杀赵盾一家,赵盾闻声急忙逃跑,但赵穿没有跑,而是闯进宫里把晋灵公给摔死了。接回赵盾,从新立晋成公继位。赵氏一族仍然显贵。后屠岸贾进谗言,追究赵穿杀死晋灵公的弑君之罪,屠杀赵氏一族,赵硕的妻子是晋成公的妹妹,屠岸贾不能杀,这时成公的妹妹已经怀孕,生下遗腹子赵武,屠岸贾听说后带人来追杀,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与友人程婴见情势危急,私下商议,设法搞到一名婴儿穿上华丽衣服藏入山中,然后由程婴故意出首告密,领屠岸贾杀了杵臼、婴孩,以这种李代桃僵的缜密部署,保全了赵氏孤儿——赵武。但程婴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孩子,就把自己的儿子交了出去,然后去屠岸贾那里告密,并带人追杀自己的好友公孙杵臼和他的亲生儿子,找到公孙杵臼后,公孙杵臼假装破口大骂程婴。屠岸贾杀了公孙杵臼,摔死了冒充赵氏孤儿的程婴亲生子。程婴还要假装高兴从屠岸贾那里领告密的赏银,然后那赵氏孤儿当自己的孩子养大成人,后来,晋成公大病,有人说是赵氏冤魂索命,并透露赵氏孤儿的下落,晋成公派人接回赵武和程婴,恢复了赵武的爵位,杀了屠岸贾全家。程婴觉得自己对不住好友公孙杵臼,更多不起自己的亲生儿子,在完成抚养赵武的任务后自杀。
我上边这个故事中,《史记》没有记载程婴用自己的儿子替代赵氏孤儿,这个内容应该是后来在戏剧中加进去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