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谁?
在中国历史上,掌权的女人很多,但大多数是背后掌权,有皇帝之实,而无皇帝之名,即便实际掌握着大清江山的慈禧,也只能坐在帘子后边听政,而且发布诏书时也不能用自己的名号,还要用光绪皇帝的名义。所以中国历史上大多掌权的女人虽多,但离女皇还差着一截。真正走上朝堂,坐上龙椅,不需要借助别人的名号,以自己的名义发布诏书的女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唐代的武则天,另一个是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老婆吕雉。
汉高祖刘邦和吕后
《史记》《汉书》对刘邦的老婆吕雉的记载有一个词“临朝称制”,很多人说,就是吕后代替天子治理天下,其时这是误读,这里的“制”字不是治理的意识,制在秦汉还有另一层意思。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涉及重大的制度方面的皇帝文告叫做“制”,涉及个人和具体事时称“诏”,影视剧中我们经常看到,宣读圣旨时,开头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或者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吕后“临朝称制”意思就是说,她已经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自己所说的话,要以皇帝的名义称为“制”,说白了,吕后已经从幕后走到台前,做起了名副其实的女皇帝。
历史上吕后从公元前195年刘邦死,到公元前180年自己死掉,共计掌权15年,但前期是(公元前195-188年)惠帝临朝,吕后虽掌权,但并不临朝,也要以惠帝的名义发布诏书,公元前188年惠帝早亡,吕雉曾立了一个皇帝,史称少帝,这少帝可不是什么在位皇帝谥号,《史通·称谓》:天子见黜者,谓之少帝,意思是被废掉的皇帝,实际上,这个襁褓之中的小皇帝一开始就被吕后废掉了,从这一年起,历史上的纪年改为“高后”,这一年历史上记为高后元年,高后的年号用了整整八年,直到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这个可以从《史记》《汉书》《资治通鉴》里查到,在汉武帝以前,皇帝没有年号,史书都是用皇帝的帝号纪年。
此外,以《史记》为代表的史书称为纪传体,在纪传体史书里,皇帝的传记称“本纪”,皇族、外威、一般人物称“列传”,列国诸侯称“世家”,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或“考”,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本纪是记述皇帝专用,所以在所有的历史书里,各朝各代皇后太后一类的人物都是记在列传里,而吕雉是唯一例外,被记入《高后本纪》。
司马迁
总结吕后是名副其实女皇的证据;
一;临朝,也就是走上朝堂,坐上龙椅,直接与大臣们商议朝政。而不是简单的幕后掌权。
二;称制,不需要借助任何人的名义,吕后已经以皇帝的名义向天下发布诏令。
三;吕后的事迹,史书已经计入皇帝专用的本纪。
四;古代都是用皇帝的帝号或年号纪年,公元前188年到公元前180年,中国古代历史纪年用的是高后元年-高后八年。
以上从事实操作到历史记载,吕后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女皇,只是她没有改大汉的国号,仍沿用汉,那时候还没有皇帝使用年号的惯例,所以也没有专属于他的年号,历史纪年用的是高后,再加上她死后,吕产吕禄等吕氏家族都被铲除,刘氏皇族并没有给吕后上谥号,这些原因导致他这位女皇的皇帝气氛不够浓厚,另外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使人们不愿意接受女人当皇帝的事实,故意淡化吕后当了皇帝这个事实,所以被人忽略。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谁?
人类从母系氏族进入父系氏族之后,才发展出国家。但就在这样的男权社会,依然有一些女性坐上了王国的最高宝座。
人类史上的第一位女皇级人物,应该是《旧约·列王记》上记载的示巴女王。
据《圣经》记载,示巴古国的女王听说了所罗门的故事,便携带大量香料、宝石和黄金前来拜访所罗门。在见到这位聪慧的帝王之后,示巴女王出了很多问题来考所罗门。而所罗门都回答的非常好。传说,示巴女王还因此把自己也送给了所罗门。
而在我们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成功登基的女皇帝就是我们熟悉的武则天。
武则天本名武珝,是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在她67岁时,武则天从垂帘听政的皇太后,摇身一变,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她还专门给自己造了一个字——曌。这个字和“照”意义一样,但在字形上却有日月当空,泽被天下的含义。后来武则天活到82岁,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
而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第一位登基的女天皇是推古天皇。
推古天皇本名额田部,是钦明天皇的女儿,敏达天皇的皇后。敏达天皇辞世后,发生了激烈的夺权斗争。最终,各方妥协,扶持额田部皇女为第33代天皇。推古天皇在位期间,圣德皇太子摄政。推古天皇信仰神道教,而圣德皇太子信奉佛教。不过好在两人并未就信仰问题发生冲突,而是一起推动和支持日本早期佛教的发展。同时,推古天皇在位时派遣使者来我国,这时正是我国隋朝。所以,在遣唐使之前,还存在遣隋使。英国第一位即位的女王是玛丽女王。
有一款鸡尾酒叫做“血腥玛丽”。但别误会,这款酒和玛丽女王没什么关系。玛丽女王的一生虽然颇有戏剧性,但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却算不上血腥。
玛丽女王是詹姆斯五世的女儿,母亲是法国权臣的妹妹,全名玛丽·斯图亚特。在出生仅六天后,玛丽成为了苏格兰的女王。五岁时,出于政治原因,她成为法兰西未来的皇后并前往法国生活。十六结婚,却又在十八岁成为寡妇。但这段婚姻仅仅是这位容貌超群的女王感情生活的开始。
公元1565年,玛丽嫁给了表弟亨利·斯图亚特。然而在第二年,亨利突然去世。就在丈夫离世几个月后,玛丽又和博斯维尔伯爵结婚。可在婚礼两天后,玛丽就举刀嚷嚷着要自杀。在这两段感情之间,玛丽还和她的男秘书纠缠不清。
作为一位并没有从政头脑的女王,玛丽的政绩远不如她糟糕而奢靡的生活遭人议论的多。但在新旧教斗争激烈的十六世纪,这样的玛丽女王并没能安静的终生享有王座。1567年,玛丽失去王位,并开始了后半生被囚禁的生活。
相比于前面三位,玛丽没能与其他豪杰争锋,但留下来一句名言,“In my end is my beginning”(我死即我生)。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谁?
提到女皇帝,我们总会想到武则天,毕竟一直以来武则天都是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身份而存在的。不过,客观的说,武则天并不能算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甚至不能算是第一位女皇帝,因为在其之前还有一位女子获得了皇帝的身份,虽然她只是个傀儡,但其作为皇帝的事实却不容抹杀。当然,这位女皇帝的经历并不怎么传奇。
△北魏胡太后怀抱女帝元姑娘
胡太后因与孝明帝矛盾尖锐,以皇女冒充皇子相较于武则天来说,元姑娘这位女皇帝存在感实在有点低,甚至没能留下真实姓名,我们只能以元姑娘来称呼她。元姑娘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明帝元诩的唯一一个孩子,其母是孝明帝九嫔之一的充华潘氏,其祖母则为临朝称制的灵太后胡氏。
△胡太后
延昌四年(515年),北魏宣武帝去世,年仅5岁的元诩继位,是为孝明帝。元诩继位之后,尊嫡母高氏为皇太后,尊生母胡氏为皇太妃。然而不久后,胡氏却逼皇太后高氏到瑶光寺出家为尼,自己则成为了皇太后。
△孝明帝元诩
由于元诩年纪尚小,胡太后开始临朝听政。然而胡太后的权力欲却极重,元诩虽然渐渐长大,但她始终不肯放权归政,而且在政治上排斥异己,再加上其在生活上极不检点,这不但引起了朝臣的不满,就连孝明帝这个亲生儿子都对其极为不满,母子两人的矛盾开始变得逐渐尖锐了起来。
后来,孝明帝将与胡太后私通的清河王元怿处死,母子之间的矛盾开始达到顶点。在孝明帝的妃嫔潘氏怀孕之后,一个恶毒的念头便浮上了胡太后的心头。
孝昌四年正月初七乙丑日(528年2月12日),充华潘氏为孝明帝产下皇女,然而胡太后却对外宣称生下的乃是皇子,并让孝明帝于次日颁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元武泰。
太后毒杀亲生儿子,扶立皇女继位称帝武泰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公元528年3月31日),胡太后及其男宠郑俨、徐纥投毒,将年仅19岁的孝明帝毒死,并于次日将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元姑娘立为皇帝,自己继续临朝听政。
胡太后其实很清楚,以皇女冒充皇子短期内或许还可以,但时间一长必然会露出马脚。因此,胡太后见孝明帝之死并未引起大家注意,于是便又废黜了元姑娘,改立3岁的临洮王元宝晖之子元钊为帝。
虽然胡太后一再声称,以皇女冒充皇子,乃是为了维持国家稳定,然而在南北朝这种乱世之中,胡太后这种作为无疑给北魏带来了灭顶之灾。同年4月13日,契胡酋长尔朱荣便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名,拥立元子攸为帝,起兵发动叛乱,径直杀向京师洛阳。
胡太后无力抵抗,尔朱荣顺利攻入京师,胡太后见了尔朱荣还想辩解,尔朱荣哪里肯听,拂衣而去,派人将胡太后和3岁的小皇帝全部扔入黄河淹死,而为了立威,更是一连屠杀大臣2000余人,从而得以控制朝政,史称河阴之变。
关于元姑娘的下落,河阴之变后再无记载。
相较于一百多年后的武则天来说,元姑娘的帝王生涯不仅短暂(仅一天),且根本没有任何传奇色彩,再加上其乃是以男婴身份继位,故而史书从来不将其列入正统帝系。不过,同样有部分学者认为,元姑娘作为“第一个登上皇帝宝座的女性”这一事实不容抹杀,其应该被称为中国第一位女皇帝。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乃是北魏末年的元姑娘。
元姑娘本来是孝明帝元诩的唯一小孩,当时胡灵太后当权,淫乱不堪,孝明帝被其鸩杀。为了稳定人心,胡太后假称元姑娘是男婴,立其为帝,年号为武泰。
后来政权稳定,胡太后宣布皇帝是个女孩子,立即被废,又被杀死,改立三岁的元钊为皇帝。因为元姑娘还是个婴孩就被废立,而后毙命,所以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人称元姑娘。
后来尔朱荣借口为孝明帝报仇发动“河阴之变”,杀死胡太后及元钊等人。
所以元姑娘才是中国史上第一位女皇帝。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不是武则天,是陈硕真 , 生于公元620年,死于公元653年(唐高宗永徽四年) 睦州女子陈硕真起义,自称文佳皇帝,不久,失败身死。公元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 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谁?
每当提起“中国女皇”这个概念,很多人便会想到武则天,而且还会误认她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其实,早在武则天登基前162年,中国历史上便已经出现过一位女皇帝,只是她在位时间太短,而且结局成谜,所以很容易被忽略。此人,便是北魏孝明帝的女儿元氏。
孝明帝元诩即位时年纪太小,根本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所以生母胡太妃在除掉太后高氏后,便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时在延昌四年(515年)。胡太后执政之初,颇有一番积极的作为,然而随着执政日久,尤其是经历过一次宫廷政变,被囚禁长达5年时间后,便开始性情大变,不仅嗜权如命,而且在私生活方面变得肆无忌惮。
胡太后重新执政后,根本无视儿子已经长大成人,完全可以亲政的现实,而是继续将军政大权紧紧揽入手中。不仅如此,胡太后还与面首郑俨、徐纥、李神轨等人公开来往,丝毫不避讳外界的议论,令孝明帝尴尬至极。当然跟私生活混乱相比,更让孝明帝头疼的,则是胡太后大肆宠佛。
胡太后在入宫前,曾做过数年的尼姑,对虔诚信佛便能消解罪孽之说深信不疑。所以在执政后期,胡太后大肆宠佛,并在洛阳等地广建佛寺,使得全国庙院数量激增至3万余所,僧尼多达200余万人,耗费的金钱难以计数。如此穷折腾,把孝文帝、宣武帝时期积攒下来的“家底”全部败光,弄得国穷民贫、怨声四起。
面对着胡太后的倒行逆施,年轻的孝明帝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强烈的危机意识驱使他开始走上跟母亲抗衡的道路。为了能夺取执政权,孝明帝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并在各地将领中寻找可靠的盟友,因镇压北方六镇起义有功的秀荣第一领民酋长、梁郡公尔朱荣由此得到他的赏识。
对于孝明帝的种种举动,胡太后看在眼里,心中自然是很不爽。为了能遏制儿子的独立倾向,她便屡屡借故诛杀皇帝身边的近臣,意在孤立皇帝。不仅如此,胡太后还开始在孙儿辈中物色人选,准备一旦跟孝明帝“撕破脸”,便会另立新君。所以等到武泰元年(528年),潘嫔为孝明帝生下一个女儿后,胡太后便急吼吼地对外宣布皇子降生。
对于母亲这种颠倒黑白的举动,孝明帝当然了解她的真实意图,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便密诏尔朱荣率军入洛,以胁迫胡太后交权。很不幸的是,孝明帝的举动被人告发,胡太后得知后大发失心疯,竟伙同面首郑俨、李神轨等人将儿子毒死,时在当年二月二十五日。孝明帝遇难时,年仅19岁。
孝明帝遇害后,胡太后便把孙女元氏扶上帝位,由此,女扮男装的元氏便成为中国史上首位女皇,比武则天上台早了162年时间。不过,胡太后在扶立孙女为帝数日后,发现朝野内外人心安定,并没有公开反对者,便大着胆子宣布小皇帝其实是女儿身。很快,胡太后废黜元氏女皇,并把年仅3岁的临洮王子元钊扶上帝位,以符合皇帝应由男子来做的传统。
明帝所亲幸者,太后多以事害焉...母子之间,嫌隙屡起。郑俨虑祸,乃与太后计,因潘嫔生女,妄言皇子,便大赦,为武泰元年,复阴行鸩毒。其年二月,明帝暴崩,乃奉潘嫔女,言太子即位。经数日,见人心已安,始言潘嫔本实生女,今宜更择嗣君,遂立临洮王子钊为主,年始二、三岁,天下愕然。见《北史·卷十三》。
胡太后如此轻易地更换皇帝,在此之前又隐瞒元女皇的性别,让天下臣民无比愕然。很快,胡太后毒杀孝明帝的消息被人公布,天下匈匈之余,尔朱荣趁机扶立孝文帝之侄元子攸为帝(孝庄帝),并举大兵南下,迅速攻陷洛阳。同年四月,尔朱荣将逃逸未果的胡太后抓捕,然后将她和幼主元钊一起,抛进黄河中淹死。
胡太后作恶多端,最终落得如此下场,实属罪有应得(“荣遣骑拘送太后及幼主于河阴。太后对荣多所陈说,荣拂衣而起。太后及幼主并沈于河。”引文同上)。至于元氏女皇的下场,正史当中并没有记载,但根据当时的形势来推测,她极有可能遭到尔朱荣的毒手。
胡太后及两位幼主遇害后,尔朱荣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又以“祭天”为名,将王侯公卿两千余人尽数杀死在河阴,史称“河阴之变”。此事过后,北魏迅速崩溃,历任皇帝们也都沦为傀儡。六年后,北魏又一分为二,也就是历史上的东、西魏,而两边的皇帝依然全都是傀儡。
史料来源:《魏书》、《北史》、《资治通鉴》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