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被掠夺走的文物至今保存完好,我们该不该庆幸?
绝对不是值得庆幸的事,文物只要保护完好,放在哪里似乎不是关键问题,对于历史研究一样有价值,这个理论表面上好像成立,但事实并非如此,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非常丰富,不但文物本身具有价值,文物出土的位置、范围,坑口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偷偷运到国外的文物中,很多不知道出土在哪里?出自什么等级的墓葬?同时出土的其他文物关系等一系列信息全部被毁掉了,文物所包含的有用信息绝大部分被永久性毁掉了。同样一尊青铜鼎,如果有详细的考古报告相附,能够知道同时出土的有几只,怎样摆放位置,可以辅助了解墓主人的身份信息,判断墓葬等级,使人们了解一个地区古代文明发展程度,甚至对历史记载有补充和纠正的作用,其资料价值与一个不知任何身份信息的馆藏铜鼎根本不在一个量级。所以不要产生都是展出和研究,放在哪里不都是一样的错误认识。那样的话会助长盗墓贼的嚣张气焰,混肴科学考古和盗墓的概念。我国盗墓贼的赃物大部分是走私境外,这是件非常令人痛惜棘手的问题。
清末很多文物或者是收买,或者是直接盗挖,大量流落到海外,这是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很多文物的文献价值尽失,成为只能供人欣赏的艺术品。即便不是新出土的,文物在原主人手里的话也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宝贵信息,他们很可能了解文物的来源,比如出土地点,同时出土的其他文物相关信息,对文物的研究也有很大帮助。
再退一步说,文物本身除了研究价值外还有欣赏和教育意义,文物留在我们这里,可以让大家随时领略老祖先的聪明智慧,使我们产生民族荣誉感,激励我们的进取精神,而到了国外,国人就难得一见了,文物的所有价值都会大打折扣,是绝对应该杜绝的。已经走了的就走了,但我们不能让类似的事情持续下去,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共同监督非法盗挖文物的行为,发现迹象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虽然我对文物的流失感到痛心疾首,但我并不支持花天价从国外买回文物的行为,已经流失海外的文物该丢失的信息已经无法再找回,即便高价买回来也无法挽回这一重大损失,剩余的信息放在国外一样我们也能获得,如果花天价买回只是为了欣赏则完全没有必要,另外这一行为本身对文物保护会起到负面作用,天价购买的结果是刺激那些国际上的文物走私犯更加猖獗的倒卖中国文物,绝对不可取。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同样适合文物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