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酿的烧酒度数高,但是哪怕不会喝酒的人喝了都不易醉?

农村人每年的九十月份都会自己酿米酒然后再制成烧酒,虽然度数高达50度,但却不容易上头(喝醉),有人说是因为放了酒曲,是这样吗?

题主的体会可能掺杂了个人的主观认识,我也喜欢喝酒,算是个酒鬼级别的,因为常年喝酒,我的胃很不好,而且有较为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我自己没有酿过酒,但个人酿造的酒我也喝过不少,很多朋友送给我,我原以为这样的酒质量有保障,肯定又好喝又不伤身体。但我的实际体会和认知正好相反。

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陈放,自己酿的酒辛辣味明显,更容易伤胃而且缠头。我也对此现象感觉到纳闷,查过资料,咨询过懂得酿造工艺的明白人,结果给我的解释和以前的认识完全不是一回事,自己酿的酒工艺简单,对发酵和杂醇的控制根本谈不上,酿出来的酒度数虽然比较高,但口感过于辛辣,在经过食管时有明显的烧灼感,酒后胃部不适较为严重,而且伴随明显的口干和头痛等问题。同样度数的高中档酒就不会这样,口感绵软柔和,喝后胃部症状也不明显,第二天遗留的头痛感也几乎没有。经过人家懂行的人分析我才知道,这是杂醇油和甲醇惹的祸,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但会在发酵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甲醇,甲醇是有毒的,国家有严格的控制标准,杂醇油则和口味有关,但过多会导致头晕等不适症状,白酒酿制过程中可以通过原料的选择,中期蒸汽处理和杂菌控制来控制成品酒中的甲醇和杂醇油的含量,个人酿酒这些基本是无法控制的,所以一些乡镇小酒厂和个人酿造的白酒,虽然是货真价实的粮食酒,但因为对这些限制含量的成分难以控制,喝起来口感差、容易缠头伤胃。

我室友三十多年酒龄的老酒鬼,年轻时身体好,什么酒都喝,好酒喝到的机会很少,对酒的品质没什么体会,现在年近半百,体质下降了不少,特别是食道和胃,长期引用略质酒糟蹋坏了,但这也让我对酒的品质更加敏感,现在生活条件有了改善,参加宴会活动时经常能喝到百元以上的中高档酒,有了很多比较的机会。也慢慢的体会出酒的品质差别,现在我的胃喝二十元以下的低档酒不能超过三两,否则就会引起饮酒后的食管反流症状,超过半斤还会有起床后头痛等后遗症状。而百元以上的酒,我可以喝到七八两,不会引起食管反流,喝到一斤第二天也不会头痛。和别人送的自酿白酒,绝对不能超过三两,否则会很难受。

为什么农村酿的烧酒度数高,但是哪怕不会喝酒的人喝了都不易醉?

现在农村还有很多农民有自酿酒的习惯,一方面享受酿酒这一过程,二是在忙完农活后,喝一口自己酿的酒,一身的乏气消失殆尽,心里也更加舒坦。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的酒,人们总喜欢跟自己酿的酒做个对比,都说自己酿的酒更香,度数虽高,但不易“上头”,不易醉,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说的白酒除了劣质的勾兑酒以外,大多都是发酵工艺生成的,所以酒曲不是酒的品质差异的唯一因素。

要回答上面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简单了解下白酒的主要成分,第二自酿酒为什么度数高,第三,我们说的“上头”是什么,为什么会喝醉?

第一, 白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和酒精,其它的就是发酵时产生的风味物质,自酿酒跟市面上的酒的区别除了工艺不同外,最主要的就是发酵风味物质的不同。

第二, 自己酿的酒工艺简单,但保留的风味物质很多,这些风味物质有有益成分也有有害成分,市面上的酒除杂的工艺较好,在除去有害物质过程中,酒精的度数也相应的更低了。一般的米酒第一次蒸馏后度数会在50-60度左右。

第三, 我们说的“上头”是指喝完酒后头晕、头疼等感觉,主要跟酒里的乙醇、杂醇油

、醛类、酯类等因素有关。

具体来讲,1、跟人体质有关的是:在乙醇代谢过程中,如果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多或活性高,就不容易喝醉头痛,如果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少或活性低就容易喝醉头痛。

2、跟酒有关的就是酒里的风味物质杂醇油、醛类、酸酯比例等因素。杂醇油能让就更香,但易上头。醛类能让人感到酒的辣感及刺激性,对人的刺激也较大。另外,酯类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可以缓解头痛的感觉。

综上,好酒的关键在于发酵风味物质的比例构成,而影响这一比例构成的关键还是在于工艺的水平。所以如果自酿酒把握不好酿酒流程及工艺,也不一定能酿出“不上头,不易醉”的好酒。

为什么农村酿的烧酒度数高,但是哪怕不会喝酒的人喝了都不易醉?

农村酿的烧酒度数高,不会喝酒人少喝点不醉,多喝点即使是老酒麻木照样醉。

九八年在318国道施工,几个人在一个道班吃肉喝酒,菜是清炒土豆片,爆炒包菜,薰肉炸广辣,外加一个土鸡火锅。菜是环保蔬菜香甜可口,土豆包菜都是高山自然种植口感好,薰肉是土猪肉用白柏树枝制作的,炒广辣香辣美味,都是上好下酒菜,酒可不少喝。

三人一大瓶2斤装散装包谷酒,大概六十多度,老板建议用新蒸米饭白糖过滤一下,三人一人喝六两多,我喝的全身炉火中烧,我们哪年轻工程师喝的睡了两天,不打头就是晕呼呼的难受。即使是自己家酿酒,纯正口感好,好东西还是不要多用,贪杯那是要出事的。

为什么农村酿的烧酒度数高,但是哪怕不会喝酒的人喝了都不易醉?

没不醉的酒三十多年在衡阳喝甜酒醉过那时我可是一斤酒量[可爱]

为什么农村酿的烧酒度数高,但是哪怕不会喝酒的人喝了都不易醉?

没有添加酒精和香精,纯正米酒👍……

为什么农村酿的烧酒度数高,但是哪怕不会喝酒的人喝了都不易醉?

为什么在农村自酿的烧酒度数高,但是哪怕不会喝酒的人喝了都不易醉?题主的这个问题我很感兴趣,我来回答。

我是农村一烤酒人,我干此行以多年,我在以前很多关于酒的问答中,对于如何酿造纯粮食酒,如何区别纯粮食酒和勾兑酒都作过很多详细讲解,今天我就不在重复了。象我们自酿的纯粮食酒,不管度数高低,喝了都不易醉,就是酒醉了醒酒也快,并且也不会口干,头也不会痛,我的纯粮食发酵酿造出来的酒,都是存放在酒库,在陶瓷缸里储存半年以上,一般都在六十多度,通过勾调,调出高低不同度数的酒,才对外销售,所有喝了我这酒的人没听说有头疼,也不口干,醒酒也快。但是现在市场上那些低端酒二三十元一桶,用食用酒精勾兑的,添加香精香料,大部分人喝了头疼。以我多年烤酒得出的经验,开瓶后别急着喝,闻闻有没有很刺鼻的酒精味,有没有爆香的香精味,如果有,就是勾兑酒,这样的酒尽量要少喝,或者不喝。真正自酿的纯粮食酒,开瓶一闻粮香、糟香很浓,如有对自酿纯粮食酒感兴趣的酒友和初学酿造纯粮食酒的同行,请多关注我,在评论区评论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