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的盗墓贼有多厉害?

我是历史迷,不可避免地要接触考古,而考古和盗墓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考古往往是揭示盗墓技术最好的方法,很多古墓都是因为被盗墓贼破坏才被保护性挖掘,盗墓的都有两下子,但绝对不是传说中那样神秘,更不是大家印象中那样,盗墓的完胜考古的,实际上考古的要是没有任何限制,玩起盗墓的行当,秒杀那些职业盗墓的。考古的在考过过程中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盗墓方法和形式,所以盗墓的那点勾当,考古的可以说了如指掌,而盗墓的对考古的了解只能算一般。

另外很多人迷信盗墓的找墓能力比考古的厉害,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导致这种认识的原因是所有的考古挖掘现场,几乎都是盗墓破坏后跟着捡漏。于是人们会说,考古的找不到墓,盗墓的倒完了他们跟着捡破烂。其时根本不是那么回子事,所有的考古现场都是被盗墓贼破坏就对了,因为盗墓贼没破坏的国家不让考古挖掘,考古的挖东西不是目的,保护才是最终目的,而且注重原地保护,保留历史信息,所以没有被盗保存完整的墓葬不会被发掘。这才造成大家的这种错误认识,要是考古的发现墓就挖,而且满世界的找墓,估计盗墓的只能改行了。

不要过于迷信盗墓的有多厉害,他们就是一帮唯利是图,什么事都能干的出来的败类,发现盗墓的痕迹立刻举报,否则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欣赏研究的地下宝贝都会被他们卖到国外换钱。

现实中的盗墓贼有多厉害?

“寻龙千万看缠山,一重缠是一重关,关门如有八重险,不出阴阳八卦形”,很多朋友看了盗墓笔记后感觉盗墓的很神秘。

但在这个科学世界,不管是考古还是盗墓都离不开科学手段。厉害的盗墓贼的手段令考古专家都头皮发麻,高手级的盗墓贼究竟多厉害?

看地形

专家级的盗墓贼看一眼土就知道这个地方是否有墓,土分熟土,死土,活土。他们甚至还能区分出此处土的墓是什么年代。

探墓

用专用的工具去探,根据手上传来的感觉来确定下面是否有墓。确定有了再下手,铲子下去大概十米,感觉到有东西,再把铲子取回来,看铲子上的土是什么样的。就能从土判断深度,然后不断的利用工具打点,在连接起来,就能大概的知道墓形了。

挖洞

探好墓的位置后,就挖洞。厉害的盗墓贼可以下挖十几米洞口没有土堆,就这技术一般的盗墓贼弄不来。倒完墓后他们会把洞口封起来,有的洞甚至只有小井的口那么大,下面深度达十几米,黑漆漆的,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上下爬的。(农村的小孩有的会莫名掉到洞里去就是这些盗墓贼做的好事)。

墓穴

进入墓穴后,有经验的盗墓贼一看墓穴形状就知道想要的宝贝都放在哪了,因为历史上的墓穴都是有形状的。下到墓穴后直接朝着放宝贝的地方挖过去,如果遇到周围的墓壁很坚硬,他们会从底下挖个洞上去。这样墓的顶和周围看似完好无损,但墓里面已经被掏空了。

工具

洛阳有三宝: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阳铲。盗墓贼专用的“考古利器”洛阳铲闻名天下。洛阳铲独特的造型,盗墓专用,插进去,再拔出来,盗墓贼捏起铲子上带出来的土,搓一搓就能推断出墓的年代,墓穴的造型,陪葬品放哪,然后挖洞进去取。毕竟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导致文化的不同,墓葬形式也不一样,厉害的盗墓贼能后从土中分析出年代,分析墓的朝代,什么朝代的墓有什么样造型,会有什么样的陪葬品。

盗墓组合

盗墓组合一般两人,人太多物品不够分,一个人独干吃不消。

合伙人一般找有血缘关系或者有过命交情的兄弟,否则下面的人传上来宝贝,上面的人拿了宝贝后想独吞,只要弄断绳子,把洞口给堵了,下面的人基本就跟着墓主人作伴了。所以很多组合都是父子或舅舅和外甥。父亲或舅舅在洞口望风,因为父亲不会害儿子,舅舅基本也不会,舅舅也疼外甥。但是换儿子在洞口就难说了,盗墓历史悠久,经常发生儿子把老子留在洞里的事,以至于后来老子望风变成不成文的规定。

有经验的盗墓贼很厉害,甚至有的专家教授都不一定能从土的颜色定位墓的位置和年代。但是再厉害的盗墓贼也是要依靠科学根据,我们看的小说“鸡鸣灯灭不摸金”并不完全是小说的恐怖色彩。

“鸡鸣灯灭不摸金”,原是倒斗行业的规矩,鸡鸣后不可摸金,盗墓者会点一根蜡烛放在墓穴东南角,如果蜡烛不灭,可以带明器出去,如果灯灭说明墓主人不同意,要立刻磕头退走。

“鸡鸣”是说,天亮了要撤走。大多数的墓都在农村地区,农村人早起,鸡鸣还不走容易被人发现。

“灯灭不摸金”,说的是墓里空气不流通,缺少氧气,要让空气流进墓穴人才能下去。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知道,厉害的盗墓贼有多恐怖了吧。那些小说毕竟是小说,粽子什么的都是为了制造气氛想象出来的,大家听到过几个盗墓的拿着黑驴蹄子,手持桃木剑,挂着大蒜盗墓的?

我是红尘,手打很幸苦,一样大家给个关注,点个赞。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将在第一时间回复,谢谢大家!

现实中的盗墓贼有多厉害?

从春秋战国到现在,盗墓行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盗墓的目的不外乎求财、求材和压胜破气几种。现代盗墓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追求高额利润。

从古到今,盗墓行为都是违背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事情,历来都受到人们的谴责。我理解题主的问题是,国家一直禁绝盗墓行为,而盗墓贼为什么频频得手。

要盗墓,就得知道哪里有古墓。古墓葬的分布很有规律,这是由地望环境和丧葬习惯决定了的。对盗墓贼而言,要发现古墓葬不是一件难事。有些文字把盗墓贼寻找古墓葬说得神乎其神,那不过是博取人们眼球的噱头而已。

(盗墓贼留下的盗洞)

要盗墓,就得有相应的技术。现代盗墓的手段不外乎是找到目标后,再探墓、B破、通风、开挖、清理、盗取等等。探墓就得用洛阳铲,这是一百多年前发明的工具,直到今天还在使用。让人觉得盗墓贼厉害的是他们引入了高科技手段,比如定向无声B破技术,红外线探测技术,金属探测技术,夜视仪等。至于其他环节,并不是小说中写得那样神秘。当然,盗墓贼的清理、盗取环节对古墓葬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盗墓贼实际上是盗墓产业链条中最为底层的人员,是下苦力的而已。他们挣的是血汗钱,弄不好还要挡上自己的性命。而真正获取高额利益的是盗墓的组织者(行话叫“支锅”)和那些倒卖者、走私者等。

(盗洞)

由于在文物犯罪链条中盗墓贼往往受雇于人,所以他们不可能是最厉害的。我举几个蠢贼的例子,上世纪有人把汉武帝刘彻修建的甘泉宫建筑遗址当做古墓葬来盗掘。甘泉宫是汉武帝的避暑地,蠢贼误以为是墓葬,在地下炸出了近乎10米的盗洞,结果三个人窒息在盗洞之中。还是上世纪,有人在一处建筑工地发现墓葬,在正月十五晚上的爆竹声中开始挖掘,不幸的是工地塌方,两个盗墓贼把自己的小命交给了黄土。

盗墓是很可耻的事情,盗墓贼当然是现实中的可悲之人,他们提心吊胆地把头提在手上弄事。现实中没有见过哪个盗墓贼能够吃香的喝辣的,而往往是那些幕后人物挣了大钱、保了性命。

现实中的盗墓贼有多厉害?

整体来说有高手也有笨蛋,但是笨蛋往往会在前几次盗墓中就挂掉了,真正的盗墓高手应该是集历史学家、堪舆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以及武术家爆破家于一身的顶级boss,这种人就算不在盗墓行业混,去到任意行业也是翘楚老大,只是因为职业素质,象征性的盗几下墓。

这么来说,堪舆学与爆破学是盗墓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果这个人无师自通也就算了,如果这个人有师傅那么他的师傅肯定会教会他这些技能。由于古墓都是根据堪舆的知识来下葬,那么只有懂得堪舆才懂得如何挖墓;其次,爆破学也是盗墓技能的必备知识,由于古墓结构复杂,稍不注意就会塌方,有超过80%的盗墓者就是死于盗墓塌方。按着行内规则,据说爆破安装炸药的能力必须能够计算到两根并排燃烧的蜡烛,在爆破后一根熄灭一根正常燃烧才能出师。只有学会这两门技术,那么才具备盗墓的基本功。

其次,至于说懂历史主要就是懂得墓穴的年代与盗墓价值,盗墓本身就是一件充满风险的事,除了挖墓穴是危险,警察追捕,同行火并等等也是风险之一。尽量少出手,出手则必然大手笔是所有顶级盗墓者的潜规则。

再来说物理与化学,这主要涉及的就是文物的保存。盗墓的目的本身就是获得墓葬古董,如果不懂得保存这些东西那也没盗墓的必要了。总之,一个考古团队才能干的事人家可能一个人或者两三个人就能够干完的事足见高手自在民间。

现实中的盗墓贼有多厉害?

盗墓只是听说过,

我在合肥的时候,有几个人和我们一起做过钢筋工,他们干过盗墓的事。

盗墓确实是技术活,这点不假。据他们说,盗墓有挖土的,有放炮的,其中放炮就是技术活了。

当时也就是闲聊,他们说现在盗墓太危险了,就不敢干了,主要是很多人都栽了,他们害怕了,才出来打工的。

这个放炮有讲究,趁着夜里没人,两三个出来到目的地~~墓地,用能够转眼的钢管往下打眼,要到到位置,然后填充炸药,用的是长筒型的塑料袋放下去,放药不能高过打的眼。

然后点燃引信,不能炸开口,只能在土里炸,外面听起来就像一声闷雷响过,里面早就炸成一个圆柱形的大洞,要求上面口小,下面大的那种。

炸好后,不能急着进,还要往里面灌气,有时候第一天炸好,当天不进去,上面伪装好,第二天才进。当然这样有风险,容易被同行发现捡便宜。

当时我就当故事听,以为是瞎掰,后来听说他们说的他们知道的同行在盗墓被判刑了,我觉得这个是真的了。

现实中的盗墓贼有多厉害?

虽说这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早已绝迹江湖,但江湖上依然有他们的传说

盗墓自古以来便是一门见不得光的职业,小到贫苦老百姓,大到帝王将相,有无数人都和盗墓这一行当扯不清道不明,比较知名的有曹操、黄巢、温韬

一个是盗墓公有化的开创者(曹操),公然设立摸金校尉及发丘中郎将一职,专职盗墓以供军队所需开销,而且效果相当不错

一个是盗墓规模化的尝试者(黄巢),几十万大军一顿乱挖,啥也没整到,属于失败的代表

一个是盗墓祖师爷(温韬),典型的技术型人才,任节度使期间,把他地界上所有的墓都盗了一个遍,很是厉害

之所以盗墓会经久不衰,无非就是利益——古人讲究厚葬,所以墓葬实际上是宝藏

建国后级别最高的“摸金校尉”——五亿盗墓案主谋姚玉忠

红山文化遗址,是姚玉忠“职业生涯”最高峰的作品,由于其所盗文物价值实在太过巨大(五亿人民币),经北京朝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头号主犯姚玉忠数罪并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而其他3名被告人无期徒刑,判处多名被告人有期徒刑3至15年不等

之所以称其为建国后最高级别的摸金校尉,不仅是盗墓文物数量及金额都是建国后之最

。而且他的一身“本事”的确是让人叹为观止。自学风水且常常驻足十三陵等著名陵墓的姚玉忠,练就了寻龙点穴的本事。据他自己说,很多看似普通的山川,他一眼就能看出龙脊的位置,而且能够快速定位墓穴位置,并找到墓道入口,所以他才能在红山文化遗址“大展身手”,盗取数亿元的文物

当然也有诸多证据表明,其本事是家族时代相传,而家中也有相应的秘籍指导,甚至其家人曾向政府求情,希望能把他的“本事”用到正道上来,所以这天字第一号盗墓贼并没有被立即处以死刑,而是缓期执行,想必背后一定有......

正所谓盗亦有道,但大型盗墓“团伙儿”一般都不讲究

要说历史上知名的大型盗墓事件,要数温韬和孙殿英最为知名。一个是利用职务之便盗取唐朝皇陵无数,一个是利欲熏心盗取清东陵慈禧、乾隆陵寝,二人都是臭名昭著的代表,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的职业操守太差劲!

温韬做过最过分的事儿,就是把一些从陵墓中盗取的珍贵书画当废纸撕毁,只贪图装裱用的华丽丝绸,着实体现了他没文化的一面。有一种说法,王羲之的《兰亭序》时至今日都未现身,就是为温韬所毁,但也有一个证据指向《兰亭序》实则藏于乾陵之中,而乾陵千百年来一直未遭遇盗墓者的毒手,如果真是如此,实乃幸事

如果说温韬的不讲究,是在处理墓中宝物上;那么孙殿英的不讲究,则体现在他“侮辱”了盗墓这一行当,毕竟温韬靠的是专业的盗墓手法,并因此成为盗墓界的祖师爷。而孙殿英作为后辈,靠的是炸药!

直奔清东陵的孙殿英,盗取了多少价值连城的宝贝我们就不说了,单说他对待帝后遗体的问题上,就让人发指(据说慈禧太后的尸身还遭到侮辱...)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除非大规模作战,小团伙的“硬实力”都过得去!

如果说,我们仔细研究一下现在考古学家对于古墓的研究发掘,那么我们会发现原来盗墓者都是很厉害的!因为很多盗洞仅仅能容纳一个人上下,而真正的考古发掘却是大规模的开挖,从技术角度上来说就不一样

墓高手们在盗墓过程中,应用了地质勘探学、岩土工程学、工程力学、建筑工程学等多门学科,以达到寻找墓穴,打挖墓道,入墓探宝的目的。自古以来盗墓和反盗墓持续了几千年,无数盗墓小贼都死在了机关暗道之下,连环翻板、铁锁石、暗器等让这些人叫苦不迭,但随之而来的是“技艺”的增进和防御手段的提升

像洛阳铲、旋风铲、金刚伞等工具,都是历经多次研发实践后发明创造的盗墓神器,而面对厚重达数吨的石门,盗墓者们则是想到了用细铁圈套住门后的顶门石,再用木棍顶开石门的方法。除此以外,古时有一种俗称“拐钉”的东西,与钥匙原理类似,盗墓高手们就巧借这种神器来打开石门,而现在的考古人员也曾用此法打开石门

如此看来,只要不是像黄巢、曹操这样动辄派出几万人盗墓的,都得仔仔细细的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盗墓,毕竟人数不够只能靠技术来凑

不得不说,现实中的盗墓贼还是很有技术的,无论是祖上传承还是自学成材,都需要对风水学、建筑力学等有深刻的了解,毕竟是下到数米甚至数十米的地下,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都足以致命

如果不是对风水学有着很深的研究和天赋,如何去发现墓葬的位置,并精准的打出不会塌陷且能够进入主墓室的盗洞呢?如果不是对墓葬结构以及机关暗道有很深刻的了解,又如何会在墓穴之中找到宝物并全身而退呢?

所以,盗墓是个技术活儿,虽然没有小说中那么玄,但至少作为一门见不得光的行当,存在了数千年,自然是有它存在的道理的!不过,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毕竟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嘛!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