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村有多穷?

美国真实的农村生活是怎么样的?

表姐在美国镇子上开饭店,2006年的暑假我妈说让我长长见识,便和表姐打了招呼让我去她那里待一段时间,结果去了才发现表姐住在美国的农村。

那时候我还小,以为美国的农村特别的穷,结果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以后才知道,美国农村并不穷,反而比在城市里好很多,而且表姐家的房子是独栋自己盖的,虽然都是木头的但是很漂亮,而且确实挺结实,院子也有大草坪,每个周末晚上还都有聚会,生活压力挺小。

我表姐是初中文化,但为人特别豪气而且能说会道的,初中毕业以后就出来工作了,从小服务员一路成长到领导秘书,最终在一次会议中遇到了表姐夫,表姐夫在美国开饭店,20多年前就开法拉利,家里条件很不错,后来表姐就跟着去美国定居了。

刚去表姐家的时候,表姐说他们在美国农村生活,我当时还心思姐夫都开法拉利了,为什么还要在农村生活,难道是打肿脸充胖子?结果到了这里才知道,美国的农村反而条件更好,远离喧嚣而且也更安全。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美国没有农村和城市的确切划分,有钱人发达了以后都会去农村买农场

在美国是没有明确划分农村和城镇的,美国的城市化率是82%以上,在某些都市圈中城市化率甚至达到了100%。美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只有18%不到,而这么点农村人口,实际的收入反而更高。

美国没有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区别,农村人口主要就是农民这个职业,而因为美国耕地面积大,人口少,美国农民实际平均年收入都要超过10万美元。

我国的国土面积虽然比美国大一些,但实际上耕地面积反而比美国小一些,美国的耕地面积是166.9万平方公里,我国的耕地面积是150.4万平方公里。从事农业种植的人口少,耕地面积多,因此平均收入也高,农村的生活就很好。同时因为机械化程度高,美国农民种植的话并不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因此春天以后,几乎每周都有聚会,或在某家的草坪上,或在某家的院子里,或在镇子里的小河边,总之欢声笑语的挺开心。

在美国,人们在城市里有了一定的积蓄以后,第一件事就想去农村购买农场,盖个独栋的别墅,再挖个泳池,养点猪马牛羊,生活快乐很多。

其实不只是美国,我国也有很多高收入人群退休以后打算去农村养老,远离城市的喧嚣,这很正常。美国人经常说,真正的穷人都住在城市里,其实想想确实很对,城市里有很多流浪汉生活,反而比农村要危险得多。

‬美国农村的物价反而更便宜,但需要乘车购买

在美国,贵的是人工,我表姐家请个师傅安装吊灯,灯200,人工费600,人工费比灯要贵很多,而且这还得排队,因为请他工作的特别的多,他还不加班…

美国的衣食住行方面,基本都比较便宜,车便宜,油便宜,衣服同样便宜。举个例子,我们这边50斤一袋的大米,要130元,美国50磅(不到50斤)大米为20几美元。鸡蛋虽然是按盒卖的,但价格确真的低,一盒鸡蛋18个,两盒才3.35美元。一盒10支装的鸡腿,售价不足1美元,合不到1毛一支鸡腿。整只烤鸡也才4.99美元。

有些朋友可能会说,美元和我们有汇率差,可是在美国赚的也是美元,月平均收入在3000美元以上,我们很多地区的人们一个月还收入不到2000元呢。

不过虽然物价便宜,但是很多镇子并没有大型的商超,要买东西的话要开很久的车,像我表姐家所在的镇子虽然有商超,但是她家到镇子上开车要30多分钟,买一次就得买一堆,不然都对不起车费。以前我都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里美国买东西都要推个推车,这回知道了,买得少不够折腾一趟的。

‬美国农村的学校设施非常完善

对我个人来说,最能体现农村区别的就是教育了,我这边很多农村的学校都合并了,有些村子镇子都没有什么学校了,而美国的农村在10几年前我去的时候,就有小学到高中一体的学校,同时学校的设施非常完善,图书馆,篮球馆,食堂,微机室等等样样俱全,而且还车接车送。

要知道前面提到过,很多人家住得特别偏远,有时候司机要开很久才能接到一个学生,因此这项设施的付出,不可谓不大。

此外有意思的是,美国这边农村的学校老师,自己有一个班,不像我们这边学生是一个班的都不动,老师动,这边是老师自己有一个教室,上课的时候,老师等着学生进屋,屋里也会根据老师的爱好风格进行装饰,有的老师喜欢蝙蝠侠,屋里放的可能都是蝙蝠侠的周边海报,有的老师喜欢某个明星,屋里可能贴的都是他的海报。因此每个班级都有每个班级的特色,这点很好。

‬美国农村的生活很自由,但并不快乐

在我看来,美国农村的人们生活的确实非常自由,每天睡醒想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不用每天为地里的事情劳心劳力,但我认为美国农村的生活并不快乐。

第一,因为地广人稀加上农村每家每户住得都挺远,野生动物很多,时不时就会有野猪棕熊光顾,这对于家里来说还是比较危险的,尤其是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

第二,因为饮食比较单一,美国农民几乎早上吃的都是同一种食物,面包燕麦,和我们这边早餐的种类丰富简直没法比。虽然每周都有聚会,但时间久了也是没啥太大的意思,而咱们这边的农村现在也开始时不时地聚会,生活反而在一点点进步。

第三,安全问题很难保证,在咱们国家,不管晚上多晚都可以出去溜达玩,甚至溜弯夜跑都是可以的,但是在美国却不行,尤其是农村地广人稀的,更是危险,我到地方的第一天表姐就三令五申告诉我晚上只能在屋里,哪里也不能去,外面十分危险…

‬写在最后

美国的农村确实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贫穷,而且大部分美国农村的居民都是高中以上的学历,只不过虽然美国农村生活还算不错,但我依然认为我国的农村才更适合生活,尤其是如今新农村越建越好,未来我国也定会成为别人羡慕的存在。

美国农村有多穷?

在美国的马里兰州,一个名叫甜水的小镇,住着一个名叫莱西的寡妇和她的两个孩子。莱西40多岁,在甜水镇经营一个约3000亩的农场。去年,她种植的玉米获得了丰收,卖掉玉米后得到了30万美元的收入。另外,还得到了5万美元的农业补贴。

另外,她还有一个草莓园。每年草莓成熟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带着孩子来采摘草莓。在草莓园里,有宽大的草坪,有烧烤野炊的场所,还有一个小游乐场。

美国农村丰收季

一个采摘草莓园

来摘草莓的车子

一个小葡萄园

莱西雇佣有好几个长期的农业工人,工人也住在农场附近方便每天到农场来打理。到农忙的时候,人手不够,莱西还得增加临时工人。

这个农场是莱西丈夫还在世的时候购买的。丈夫去世之后,莱西把一部分土地租了出去,自己只保留了不到一半的土地。最近有个客户对她一块200多亩的土地很有兴趣。莱西还在想,要不要把这块地卖给他。卖给客人之后,意味着自己会增加一个新邻居。

一个农民的露台

一个农场主的马厩

马厩内部很大

皮卡和农机设备

美国的有钱人喜欢干的一件事就是发达之后,到农村去买个农场,盖个房子,挖个池塘,把房屋周围铺上草坪,弄得漂漂亮亮的,当做自己休假的场所。比如说,微软的老板盖茨,在全美就买了不少农场,是美国最大的农场主。曾经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在一个名叫克劳福德的小镇,也有一个农场,占地650公顷。在布什的妻子劳拉看来,克劳福德农场是自己永远的家。

美国的城市化率达到83%,城乡之间的差别很小,甚至很多大公司屈身在一些不知名的小镇上。比如,沃尔玛就委身在阿肯色州的本顿维尔,人口不过几万人。很多中产家庭也喜欢把家安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外。真正的美国穷人,反而住在市区里面。

在美国,没有农村人口的划分。如果非要计算农村人口的话,美国把住在城镇的人口都算作农村人口。这样,在美国大概有6000万人是农村人口。

一个农民的院落

车库

这是养狗的么?

这算前院子还是后院子?

那么,美国的6000万“农村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实际上,这6000万人,还有很多属于美国的公务人员、乡村医生、教师、在工厂上班的工人、开店的生意人等等。真正在美国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大约230万农场主和500万季节性的农业工人。

农场主有大小之分,大的农场主拥有土地可达几万英亩,小的农场主甚至只有几亩;也有的农场主的土地是租赁来的,自己没有产权。比尔盖茨就是全美最大的农场主,拥有144万亩土地,分布在不同的州。这么多的土地,比尔盖茨不可能全部自己经营,很多土地他都是租出去的。

一个美国农民的房子

土地

一个农民房子内部,可看到外面的景色

大农场主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在马里兰州的一个农场主杰夫,他拥有约20000亩土地。除了一部分继承外,自己也陆续购买了一部分土地,也把一些土地分割出售给其它农场主,还有一部分土地出租给别人。土地太多,只能种植机械化程度高的大豆、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不管是除草、耕作、播种、施肥、打药,还是收割等农活,都是机械化完成。他拥有自己的拖拉机、粮仓、农用飞机、烘干机等设备。除了种植大豆玉米,农场里还养殖肉牛。

农事的具体操作,主要由雇工来完成。农场雇佣有一些长期工人,到农忙的季节,还需要临时增加季节性的工人。长期雇工基本上都是城镇附近的一些人,他们没有或者只拥有很少的土地,依靠给大农场主工作生活。季节性的工人,则主要是临时性的,主要来源于中南美洲的一些移民。季节性的工人,时薪大概只需要15美元。

超级壕农场主的家

超级壕农场主的家

无法形容

杰夫全家人都在农场里生活,巡视农场,检查作物的生长情况,和收购商洽谈农产品、和银行商量贷款、和保险公司商定保险合同,参加农场主协会的一些活动,申请农业补贴等,就是杰夫平时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工作。

大农场主能够获得的农业补贴都比较高。每到收获的季节,美国的农民反而希望价格下跌,这样能获得更高的补贴。所以,说到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其它发展中国家都是一肚子苦水。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直接拉低了国际粮价,这让非洲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民饱受其害。

另一个农场的工具房

农场的内部道路

小农场主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小农场主的生活,更像是我国农村的样子。由于拥有的土地较少,从几亩到几百亩这样的,种植的作物就多种多样。他们不种植机械化程度高的作物,那样的话,意味着粗放经营,收成很难有保证。美国的农场大部分都是专业农场,是工厂化、产业化的经营模式。

小农场主一般种植的是水果,比如葡萄园;也有的专门种植蔬菜;还有的专门养殖火鸡。小农场主的工作基本都是靠自己一家人来完成,雇工的话也只会少量雇佣。那种只有几百亩地的农场主,有的都不需要购买自己的农用机械,要用的话则可以向农业服务商购买。在美国农村,也存在像国内那样的农机合作社一样的机构,靠向农场主提供服务收取报酬。

一处小小农场主的房子

房子走廊

房子内部工作间

从另一个农民的房子露台远眺

一个牧场的池塘

美国的一个牧场

有一个来自湖南的中国人王宏福(音译),花了150万美元,在美国奥尔良买了一个400英亩的农场,专门种植蔬菜。美国的蔬菜价格比较高,他正是看中了这个机会。王宏福平时干活自己亲力亲为,也雇佣了几个长工,工资大概每月4000美元。农忙的时候,人手不够,还到城里招人。收割蔬菜的时候,他给季节工按件计算报酬。采收一件蔬菜报酬是5美元,手脚麻利的一天可以采收30件。按照他的计算,他一年的收入可以达到十几万美元。

没有土地的人又是怎样的呢?

在美国,还有很多生活在各种大大小小城镇的人口,他们并没有土地,但也算是生活在农村。有一些城镇,只有几百几千人,和我国的一个村差不多。这些没有土地的人,如果要当农民的话,就需要向其它农场主租赁土地来耕作,要不然就是到大农场里替其它农场主工作,或者在附近工厂上班,也有一些在镇上自己开一家店,自己做点生意。

一个美国南方的白人农民

在很多小镇,有各种各样的小店:杂货店、肉店、农资店、药店、小型超市、小酒馆、理发店、快餐店等。这些小店主,,包括乡村医生、教师,也构成了美国农村生活的一部分。这就有点像我们的乡村,几个小卖部,一些农资店,几个小饭馆,不固定的小集市等。很多人都身兼数职,下地是农民,赶集出售点土特产,开店则是小店主。美国的农村也是这样,有的还是小酒馆里的歌手。

美国的农村,邻居都相隔得比较远。如果是大农场,可能最近的邻居都有十几公里。因此,美国的小镇,是美国农村人口相聚的场所。小镇一般都设有学校、诊所等,为周围的居民提供服务,孩子上学有校车接送,也有的是家人负责接送。

购物的话,一般每周出来购买一次生活用品。超市是大家去的最多的地方,然后是小酒馆、咖啡店是大家相聚的场所。美国的公路网发达,汽车拥有量也很高。耕地的小农场主,一般至少都有两辆车。一辆皮卡,方便运输农用物。这就跟我们现在农村差不多,一辆火三轮下地干活,一辆小车(摩托车)用于平时生活。

一个小镇

美国乡村的M记餐厅,位于公路旁

美国的小镇就是农民主要的活动场所

大多数小镇,都有自己的特色活动,方便人们日常交流。美国人最喜欢的跳蚤市场,就是大家平时用来交换二手物品的,有的小镇每周都有一次。

乡村音乐会是美国人最喜欢的一种娱乐活动。美国的乡村音乐广泛流行,就是从乡村发展起来的一种音乐流派。音乐会期间,会邀请乐队来表演。附近的居民则开着车,拉着啤酒和其它食品来参加。音乐会期间,居民除了可以欣赏音乐之外,还可以购买到小贩带过来的各种物品。

乡村教堂也是美国人必去的一个场所,喜庆活动、日常礼拜等,都是美国农村常见的活动。

一个乡村集会活动

乡村集会

乡村音乐会实景

总结:

美国农村不能用“穷”来形容。如果美国农村都穷的话,全世界的农村咋办!美国农业的补贴也高。正是农民的补贴高,使得美国的大宗农产品价格低得惊人,直接拉低了国际市场上农产品的价格,影响到发展中国家农民的生存。

美国的农场,平均每个农场拥有约400英亩的土地;每个农场平均每年大概可以获得2万美元的农业补贴。从经济方面来说,美国的农村是不穷的。但也不是说美国农民都是中产,农村生活全是诗情画意。在美国,还是有一些破产的农民,日子并不好过。

总体来说,美国农村的生活谈不上丰富多彩,但环境优美,生活宁静、安详。个人感觉不好的一点就是太空旷了,想找个人串门都不太方便。但这样也有个好处,就是邻里纠纷少了。

美国农村有多穷?

说出来您别不信,美国农村在很多方面其实并不如中国农村!

从小在农村长大,见到了老家乡村几十年天翻地覆一般的改变,也在美国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很多人都问我,美国农村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跟咱们的农村比起来咋样?

每当听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都会告诉他们:从很多方面来看,美国农村一般……

基础设施

1,房屋

中国农村的房子都是自主建造,美国农村也是一样,想怎么盖就怎么盖,主要还是看自己的经济条件,有钱就修建别墅,没钱就住普通的平房,这一点完全相同,只是建筑风格不太一样,外观不一样,其实规格都一样。

中国农村建房子喜欢结实稳固,能弄多结实就弄多结实,方便后面盖得更高,美国农村不太一样,他们的一层房屋也好,二层小楼也好,几乎都不是用砖瓦石块建筑的,很多时候都是木结构,远远看过去很有美感,但近距离接触的时候就会感觉不牢靠,没有安全感。

从建筑价格方面来说,其实两者也差不多,这并不是说金额一样,而是说想要修建一座房子,大家付出的努力跟汗水都差不多。

除此之外,我国新农村的发展也都非常优秀,房屋统一建造,更美观,规划更加合理,配套设施也更为优秀,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超过了美国农村。

2,道路

一说起农村的道路,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泥巴路,下雨天根本就不能走,其实这也是十多年前的情况了,在过去的十几年当中,农村修路的工作一直没有停止,无论是大路小路,全都变成了水泥路,通往集市的重要道路,更是变成了柏油路,平整宽敞,出行十分方便。

美国农村的道路也基本一样,全都是清一色的水泥公路,在道路方面,我感觉两者没有太大差异,出行都同样方便。

3,娱乐

美国农村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最多就是几户人家坐在一起烤肉,喝点酒,就是这么简单,在中国农村,吃饭喝酒简直就是家常便饭,此外,我们还有更多娱乐项目。

现如今,各个农村都建设了文化活动中心,说白了就是农村大舞台,每天晚上都有很多人过去玩,有人跳广场舞,有人唱戏,有人唱歌,有人扭秧歌,有人划旱船,有人打乒乓球,有人打羽毛球,有人打篮球,花样百出,每个人都能尽情的展示自己,都能找到娱乐的平台。

除此之外,活动中心里面还有很多运动器材,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活动一下筋骨,让身体更加健康,在这方面,我感觉中国农村要比美国农村好。

4,购物

中国农村想要购物十分方便,村里面就有很多小卖铺,或者是小超市,日常需要用到的小物件,或者是柴米油盐在这里都能买到,来回一趟最多也就是三两分钟的事情,很是方便。

除此之外,村里面还有一些小饭馆,农忙季节没时间做饭,可以在这里买饭买菜,闲着无聊的时候,也能去小酌一杯,都很方便。

实在有重要的东西需要买,大家都会去赶集,开车10分钟就到了,如果想要进城购物,最多也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的样子,不会浪费太多时间,但是在美国就不太一样了。

美国农村在建设的时候,不会跟商业区放在一起,往往会放在十分偏远的地方,比郊区还要更加偏远,想要购物就只能去超市,开车没有半个小时根本就到不了商业区,很麻烦。

比如做饭的时候,突然发现家里面的盐用完了,在中国农村,妈妈只需要吩咐一声,5分钟之内小孩就能把盐买回来,但是在美国不行,一定要开车个把小时才能完成购物,很麻烦。

美国农村也有很多人在城市里面上班,他们每天上下班都会开车,一天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都很常见,每天在路上浪费了大把时间,但美国人却一点不嫌麻烦,就是愿意每天这么折腾。

很多人都说美国的油价便宜,很羡慕,说我们的油价太贵了,其实这种心态完全不需要有,我们要考虑到居住环境跟使用数量,普通人开车也就是上下班代步,距离不会太远,用不了太多油,美国就不太一样了,每天上下班都几十上百公里,油价便宜也禁不起这么用啊!

周边环境

中国农村周边环境一般都很简单,大部分都被农田包围,四周都是农田,附近有一些河流,或者有一些山丘,但主要还是农田,出了村子就是农田,有的站在家里面就能看到农田,紧紧挨着,每天看着,这就是中国农村。

美国农村不太一样,走出村子往外面看,几乎看不到农田,更多时候看到的都是荒野,并没有把这些荒野利用起来,大家肯定好奇这是为什么?只能说美国的面积太大了,人口又少,没有足够的人手把所有的土地都利用起来,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荒野。

一眼望出去,全都是荒野,中间穿插着2条公路,颇有点孤单冷清的感觉,让人很没有安全感,更感觉不到温暖,在这方面,我还是感觉中国农村更好一点,无论春夏秋冬,都能看着庄稼生长,让人从心底产生一种踏实,这一点在美国感觉不到。

农耕

我国的总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是10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亿,农民接近7亿。

美国的总面积是916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是160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亿,农民只有320万。

通过上面的数据对比,相信大家也能看出一点问题,首先我们的总面积是差不多的,但耕地面积却不太一样,相差三分之一左右。

这是因为我国的地势比较复杂,平原较少,能够使用的耕地数量不多,能用的都用了,甚至在山上开辟梯田,最终的耕地面积才这么多,反观美国的地势较为平坦,很多地方都是平原,很多土地都能作为耕地,但他们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一方面是人少吃不完,一方面是农民少,照顾不过来。

美国农民只有320万,却能管好160万耕地,中国农民接近7亿,却只能管好108万耕地,这怎么看都存在问题,其实想要解答这个问题也非常简单。

美国农耕全部采用机械化,采用承包制,一个人就能管理好大批耕地,而我们进入机械化阶段的时间还不是很长,并且耕地分散在7亿人手中,人多虽然力量大,但进入机械化时代之后,这么一点地根本就用不到这么多人。

十几年前,机械化还没有流行的时候,只要到农忙的时候,所以在外务工的农民都会回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由,回家收庄稼,现在不一样了,大型收割机进场,耕地机,播种机,全都是机械化,农忙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回家,家里面有一个人就能完成,可即便每家每户只有一个人种地,还是会有2-3亿人参与进来,感觉还是造成了资源浪费。

这么一番对比下来,感觉还是美国的农耕方式更为科学一点,只需要用很少的人,就能做更多事,能让很多人闲下来,这些人就能投入到其他工作当中,推动我国的快速发展。

事实上,有很多地方已经这么做了,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来看,我们在农耕方面没有美国先进,但我们的未来一片光明!

农民收入

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去种地,中国美国都是如此……

先来说一下美国,并不是所有的美国农村都种地,很多农村外面都是荒野,当地农民是不可能种地的,美国种地的全都是农场主,他们承包了非常多耕地,这就是他们的事业,究竟能赚多少钱,我只能说是多劳多得,一般在3-12万美元之间。

承包的农场少,赚钱就少,承包的农场多,人勤快一点,赚钱自然就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再来说一下中国农村,如果只是单纯地种粮食,其实一年到头也赚不到太多钱,所以很多地方都已经不种粮食了,他们会种植水果,会开大棚种植蔬菜,这些就比较赚钱了。

除此之外,中国农民还比较闲,正如刚才所说,7亿人看着108万耕地,或许以前真的需要这么多人力,但如今已经来到了机械化的时代,就注定有很多人会闲下来,他们会从事其他工作赚钱,比如最基本的建筑工人。

种粮食,种瓜果蔬菜,外出务工,这一系列工作进行下来,一个家庭一年下来收入十几万还是很简单的。

一边是3-12万美元,一边是十几万人民币,究竟谁更多一点呢?单纯通过汇率来换算肯定是不行的,生活环境不一样,物价不一样,单纯的换算没有任何意义。

除此之外,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跟我们不太一样,他们没有存钱的概念,有钱了之后就喜欢追求更好的生活,赚多少钱就花掉多少钱,所以美国农民的生活条件看起来也非常好。

中国农民就不太一样了,我们懂得勤俭节约,我们喜欢存钱,总感觉有很多地方都需要花钱,不存钱不行,所以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明明手里很有钱,但就是舍不得花,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如果我们能跟美国人一样,赚多少花多少,每天就是享受,其实,我们的生活会比他们更美好……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相比起城市,我还是更喜欢农村一些……

我从小就在农村长大,一直到上大学才去到大城市里面,在大城市里面,我见到了各种繁华,高楼大厦,现代化,生活便利,每天有吃不完的好吃的,有各种好玩的东西,但是在城市里,我就是感觉不到温暖,这里的一切都很陌生。

每天走在街上,跟无数的陌生人擦肩而过,我不认识他们,他们也不认识我,回到小区,左邻右舍住的什么人我也不清楚,一切都很冷漠,没有一点人情味,在美国,这种感受来的更猛烈。

我还是怀念农村,一起长大的小孩,大家就跟兄弟姐妹一样,想去谁家吃饭就去谁家吃饭,大爷大妈,爷爷奶奶都十分亲切,随便遇到谁都能坐着聊一下午,处处都是人情味,感觉很亲切,很有安全感。

在美国,相较于城市人来说,也是农村人更热情好客一点,在城市里面,如果你贸然去到别人家里面,很有可能会被“叉”出来,甚至被直接KO,但是在农村,你去到邻居家里面,他们就会非常开心,愿意聊天交朋友,愿意一起分享美食,这也更坚定了我的看法:农村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写在最后

我没有看过所有的中国农村,更没有看到所有的美国农村,以上只是把我看到的部分拿出来对比,不能代表全部,肯定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最后也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留下您对农村的看法!

你喜欢农村,还是喜欢城市呢?

美国农村有多穷?

我在美国旅游的时候,在我一个前同事家住了五天,他就是住在德克萨斯州的小镇上(他在这里做项目,长期项目)。

给我的感觉就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因为这个小镇没有中餐馆,只有传统的美式餐馆,就是各种汉堡、三明治+薯条与咖啡那种。

距离最近的一个中国超市要开车一个小时,在另一个镇上,但是那个中国超市超级小,旁边还是老板经营的方圆几百公里范围内唯一一家中餐馆,特别难吃,是地道的美式中餐。

我当时就和我前同事开玩笑说,让我出差可以,让我在这儿定居我要疯了,太寂寞了。

说完不好,我在说说美国农村的好。

为什么美国农村房子多是木结构?便宜、安全。

因为德克萨斯州经常是有飓风的,砖混结构的房子也顶不住飓风,而且还不安全,而美式木质房屋虽然很容易被吹垮,但是不容易对人身造成伤害(相比砖混结构)。

其实这一点我国现在也越来越讲究了,比如2008年汶川地震后基本上不允许四川农村实用预制板建房,就是因为预制板房屋面对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太容易出现人员伤亡了。

而且在德克萨斯农村,几乎家家有地下室,所以飓风来了都躲到地下室;而美国不管是木材还是建筑材料、家电都相对便宜,更何况绝大多数经常遭遇飓风的地区都会购买自然灾害险,所以基本上美国人并不是特别在乎房子被飓风毁了。

美国小镇虽然商店少、但是卖的东西和大城市没有区别,不会像我们这边农村“康帅博”、“雷碧”、“激动”、“啊!土豆”这些各种山寨牌子的商品。

同样,美国农村基建基本上和城市区别不大,因为都是同一时间的产物,非常平均。基本上美国东西海岸我都去过,感觉马路质量基本上没有特别大的差距。

还有,美国农民分大农场主以及经营家庭有机农场两种,大农场主怎么生活我是不知道,但是经营有机农场是真的辛苦,早6晚10。

而且收入差距也挺大,但是美国农户家庭平均收入是11.3万美元/年,比美国城市白领家庭挣得要多。

另外有一点,美国有四分之一农民上过大学,五分之四至少完成了高中学业,我在德克萨斯小镇和一个经营有机农产的人聊天,他说他2015年还去过中国旅游……中国有多少农民去过美国?

美国农村有多穷?

农村也很穷。在美国大约是第三穷的州,阿肯色州,有个波因塞特县,是典型的美国中东部农村,邦妮是一位50岁左右的妇女,她的一生都在这里,离异后抚养一个男孩,就叫吉姆吧,她有一间小型农舍,主要用来养鸡,养鸡是因为她们(她那一片都养鸡,县里有2万多人,一半在养鸡)与大公司签了协议,大致可以理解为公司+农户的模式,鸡养大了统购,没有“后顾之忧”,当然,需要按公司标准改造鸡舍,必须从公司指定的供应商那里购物材料和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鸡棚建筑,供暖系统,自动喂料线,水电工程,小型推车,清粪及污水处理一体机等等),另外就是饲料,鸡苗等等,她没有钱,酗酒的老公喝死了也没有留下钱,只有债务,她拿着与公司的协议去贷款,大约是10万美元,建了一个小型的养鸡场,大约4座鸡棚,10000只鸡。邦妮曾经是高中的啦啦队成员,当然她不是队长,但不妨碍她曾经年轻美丽,且有着芬芳而瑰丽的梦想,从没想到有一天,头上落满鸡毛,身上都是鸡粪,戴着口罩仍然掩盖不住的象肉鸡焯水的那种暖臭的味道。

美国屠宰鸡

鸡养到一定时期,她会发邮件,公司地方分公司会派人来收集,主要是雇佣一些墨西哥人,萨尔瓦多非法移民中的“老实人”,便宜且无须工会,然后结算,这一年她账面收入大约是2万美元,这些钱用于水电帐单,孩子的费用,食品费用,购买饲料和下批鸡苗的费用,还银行贷款,什么也没有剩下来,这样的情况直到那个穿西装的大公司区域业务人员来访,要求农户们按照新的规范要求升级改造鸡舍,小型养鸡户将淘汰,需要新增鸡舍,加装新的供暖设备,通风系统以符合环保要求,这样的改造需要10万美元,而她的重复贷款已经达到了30万美元,她崩溃了,拒绝了,之后收到一封邮件,因某某条款,乙方邦妮单方面违约,解除协议云云,她的一切,为之奋斗了五年,而且附带有严重肺病的,儿子闻到鸡肉就恶心的养鸡事业宣告终结,房子收了,鸡舍收了,她的男友,也是个胖胖的养鸡户,曾经一起喝着威士忌,吃着快死的鸡炸的鸡块,望着辽阔苍莽的阿肯色的黄昏,醉后一起快乐的男人,拒绝了收留她们。

羡国的无家可归者

邦妮和她的同学一样,从来没有出过阿肯色州,甚至没有出过她那个波因塞特县,在她周围都是比较穷的州,肯塔基,卡罗莱纳,但她不懂,她学习不好,就流落到肯塔基州,住在收容机构里(需要严守规矩,因为外面还有家庭在排队),这里比阿肯色还穷,但她已经走不动了,儿子吉姆开始拣胶瓶和易拉罐(玻璃瓶不值钱还沉),然后到再生资源回收站卖掉,大约一磅是1.8美元的回收价格,两个人一个月收了约300多美金,她们每周要350美金才能生活,余下的就要失业救济金和政府的SNAP计划(大意为补充营养计划或食物券计划)中粮食券来生活,可以至指定的餐厅就餐,这里90%是炸鸡店,邦妮和孩子天天吃鸡。

无家可归的美国妇女和她收集废品的手推车

邦妮仅仅是一个美国农村人的例子,领取食物券的人占美国人口的20%,她是美国贫困人口中的约4000万分之一,而她孩子吉姆大约是美国近100万无家可归儿童当中的一个,吉姆的未来可能是去酒吧当保安,或者加入某个派别,最后横陈街头。

美国街头拣垃圾

垃圾桶及旁边的美国流浪汉

以上基本真实,在广东时有一个阿肯色州来工作的拉美裔美国人,她的夫人第一次来中国,也是她第一次出美国,第一次出阿肯色州,可以说非常的土和没见过世面,而丈夫在中国所受到的礼遇,让她很兴奋,这是她讲的,也许邦妮就是她曾经在高中妒忌的那个啦啦队员吧。

毁我塑我 原创

美国农村有多穷?

美国的穷人并不在农村,而是在城市,是那些没有工作或者不想干工作的游民。在美国,真正能在农村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户(farmer),每家都是有成百上千亩农场,因此生活上不亚于城市人,唯一的问题就是因为人口多而分散,因此农村显得冷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