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发明了将海水作为石油使用的技术,那他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1991年11月9日,欧洲14个国家联合出资,大量科学家共同研发的“海水变油”技术首次进行了试验,试验共持续时间2秒,但却因为温度达到了3亿摄氏度,短短2秒就发出了1.8兆瓦的电力。

要知道,3亿摄氏度,比太阳核心温度都要高20倍,而且这种技术一旦成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海水虽然不能变成石油,但是海水替代石油的技术中国目前已经有了,而且也走在了世界前沿,只不过目前这项技术还是处于研发攻克阶段,距离实际能够使用还需要一段不小的历程,但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把这个难关攻克,真正实现“海水变油”的技术。

言归正传,该技术就是当下能源界中普遍看好的“氘—氚受控核聚变”技术,而且很多国家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核聚变技术的研发,只不过该技术我国始终走在世界的前列。

‬01.核聚变技术的优点

我们熟悉的核电厂发电,用到的技术主要就是核裂变技术,核聚变与核裂变最大的区别就是,核裂变有核污染,而核聚变,完全是无污染的。

同时,核裂变需要大量放射性物质才能维持,但是核聚变的主要原料就是“”,这是一种储量丰富的元素,据测算,一升海水中就含有0.03可氘,而在地球上,仅海水中的氘就有超过45万亿吨。

要知道,0.03克氘通过核聚变反应以后,能够相当于300升汽油充分燃烧后释放的能量,也就是说,一升海水中提取的0.03克氘,经过核聚变反应以后可以相当于300升汽油产生的能量,海水变成汽油虽然不可能,但是却可以同汽油产生一样的能量,供人类使用。

‬02.氘的提取非常简单,但核聚变反应却是一个需要攻克的难关

最早发现海水中存在氘的科学家是尤里,他因发现了氘的存在而获得了193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近百年时间,氘的提取工艺不断进步,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低于四种方法提取,而其中电解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海水中提取氘,首先要做的就是制作重水,重水之所以叫做重水,就是因为它比普通的水重,普通的水密度是1克每厘米^3,而重水的密度是1.056克每厘米^3。普通的水,沸点是100摄氏度,而重水的沸点是101.42摄氏度。

当然了,普通水都能喝,重水喝了会引起死亡的。

制作重水很简单,利用重水和普通水的沸点差,蒸馏的时候,先出来的液体含有更多的轻同位素,而剩下的液体中含有更多的重同位素。因此,利用这个方法,蒸馏超过8次,得到的水就是重水了,而重水中氘的含量,也从普通的0.015%上升到90%以上了,而继续电解重水,在阴极上就能得到99%的氘气,在经过分离和净化以及脱除等环节,就可以到的高纯度的氘。

得到氘并不是很难,但是利用氘做核聚变反应却很难。

氘在核聚变的过程中,需要高温来进行反应,据了解,氘参与的核聚变,温度需要达到几百万摄氏度才可以,因为只有温度高了,才能让原子核产生互相的聚合作用,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产生能量和热量,推动汽轮机进行发电。

目前我国的“核聚变反应堆”技术,在国际上也处于先进地位,但氘的反应太过强烈,需要的温度太高,动辄上亿度的高温很难控制,因此人们又发现了氚,一个同氘类似但是反应却要小的多的元素,只不过氚是地球上最稀有的元素,因为它的半衰期特别短,只有12年或26年,而且提取方式很难,因此一克氚价值都要超过30万美元,只有美国有30公斤氚的存量。

虽然氚的存量不是很多,但如果真的想要在海水中提取,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而最大的难点在于,上亿的温度很难保持长时间运行,毕竟这么高的温度,很少有容器能够承载住,科学家们呕心沥血几十年,也只能保持7000摄氏度维持1056秒的运转,还不能持续长时间维持。

‬03.我国在核聚变反应领域里,始终走在第一梯队

说到可控核聚变技术,可能很多人都比较陌生,但是我如果说它的简称,想必很多人都听说过,那就是“人造太阳”。

2021年12月30日,我国“人造太阳”又有了新的记录,既7000万摄氏度下,保持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

17.6分钟1056秒,这是世界上首次“人造太阳”能够运行时长超过“千秒”时长,很多专家甚至认为,这个数据已经可以接近实际操作的最低要求了,也就是说,在持续进步的话,就可以尝试用来发电了。

据了解,这台创造新纪录的“人造太阳”,威名赫赫,2016年的时候就创造过5000万摄氏度放电最长时间的记录,2018年的时候,又实现了1亿摄氏度放电,2021年5月28日,实现了1.2亿摄氏度持续101秒的记录,如今又实现了7000摄氏度1056秒的新突破,可谓是在前进的路上,对手只有自己没有别人。

当下,我国在“人造太阳”领域里,一直保持第一梯队并且不断在创造新纪录,未来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海洋里提取的氘,氚等元素,注定能够替代汽油,成为我们新的主要能源。

而这些掌握核心技术的人,他们并不会有生命危险,相反,他们因为自己的付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如果有人发明了将海水作为石油使用的技术,那他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这个说法有点丈二和尚,让人摸不着头脑,也有点危言耸听。如果有能将海水作为石油的技术,人类将受益无穷,何来生命危险一说。海水,是一个以水为主的复杂混合物,现代的科学家可以有效的将水分解为氢气做为人类的绝对环保的能源使用,还能将水中的氕氚氚和铀提取出来进行核聚变和核裂变的核反应为人类提供清洁能源,还能够从海水中提聚大量的食盐和对人类有益的各种化合物,海水中还生活着大量的海菜和鱼类为人类生活提供保障,海洋通过日照䒱发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无限淡水,可以说,沒有海洋,就没有人类,可以说,海洋对人类的生存作用远远要大于石油,因为,石油仅仅是一种能源而巳,也仅仅是人类发展中的一种过渡能源而巳。因此说,海洋存在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石油的存在意义,而且,人类的海洋开发正在进行,也越来越深入人类的各个方面,这是一个综合人类的各种高技术的学科,必将使人类的高科技再上一个台阶,必将使人类受益无穷,这不是一个科学家的事业,而是全球科学家的未来的事业。如果要消灭海洋科技,必须要消灭全球的科学家,人类也将不复存在,这是任何邪恶国家都不敢做得事。

如果有人发明了将海水作为石油使用的技术,那他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哈尔滨的一位文盲王洪成曾靠“水变油”获取了4亿利润,多年后人们才发现这是一场骗局。他的故事也许可以作为回答这个问题的参考。

名不见经传的王洪成

王洪成1954年出生于哈尔滨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他从小便聪明伶俐,能说会道,家里人都觉得这孩子将来肯定有出息。

然而被寄予厚望的王洪成却并没有像家人们期待的那样勤奋上进,他没有把聪明才智用在学习上,在学校他表现得异常顽劣,经常和同学发生口角,考试作弊也成了家常便饭,老师经常找他谈心,但是他却丝毫不知悔改,极度厌学的他小学没有毕业就辍学了。

辍学后王洪成就在家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后来家人又把他送到一个木匠师傅家里去学手艺,学艺期间王洪成也并不踏实,师傅每次责备他不肯吃苦,他都愤愤不平。

后来他干脆不学木匠手艺了,他看别人去当兵,便也跟着去部队锻炼了几年。部队的磨练让他收敛了许多,从部队回来后他当上了一名公交车司机。

一朝成名

都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当公交车司机没多久,王洪成就开始感觉厌烦了,他内心不安的因子蠢蠢欲动,自命不凡的他感觉自己应该出人头地,不该靠着当公交车司机度过平凡的一生,于是他开始动起歪脑筋。

因为一直开公交车,每天和车打交道,他发现车真是个“喝油”的家伙,而且油价也真的不便宜。虽然那时买私家车的人很少,不过王洪成还是敏锐地觉得将来汽车一定会成为人们首选的代步工具,到时汽油一定会成为抢手货。

正赶上那时候国家鼓励科技发明,所以王洪成便想到如果能够搞个“水变油”的发明创造,一定可以震惊四座,到时也就不怕没钱赚了。

不得不说王洪成是真敢想,小学都没毕业的他,连最简单的化学实验都没有做过,却敢做这样的白日梦,而且他不仅敢想,还真敢干。

研究了一段时间,王洪成就对外宣布自己的“水变油”实验成功了。他说自己不仅可以让清水变油,而且这种新型油比普通的汽油更耐烧,关键是成本低、无污染。

消息一出,果然引起了很大反响,许多人纷纷登门拜访王洪成,希望一睹这神奇的实验。

王洪成早就料到会有人上门造访,对此他早有准备,他胸有成竹地为大家演示起他的实验。

他找来一个大桶装满清水,用玻璃杯从桶里取了些水,为了证明这的确是水,他当着众人的面,将杯中水一饮而尽。随后他又将玻璃杯装上水,拿出两个小瓶子,里面装着不同液体,他将瓶中液体往玻璃杯里滴了几滴,杯里的水立刻就变了颜色。

接着他把杯中水倒进易拉罐中,让现场观众点燃一根火柴放入易拉罐里,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易拉罐里的液体燃烧了起来。接着他又把这种液体加入汽车油箱中,汽车居然能正常启动。

王洪成的实验大获成功,甚至有不少教授来拜访他这位“天才”,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他的伟大发明。他将自己的发明成果起名为“水基燃料,不少企业想要与他合作,上百家企业主动提出可以为王洪成提供研发经费,总金额高达上亿。

靠着这项伟大的发明,王洪成名利双收,10多年的时间里,他获得了多项殊荣,疯狂敛财4个多亿。

大梦初醒

风光无限的王洪成本以为一生都会生活在光环当中,也许是春秋大梦做得太久了,他竟然忘了,梦终究有醒来的时刻。

1996年1月,曾经的“发明天才”王洪成突然被收容审查了,起因是用了他的“水基燃料”的汽车,故障频出,尤其是发动机腐蚀损毁严重,不少车辆接近报废。

随着调查的深入,王洪成“水基燃料”的真面目终于被揭开。原来它的主要成分不过是肥皂水、菠菜水、表面活性剂op-10、四氢化铝锂、电石(碳化钙)粉末等,当初他当着大家的面做实验时只是往水里放了些电石粉末,这粉末与水反应生成可燃的乙炔,点火后就燃烧起来。

有时他还会和妻子配合表演,他们将四分之三的水和四分之一的油混合,再故弄玄虚地滴入一些色素,让人看到“水变油”的假象。

不过他们的这些小伎俩却一直未被发现,因为王洪成以保密为由,拒绝任何人、任何机构检测他的“水基燃料”。

1997年11月14日,王洪成因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这场闹剧终于结束了。

宝贵的石油资源

石油是一种黏稠的深褐色液体,它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于现代经济发展的意义重大,它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但是我们都知道这种宝贵的能源是不可再生的。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世界每年消耗石油的总量大约为40亿吨,照这样发展下去,地球上的石油资源大约可供人类使用46年。一旦石油资源枯竭,那么人类经济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能源危机,人类始终在苦苦求索,我们在不断寻找新型能源,而这种能源与海水有一定关联。

核聚变

提到新型能源,我们不得不说一说“核聚变”。先来看一下“核聚变”的定义:

核聚变是指将两个较轻的核结合而形成一个较重的核和一个极轻的核(或粒子)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核聚变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它的能量密度有多大?我们可以简单地举个例子说明:

5-10升石油原油才可提炼出约1升汽油,而10毫克核聚变燃料产生的能量就相当于100升汽油的能量,也就是相当于500-1000升石油原油提炼出的汽油数量。

众所周知太阳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它每秒释放的能量可以满足全人类25万年的能源需求,它之所以能产生这么大能量就是源于其内部的氢核聚变。

早在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贝特就用实验证明了太阳持续45亿年发光发热的原理。

他把一个氘原子核用加速器加速后和一个氚原子核以极高的速度碰撞,两个原子核融合后,形成新的原子核——氦外加一个自由中子,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释放出了17.6兆电子伏的能量,这就是核聚变的威力,而太阳内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这样的核聚变。

以上事例足以说明研发核聚变的意义,况且核聚变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它反应后的产物是氦元素和中子,不会污染环境,所以人们都说核聚变是完全清洁的能源。

核聚变与“海水变石油”的关系

想要进行核聚变实验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必须做到“极高的温度”与“充分的约束”,否则实验根本无法成功或者即便成功了人类也无法控制这可怕的能量。

核聚变需要的温度约为一亿度,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超级高温,各国科学家在不断探索。这里不得不提到我国自行研制的“东风超环EAST装置”,也就是国际首个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这是一个核聚变装置,人们称其为“人造太阳”。

2018年10月12号,EAST装置成功达到了1亿度的高温。2021年这一装置又达到了1.2亿摄氏度高温,并持续了101秒,同时在1.6亿度下等离子体进行了持续20秒的运行,这样的成就令世界瞩目。

想要达到超级高温就需要燃料,也就是氢以及氕、氘、氚三种同位元素,这是热核反应堆的主要燃料。它们可在一个庞大的电磁环中被加热到极高的温度,以此触发核聚变反应。

而1升的海水中含有0.03克的氘,产生的聚变能源相当于300升汽油,地球的海水中共有超过45万亿吨氘,释放的能量够人类使用上亿年。

因此,你可以说茫茫大海为核聚变提供了无穷无尽的燃料。也可以说核聚变变相实现了“海水变石油”,因为核聚变一旦成功,产生的能量可以代替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毫不夸张地说,一旦人类突破了可控核聚变,那么地球将迎来一场革命。到时能源危机将不复存在,燃烧石油等碳基能源导致的温室效应,也将会得到改善。它还可以为人类探索太空提供动力,飞船可以装载核聚变发动机,人类可以实现星际旅行。

不过这一技术还处于前期探索阶段,我们在核聚变这条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可控核聚变”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

首先,必须保持长期超高温

如何长时间保持上亿度的超高温是一个巨大难题,地球上没有2000亿个大气压的极端环境,因此在地球上实现可控核聚变需要的温度要比太阳核心的1500万度温度还要高。想要长期保持这样的高温是很难做到的,EAST装置虽然实现了1.2亿摄氏度高温,也仅持续了101秒。

其次,必须做到“可控”

“核聚变充分可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控制核聚变的速度和规模,使其安全、持续、平稳地输出能量,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太难了,因为核聚变时产生的能量太大。

如果一个人发明出“海水变石油”技术,他会不会面临危险?

通过前面我们列举的王洪成的事例,不难看出一旦有人在“海水变石油”这一技术领域实现突破,那么他将名利双收,并且成为载入史册的伟大科学家。这种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人身安全问题应该会得到保障。

但是就目前来讲,想要凭一己之力做到这一点很难,这一技术涉及的领域很多,显然不是靠个人力量可以实现的,需要团队通力合作,而且必须有至少几千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写在后面的话

人类在探索新能源的道路上始终不曾停下脚步,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会实现“海水变石油”的突破,到那时人类就不必为能源枯竭担忧了!

你能想象那时我们的生活会发生哪些变化吗?

如果有人发明了将海水作为石油使用的技术,那他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我明白题主的意思。突然出现了一种能源,非常低价,而且可以替代石油,这就极大的损伤了很多人的既得利益,而且是很大的利益。科技是不断进步的,这个是无法阻挡的,但是如果有一种情况出现,那就可能有危险了,比如说有一个科学家,非常超前,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会这种技术,那么消灭他是很容易的,那他可能就会被灭口了!

如果有人发明了将海水作为石油使用的技术,那他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对于普通人,能发明这东西本来就是玩命了,既然玩命了就玩下去,被别人杀了,总比自杀强,他们想赢两次,只能保证他们一次也赢不了。

如果有人发明了将海水作为石油使用的技术,那他会不会有生命危险?

一定会有生命危险,因为能源控制在少数人手中,这个是自古以来的铁律,如果有人敢打破这个常规,那他必然会被这些利益集团杀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