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名矿工为什么不去5工段?
我在井下工作过,巷道内都有紧急的逃生通道,有的是楼梯,有的是井梯,他们应该是通过井梯逃生的时候遇到二次危险的。
遇到危险的时候,我们都会下意识的逃避危险,而在井下,不管在哪里躲藏,下意识都会认为地面安全,因此在六中段的几个人选择向上攀爬,也是非常正常的行为。
其次,之所以不去五中段,也是因为下意识认为地下不安全,打算通过攀爬的方式向上逃生,因此地面甚至接近地面的中段才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会非常快速的想要逃离地底,所以五中段并不是他们想要躲藏的地方。
这也告诉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千万不要慌张,一定要准确的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右上角关注帮忙点一下,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01.井下都有逃生通道,多数都是逃生梯一般来说,井下都会建有多种逃生途径的方法,比如说会修建逃生用的隔离仓,或者修建逃生用的通道。
通常,井下的逃生通道都是一个梯子,会在通风井的旁边,非常陡峭但是确实可以使用,只不过一般工人都会通过乘坐滑车或者矿车的方式上下矿坑,很少会走这个逃生梯。
逃生梯的主要作用就是应对危险来临的时候躲避危险,原来井下特别容易发生爆炸,但是最近这些年爆炸的发生频率低,透水的情况比较高,而一旦透水停电不能乘坐缆车,就会采用人工攀爬的方式从逃生梯爬上来。
本次事故中,刚开始的爆炸可能并不严重,位于底部的遇难者采用攀爬的方式一层层爬上来了,但是在攀爬的过程中,很有可能遇到了障碍物,正在清障的过程中二次爆炸,导致失足掉下…
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一个猜测,四中段的被救的人员,很有可能攀爬的时候累了,在四中段休息的时候,恰巧二次爆炸发生了,他躲过了一劫…
02.使用井下逃生梯,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训练大型单位,尤其这种井下工作的单位,对于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视的,目前我国对于企业的安全抓的非常严,每个季度都有相关单位会来抽查,因此在井下遇到危险以后,如何逃生的问题,都会提前进行演练的。
我所在的单位有几个国家一级重大危险源,发生问题带来的危险性非常大,因此每年都有专门学习安全的月份,也叫做安全月,专门用于学习应对知识,也就是什么危险采取什么应对的方法。
一般来说,井下遇到危险的时候,尤其是火灾和爆炸,即使传统的缆车可以乘坐,也不让乘坐,就怕发生危险的时候没有应对的能力。
因此,多数矿井有关的企业都会培养员工遇到危险的时候采取走救生梯来自救。
这种爬梯也叫做井壁救生梯,是U形的钢棍,在修建通风井的时候,会直接钉在墙壁上,或者使用钻头把钢棍固定在墙壁上。
这种救生梯,通常都会有平台提供休息,结合金矿的布局,我认为他们应该是一口气从六中段爬到了四中段,有人休息有人继续攀爬,结果攀爬中二次爆炸发生,这么遇险了…
03.被困人员为什么没有去五中段我个人认为,他们应该去了五中段。但只是在五中段入口处做短暂的停留,而五中段的几个人,在爆炸初期就深入段中,因为通风井与五中段交接地应该被爆炸所生成的灰尘浓烟困住了。
为了躲避浓烟,五中段几人向中部走,等来了钻孔打通,但却成功地和逃生的几人错过了。
五中段打通的钻孔位于巷道中部,几人聚集在这里,没有收到其他人的消息也是正常,毕竟当打通的时候,几人也是格外的激动。
04.最后一名被困人员凶多吉少我个人认为最后一名被困人员,目前是凶多吉少了。主要的依据就是,六中段的水已经快要满了,现在水已经涨到了棚顶,救援工作不能快速展开不说,危险也在增多。
如果金矿严格按照图纸建设,那么被困人员生还的几率更低,因为地下水上涨以后,不会有空间被隔离。
不过我认为,还是有希望存在的。
希望所有企业,尤其是金矿,不要因为开采难度大就把炸药留在矿洞内,危险品的使用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不出事就算了,一旦出事后悔都来不及。
著名的冰山理论还在脑海里回荡,每一次人身伤亡事故,就证明有一万次的不安全行为,凡事都有概率的,总做危险的事,早晚有一天要自食其果!
喜欢的话,帮忙点下赞,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10名矿工为什么不去5工段?
我是三十多年的铁矿老矿工,至于你所提岀的问题,我想这几个矿工都可能并没有多少井下作业的经历。遇到重大危险已经方寸大乱,求生的本能,已是他们失去理智,采取险中求生的本能,慌不择路.....
如果是有经历的矿工,肯定不会在弄不明白危险的情况下,冒然逃生。因为爆炸发生在上面,而这几个遇难的矿工可能都是在六中段工作的。当爆炸发生后,还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首先应该设法与很近的五中段的兄弟们取得联系,尽最大的可能迅速集中到五中段,共同面对危险,商讨、采取有效的自救方法。一定要稳定情绪,理智自救,万不可在危险中荒神、丧失理智,造成更大的伤害。
如果他们不冒然采取行动,而是理智的和五中段取得联系,初步弄清楚上面发生的危险情况,有组织,听命令的共同面对危险,采取正确的自救措施,如果没有可能自救,一定要求的生存、保持生命力,等待救援,那样逃生的可能是非常有效的。并且人都集中到一起时,人的胆量就大,情绪也会相较稳定,最起码抱团在一起求生的希望就大!
唉!遇难的这几个矿工兄弟,人已经没了,我就不在说什么了,毕竟人的求生本能使然,当危险来临时,采取冒然逃生无可厚非!
希望政府能够妥善处理他们的后事,使遇难的矿工弟兄们得到安息!
10名矿工为什么不去5工段?
楼主问的这个问题,有点事后诸葛上帝视角了。
现在事后了,我们看到5中段被困矿工安全升井,所以知道5中段安全。但是当时突发爆炸后,矿工怎么能预知到五号段最安全?他们只能通过求生本能的一瞬间决定往哪跑。
爆炸事故没发生前,22名矿工在井下作业作业。5中段位于地下大概350米的位置,6中段位于地下大概400米的位置,而爆炸大概发生在地下240米的位置。
面对突然的爆炸这种突发事故,矿工的第一本能肯定是求生。
而第一次爆炸后,他们在下边肯定是无法确定头顶上爆炸的具体位置,但是第一时间想的应该是如何快速升到地面,或者是尽量往上跑离地面越近越好,以方便救援的时候可以尽早被发现。
但是爆炸导致了罐笼无法运转,所以他们应该是通过竖井内的救生梯往上攀爬。
结果没想到遇到了第二次爆炸,二次爆炸的冲击波,很有可能导致竖井上方的碎石纷纷从地下240米的位置纷纷落下,然后大概率砸到了正在往上攀爬的矿工。这超过二百米的高度差的碎石,肯定远比高楼坠物威力大。所以才导致矿工遇难。
官方通报的消息说是搜寻到的遇难的9名矿工的遗体,从遇难位置来看,5名矿工是在420米左右遇难的,4位是在500米处遇难的,说明9名矿工都是在第一次爆炸以后自我逃生过程中,攀爬竖井受到了第二次爆炸冲击遇难的。
而遇难位置低于五中段和六中段,可能是他们还没来得及爬到六中段或者五中段就遭遇了二次爆炸,实在太不幸了。
10名矿工为什么不去5工段?
现在讨论这些已经没有意义,经过培训的矿工都知道逃生路线,比如井下火灾逃路线,水灾逃生路线,只有爆炸灾害是无法预防无法选择逃生路线的。火灾逃生路线要求矿工戴好自救设备,向新鲜风流处逃跑;水灾逃生路线要求矿工往矿井较高处逃跑,只要措施得当,自救获救的希望都很大。因为火灾发生时会产生一氧化碳,这种有毒有害气体会睡着回风巷道扩散,只要戴上自救设备,能够跑到新鲜风流里就可以有效避免灾害;水灾来临的时候,逃生的时候只要往高处跑,也可以躲过灾害。只有爆炸灾害谁也来不及选择逃生路线的,只能就近选择逃生路线,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无法判断爆炸所产生的后果严重性,谁都不能预知以后将要发生的事情,唯一要做的就是往矿井的出口跑,这是一种逃生本能,此刻只有出口能救命。所以,这几名遇难矿工逃生选择路线没有问题,他们没有想到还有二次爆炸。
10名矿工为什么不去5工段?
作为曾经的矿山人来回答一下,因为第一次爆炸发生的时间是13:15份左右,第一次爆炸已然会造成井巷内的停电,现场肯定一片漆黑,在距离第二次爆炸还有1个半小时的时间内,这9名矿工(后来发现的遇难者)应该从井下的五、六中段爬到了四中段左右,这个距离是200米左右,下过井的都知道,这个井筒内的梯子非常陡,可以说是垂直的。
类似于上图中左侧梯子形状的部分,而且非常狭窄,基本只能容一人爬行,这个东西类似于咱们高层中的安全通道,也就是楼梯,但是由于井筒内空间狭小,能给梯子留的空间很小,下图是平面布置图。
井筒内的梯子只有在左侧这狭小的地方,其他大的空间留给了提升的罐笼等设备,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黑暗狭窄的梯子间里人们因为爆炸停电,所以出以逃生的本能,大概率的都回去爬这个梯子,这也是当时能考虑到的一个安全的方案,这也是为什么刚开始会在4中段发现一个矿工,而且我感觉这些个向上爬的矿工应该是比较年轻的,有体力的,年纪大的或者体力不好的都留在了五中段等待救援了。
没想到的是在14:45会发生第二次爆炸,不仅夺去了9条人命,还让其他生存的矿工不敢再向井筒内爬了,不向井筒内爬是最正确的选择了(事后说),因为井筒内的情况谁也不清楚,最后五中段除受伤严重的遇难以外,其他都安全升井了。
现在还有一人下落不明,希望尽快找到,让他们的家人有所安慰吧,听新闻发布会说要DNA鉴定,才能确定每个人的身份,想想这些遇难的矿工兄弟们有多惨烈。
其实近年来,国家对矿山安全一直都很重视,可是还是有很多矿山生产单位,心存侥幸,不按国家的法律法规执行,为了一己私利,不重视矿工的生命,违规生产,这才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我们愿逝者安息,对违法违规的有关责任人要严惩不贷!
10名矿工为什么不去5工段?
他们原本可能就在五中段或六中段吧,是因为发生了爆炸,才首选自救逃生攀爬到三四中段的吧,谁能预料到还会有二次爆炸啊。非常遗憾和悲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