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是捏着老虎的后颈打的吗?
武松确有其人,不过打虎是施耐庵想象的,文中记载的按着老虎的脑袋打的头,并不是捏着脖子。老虎的脖子灵活,不好捏。
武松,曾在杭州卖艺。后任杭州知府高权手下都头,因功升官。在高权被罢免后,武松被赶出了衙门。继任杭州知府蔡鋆是和贪官,欺压百姓,武松将其捅死。后来被抓,死于狱中。杭州百姓将其葬于西泠桥畔,题碑“宋义士武松之墓”。
《临安县志》、《西湖大观》、《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曾记载了北宋时杭州知府中的武松勇于为民除恶的侠义壮举。史籍记载武松原是浪迹江湖的卖艺人,“貌奇伟,尝使技于涌金门外”,“非盗也”。
据《浙江通志》记载,武松是个常在涌金门一带卖艺的流浪汉,当时的杭州知府高权路径此处,看见武松武艺出众,于是便让他到巡府干差事,不久后受任都头。后来,因功升为提辖,成为高权的心腹。
后来高权因为得罪了权贵,被奸人诬谄惨遭罢官。武松也因此也受到了牵连,被赶出了衙门。继任的新知府是太师蔡京的儿子蔡鋆,有名的奸臣。他仗着父亲在朝中权势滔天,在杭州鱼肉百姓,老百姓怨声载道,人称蔡鋆为“蔡虎”。武松对这个奸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为民除害,杀了这个狗贼。一天,他身怀利刃,隐藏在蔡府门前,当蔡虎出现的瞬间便箭一般冲上前去,猛刺数刀,当即结果了蔡虎的性命。官兵蜂拥前来围攻武松,武松因寡不敌众而被捕,惨遭重刑死于狱中。当地“百姓深感其德,葬于杭州西泠桥畔”,并立碑,题曰“宋义士武松之墓”。
历史上武松打虎,打的是蔡京的儿子,施耐庵应该是看过并了解他的事迹,于是写了武松打虎。文中武松的原型应该是卞元亨,他是施耐庵的好友,生的是虎背熊腰,修眉宽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美男子,并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曾经一脚踢中老虎的下颚将其杀死。因为剧情不丰满,施耐庵就塑造了武松的形象。现实中也有人将老虎对手豹子打死,还是一个中年妇女。齐德英被猛豹抱住,她用头死死顶住豹子的下颌,从陡崖上摔下去,豹子的脊梁骨摔断了,奄奄一息。卞元亨打虎,也是用脚猛踢老虎下巴,都是抓住了弱点。
老虎的弱点不是脖子是喉咙,所以假如野外遇见老虎了,最好一击致命,打破它的喉咙就能赢得胜利。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的文章给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