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渊在定军山,如果不分兵救援张郃,死的会是张郃吗?

答案:夏侯渊不分兵救援张郃,张郃很有可能会死去,但是夏侯渊一旦分兵救援张郃,自己必死。这里面有两个因素是夏侯渊所忽视的,第一点就是张郃本身的智力水平,第二点则是定军山。让我们来看看一个小小的山,究竟有着怎样大的影响力。

事件回顾

简单来讲,这是一次战役,一次很小的战役,只不过这个很小的战役背后却有着两大军事集团的支撑,我们简称为汉中之战。

汉中战役断断续续持续了两年,最终以曹操有序撤退,刘备稳中有序占领告一段落。

换句话来说曹操没有占到便宜,但是以当时的军事实力来看,曹操没有占到便宜就已经失败了,因为曹操的军队要远强于刘备。

好了,战役正式开始打响。

这次战役中涉及到的人员非常的多,他们相互对峙了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刘备非常着急,曹操更加着急,为什么?因为粮草供应不上了。

刘备听从了谋臣的建议,将曹军的东南西北等方向的鹿角烧毁,而这个时候夏侯渊必须得修复鹿角。

于是夏侯渊命令张颌修复一部分,而自己修复另一部分,两个人所处的地方正好是一个对角线。

请注意这,个对角线一会儿要考的。

刘备在定军山上,前面我们讲到过定军山很神奇,为什么神奇呢?因为定军山就相当于一个嘹望塔。

刘备站在山的高处,就能够轻易的看到双方的部队是怎样布局的,当他发现夏侯渊的部队多,而张郃的部队少的时候,就命令黄忠使劲的打张郃。

然后夏侯渊知道张郃那边压力大,于是便把自己的部队分出一部分给张郃,然后刘备又开始命令黄忠使劲的打夏侯渊。

再加上前面我们讲到过的,两个人所处的位置是一个对角线,部队来回调动非常困难,再加上刘备已经取得了先机,于是夏侯渊崩溃了。

没错,这就是事实

为什么我们说如果夏侯渊不分兵就张郃的话,张郃有很大可能会死呢?很大可能就意味着有一部分可能不会死对不对?

答案是对的,张郃的确有一部分可能不会死,为什么张郃有可能不会死呢?因为张颌的智慧。

在整个三国演义当中,可能过分地描述了诸葛亮,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智慧,反而把一些人的智慧无形中忽视了,尤其是张郃。

而按照当时张郃的状态,即便打不赢黄忠,也可以有序撤退,即便不能有序撤退,也可以冲出来。换句话来说,张郃死亡的概率恐怕连七成都到不了,而夏侯渊一旦把自己的部队分给张郃一部分,就意味着夏侯渊必死。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夏侯渊在定军山,如果不分兵救援张郃,死的会是张郃吗?

首先得了解一下定军山之战到底是怎么打的?

定军山之战是汉中之战中的一个小战役,虽是一个小战役,却是决定整个汉中之战的关键走向,因为定军山之战,魏军在关中的军事主帅夏侯渊被杀了。

在战争中,主帅战死,无疑决定了战争最后的胜利,而刘备就是利用了定军山之战斩夏侯渊的胜利,成功夺取了汉中,并在随后的几个月中成功挡住了曹操率领魏军主力的反扑,最终维护了定军山之战的胜利果实。

汉中之战,对于刘备来说,是整个国家的北境安全之战;对于曹操来说,只是西部边境一个战略要地的守护之战,而刘备在汉中之战投入了整个益州的人力物力,相对来说,曹操在汉中之战只投入魏国西部关中地区的人力物力,相对来说,刘备更重视汉中之战。

汉中之战由刘备在公元217年首先发动,刘备集结了整个政权除荆州之外的力量,集结了所有除关羽之外的名将参与,最初的战争主要是发生在阳平关及附近一带,阳平关是汉中最重要的关隘,也是魏国重兵防守的地方。

刘备在汉中之战打了一年多,不仅没有攻克阳平关这个要塞,甚至更一场像样的胜仗也没有打,战争持续到公元219年正月时,刘备改变策略,听取了法正的建议,放弃攻打阳平关,向南渡过沔水(今汉水)攻占了定军山。

定军山是一座地势较高的山,本不是军事要塞,但是定军山却可俯视汉中治所南郑,定军山位于南郑的西边,刘备一占了定军山,原本坚守阳平关的夏侯渊坐不住了,担心刘备因此而占领南郑,于是率领军队出关与刘备争定军山。

刘备是先夺取定军山,占据了有利位置,就等着夏侯渊出关来战,夏侯渊来到定军山后,在山脚安营扎寨,当时夏侯渊自已守南营,让张郃守东营,共同对抗刘备大军。

夏侯渊与张郃带了多少人来迎战刘备,史书没有记载,但肯定没有刘备人多,刘备在汉中之战始终是有兵力优势的,因为诸葛亮已经将益州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全部派上战场或者为战场服务。

刘备参与定军山之战的兵力按照史书的记载至少也有一万多人,那夏侯渊与张郃只有数千人了,刘备先率军攻打张郃,张郃难以抵挡,于是向夏侯渊求援,夏侯渊将自已镇守南营的军队分了一半救援张郃。

结果刘备又来了个声东击西,放火烧了夏侯渊军用来防御的鹿角,夏侯渊亲自率领数百士兵修补鹿角,刘备命令黄忠率军猛攻夏侯渊军,结果夏侯渊就被黄忠在阵前斩杀,夏侯渊一死,整个魏军汉中前线军心支援,刘备趁魏军失去主帅之机,趁机占领了汉中大部分地区。

夏侯渊之死,主要原因就是作为主帅的夏侯渊错误估计了形势,擅自率领军队出阳平关与刘备争取定军山,这等于就是被刘备牵制了,按照刘备的意图在打仗,从夏侯渊率军出阳平关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夏侯渊的失败。

定军山之战,对夏侯渊来说,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悲剧,一是夏侯渊被刘备牵着鼻子在走,二是夏侯渊人数兵力都处于劣势,三是夏侯渊中了刘备的声东击西、围点打援之计。

尤其是第三点,夏侯渊简直无法破解,刘备首先率军猛攻张郃,这次张郃没有阳平关的坚固城池防守,又面对刘备的优势兵力,张郃抵挡不住,所以才向夏侯渊求援,如果夏侯渊不救援张郃,会发生什么?

刘备在定军山之战原来就是设置了一个很大的计谋,先打张郃,设法让夏侯渊来救,如果夏侯渊不救张郃,刘备就会设法吃掉张郃,再攻打夏侯渊,如果夏侯渊救援张郃,刘备就会主攻夏侯渊,因为夏侯渊分了兵救张郃,自身实力就更弱了,再加上刘备还使用了迷惑之计。

刘备让黄忠敲战鼓却不进攻,如此几次,让夏侯渊放弃警惕,又派人烧了夏侯渊南营的鹿角,以分散夏侯渊的注意力,结果是夏侯渊被黄忠迷惑住了,放松了警惕,最终黄忠突其不料,一战斩夏侯渊。

总之,定军山之战,不是夏侯渊战死,就是张郃活不成,刘备设的这个局很难破解。夏侯渊不分兵救张郃,那张郃必死,夏侯渊如果分兵救张郃,则夏侯渊也活不成。

夏侯渊在定军山,如果不分兵救援张郃,死的会是张郃吗?

答:先来看看具体战况:

刘备派军趁夜火烧夏侯渊军队的外围鹿角。夏侯渊派张郃守东围鹿角,自己率兵守南围鹿角。刘备调一万多兵马分为十部,猛攻张郃,张郃亲身搏战,刘备一时难以攻克。夏侯渊分兵去救援张郃。刘备派黄忠攻打南围鹿角。此时的南围鹿角,夏侯渊正在率领400曹军精兵修复鹿角,黄忠乘着地势高,鼓噪大喊,一战就将夏侯渊斩杀在南围鹿角。黄忠又趁机攻向十五里之外的夏侯渊军营,夏侯渊军队因为丧失了主帅而迅速溃败。益州刺史赵颙等,也被黄忠军斩杀。

这是夏侯渊之死的详细资料!这里也有问题🤨!说是夏侯渊率领400精兵?我就怀疑,维修鹿角的应该是曹军中的维修人员,不是战斗人员。如果是400精兵的话,夏侯渊且死不了呢!这400个维修工不会打仗,只有夏侯渊有战斗力,阵亡的只能是他了。

但是,《黄忠传》却说的非常明确!渊众甚精?《三国志·黄忠传》:建安二十四年,於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

《魏武军策令》曰:夏侯渊今月贼烧却鹿角。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贼山上望见,从谷中卒出,渊使兵与斗,贼遂绕出其后,兵退而渊未至,甚可伤。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

从这两段记载中,《黄忠传》的记载不实!如果是战斗人员能打会打的士兵的话,夏侯渊不退,他们怎么会退呢?《鹿角》说的很客观,夏侯渊指挥维修人员与突然出现的黄忠部激战,黄忠部绕道背后进攻,维修人员撤退了,只有夏侯渊还在打…等于夏侯渊腹背受敌,不死才怪呢!

反观张郃,《三国志·张郃传》:备以精卒万馀,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其后备於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渊遂没。《三国志·夏侯渊传》: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

张郃虽然不利,并没有要求夏侯渊支援!!!刘备攻不动张郃。张郃的阵地都完好无损,生命更是双保险了。

夏侯渊手下的司令郭淮说: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郃为军主。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

刘备也说《魏略》:渊虽为都督,刘备惮郃而易渊。及杀渊,备曰:“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而当刘备听闻夏侯渊被斩杀,只说:“要杀就杀张郃,杀夏侯渊有什么用!”

夏侯渊在定军山,如果不分兵救援张郃,死的会是张郃吗?

从建安十七年开始夏侯渊就驻守在长安,跟马超等人周旋,保证了潼关以西的安定。建安二十年年底,曹操收降汉中张鲁,没有乘胜进攻成都的刘备,而是留夏侯渊和张郃等驻守汉中。建安二十三年,刘备领兵驻扎在阳平关,与夏侯渊张郃进行了长达一年的战斗。次年正月,刘备将一万兵马分成十部,分别进攻张郃,不能取胜。于是刘备放火烧毁曹军鹿角,夏侯渊命张郃率军修复东侧鹿角,夏侯渊自己率军修复南侧鹿角。刘备命猛攻张郃,张郃不敌,夏侯渊分兵一半去救援张郃,自己率军出营修复鹿角。刘备在山上见夏侯渊亲自出营而且兵又少,于命黄忠进攻南面鹿角。黄忠领兵抄到夏侯渊后路,擂鼓进攻夏侯渊,夏侯渊大败,因为不能回营被黄忠斩杀。

曹操早就告诫过夏侯渊作战不能仅仅依靠勇敢,勇气只是为将的基础,智谋才是最重要的。夏侯渊不懂兵法,军中经常叫他“白地将军”。夏侯渊虽然南征北战履历战功,也在潼关以西牵制了马超韩遂,但是当遇到刘备这样的对手只靠勇气就不行了。从定军山一役也可以看出夏侯渊勇气可嘉但是智谋不足。一:分兵一半去救张郃,自己只带少量的兵。二:作为主帅盲目出营修复鹿角。曹操在听到夏侯渊死后的消息时就说:作为军队的主帅上阵杀敌尚且不应该亲自去,更不要说去修复鹿角这样的小事。夏侯渊之所以会殒命定军山可以说就是胆子太大了,太冒险了。再加上他忽略了刘备在高山上可以把他的行动看得一清二楚。

再来说说张郃,张郃这个人虽然是武将却非常有智谋。刘备在阳平关多次受挫于张郃,所以黄忠杀了夏侯渊后刘备觉得可惜,他说:“应该杀了他们的魁首张郃,杀个夏侯渊作用不大。”刘备将张郃称为魁首,但是夏侯渊才是事实上的军队统帅,这样说是不是太看得起张郃了?事实证明刘备没有错,夏侯渊死后曹军推举张郃代理全军事务,张郃布置得当,刘备不能沾到便宜。回答题主的问题,如果夏侯渊不分兵救援张郃,张郃会不会死?我想应该不会,张郃比夏侯渊谨慎,如果不能取胜就领兵有序撤退,这样张郃和夏侯渊都可以全身而退,刘备只是能取得战争胜利而不能杀曹军主帅。夏侯渊太过于草率才导致自己被杀,张郃在这场战斗没有表现出这种草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