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战略思想错在哪里?
当初诸葛亮的战略预判终点是魏蜀吴三足鼎立,但是对于三足鼎立之后局势如何发展诸葛亮拿不出可行的战略设想,他自始至终强调蜀国必须东联孙吴北拒曹操,一直不愿跟东吴发生摩擦,刘备死后,诸葛亮宁可以蜀国的微薄之力六出祁山去攻打强大的曹魏,如同以卵击石,最终以失败告终……是否可以这样设想:既然刘备占据西蜀又借占荆州不还,应该说当时刘备集团的实力是处在最佳状态,何不一不做二不休,干脆东进攻打孙吴,总比北进攻打曹魏胜算要大得多吧?一旦得手灭了东吴后实力暴增,那就可以决战曹魏了……
关于隆中对我写过四篇文章,具体的你可以去找一下。知常容品三国
那么诸葛亮的隆中对最大的问题不是分兵。而是根本没有把吴国考虑进去。他就简简单单的提了一点。我们不能跟吴国争,可以把吴国的盟友。但是你得知道能够结成盟友的话,必须有共同的利益在。
赤壁之战之后,曹操的压力不存在了,那么刘备跟孙权之间有什么共同利益?没有任何共同利益。那么吴国刘备的联盟自然就不存在了。
一旦没有了共同的利益,而且也还有共同的争执,那就是荆州。荆州对吴国很重要,控制荆州,那么就代表着吴国的安全感增加了很多,那是长江中游天险,这个对以自保为立国之策的吴国特别需要。
所以吴和蜀汉之间必有一战,事实上,他们打了三次,每次都是刘备输了。
更多的你自己关注一下公。。。众号就可以了。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错在哪里?
《隆中对》看似完美,但是占领荆州与东和孙权是永远是不可调和的,荆州事关东吴安危,前后四位大都督除了鲁肃主张联刘抗曹外,其他三位都督对荆州都有必争的决心。此外,东吴以水军为强,陆战则胜少败多,孙权自知东吴无力夺取天下,为了自保江东,他不会坐视魏蜀任何一方独大,否则对东吴都是灭顶之灾,所以关羽擒于禁斩庞德,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时,孙权能与曹操联手对关羽痛下杀手,夺取荆州要地,在战略上平衡三方势力。诸葛亮的占据荆州联吴灭魏战略思想太理想化,注定不会成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