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诸葛亮投曹操,会被重用吗?

答案:诸葛亮即便投奔曹操也很难被重用,因为诸葛亮投奔曹操的时间节点比较尴尬。

事件回顾

我们需要先做一个年龄对比,在这个年龄对比当中可能有一些可笑。

首先诸葛亮出生于公元181年,而曹操出生于公元155年。

这个出生年月有问题吗?有问题而且有很大的问题。

因为诸葛亮和曹操之间的年龄差距已经有26岁了。

我们不妨再做一组数据,这组数据就可以明白,诸葛亮绝对不可以投奔曹操。

公元207年,诸葛亮曾经被刘备给拉了出来,并且和自己一起打天下,这个时候的诸葛亮27岁。

我们做一个等量加法,那这个时候的曹操是多少岁呢?答案是53岁。

而曹操的真实寿命是65岁,也就是说诸葛亮必须抓住这最后的几年,争取早日上位。如果曹操不能够赏识诸葛亮的话,那么诸葛亮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也是白搭。

可是我们知道曹操在后期的时候疑心疑鬼,而且疑心特别的重,除了自己的心腹大臣之外,其他的人都信不过。

这就为诸葛亮投奔曹操又带来了很大难度。

没错,这就是事实

可是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号称鬼才,竟然都是鬼才了,短时间之内获得曹操的欣赏也并不困难。

的确是不困难,但有一点,那就是曹操手下的谋士如云,诸葛亮想要短时间之内出人头地,还是需要费一番心机的。

换句话来说,诸葛亮无论是到孙权那边还是曹魏那边,只能够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我们都知道锦上添花远不如雪中送炭好使,所以诸葛亮来到了刘备的身旁。

在早期的时候,诸葛亮也曾经想过投靠孙权,但是孙权的崛起与其他的军阀崛起不太相同,因为孙权是依靠着当地的贵族崛起的。

一旦诸葛亮投奔孙权,那就必然需要与整个东吴的贵族做对抗,并且在短时间之内出人头地,否则就极有可能被害死了。

兜兜转转一个圈儿,诸葛亮不投奔刘备,似乎也没有其他人可以投奔了。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假如诸葛亮投曹操,会被重用吗?

这个是毫无疑问的,诸葛亮一定会得到重用。

诸葛亮是大才,他之所以没有投奔曹操,就是不愿意屈就;如果诸葛亮投奔了曹操,想在曹操手下做事,那还有啥问题呢?

01

曹操人才济济,都得到了信任和重用。

荀彧先投奔袁绍,然后投奔曹操,得到了曹操完全信任,并被称为“吾之子房”。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如果投奔了曹操,起码会有荀彧的待遇。

诸葛亮的才能堪比荀彧、郭嘉,曹操求贤若渴,没有任何理由不重用诸葛亮。

荀彧推荐了郭嘉给曹操,经过交流,曹操认为能帮助他成就大业的就是这个年轻人,可惜郭嘉早逝,曹操痛苦不已。

诸葛亮(181--234年)比郭嘉(170--207年)小了十一岁。郭嘉在207年病逝,大约诸葛亮也就出山了,如果诸葛亮投奔了曹操,正好替代郭嘉。

郭嘉是戏志才去世后,曹操缺少人才,才让荀彧推荐的郭嘉;郭嘉去世,曹操又缺乏这样的大才,由诸葛亮来弥补是再好不过的。甚至曹操会把身后的事托付给诸葛亮,就像刘备托孤一样。

02

无论诸葛亮何时投奔曹操,都会得到重用。

张绣的谋士贾诩,几乎把曹操弄死,让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猛士典韦都付出了性命,但曹操依然接纳张绣和贾诩,并且非常信任,可见曹操的襟怀。

诸葛亮与曹操并没有大的过节,即便是在赤壁之战后,投奔曹操,曹操依然会欢迎。

袁绍、袁谭的谋士辛毗归附曹操后,得到了重用。尽释前嫌,不记前仇是曹操最厉害之处。

陈群跟随吕布,在曹操斩杀吕布后,依然重用他;即便是让曹操几乎无家可归的陈宫,曹操爱惜其才,也希望他能归顺。陈宫誓不投降才被斩杀。

袁绍的谋士沮授,官渡之战后被曹操俘获,曹操也希望他归顺,但沮授谋反才被曹操处死。

司马懿”鹰视狼顾“,但曹操依然敢于重用,说明了曹操强大的掌控力。

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为袁绍作讨伐曹操的檄文,把曹操骂了个狗血喷头,祖宗三代都骂遍了。曹操依然爱惜其才,委以重任。

孔融、祢衡一再与曹操作对,但曹操一忍再忍,还是给他们了机会,但他们一直不合作才被处死。

徐庶曾经侍奉过刘备,但曹操依然任用他。毕竟他的能力比起诸葛亮他们来,差的太多,得不到更高的职位,与能力有关,不说明问题。

曹操爱惜人才不是一句空话,而且善于使用人才。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也并非自吹自擂,的确名副其实。况且诸葛亮的政治品行那是杠杠的,毫无瑕疵,远在荀彧、郭嘉之上。

不说诸葛亮的能力、品行,就说曹操绝非浪得虚名,他没有任何不重用诸葛亮的理由。

只要诸葛亮投奔曹操,那就好说,问题是诸葛亮会不会去这么干啊?

假如诸葛亮投曹操,会被重用吗?

诸葛亮投曹操,肯定会得到重用。因为曹操是“奸雄”,既然沾个“雄”字,肯定有两把刷子。曹操是个很复杂的人物,既狠毒,又爱才,既奸诈,又重情。他能礼贤下士,因此身边笼络了大量人才。最有名的八大谋士荀彧、郭嘉、 贾诩、程昱 、荀攸、 董昭 ,还有一个“知名度”特别高的杨修。

这些谋士中郭嘉尤其突出,有句话叫“郭嘉不死,诸葛不出”,可见郭嘉的厉害,连诸葛亮都怕他。可惜死的太早了,让曹操痛断肝肠,嚎啕大哭,在赤壁之战惨败后还说,“若奉孝(郭嘉的字)不死,定不会让吾有如此之失。”可见曹操的惜才爱才程度。如果诸葛亮投了曹操,也许会享受郭嘉的待遇,只要诸葛亮老老实实给他卖命。

不过郭嘉和诸葛亮在各自阵营里地位显然是不同的,虽然都受“重用”,“重”的程度又不同。曹操帐下人才济济,本人又是著名政治家和军事家,有自己的头脑,招揽人才不像刘备那样饥渴,对待谋士必然是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跟哪个“称兄道弟”的,对谋士的建议也只是分析着听,不像刘备对待诸葛亮那样言听计从。

其实二人的地位,你从称呼都可以听出来,曹操是直呼郭嘉的字“奉孝”,刘备却从不直呼名字,呼“孔明”后边要加上“先生”,后来干脆直呼“军师” ,“丞相”。郭嘉显然没这待遇,他就是个谋士而已,你看曹操出场时却总是正襟危坐,威风凛凛,一干谋士都在下面毕恭毕敬地站着,刘备出场时总是与诸葛亮亲密地在一块坐着,丝毫不摆架子,诸葛亮简直要与刘备平起平坐了。诸葛亮投了曹操,不会有这种优待,决不敢摇着鹅毛扇在曹操跟前显摆,还是老老实实的站在人群里,顶多靠前一些。听曹操来唤他,“孔明,这仗咋打赢,你来说两句……”多别扭呀!大约诸葛亮早就料到了这一点,坚信“宁做鸡头,不做牛后”,就是不来投曹操。

其实诸葛亮投曹操什么结局,看看司马懿就知道了,曹操早知道司马懿“鹰视狼顾”,因为装的太老实,曹操没忍心杀他,不过直到曹操病死司马懿也没得到重用。要是换成诸葛亮,什么结局更难说,因为诸葛亮比司马懿明显“技高一筹”,曹操疑心更大。曹操有爱才的一面,也有嫉贤妒能的一面,一个人聪明得看透了主子的一切,离死期就不远了,顶多大业未成时先用着你,除非你遇上了一位仁慈的君王,才可能善终。看看各朝代开国谋臣结局就知道了。刘伯温神机妙算,却没算出自己竟被胡惟庸下了毒。(当然那是朱元璋授意的)像曹操这种人,阴险狡诈,你聪明得像个电灯泡,把曹操一肚子小九九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估计曹操会一剑劈了你。😄😄杨修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假如诸葛亮投曹操,会被重用吗?

曹操之所为,怎入诸葛亮法眼?决无可能

假如诸葛亮投曹操,会被重用吗?

诸葛亮并不会去投曹操,因为曹操手下谋士众多,他的才能不可能发挥的淋漓尽致。以他对庞统和事必躬亲的个性,他只能去投刘备。

假如诸葛亮投曹操,会被重用吗?

劉備家道中落。政治與軍事資本甚微,求賢若渴在情理之中。曹操乃東漢中央集權官僚,有極高的政治威望與人脈,帳下文臣武將雲集,其荀彧程昱荀攸劉曄皆智謀之士。若孔明投其門下,未必有劉備待之榮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