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是如何来评判的?
趣谈唐宋元,胡侃元明清!
什么叫千古一帝?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千古一帝并不是皇帝自称的,而是历史上更倾向于民间所赋予的称号。比如汉武帝是千古一帝,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与此同时,某些所谓的十全老人未必能够称得上千古一帝。
事件回顾我们先看一下最开始提到的那两位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有着怎样的贡献呢?
秦始皇的贡献不用说,好像大家都知晓,比如书同文,车同轨,再比如统一度量衡,再比如建立一个封建专制的王朝等等等等。
有人曾经说过,正是因为秦始皇统一了版图,统一了文字,确定了野心以及确定了疆域,为后续的帝王更迭提供了借鉴。
别的咱们可以不说,单纯的说一下统一度量衡的重要性,如果没有统一度量衡的话,那咱们这边可能和欧洲没有太大区别,你说你的,我说我的。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总结的话,那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天下,正是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才确定了咱们国土的一统性。而后代无论是诸侯林立还是军阀割据,他们所有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格局和板块。
至于汉武帝所做的贡献,那就更不用多说了,比如咱们的民族属性以及汉武帝当时所确定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荣誉感是整个汉朝绝大多数皇帝都没有办法构建出来的。
没错,这就是事实好像伴随着名片制度愈演愈烈,哪怕像千古一帝这样的称号,随随便便的也就颁发给封建王朝的诸多皇帝了,但真实的历史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在清朝某一位皇帝自称为十全老人,并且在自称十全老人的前提之下,有着大肆的赞扬和拍马屁的臣子称呼,这位皇帝为千古一帝。
可真实的历史发展前提下,千古一帝哪是那么容易获得的,没有点本事没有点能耐,单纯的凭借着上吹下捧就能够获得?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希冀大家点赞、评论、关注,小生在此谢过!】“千古一帝”是如何来评判的?
所谓“千古一帝”,从来就没有一个确切的量化标准!如果说谁是千古第一帝,还有个时间作为依据,如秦昭襄王和齐湣王互尊为西帝和东帝、秦始皇自尊为皇帝。那么,所谓“千古一帝”只能说自说自话了……
谁才是千古第一帝?如果将帝定义为皇帝的简称,秦始皇当仁不让,理所当然是“千古第一帝”!皇帝这个称呼始于秦始皇,前无古人。在秦始皇之前,即便是号称“天下共主”的周天子,其尊号也只是王,而不是皇帝。
但是,自楚武王熊通僭越称王起,王便不再是周天子的专属!战国时期,列国君主分封“相王”,周天子当初的“王”也变得不怎么值钱了……到战国后期,周天子已然是威信全无、任由诸侯吊打。慢慢地,诸侯们连“王”都看不上眼了!这时候,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首先跳了出来,自尊为帝。为了不显得那么“嚣张”,秦昭襄王“客气”了一把,拉上了彼时齐国的国君齐湣王,于是便有了所谓秦齐互尊为帝,秦昭襄王称西帝、齐湣王称东帝。如果从这个层面而论,秦昭襄王和齐湣王并尊“千古第一帝”也是可以的。
不过,随着五国伐齐、齐湣王被楚将淖齿所杀,二帝并尊也沦为了形式。不久之后,秦昭襄王也放弃了西帝的尊号。因此,所谓西帝、东帝更多地还是是诸侯的“僭越”,并不“合法”。因此,只有秦始皇才是真正“合法”的“千古第一帝”。
何谓“千古一帝”?电视剧《康熙王朝》在结尾处给清圣祖康熙帝下了一个“结论”,称其为“千古一帝”!“千古一帝”的争论就这么出来了……到底谁才配称“千古一帝”?没有标准!又或者说,谁都可以自称“千古一帝”,谁都可以被自己的子孙皇帝们尊为“千古一帝”!这不过就是一个“幌子”、一个“招牌”,与清世宗雍正帝给他父亲上圣祖庙号并没有本质区别……
在任何一个朝代,后世帝王对自己的祖先们无不极力推崇、粉饰之能事,无非就是为了强调自身的正统性、合法性罢了。任何一个帝王都不是完人,有成就就有错误,汉武帝解决了匈奴边患,但是也几乎拖垮了汉王朝的经济;清圣祖平三藩、收台湾、拒沙俄、大破噶尔丹,但是同样纵容了吏治腐败,给儿子清世宗留下了一个被亏空得近乎精光的国库……那么,他们到底算是“千古一帝”还是“千古昏君”呢?
用现代标准定义“千古一帝”如果非要定义一个“千古一帝”,个人认为,起码应该有这么几个标准:一、在文治方面功绩卓著。二、在武功方面功绩卓著。三、没有太过严重的错误。如果按这三点标准来对照,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一代天骄中,恐怕只有唐宗勉强可以算得上“千古一帝”。
秦始皇虽然一统华夏,是“千古第一帝”。但是,滥用民力、好大喜功的最终导致秦王朝二代而亡的同样是他。汉武帝虽然最大程度上解决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但是他的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也几乎耗尽了汉王朝的经济实力,如果不是晚年及时刹车,恐怕汉王朝离亡国也就一步之遥了。宋太祖和元太祖就更不值一提了,宋太祖的“封桩库”就彻底将他排除在了“千古一帝”之外。至于元太祖,老人家则更加是一针见血:“只识弯弓射大雕!”至于清朝那几位,也就自己咯吱自己乐了……
唯有唐太宗武功上平定了东突厥、重新凿通了西域,文治上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且没有造成太大的政策性失误。除了皇位开路不正与继承人没有选好之外,唐太宗基本上没有太多可以让人诟病的地方。如果非要选出一个“千古一帝”,个人认为恐怕也就唐太宗能够担得起了……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任何一位皇帝都具有其历史局限性,即便是前面说到的唐太宗,也同样有其历史局限性。所谓“千古一帝”的说法本就非常牵强,哪里有什么“千古一帝”!无非就是做皇帝做得比较上路子罢了,难道那些不是他们应该做得吗?正是因为不务正业的昏君多了,反倒是让正常做该做的事情成了奢侈,这才有了那些个所谓“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是如何来评判的?
开疆破土,由弱变强。
“千古一帝”是如何来评判的?
“千古一帝”一说出自《藏书 世纪列传总目》,是李贤对秦始皇的评价,评曰:“始皇帝,自千古一帝也。”后来被各类书籍所引用。
起初中国历史上对“千古一帝”的评价源自秦始皇,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实现了中国的大统一,并实行了中央集权制,还有度量衡、文字的统一,这一切的变化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也对后来的历朝历代以及世界文化变革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因此堪称“千古一帝”。
“千古一帝”到底是怎么来评价的呢?首先,是给中国历史的影响力,其次,给当时的朝代带来开天辟地的变化。然后,是为君者的品行修为。
秦始皇13岁继承皇位,在位31年之久,他统一了整个华夏民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从秦始皇这一代起,中国之后的统治者都成为皇帝。他创建了中国的皇帝制度,以及在文化、货币等的统一,所以他是中国“千古一帝”不为过,也是中国历史上绝对的千古一帝。虽然,秦朝存在历史只有短短的14年,在所有治国方略还没得以真正推行就灭亡了,但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为后面皇帝奠定了作为“千古一帝”的理论基础。
在此理论基础上,历史的演变与发展,帝制的延续,我国历史上又相继出现了几位“千古一帝”,如:
汉武帝刘彻,作为西汉时期的第七位皇帝,刘彻在16岁的时候就登基为帝了,当时他为了巩固皇权创立了察举制,颁布推恩令,察举制对于朝中的风气整改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得大臣们有了一定的危机感而不敢散漫祸乱朝纲,这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也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康熙被称为千古一帝我觉得是实至名归的,对于他的历史贡献我想没有多少人会去怀疑。康熙帝八岁登基,小小年纪就除掉了权臣鳌拜。等康熙帝年纪稍微大了点,又发生了三番叛乱这样的事情,雄心壮志的康熙帝亲自上场平定了叛乱。另外在康熙的皇帝路上,还有几件重要的事情,第一个就是康熙重视人才的选拔,加强了满汉之间的交流,维护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与团结。第二、康熙全面统一了台湾,自清朝建立以来,台湾第一次回到了大陆的怀抱。第三、康熙评定了准噶尔丹的叛乱,加强了中央对新疆广大地区的统治。
这是我对“千古一帝”的评价,你怎么看?
“千古一帝”是如何来评判的?
中国二十四世,能称得上是千古一帝的皇帝肯定是历史上最杰出的皇帝,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结束了纷乱的战国时代,统一文字,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铸造了秦半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的王朝,实行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修建的长城,为自己修建的秦始皇陵,这些规模宏大的工程,直到现在也被称奇迹。他的功绩超过三皇五帝,是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封建帝王,像后来的刘邦项羽在他的统治下,也只能跪在地下低着头瑟瑟发抖。他的功绩和浩大工程中国历史上的皇帝没有一个比得上,三公九卿的制度延续到封建王朝的毁灭,依法治国就是现在的中国也在实行。秦朝的实力是最强的。因此做到千古一帝的也就只有秦始皇一人。其他的都有一定局限性,秦朝对中国的后世的影响最为深远。汉朝基本上延续的是秦朝的制度,唐宋就更比不上,有人说唐太宗厉害,花了两代人才灭掉高丽,汉朝到了汉武帝时期才打败匈奴,秦国北击匈奴,南征北越,把中国的疆土拓展到海边,在中国真是无人能比无人能敌!宋朝就更不用说了,燕云十六州都收复不了,成吉思汗虽说比较厉害,但是蒙古人用了五十年时间才灭掉南宋。去征讨日本更是全军覆没,明太祖朱元璋到死也没能灭掉北元的残余势力,致使后来的瓦剌和建州女真做大,满清就更不用说了,都说康熙大帝差点被吴三桂夺了江山,有啥可说的。所以千古一帝就只有秦始皇一人!
“千古一帝”是如何来评判的?
这要看他是否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是否使百姓安居乐业 国富民强,是否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是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进步!我觉得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康熙乾隆都可以称为千古一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