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瑞怼了皇上,而且嘉靖皇帝没有给他穿小鞋吗?
趣谈唐宋元明清,在幽默中掌握历史新知识!
熟读历史,尤其是参透历史后就不难发现,嘉靖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坏,海瑞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好。当然,这不是一篇翻案的文章,只是尽可能的还原当时的历史。
一封《治安疏》,搅起千层浪嘉靖四十五年,整个大明帝国最有名的一封书信诞生了:《治安疏》,其存在的意义堪比嘉靖四十五年的执政史!
一直以来,嘉靖有自己的打算,他不是称职的皇帝,但绝对是精明的皇帝。在他的统治下,慢慢有了比嘉靖更精明的大臣:严嵩,徐阶。
这两位大臣无论怎样飞扬跋扈,都不敢说一件事:炼丹、抓药。原因很简单,这是嘉靖的逆鳞。逆鳞,不可抓!
但海瑞抓了,不但抓了,还公之于众。《治安疏》全文记载了嘉靖皇帝执政期间沉迷炼药、不理朝政的诸多弊端,甚至说出了那句名扬千百年的句子:嘉靖,家家净也。
嘉靖很生气,后果很不严重。
嘉靖下令杀掉海瑞,身边的贴身太监说道:海瑞自知活不过明天,已经在家中备好棺材。
嘉靖道:此人堪比比干,但朕不是商纣王!
海瑞活了下来,与此同时,嘉靖也无意间缔造了大明帝国最后一个奇迹,我们稍后再说。
没错,这就是事实经过多方运作,外带着嘉靖去世,海瑞可谓是步步高升,如日中天。
海瑞很廉洁,也很清高,但不懂人情!
这句话解释起来颇为复杂,举两个例子:
其一:徐阶救海瑞,海瑞却差点致徐阶于死地;
其二:清理诸多贵戚时,有被刁民利用嫌疑。
所以在张居正执政的时候,把海瑞调到了南京,当个闲职。
接下来,我们将最为激动的部分:
万历十五年,海瑞卒!
万历十五年,中国最后一位门神归位:海瑞门神!
在此之后的几百年内,再无门神!
海瑞去世时,南京百姓、商户自发穿白衣,戴白帽,以示祭奠。海瑞灵柩用船运回老家,江边百里哭拜不绝,百姓供奉之。
海瑞执行某些律法太过严苛,不合时宜,但整体来说颇得民心。更重要的是,海瑞是那贪污满天飞的明帝国当中的一支火把,让南京百姓看到了希望。
海门神,当之无愧!
海瑞怼了皇上,而且嘉靖皇帝没有给他穿小鞋吗?
海瑞其实就像《海贼王》里面的海军元帅萨卡斯基一样属于那种奉行“绝对正义”的人,所以他们不会有半点妥协和变通,世界对他们来说非黑即白,除了对就是错,没有什么折中之法可说。
而海瑞在我国历史上绝对是一个传奇,是一个比钢铁侠还刚的人,他自号刚峰,天下人都称他为刚峰先生。这里的“刚”既是指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也是他的正直的处世态度。不过嘉靖皇帝虽然大体还是比较欣赏海瑞,但是在嘉靖不上朝这件事上,两者之间还是爆发了正面冲突。
嘉靖四十五年,海瑞安顿好家人以后,带着一口棺材走进了大明朝的皇宫,向嘉靖皇帝上了一道著名的《治安疏》,嘉靖皇帝大致看了一眼后勃然大怒,要把海瑞抓起来处死。
- 四十五年二月,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尝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纣耳。”——《明史·海瑞传》
海瑞虽然暂时没有被处理,但是也就是在这一年,嘉靖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临死之前他想起了海瑞,觉得海瑞提出的许多批评都是有道理的,但是嘉靖又觉得很委屈,说:朕确实不自谨,导致身体多病。如果朕能够在偏殿议政,岂能遭受这个人的责备辱骂?
于是,海瑞便在嘉靖驾崩以前被关进了诏狱,当时曾有内阁大臣建议处死海瑞,但是被徐阶压了下来,应该说嘉靖当时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他既想杀海瑞,但是又不想背负冤杀忠臣的骂名,所以就一直把海瑞关在大牢里审。
可是审什么呢?海瑞既没有贪赃枉法,也没有结党营私,可见想杀海瑞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这件事一直拖到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嘉靖驾崩以后,隆庆皇帝明穆宗登基,天下大赦,海瑞平安无事的又回了家。
其实说起海瑞,他和张居正还有一些矛盾,而且透过张居正对待海瑞的态度,可以看出张居正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正派的人。隆庆皇帝仅仅当了六年皇帝就驾崩,万历上台后,张居正独揽大权,他早已经听说过海瑞刚直的处世态度,所以不是很喜欢海瑞。
张居正曾派人去考察海瑞,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把柄整治一下海瑞,他派去的巡按御史抵达海瑞的住所时,海瑞就杀鸡宽待,巡按御史看到海瑞家境简陋,最终也无可奈何而去。但张居正并没有放弃对海瑞的打压,但凡有人举荐海瑞,张居正都不予理会。
- 万历初,张居正当国,亦不乐瑞,令巡按御史廉察之。御史至山中视,瑞设鸡黍相对食,居舍萧然,御史叹息去。居正惮瑞峭直,中外交荐,卒不召——《明史·海瑞传》
其实关于海瑞这个人呢,我们肯定要肯定他的功绩和正直的人品,但是从他的经历上我们难免要这样思考:一个完全不懂得变通和妥协的人,他真的能够立足于世吗?
海瑞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的,或许像赤犬萨卡斯基那样奉行“绝对正义”对这个世界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情吧?当然我们不能否定他们的出发点和目标,只是一个人的品性太过于刚直或许也会伤害他自己吧。
海瑞怼了皇上,而且嘉靖皇帝没有给他穿小鞋吗?
这个还真的是没有!嘉靖帝没有打击报复海瑞,只是关押了一段时间,后来又释放了!后世虽然对嘉靖帝的评价不高,但嘉靖帝并不是一个昏庸无道的昏君!相反,嘉靖帝是一个很聪明的皇帝!
嘉靖帝即位时只有15岁,还是个孩子,但他却很有主见,聪明伶俐,思路清晰,言辞有条不紊!通过大礼仪事件展示了少年嘉靖的不简单!给内阁首辅杨廷和及太后上了生动的一课!
晚年的嘉靖迷信道教,痴迷炼丹。政务逐渐懈怠!在满朝文武都沉默的情况下,海瑞上了一篇《治安疏》,历数皇帝劣迹,误国殃民,言辞犀利,锋芒毕露,把皇帝骂的一文不名,嘉靖打开一看,怒火中烧,大喊:“速将海瑞拿下,别让他跑了!”下臣奏道:“陛下,海瑞不会跑的!他就在殿外等候。海瑞遣散仆人,安顿好家眷,准备好了棺材,就在殿外等候陛下发落。”嘉靖闻言,竟愣住了,半晌默不作声。他拿起《治安疏》,再读了一遍,心中火气渐消。又反复看了2遍,下令将海瑞暂时关入大牢。退朝后,嘉靖反反复复读海瑞的《治安疏》,心中感慨万分,虽然挨了骂,但字字显示了海瑞的拳拳爱国之心!
嘉靖并没有报复惩罚海瑞,虽然骂皇帝那是死罪,历史上没哪个皇帝能容忍,但海瑞只是被关了一段时间,被释放后,嘉靖还给他升了官,重用海瑞!成就了海瑞的一世英名。
海瑞怼了皇上,而且嘉靖皇帝没有给他穿小鞋吗?
大家好,我是馋嘴的小紫薯,一个喜欢历史的奇葩。
在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时,一个六品官员、户部主事海瑞,给了嘉靖一巴掌,居然上书辱骂皇上,骂皇帝痴迷求仙,无父子之恩,君臣之道,不配做父亲和君王,而且因修道导致国穷民弱。海瑞上书挑战嘉靖皇帝的威信,直言指出了皇帝的错误,甚至还讽刺嘉靖皇帝,可谓胆大包天,可嘉靖皇帝却没有杀死他,可见他的能力高超。
嘉靖皇帝也是有原则的人,你敢言,我就敢杀。但是这次嘉靖皇帝虽说是非常气愤,却没有杀海瑞。
嘉靖皇帝初见海瑞的《治安疏》,十分愤怒,但是他过了一会又读海瑞的上疏,一天里反复读了多次,感到叹息,只是把《治安疏》留在宫中数月。并说:“这个人可和比干相比,但朕不是商纣王。”没有杀海瑞,只是下狱了事。
嘉靖不杀海瑞大致有三种原因。
1、海瑞的名声,虽说他的官小,却有深受百姓爱戴的名声。其居官清廉,救济黎民,被人民称为“海青天”,深得百姓敬佩和爱戴。如果杀了海瑞,肯定天下震动。
2、嘉靖皇帝欣赏海瑞,可以让他继续惩罚贪官,从而使社会安宁。因此嘉靖临终前有诏给裕王(即穆宗皇帝),其中就有关于海瑞的内容。告诉他海瑞有德,称海瑞是大明朝一把神剑,唯有德者方可执之,留给儿子裕王将来对付那些贪臣墨吏,或要推行新制,并称海瑞可一往无前,所向披靡。
3、嘉靖要维护自身形象。嘉靖认为,虽然杀了海瑞可以消气,但放了海瑞,则可以给天下留下他虚怀纳谏、宽宏大量的形象。因此,嘉靖反复揣摩后,给了海瑞一条生路。
从中可以看出海瑞的视死如归和不畏权贵,也可看出嘉靖皇帝的通情达理和智慧,海瑞和嘉靖皇帝都是举国之才。
这是我个人的观点,不喜勿喷,欢迎大家来讨论。喜欢的可以点个关注,大家一起交流沟通。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