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很多宝妈都去住月子会所了,做月子婆子,妈妈伺候不好吗?
每个家庭都不同吧,如果有经济能力我还是觉得去月子会所
身边很多宝妈都去住月子会所了,做月子婆子,妈妈伺候不好吗?
不是说婆婆,妈妈照顾不好,伺候不了。是因为月子会所的婆子是专业培训出来的,更得心应手。
身边很多宝妈都去住月子会所了,做月子婆子,妈妈伺候不好吗?
婆婆不识字,老观念重,说了她不听,非得要你听她的[捂脸],一天6-7顿面条,鸡汤,别的啥都不给吃。我说只要不是回奶的菜都可以吃,她不信,面条里只看见面条[捂脸],鸡汤里面只有油,别说可口了,一天就吃腻了。说青菜不能吃对胃不好,虾不能吃,豆角不能吃,啥啥都不能吃都是发物。
我老妹做月子的时候,菠菜,西蓝花,土豆,莴笋,各种蔬菜都有,鸡汤里还加点蘑菇啊青菜啥的,这才可口啊[呲牙]。
我妈是退休教师,至少别人说的她能听进去,她看医院墙上贴的食谱,说藕好,她就买来煮粥吃,确实不错。我妈煮面条都会加点青菜,打个鸡蛋进去,我能吃一大碗。月子里得吃清淡,但我妈都会放少许盐,不然肯定吃不下。
我妈就不会逼我一天吃6-7顿。我3顿都够了,奶水多的很。婆婆烧的不仅不可口,一会就端汤来,我说吃不下去了,剩在碗里,她还嫌弃我留剩碗根,第二天奇迹般的说,今天改吃8顿。她是不是脑子有问题6顿都多了,8顿想撑死我啊。第二天晚上,睡的迷迷糊糊,小孩醒了吃夜奶,哭了几声,她听见了把门打开,又端了油汤进来[衰],我去,她给我夜里又加餐,之前夜里都不喊我吃饭的,小孩夜里吃两次夜奶就睡了,我都是半醒着,谁大半夜的还吃东西,困都困死了。真是无语,跟人对着干[晕]。
身边很多宝妈都去住月子会所了,做月子婆子,妈妈伺候不好吗?
这个问题,应该因人而异!不是每个人都有亲妈和身体健康的婆婆。
我婆婆八十几岁了,我坐月子是亲妈来照顾的,很多人以为亲妈就会照顾的很好,我坐月子还跟我妈吵了一架。我妈妈的性格有什么不能说,一说她就不高兴,而且我没满月,22天她就执意回老家了,我老公当时因为有要上班不在同城。
我自己带着宝宝去买菜,自己洗菜做饭,带宝宝,做家务洗衣服,直到出了月子回租的房子。
后面很长一段时间我脚经常抽筋,去不是很远的地方脚就走不了,因为我坐月子没坐好!
所以再给我选择一次,我会选择去月子中心,起码自己可以好好坐月子,饮食搭配合理,只是月子中心费用都不低,所以也要看家庭经济
身边很多宝妈都去住月子会所了,做月子婆子,妈妈伺候不好吗?
我觉得问这个问题的人肯定是还没有坐月子了。
本人正在月子期间,而且家里有妈妈 婆婆 月嫂一块照顾我。(月嫂是后期找的,不住家的,本意是让月嫂来10天,带带妈妈 婆婆,当半个老师的,结果发现真香,有延长了10天,孩子基本上快满月了。孩子出生在新生儿科住了7天。)
我妈妈带孩子算是比较有经验,我们家3个孩子,然后我外甥今年刚3岁,也是我妈妈带大的。婆婆家就老公一个儿子,而且时间比较长。基本上算没有经验。
由于我整个孕期不太顺利,然后产后大出血,整个人身体比较虚弱。孩子虽然足月出生,但是只有5.4斤。当天和宝宝一块从医院出来,天气非常冷,然后宝宝到家一直在睡觉,大夫说孩子下午奶粉加到35ml,但是喂孩子一直不吃,一直在睡,也不哭。我和老公比较担心,但是没有说出来。然后婆婆嘴里一直念叨 孩子太瘦了,我又没有奶水,然后一直在叹气,本来家里气氛很压抑,她还一直再说。我妈妈看了孩子和我们说没事,孩子脸色正常,不要担心,然后我妈就出去给我买药了。结果婆婆不干了,她连奶瓶不会用,就强行给孩子喂奶,结果孩子一楼都没有吃,她那种态度让我觉得我是孩子的后妈,她是孩子亲奶奶,整个家里只有她最亲孩子,当时我就被气哭了。然后老公给月嫂打电话,本来月嫂明天来,后来没有办法直接过来了。过来以后月嫂看孩子没有问题,就给孩子换衣服 尿不湿,然后给孩子喂奶粉,孩子直接50个。吃了就哄孩子睡觉了。然后看我奶水。安排第二天给我炖汤,准备什么材料。瞬间感觉家里气氛活了,每个人也都没有那么乱,心里都有底了。
后期虽然还有问题,但是只要孩子好,其他问题都不是问题。然后就是按部就班,我妈妈主要照顾我,婆婆学习照顾孩子。马上就快满月了,现在也比较顺利,奶水下来了,宝宝也长胖了。
坐月子不是简单的照顾好宝妈,宝宝就行。宝妈得吃的科学健康,心情愉快,奶水才会充足。然后顺产宝妈会有撕裂缝合,预防便秘,耻骨疼,这些都得照顾到,才能恢复好。然后宝宝换尿片 洗澡 拍嗝,喂奶等等,很多问题,都会让新手爸妈措手不及。
如果有条件,还是建议去月子中心,找一个月嫂。前提是靠谱的。真的会让你体验一个很舒适的月子,而且对于宝宝养育也会养成一个很好科学的习惯。让你后期获益。
身边很多宝妈都去住月子会所了,做月子婆子,妈妈伺候不好吗?
这个的很酷个人情况吧,现在去月子中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所以他肯定有他的好处,不仅那里面的人专业,而且家里人也会轻松很多。但如果家庭条件不允许的话,而且婆婆,妈妈都愿意照顾好自己,也可以不去。这都是个人选择,各有各的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