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许某某的作案过程谁来推敲一次?

我有点不解他是怎么做到无声无息的把尸体弄走的,如果碎尸我觉得这个动静太大而且警察到现场应该马上可以查出蛛丝马迹,不应该这么久才确定嫌疑人的,如果是搬运外出丢到化粪池里,他又是怎么避开监控的。

他的作案过程是有预谋有计划的。杭州杀妻丈夫的“反侦察能力”有多强?警方接到报警后,派出警犬都没有收获,是警犬不行?不是,是他的作案实在太狡猾!

警犬是经过专业培训的,其嗅觉非常灵敏,高于人类的鼻子许多倍,但除了在卧室来女士睡过的床、盖过的被、穿过的衣服内,尚存来女士的体味以外,未能在许某某碎尸的卫生间内,嗅到来女士的体味!可见他做得多么周全。

推敲一下,他是怎么做的!

据警方通报,许某是7月5号凌晨把妻子杀害的,然后分尸,再分散抛弃。7月4号晚10点,他们一家在庆祝完生日后开始作息,小女儿睡另外一个房间。他按预谋,自己不睡或者装睡着了,静静的等待来女士睡着,然后将她捂住不让呼吸,导致来女士窒息而死。

人来面临生命威胁时,会疯狂挣扎的。许某在捂杀来女士的时候,她也会双脚狂踢挣扎,双手拼命去推、去抓许某。人在反抗的时候,会激发最大潜能的求生欲,所以肯定会搞出很大的动静。那怎么做会动静小?

许某的智商很高的,在后来的采访中也侃侃而谈,说过来女士“她没有这个智商”。所以许某在杀害来女士当晚,他应该在来女士的晚餐里下了安眠药。下了安眠药,来女士就浑身软绵绵的,或许还会手脚挥舞反抗,但是也没有多大力量了,这样就惊动不到邻居,他第一步杀妻的诡计就得逞了。

细思极恐的是,许某在后来接受采访称7月5号凌晨2点来女士还在,5点半就不见了。他把时间记得这么多清楚,可以推测到,来女士遇害的时间极可能是凌晨2点左右,然后他应该不敢睡也睡不着了,万一没成功,来女士醒过来了呢?他应该就一直在看着,确认来女士没有机会生还了,然后一直守到凌晨5点多,太疯狂了。

许某接下来最难的就是分尸,分尸肯定会搞出很大动静,而且还会有很大血腥味。当晚他没有分尸。事发后来也得知这个细节,他是把小女儿支开再分尸的,所以时间应该是白天。

有邻居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栋楼的隔音效果并不好,平时上下楼或附近彼此能听到对方冲厕所等声音的。如果深夜进行处理尸体,各种工具叮叮当当响和开小工厂一样,万一惊动到邻居又或者刚好碰到有邻居当晚失眠的,岂不是被邻居听了一夜的动静?

所以他白天才处理尸体。白天小区热闹起来了,邻居有的出去工作,有的在家忙碌于生活日常的各种琐碎事,有的玩耍打闹,有的看电视……这个时候许某才开始动手。

找个理由把11岁的小女儿忽悠出去玩比较容易,何况前一夜还过生日开心呢。可见这许某真是个禽兽。处理尸体就难了,一是声音会大,二是血腥味也浓。他应该提前准备好各种要用到的工具,和处理气味的物体。他曾经做过鸭子宰杀的生意,有一定的胆量,也或许在网上学习怎么处理尸体血腥气味等。

小女儿被支开出门去玩以后,他应该把尸体拖到厕所放干血再用水龙头或花洒冲走,避免直接处理气味大,还会飞溅……放干血再搬回房间处理其他的碎尸分尸什么的,用准备好的工具进行操作。这个过程时间不是短短几小时,应该要白天一整天甚至到7月5号晚上。至于为什么不是直接在厕所呢?因为小女儿会回来吃饭,睡觉,上厕所什么的。万一掩盖不了被撞见,小女儿一声尖叫?

7月5号晚到6号凌晨,尸体处理结束。然后在夜色下分散抛尸。警方调查监控发现7月6号凌晨三四点,楼下有模糊人影,估计有可能是他在抛尸。

他做完一切,以为可以瞒天过海逃避制裁。可惜人在做天在看,警方也更强大!经过警方十多天昼夜不停的努力,终于顺利破案,而等待这个坏人的,将是正义和法律的制裁!

杭州许某某的作案过程谁来推敲一次?

刚刚杭州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解答了网上的一些热议问题。许某某不是小区的物业人员,不是侦察兵,不熟悉小区的监控,不是在隔壁空置房将来女士分尸而是在家中趁其熟睡时杀害了。

发布会后有网友又有了一些新的疑惑。比如他们11岁的女儿在家,难道就没有察觉她的妈妈已经遇害了吗?还有题主说的没有弄出点响动让邻居起疑吗?

对这些问题,猫老师谈下自己的看法,供条友们判断。

许某某杀害妻子来女士当晚,他们的女儿不知情是完全可能的。

因为他作案的时间是凌晨的5点钟,杀害妻子的方法又是趁其熟睡中捂住口鼻窒息而死,几乎不会发出什么声音。

而小孩子瞌睡又大,那个时候正在酣睡之中,何况他们并没有同房同床,小女儿不知道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但第二天或以后的几天,小女儿不知道妈妈已遇害就不可能了。为了不让小女儿泄露他杀害妻子的罪行,许某一定对小女儿威胁恐吓,就像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那样,“我女儿以后怎么办?”

毕竟是11岁的孩子,没有了妈妈,如果又失去了爸爸,肯定是天都要塌下来的大事。孩子害怕了,所以守口如瓶了。

不知道警方在接触受害人家属时有没有发现过小女孩的异常。也不知道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小女孩怎样才能走出心中的阴霾?

许某某碎尸,处理来女士的遗体不可能不发出声音的。有邻居在接受采访时说过,这栋楼的隔音效果并不好,又是在寂静的凌晨,这个时候如果许某某“工作”的话,肯定会惊动邻居的。

许某某说来女士智商有问题,他的智商肯定没有问题。他不可能像傻子一样马上就做那些善后工作,而是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来女士失踪48小时之后他才去报案。这绝不仅是警方有立案时间的规定。就算警方不能马上立案,焦急的家属连报警电话都不能打吗?

许某某一定是选择在白天将妻子尸体分离丢弃的。白天没有那么安静,邻居们也都可能去上班了。何况哪家白天不可能做点修修补补的事呢?弄出点声响也不会刺激到别人。

一直到许某某将妻子的尸体处理完毕之后,他反复检查自认为天衣无缝之后才报的警,这也给警方侦破此案带来了相当难度。

只是猫老师觉得这个许某某也太可怕了。杀害妻子之后还参与寻找妻子,接受媒体参访,表现得沉着镇定。这不光需要高超的演技,还得有很强的心理素质才行。

许某某平时给人的感觉是很和气,对人总是客客气气的。如果我们的身边有了这样的人,不是太让人恐惧了吗?

细思极恐呀。但愿我们的生活中永远不会遇到这样的人。

杭州许某某的作案过程谁来推敲一次?

太残忍了,因为借债和房子的纠纷杀害自己同床共枕多年的妻子,碎尸后抛弃到化粪池。根据媒体公布资料和警方透露的信息,许某某的作案过程大概是这样的,

7月5号凌晨左右在来女士熟睡之际,许某某用枕头或者被子将女子闷死。由于隔壁有小女儿,他早已提前给小女儿吃了安眠药,小女儿晚上没听见。在家中将女子碎尸。由于当天晚上下大雨,大雨的声音掩盖了碎尸的声音。

家里消耗了大量的水,一些容易冲走的肢体部位,从下水道冲进化粪池,而一些不容易冲走的,比如头骨,或关节骨怎么办呢?

猜测是第2天上学通过小女儿的书包运出去的,扔到别的地方,因为这个时候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在许先生身上,如果他自己去扔什么东西一定会被关注。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小女儿该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创伤,妈妈被爸爸杀死了,父亲是个恶魔,也即将进入监狱。

一日夫妻百日恩。来女士有房子有孩子,本来自己一个人过也可以安逸过一生,但是没想到引狼入室,因为许某某想把女方的房子给自己的儿子去结婚,来女士不同意就发生争吵。最终导致悲剧。

杭州许某某的作案过程谁来推敲一次?

我是仁者厚德载物,我来回答杭州许某某的作案过程谁来推敲一次?

杭州来女士失踪案虽然真相大白,警方已经宣布来女士已经遇害,来女士丈夫许国利作为重大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但许国利作案过程仍然有很多让人感到疑惑的地方,但大致情况应该是这样的。

虽然是夫妻,但妻子来女士的经济条件远远好于丈夫许国利,家中七位数的存款与两套拆迁房都被来女士控制,而且来女士是杭州本地人,许国利是外地人,许国利本来就在妻子面前感到自卑,加上炒股失败向妻子要钱被拒绝恼羞成怒,日积月累对妻子动了杀机,可以说是蓄谋已久,据说在一年前已经买了绞肉机。

而许国利提出把拆迁房给一套给自己与前妻儿子结婚用被来女士拒绝,更激化了矛盾,夫妻之间多次因此吵架,导致许国利下定了杀害妻子的决心。

7月4日下午五点多,来女士与11岁小女儿高高兴兴地一起回家,在电梯中留下了她在人世间最后的影像。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地吃完晚饭,十点钟左右就上床睡觉。因为睡眠不好,来女士还吃了安眠药,很快进入梦乡。此时的来女士做梦也没想到,睡在旁边相依为命十几年的丈夫许国利包藏祸心,即将对自己痛下杀手。

7月5日凌晨零点左右,许国利对睡梦中的妻子来女士伸出了罪恶的手,用枕头被子把来女士活活捂死,来女士还来不及发出任何声音就含恨离开了人世,也没有留下任何血迹。

丧心病狂的许国利趁着雨夜在家中把来女士进行分尸,然后把来女士尸体碎片由抽水马桶冲进化粪池。

7月5日凌晨三点多,许国利又把来女士一些无法分解的大骨头扔进小区的垃圾桶,虽然他极力躲避监控,仍然在地下车库里留下了腿脚的影像。由于7月5日凌晨下大雨,雨声掩盖了许国利分尸的声音。

而警方第一次搜查挨家挨户检查了电冰箱保险柜卫生间等地方,因为许国利在家中分尸,没有留下任何血迹,因此警方没有发现,一直到警方发现来女士家用水量7月5日当天居然用了两吨才东窗事发。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虽然许国利机关算尽,躲避了小区内四十多个监控探头,也没有留下血迹等明显的线索,但天不藏奸,许国利杀人分尸不可能不留下一点蛛丝马迹,最终还是难逃法网。

杭州许某某的作案过程谁来推敲一次?

真实讲:碎尸方法,真不难。

难得是你狠心,下的了手,放弃她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认知。

人体最沉的是骨骼,若是把骨骼剔除,其实没多少肉。

生骨比熟骨更脆,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会轻易骨折的原因,而熟骨却不容易被敲碎。

而许某之前当过一阵屠夫,他很了解处理“尸体”的方法:

先将骨肉分离,在将肉搅碎,冲进马桶,有的搅碎机,甚至能将骨头搅碎,并且噪声不大(抖音上有推销过),所以最后来女士就这样失踪了。

整个过程推断:

许某凌晨5点闷死来女士,后待白天天亮,将女儿打发出去,再处理尸体,(因来女士单位和来女士家人找人)然后报案(已经过了48小时)中间可能处理来女士是骨头,藏埋起来了。

然后许某,开始误导警察办案,以期望能满混过关,不了了之。

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没想到媒体对此关注度如此之高,使许某站在风口浪尖上。

最终因为案发期间用水超2吨,引起警察注意,找到案件的突破口,最终在粪池找来女士遗体残骸,并成功抓捕犯罪嫌疑人许某。

这事说起来容易,动动笔就可以,但真能下的去手没有几个,因为人性未灭。

所以与其探究其杀人过程,不如想想怎么把日子过好,不要让悲剧发生在你的身上。

夫妻之间,有话好好说,别肆意的践踏对方的尊严,老实人被逼急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杭州许某某的作案过程谁来推敲一次?

【瘾历史观点】那事情得他们相识开始说起,开始结合时就为现在的后果埋下伏笔了。

相识到二婚

来惠利和许国利各自原本都有一段婚姻,并且两人各自都有孩子。

大概十几年前,当年许国利经营鸭子屠宰,承租了来惠利父母的民房,后来两人婚内住在一起。

后来许国利先离婚,在他要求下,来惠利后也离婚,开始组建二婚家庭

二婚后顺利拿到两套回迁房

事发的小区三堡北苑,建成于2010年1月,而来惠利和许国利的小女儿11岁左右。

回迁房建成之前拆迁区域早已划定,看看时间点,或许国利冲着来女士拆迁户的身份与之结婚,或许一开始就是冲着能分回迁房来的。

来惠利在他眼里可能不过就是一个好哄的摇钱树。

因为来惠利跟着前夫迁入村里的户口,而村分回迁房时不按男方还是女方,只是按户口分的。而来惠利许国利二婚后,能顺利迁入到老婆的户口。

再后来小女儿的出生,三人能分180平方,分得2套房。

头婚时各自有儿女,利益面前,果断站队儿子那方

随着两人双处久了,而且这种二婚家庭本来也没有多少爱情的,尤其那种和前任有子女的,一旦涉及到利益,立马归队为争取各自孩子利益时,二婚老公就果断站队儿子那方

矛盾升级

老公想老婆将另外一套120平方的大房,给自己和前妻生的儿子作为婚房。

来女士又不傻,有钱肯定给自己亲女儿。

又不是自己亲儿子,干嘛要给他儿子。况且自己本来三人蜗居在50多平的小房子。

自由两人矛盾在小区就开始流传。

7月5日凌晨矛盾爆发

不过来二婚后,日子过得并不好。由于老公游手好闲了,并没有什么收入,而且并买股输了。

大女儿外嫁,家里的女儿才11岁,老婆为了扛起这个家,靠着2千多的退休金,和做保洁的几千过活。

120多平方的大房子8月份装修好的,由于装修问题两人矛盾再次升级并爆发。

7月5号凌晨趁着他老婆熟睡,用枕头闷。

7月6号晚报警,此前拖延报警时间

由于事发当日(7月5号)是星期天,直到星期一(7月6号)早上时,他老婆单位来电话反映没人上班,那老公应付下,直到下午七八点时怕被动揭发,假意给大女儿和娘家亲戚打电话称来惠利失踪。

大女儿接到电话后,果断去报警。

7月14号女儿悬赏10万元

接下来几天,她老公面对警察盘问,也没露马脚。由于大女儿面对人间蒸发的母亲,心急如焚。

到7月14号,大女儿决定上电视悬赏10万元寻母,这事情放到网上,由于监控完全没有来女士的身影。让人感觉是在家里离奇消失,引起广大网民讨论。

直到7月22号前演帝表演

她老公面对好几轮上门采访的记者,开始时特别淡定,还故意误导观众,让人以为他老婆是跟人跑了。还说出7号凌晨00:30分最后一次见,凌晨5:30分不见人了,还说全屋都没东西不见,就吊带睡衣不见了。

网友才不上他套路,90%都怀疑是他做的。谁记得这么准确时间,家里不见哪一件衣服还知道。

7月6号到7月22号,警方暗中调查

警方将所有监控视频调取,一边在监控视频有没有发现。一边出动3只警犬,全小区每家每户入门登记,并查看邻居的冰箱、抽屉。天台、水箱、无下室等地方搜查。

看了6000个小时的监控,走访了1000多户人后。

发现监控里来女士最后一次出现时间是7月4号17点时,警方开始确定她老公作案嫌疑最大。并暗中调查。

7月22号找到突破口,出现重大转机

22号杭州天气转好,在40度高温下,不顾炎热,警方出动10台吸污车,抽了38车粪水,通过冲洗后,发现衣物并且发现人体组织证据,之后成功控制许国利。

7月23号下午4点化验DNA后,结果确认是他老婆,在证据面前,许国利也没法抵赖,自此确定来惠利遇害。

综述

破案后,重新回顾案情,其实她老公作案手段不是多高明,只是太残忍,谁也想不到在家里做出这事。所以导致监控没有来女士踪影,而他具体很高反侦察能力,证据一时难以发现。

在警察方的努力下,最后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最能将他绳之于法。等待他必将是重刑和遭到世人的唾骂。

关注我@瘾历史,分享更多有趣的评论。谢谢大家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