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解封后没有报复性消费?
为什么上海解封后没有报复性消费?
问题的关键点是,还有钱吗?房贷还清了吗?车贷还清了吗?工作还保得住吗?房租又要交了哦!娃的奶粉钱得凑了哎!
生活的压力是柴米油盐,更是车贷房贷!你觉得有钱的人会不想要消费,不,有钱的人都出国消费去了!譬如好久没上热点的马云和某东的强子。他们最近出现的地点都是在国外!
上海这么一波疫情下来,真正能走想走的人也就走了,没看好多明星都搬离上海了吗?就连才搬到上海1年的“娘娘“蔡少芬也拖家带口离开了上海这座城!
偌大的城市,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可很多代价也都是普通人来偿还的!因为有钱的人想走随时能走,他们不会对一座城市有过多的留恋,反而是一些老人,一些打工人,对城市有了感情,就不能再有说走就走的洒脱了!你说这可不可悲?
更多的现实是,普通人要忙着工作,要租房子要通勤,然而上海的企业也在这么一场危机下,岌岌可危,企业开始裁员,工资不保,没有裁的时刻担心自己被裁员,裁员的忙着去找工作。
人们在马不停蹄地生活,哪里有空去商场血拼?
我朋友在上海,前两天好不容易能去办公室了,可到了下午突然整个大厦的人都被赶出来,只因为当时发现了一个疑似的。然后大厦所有企业的员工又被赶回去了!
怪不得说现在上班像历险一样!
这就是现实!
你要想消费,首先得保证人们口袋里有钱啊!没有钱你怎么消费?打肿脸充胖子吗?总不能去偷去抢吧?
可偏偏这个时候,还有房东要涨价!你说让人们怎么放心去消费?真不知道上海部分房东是怎么想的!
上海解封后,有许多基础行业的打工人决定离开这座城,是因为他们已经伤够了心。而且服务业嘛,反正去哪里做不是做?留下来的都是英雄。
但英雄也是要吃饭的。不要总是听那些经济学家的言论,他们高谈阔论的背后,根本没替普通人考虑过!之前上海某经济学家发言说,要把钱花光,这样才是为国争光!可在疫情的时候,她又高调宣扬自己一个月只花了11块多。这不是自相矛盾是什么?她的意思是想让普通人把钱花光,她不必是吧?
普通人的快乐,不是建议在报复性消费上面的,而是晚饭能多加个菜,煎饼果子可以多加个蛋。所以,也不要去批判普通人有没有多花钱,因为钱是人家辛苦挣的,跟你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不仅仅是上海没有报复性消费,就连隔壁的城市杭州都消费没那么强盛了。发了几波消费券,或许有那么点用处,但更多的是像我这样的人,干脆连点都不去点。因为没有了消费的愿望,只想着保留现金,有时候经历过,才懂得消费的快乐是一时的,但是现金却能让我们心安。否则上海封时一株白菜两位数的价格,怎么吃得起?
没有报复性消费,反而是群众恢复理性的开始。
为什么上海解封后没有报复性消费?
高价菜提前透支了。
为什么上海解封后没有报复性消费?
我有一位至友,在上海开连锁烤鱼店。前几天我逛北京石景山万达广场的商铺和地下原来的沃尔玛超市的视频,转发予他看,许多店铺空无一人,超市货架之间的过道许多是空空洞洞无一个消费者。一个促销员推着一个小车,装满了一个品种的小食品在打折售卖,根本无人问津。我走上前去,与他搭讪,聊了几句天,她问没有人气。疫情期间,还有团购什么的,现在几乎是空场了。没有任何活气,外地人走了,中小企业许多是闭张了,余下来硬撑着的公司,也大多是干一天赔一天。免强发个基本工资。
我在上海工作的朋友,现在虽然开店了。也是只发基本工资。他近来联系我,说是要近期歇几天长期,返京,因为他儿子大学即将毕业,想找我儿子就其子的就业选择,聊聊天。他对我说,在上海开的多家店铺,天天赔钱,支撑下去越来越困难了。
现在全国最牛的两座城市,北京,上海的内需,倘且如此疲软无力。全国其他地区的所谓新一线城市,二,三级城市。应该是概莫能外。
我到是有一对夫妻朋友,男的在一个德国公司上班,公司火的一塌糊涂。德国老板似乎是早有预兆。早就储备了大量的帐蓬,北京的疫情一开始,政府没封控,人家全厂自觉封控,老板免费供应三餐,加班还有补助,所有的生活必备品,一人一份,公司免费提供。为了安全,一般人不准出公司。公司不对国内供货,产品一律出口。这是他们在中国建厂后的销售原则。结果生意做的生龙活虎,公司,老板,员工皆大欢喜。
他妻子就别说了,民营的医疗器械公司。开始是口罩,后来是与疫情有关的材料,也是忙碌的两,三周回家一次。没日没夜的加班干,工资奖金也是大大的。
这对夫妻是我见过的疫情其间,唯一斗志昂扬,充满正能量的,干劲冲天,挣钱豪气,生活辛苦,满脸幸福的人儿。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出口,房地产,和内需消费。
现在是出口疲软,房地产调控,余下的内需消费,又因为大量的农民工与城镇户口人员失业,收入减少。扩大内需几乎就成了一句话的口号。
据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人的工资占其GDP总额的百分之五十八,日本是百分之五十三,韩国是百分之四十四,泰国是百分之二十八,中国是百分之八。
按照我们去年GDP17万余亿美元计。在老百姓手里的钱,也就是不到1.7万亿美元可支配收入。就是全部花光,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也是杯水车薪。何况我们还有几亿人,没有分文的存款。
2020年,在号称高收入的北京,中位数收入是6300元人民币。上海的中位数收入是6000元。
假如说你有5万元人民币的存款,你已经超过了中国人存款的平均值了,你有十万元存款,你已经进入到了全国前20%的行例之中了。
当下的年轻人8o%的人是没有存款的。
现在疫情仍然没有结束,经济还是处于停滞状态。
对于未来的中国经济发展,毫无疑问,大家都充满了百分之百的信心和期待。
但是,人是活在当下的。盼望疫情彻底结束,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进入到正常的状态。以使消费者恢复信心,大胆的买,买,买。以使市场早日的繁荣起来。
不管是上海,还是北京,以及全中国所有的城市,都爆发出来,如长江之水一样洪流滚滚的购买力。这一天到来的日子,应该不远了。
为什么上海解封后没有报复性消费?
1,上海的富人们已经进行报复性消费了,
但富人人数不够多,富人们饭每天照样吃三顿,
衣服照样一天穿一套,
富人们家里已经有几套房,几辆车了 ,再买新房的需求不大,
再买新车的需求也不大,
上海2490万常住人口,真正财富自由的富人也就200多万人
剩下两千多万住在上海的人,是中产阶级,小康家庭,穷人,
这些人当中少部分人收入还在持续增加,也和富人一起进行了报复性消费,
但大部分人都出现了收入减少,对未来的收入不乐观,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不敢报复性消费,
担心消费多了,积蓄少了,无法应付未来存在的变数。
2,住在上海的人,一半是有房贷的人,
每个月要交高额的房贷,少则几千,多则几万,
房贷压着这些家庭喘不过气来,
房贷往往都是20年,30年的长周期,
这么长的还款时间,每个人都不敢松懈,不敢消费。
3,住在上海的人,另一半人是没有房子的,
靠租房过日子,上海的房租很贵,少的一两千一个月的合租,
贵的房租每月要几万,
这些人平时看着收入不错,每次交了房租后,
银行里的积蓄立刻少了大半,所以也无法报复性消费。
总结来说,还是大部分居民收入太低,积蓄太少,没钱消费。
为什么上海解封后没有报复性消费?
拿什么报复?钱包也得有钱啊!
群里有几个朋友是上海的,天天跟我们分享生物物质的价格,每天看到我们这边的菜价那就一个羡慕啊。他们的消费翻了好几倍,工资还缩水了,过了两个月,钱包缩水一大截,开放了他们也只敢吃顿火锅跟肯德基。
看到新闻报道上海报复性消费,问他们报复了没,答曰:两个月花了半年的钱,除非是地主家,不然谁敢报复哦
为什么上海解封后没有报复性消费?
谁说没有!
其实有的![捂脸]女人的报复性消费。
解封后五月底一天我去逛商场,江XXX店里,买了三套,本来还有有一套,店员和我说没码了,新款卖脱销了……大家报复性消费新款已经有三款脱销了……[捂脸][捂脸][捂脸]
当时笑死我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