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议论钟薛高,正常吗?
全网热议钟薛高,当然是不正常的!
我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说正常!
没错,钟薛高是卖了高价了,但你不买不就可以了吗?难道还有人强买强卖了吗?逼着让你付钱那种?
不过是一个两个拿了贵价雪糕又不好意思放下的人,觉得挺委屈的,于是找到网络渠道发泄,然后一看,咦,总算有人说是东西贵了,看来不是自己买不起的问题,于是这声音就被放大了!
而某些网络博主为了流量,也开始来蹭钟薛高的热点。什么放在室温下多久融化,还有更绝的,直接用火去烧钟薛高!但凡有过初中物理知识的人,都知道就算是大雪直接用火去烧,也是烧不化的!
你说这到底是为什么?我没有替钟薛高正名,因为它的价格确实是贵,我不会去买。
雪糕品种很多,有贵的也有便宜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了呗!就比如我喜欢的另一个牌子的巧乐兹,明明是同一个系列,也有3.5块和10块的口味差别,基础款是3.5的,柑橘口味的则要到10块了。你说它是乱收费吗?其实不过是针对人群不同!
不然茅台为什么也推出雪糕,你觉得茅台雪糕那么贵,有人会去买吗?当然有,只不过不一定是你我而已!
一个产品面向市场,能够持续两年,那么至少说明它是有针对人群的,否则早就亏本干不下去了!你说钟薛高为什么口味研发越研发越多了?
·钟薛高的成本多少我不知道,它的定价能否让它赚多少钱我也无所谓,有所谓的是买了觉得吃亏,又不好意思开口的那些人。
就像奢侈品品牌,一件T恤四五千块钱,我肯定觉得贵,但那妨碍它有人购买吗?不妨碍,因为真正会去买的人不在乎这几千块钱!
要说钟薛高非有什么错误的话,这就是它的包装太过朴实无华了,让人误以为它价格不贵!
不过,自此钟薛高被人质疑以后,据说要推出独立的冰柜了,这样就不会和其他的雪糕混在一起,被人称作“雪糕刺客”了。
一句话,我觉得买东西,买自己认为合适的就可以。人家卖得贵是人家的事,除非质量本身有问题,那么监督局需要去监管,但如果只是卖得贵,东西本身没问题,没有人能去管它。
所以现在网友针对的,也是这个雪糕里面的添加剂问题,因为这些才是一个产品的基本核心,产品有问题了,那么肯定要处理。可如果查不出产品有问题,它的定价也是可以自由决定的,毕竟需求决定市场。这一点千万不要忘,否则你很可能很容易就被人当枪使了!
这个时代是自媒体的时代,是流量的时代,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一个人都可以提出合理的质疑,有的人纯粹是好奇,有的人却是一心使坏,俗称带节奏。
当网络上有人在讨伐一个产品,可能是产品本身确实让人不满,但若整个网络层面都在讨伐一个产品,那么,你说没有品牌竞争对手的有意灌输,自媒体的博噱头求流量,我是不信的!
钟薛高贵,不是错,错的是知道贵了却因为面子还是买了,吃了之后又觉得自己亏了的人。不喜欢,嫌太贵,直接不买不就行了吗?
这世界真的没有那么多强买强卖,你的情绪都是由你的选择造就!
全网议论钟薛高,正常吗?
正常!吹嘘自己用最好材料的钟薛高,居然连自己的生产工厂都没有!全是代工!你敢相信吗?号称真材实料的钟薛高居然食用胶多的可以让雪糕一两个小时不融化!假冒伪劣产品居然敢卖高价又不是奢侈品你当消费者傻吗?
全网议论钟薛高,正常吗?
今天他们玩雪糕,搞营销术价格涨几倍我没有发声;后来他们玩米面油,又炒作了许多新概念,价格涨好高,我又没有发声;再后来他们又玩其他衣食住行的东西,都是我的生活刚需,价格都被炒得离谱,这时候我已不敢发声,因为这时候发声就代表我是一个loser,活不起了.....
全网议论钟薛高,正常吗?
正常啊,当一根消暑的雪糕失去了它应有的功能和意义,比老百姓一天伙食费都贵时,它就不该当雪糕,应该和驴之类摆在一起,有钱人的玩物。同时,它并不比一根光明赤豆棒冰好吃。
全网议论钟薛高,正常吗?
钟薛高之所以在专卖店占据好位置,是因为资本之间勾结,给的返点高,卖一只的利润等于好几个普通雪糕,骗一个是一个,这次不应该只追究钟薛高,还应该追究便利店故意混淆不同价格雪糕,助纣为虐的责任。。。
全网议论钟薛高,正常吗?
钟薛高可以说是最近最火的一个话题了,连安倍的被杀也有网友和它拉上关系,看见大家对他的反感不是一点半点儿,我觉得主要原因如下:
1.过高的价格,但是却爱伪装哈根达斯也很贵,但是他会明码标价,会单独在不同冰柜里,或者有自己的专门店;DQ也一样很贵,但是一样的,人家只是在自己的专门店里销售,并且明码标价。这种你情我愿的消费,谁也不会去多说什么。但是钟薛高,却喜欢伪装,埋在普通的雪糕中间,不明码标价,或者价格标的不够清晰,成为“雪糕刺客”,引起了很多人的尴尬和不适。
2,与价格不匹配的口感如果价格贵也就算了,那么总要让付出有所值得吧,但是尝过的人都知道,钟薛高并没有什么惊艳的口感,甚至说还十分的寡淡。
3.与价格不符的健康那么价格贵,口感差,打个健康的牌子也好,总要占一样吧。但是,钟薛高的添加,在高温下不化,等等一系列的负面新闻,让它和健康也不搭边。
所以说,不受待见,就是活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