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名气很响,去吃了却让你非常失望的地方美食?

螺蛳粉提名第一!

不明白现在的螺蛳粉是怎么火起来的。明明那么冲的味道,为何有人会喜爱?

广西螺蛳粉

我曾经在广西旅行的时候,吃过现做的螺蛳粉。那时候的螺蛳粉,没有现在外卖店里的那么臭。

也有可能当时的店老板看我是游客,所以特意没有多放酸笋吧。

“臭名昭著”的酸笋~

而现在螺蛳粉以臭闻名,不知道是给螺蛳粉正名了,还是让人忽略了除了酸笋以外的本来味道。

广西的螺蛳粉,粉里面是有真真正正的螺蛳的!螺蛳粉的汤,据说是提前用一大锅的螺蛳熬汤煮成的,所以味道会很鲜美。

只不过对我来说,个人还是接受不了螺蛳粉,更本质的,其实是接受不了螺蛳粉里面臭气熏天的酸笋味道。

就一直很不明白,新鲜的笋多么好吃,为何有人偏偏要把笋做成酸笋呢?

不知道有没有广西的同学来解答一下?

还有在广西会有人吃新鲜的笋吗?

有哪些名气很响,去吃了却让你非常失望的地方美食?

名气很响,去吃了却让人非常失望的地方美食中,北京的各类小吃应该有一席之地吧。

12年国庆假期去北京玩,在朋友的带领下,依次品尝了老北京地道的各类美食,北京烤鸭、糖葫芦、果脯、老北京铜锅涮等,当然也少不了名气响当当的北京地道小吃——豆汁、卤煮、炒肝。这三样小吃,在品尝之前,我对他们的味道是非常好奇的,等到真的尝了后,真的特别失望:

一、豆汁

看着这一碗灰灰白白的液体,加上名字的“豆汁”俩字,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儿跟豆浆差不多,最多豆腥味比较浓。结果,凑到鼻子跟儿一闻,整个头腔内仿佛都被一股酸臭味环绕。在朋友的劝说下,我硬着头皮喝了一口,这股酸臭味更浓烈了,立马反胃呕吐。

对于一个极度热爱榴莲、臭豆腐、螺蛳粉等重口味的吃货来说,本以为能轻松hold住豆汁这个传闻中的“黑暗料理”,最终还是对它举手投降了。

二、卤煮

卤煮也叫卤煮火烧,主要是用猪头肉、猪下水、死面烧饼等堆在一块做成的,光看这卖相都十分重口,当然也让人提不起胃口。尝一口,虽然泡软的烧饼、嫩豆腐配着大肠、肥肉吃不会感觉到特别腻,但总有一股浓重的下脚料的异味,着实喜欢不起来。

三、炒肝

又是一道被名字给迷惑的小吃,本以为是炒猪肝或者其它动物肝脏,结果端上来时乍一看有点儿像我们河南的胡辣汤,但是却有些黏黏糊糊、难以名状,而且散发着浓烈的内脏的味道。

炒肝其实就是肥肠、猪肝勾芡的汤,朋友说,懂行的老北京人都是喝炒肝,托着碗底,举到嘴边吸溜儿着喝,不能拿勺喝,因为勺子一搅合炒肝儿就懈了,稀汤寡水的不好吃。

虽然光闻着味道我就想逃了,但还是鼓起勇气吸溜了一口,简直腻到五脏六腑直打颤,跟喝肥肉没什么不同。

不得不说,北京的这几样小吃名声都很响,但真的很重口味,不是所有人都能驾驭得了。

有哪些名气很响,去吃了却让你非常失望的地方美食?

我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实在是太多了,就捡几个特别失望的说说吧:

1、河南的胡辣汤,说实话这汤看起来还行,早上河南人民都离不开这一口,再配上烙饼,看他们吃得我都馋。结果自己尝了一口,一股浓浓的胡椒味道,还伴着浓郁的生姜味道,简直就是在吃一碗大料,完全超越了前一天吃灌汤包的失望感。为了让自己能够适应我憋着气又吃了几口,实在是吃不下去。所以胡辣汤一直是我失望榜排名首位的。

2、西湖醋鱼,小时候就听过西湖醋鱼由来的民间传说,再加上我好糖醋口,对西湖醋鱼的敬仰一直如滔滔江水,终于在若干年前的某日,于西湖岸边某饭店一亲芳泽。鱼上桌样貌还是诱人的,赤色酱汁包裹着鲜嫩鱼肉,一块鱼肉进嘴,烂乎乎的还有点腥味,酱汁味道并未入到鱼肉里面。敢情就是鱼在水里汆了一把淋上汁啊,还温呼呼的没个热乎劲。

3、包子,可能生活的江南地区,薄皮汤包就是我们日常对包子的理解。所以无论是西北的灌汤包还是北方的发面包子都不太入眼,著名的如庆丰包子,猪肉大葱馅,真是难以下咽,除非饿极绝不会考虑。天津狗不理,这名字真没叫错,包如其名,除了贵哪哪都是毛病。

有哪些名气很响,去吃了却让你非常失望的地方美食?

1.小杨生煎。上海人趋之若鹜,慕名吃了两次吃不出精髄何在反而腻得慌。一盘4个吃了2个放弃挣扎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体本来就是一堆充满记忆的细胞,一旦养成那个口味就成为一种偏好了,悬殊太大的就不好接受了。我想上海人如果去到我们贵州也会大概率被当地辣和酸辣的菜系劝退的。

2.天津大麻花。乍一看挺有食欲,特别如手腕般粗大的那种,结果吃到一半干得不行赶紧来两碗孟婆汤类喝的救命。

3.狗不理包子。跟朋友在豫园游玩时,排队半小时点了两笼包子加个小菜,好像150元吧,但是完全没有吃出100元的价值,还不如早上屁巅屁巅去上班的路上买的2.5元一个奶香包荠菜包,名不副其实,真的是狗也不肯理。

有哪些名气很响,去吃了却让你非常失望的地方美食?

错的地方遇见错的人!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武汉的热干面和莲藕排骨汤美味非常,可是大叔在武汉户部巷的某某记吃过之后,就开始怀疑全国人民的味觉是不是都出了问题!后来大叔不死心,又在寻常巷陌找了家人多的小店再试一次,试后才知道大叔和全国人民都一样没有失去味觉,错的只是有些店不配其名!

人之砒霜,我之甘饴!

地域不同,气候不同,风俗不同,所以口味也会不同。大叔是广州人,对广式拉肠、生滚骨腩粥爱得不要不要的,但北方朋友可能觉得拉肠淡而无味,草鱼骨腩粥腥重难咽!去北京时看见北京人的续命美食豆汁,大叔拼尽了全部勇气,也只是尝了一小口,便与这美食断了来往!

乞丐穿了龙袍!

本来就两三块钱一个包子,甚至还不如街边两三块的,非要买一百几十一个,狗都不理,人非要去吃,失望太正常了,应该是上当!店大欺了个客,一个鸭子卖天价,肥腻难吃只几片,全聚齐了,你去那里聚,我不奉陪!

有哪些名气很响,去吃了却让你非常失望的地方美食?

我吃的最失望的是洛阳的水席。以前听说洛阳大不同的水席好吃,我们一家三口就从郑州开车去吃了。 菜的味道太失望了,牡丹燕菜一股臭味,点了好几个菜都非常难吃。 倒是十字街口有一家红薯面条挺好吃。一个大姐现场手擀的,我看是把活好的红薯面包在白面里面,然后在擀成皮,下熟后就放了一点蒜汁和辣椒汁,非常好吃。今年和老公去洛阳白云山玩了,然后转到洛阳想去吃,一看十字街变样了,哈哈哈那个心心念念的红薯面条早没有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