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了自己的共情能力,为什么会被推崇?

都说共情能力强的人,可以照顾到每个人的感受,除了自己。共情能力太强,不是离烂好人就不远了吗?

人人拥戴善良,却又讲究自保。

共情这种同理心,让世界更美好。

苦了自己的共情能力,为什么会被推崇?

你表述中所提及的共情力,有一部分是正确的,但也有误解。共情力是一种能力,共情力高,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创造和谐人际环境,对社会有益,自己也有益,所以绝不会出现苦了自己的情况。为了把事情说清楚,容我先阐明共情力的基本概念,然后再接着讨论。

共情力是什么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是指有意识地进行换位思考来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感受的过程。这个概念首先是作为心理咨询的一种技术提出的,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后来共情这一概念被广泛运用到人际交往、沟通方面,共情力被视为一种人际沟通重要能力。

共情力的中国化表达

共情虽然是罗杰斯提出的概念,但中国一直有自己的表达,“恻隐之心”、“同理心”、“将心比人”、“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老吾老而及人之老”等等。这说明中国人的人际交往注重人情事理,对共情能力在人际和社会中的作用非常深刻。《红楼梦》中有一句话“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可以说是对共情力在人际关系和个人修养方面作用的全面总结。

共情能力低下的后果

共情力是人生而具备且必不可少的能力,共情力有高低之分。共情力低下人际关系肯定会产生问题,最常见的就是直男癌患者,完全凭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女生,后果就是谈不到女朋友。婚姻生活中,夫妻中双方或一方共情力低下,那日子根本没法过,两口子各说各的,很难融到一起。直男癌只是共情力低下的小小惩罚。更严重的情况是,一些精神疾病和人格障碍都和共情力低有关:比如自恋型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患者、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和自闭症。

结论

回答到这里,你大约也可以清楚真正的共情力和你所表述的共情力区别所在了。共情力是一种认知能力,而不是一种情绪体验。你所说共情力是“照顾到每一个人的感受,除了自己”,前半句有一定的正确性,后半句对共情力就有些误解,共情是暂时从别人的角度去体验对方的思维和情绪,而这感受的主体正是自己。你把共情力高的人和烂好人相提并论,也是对共情力高的误解,共情力是认知能力,共情力高的人,在社会是属于人情练达的那种人,对别人的情绪和思维都有比常人有更深刻的认识,因此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各种关系。烂好人是容易受别人情绪感染,而放弃自己的原则,滥施同情心、盲目讨好别人那种人。烂好人高的情绪敏感度,这会导致他容易受情绪控制,而做出情绪化的行动,比如东郭先生救狼,看到狼可怜,就被那种同情心所控制而救了狼,他并不是共情力高,而是情绪易受感染,导致自己受骗。从古到今,可能没有人会用“人情练达”来评价东郭先生吧。

生活中有一些人对他人情绪敏感又反应强烈,那种感同身受让他们很不舒服,他们都把这归罪于自己共情力太高。但事实上,这是一种缺乏自我觉察能力的表现,不明白自己的情绪从何而来、不能区分情绪的边界、盲目为别人情绪负责的结果,而这并不是共情力高所具备的特征。

苦了自己的共情能力,为什么会被推崇?

如果你父母没有共情能力,应该就不会有你。如果你妈妈没有共情能力,你应该活不到今天,这就是共情能力被推崇的原因。

顾名思义,共情能力是和他人“共有一种感情”的能力。就是当别人高兴时,你也跟着高兴,别人伤心时你也跟着伤心。这是我们和他人沟通,以及建立良好互动关系的重要基础。

共情在母子、恋人、友谊等亲密关系中尤为重要,共情强烈的时候,母亲和婴儿之间,恋人之间,的“情感”是不分彼此的。也就是说,你的伤心就是我的伤心,你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这对婴儿的健康成长,以及两个陌生男女迅速建立亲密关系,尤为重要。

在普通人之间,共情也异常的重要。人毕竟是社会性动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个社会才能够良性的运转下去。而共情,是人类所有社会性情感功能中最重要的一种。不然,我们就不会有帮助别人的动机,也不会有帮助别人的动力。

当然,过度的共情是不对的。有些有“圣母”情结的人,就是“共情泛滥”,把所有的生命都当成了自己的“孩子”。这样,不但他们自己会很累,严重的影响自己的生活状态,也会给那些被她共情的人造成困扰。

苦了自己的共情能力,为什么会被推崇?

美女:你所说向“共情能力“没有搞懂这个现代语意

苦了自己的共情能力,为什么会被推崇?

简单的说,共情能力,就是体验了他人感受。也是一种关爱。对社会和谐有利,所以受人推崇。

苦了自己的共情能力,为什么会被推崇?

所谓有共情能力的人应该是善于了解别人,会站在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就是换位思考会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矛盾。这样的人是会被尊敬推崇。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