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送给我父母的高档月饼,弟媳转手送给了娘家,我很介意怎么办?
你送给你父母非常高档的月饼,说明你确实非常有孝心,对自己的父母很很疼爱,确实值得称道。
可遗憾的是,这么好的月饼,你弟媳妇转手就送给了她娘家、孝敬了她父母。你心里非常介意、非常不舒服,这确实也可以理解。
碰到这种情况,你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应该怎么去处理呢?
个人建议,这一次就算了,既然你也已经送给你父母了,你弟媳也把月饼拿走了,再说什么也都没有意义了。否则,只会增加家庭矛盾和冲突,让你父母亲和弟媳都难堪。
那以后该怎么办呢?
以后,你再有好东西给自己父母亲的时候,比方说好的月饼,比方说好的糕点,比如说好用的东西,等等,你就直接先打开,让你父母亲先尝、先吃、先用。
这样之后,你弟媳再怎么也不可能去拿你父母亲已经试吃过、试用过的东西孝敬她的父母亲了。
我觉得这是个好办法,你这样做会比较合适,你不妨先试试,看看情况到底是不是会好一点。
我送给我父母的高档月饼,弟媳转手送给了娘家,我很介意怎么办?
再高档你送岀去了,到了人家就是人家的东西,至于咋处理你就无权过问了。
我送给我父母的高档月饼,弟媳转手送给了娘家,我很介意怎么办?
你不要把月饼,看得太认真。
中秋节的月饼,说穿了,就是一个包装精美的外交使者。
今天,A君将月饼送给了B君,顺带,也送出一些客套话。
B君也借中秋之名,将它转送给了C君,祝他美满。
C君再加上一些祝贺词,又送给了D君。
这盒月饼,在人们的恭喜祝贺声中,马不停蹄地穿梭于朋友之间,充当多位主人的亲善使者。
可见,人们更注重月饼的礼仪作用,而忽视了它食品本质。
将它如佳节礼品送给友人,只是想借月饼之缘,来增情义之重。所以,不要纠结于它最后被吃进谁的肚子,已经不重要。
它的食品属性淡味隐退,相反,它奔波于亲友之间,完成了神圣而庄严的穿梭外交,达成融通巩固友谊之重任,这才是月饼在新时代最大的成功之处。
所以你当将月饼送出以后,就已经表达了你的诚意,祝福对方花好月圆,幸福满满。
别去苦苦追问,月饼以后的去处,它多周转几次,当然是属于绝对增值的好事。
中国人往往把传统节日,当成一种增进友谊的机会,来发挥它的余热。
现在,人们都有不喜欢吃含糖量高的食品,作为传统食品的月饼,当然也算一例。
所以,月饼的食品价值正在降低,还好,它的另外一个属性,就是它的礼品价值猛增。
人们正是利用它的这个作用,来促进亲戚朋友之间的友谊,这也是月饼的一个新的历史使命。
我送给我父母的高档月饼,弟媳转手送给了娘家,我很介意怎么办?
介意也没办法,买个教训,以后呢,给父母买东西,买回去,当着父母面假装让父母当场吃,拆,拿出里面的拆两个。我姐姐的婆婆和公公就是这样,大媳妇买的东西转身让小儿子拿走,重点是小儿子生活条件更好些。后来我大姐就是买卫生纸都当场拆
我送给我父母的高档月饼,弟媳转手送给了娘家,我很介意怎么办?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这件事,我们可以有两个可以探索的地方。
1 可以尝试在生活去多去表达你的感受。
我猜测在平时的时候,你多数时候遇到委屈也是不吭声的,这一次,可以尝试去表达,至少下一次,对方知道了你的界限在哪里。
2 看见自己的付出,允许对方有抉择权。
你送回去的礼物,被转送出去。
我相信你爸妈是知道的,而她们也会看见你对他们的用心,这是很值得看见的一个角度。
所以,他们会看见你的付用心,你也要试着尊重他们可以自由主宰物品。
问题本身不是问题,问题背后的东西值得我们探索。
我送给我父母的高档月饼,弟媳转手送给了娘家,我很介意怎么办?
不同的人从不同视角看问题,结论就会不一样。
我是这么看的:你送的月饼,父母高兴、弟媳转送,你弟媳和她父母也高兴、你弟节省了再买月饼的费用。你一盒月饼发挥了这么多用处,非常值了。唯一不好的是,你父母没吃到你的月饼,你可以问问父母,如果没吃月饼很难过,那以后把高档改成中档,数量加倍,而你的支出不变。
你很介意的话,可以这么处理:1.在娘家看着父母吃完月饼再走;2.召集父母和弟弟弟媳开家庭会议,声明月饼未经你同意不得转送;3.以后不送父母月饼。
我觉得送出去的东西物权已经转手,至于再转送那是人家的自由。你自己想想,人家送你的东西是不是都自己吃完用完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