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顾一切从体制内离职后,发现自己其实是普通人,很迷茫该怎么办?

早些年,身边好些位系统内很有点知名度的领导都走了,都离开了体制内到外面闯世界去了。客观地讲,几年下来,在外面混得好的并不多,混不怎么样的还是占多数。

就像题主说的情况一样,大致确实是差不多的。在体制内的时候,你的地位、身份、职务在,所以,大小也算是个人物,人前人后的,也都能得到同事们的充分尊重。

可是,你到了外面去了,离开了体制内了,可能就像题主说的,也就是一个普通人。不管你之前的身份、地位有多显赫,也不管你之前的影响力、号召力有多大。

一旦体制内的一切你不再拥有,作为体制外的人,谁也不会把你的过去当成你现在拥有的一切来尊重你。这个社会,原本就这么现实。

就前面说的那些个领导,有几位去了上市公司当领导,但最后都好景不长,大概也就一两年以后,就纷纷都离开了。为什么离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完全适应不了。

后来,他们又兜兜转转地去了不少其它公司。由于余光不再,多数也就是另谋职业而已了,就像多数社会人一样,再没有多少特殊之处。

走得比较好的倒是一位去了大学当教授的领导。几年下来,他已经悄不声息地实现了自己职业身份的转变,从体制领导成了大学教授。

但话讲回来,以前在体制内当领导,现在在大学里面当教授,不同样还在体制内吗?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个工作岗位罢了。

当然,好也好,差也罢,不管怎么样,离开了就离开了,好马不吃回头草,都没什么好说的。而仍然还在体制内的,如果没有好的去处,就别想太多了,继续干着吧。

人生,原本就像钱钟书的《围城》一样,心理也好,道理也罢,确实都是一样的,真的没什么好说。

不顾一切从体制内离职后,发现自己其实是普通人,很迷茫该怎么办?

大妈我一起也在体制内。我理解你!我年轻时在中直机关工作。

体制内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一种错觉: 单位即我!

这是离开体制后我发现的。在体制里,单位会给你加上一道光环。

我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大多数年轻大学生小姑娘遇到的一些问题。

比如,在一些年长的,成功的人,所出席的一些场合聚会中。应当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应对处理。我只要知道,如何面对自己的领导就行了。其他场合都是游刃有余的。因为,我之习惯,即是规则。

比如,有的地方上的同志,带着上市公司的企业家进京办事。酒桌上,领导没到,我到了,那么我就是中心。至于是喝茅台酒还是喝杏仁茶,看我方便。那都是身价不菲的人呀……

但是,他们在体制内的同志心目中,就是一群被管理的对象和单位。

其实,说白了,这就是权力!

权力让我们觉得自己挺了不起的。因为你代表政府呀!

但是,离开了体制,你就是你自己。所有的光环,就是停电了的灯泡,没有一丝闪亮价值了。

离开体制的人有两种。

一种还是会依赖体制生存的。

比如,一位中直机关的干部。年纪轻轻,博士学位。在机关里,有比较好的人脉。然后利用这种人脉,延展到商界。合伙人出钱,他组织调配,联合资源,运筹帷幄,出面沟通。

就凭借这个能力,能让其他股东,将一部分股份拱手相让。他“平地抠出饼,空手套白狼”成为一位上市公司的CEO。这是好多离开高级平台的,体制内人员的一大走向。

比如,司法系统的人,转干律师事务所了。

但是,要转变思路了。商场是讲究共赢,与竞争渔利的地方。机关的工作方式不适合商场。这里不是垂直管理,是联盟共赢!

神仙老虎狗,你都得会扮演呀!要还是老牛轰轰的,不得成事呀!

好多从机关下海经商的人都没有成功。就是在于,不会联合,不能提供新资源了。只吃老本,没有输出,谁买帐呀!

再一个就是彻彻底底的“仙女下凡了”。比如我。

我是因为心脏病,要人命!才恋恋不舍的离开单位的。后来,病看好了一半,但是,还是不能胜任全职工作了。

那就是脱胎换骨,重新做人了!

我当老师去了。以前的工作单位,我好多现在的同事根本就不知道。我觉得也没必要去说。我离开北京到天津了。虽说不上隐姓埋名,但是,和以前的朋友同事联系也极少了。

转换心情,就是踏踏实实的工作。我们单位其实是一个平台。就是组织各个高校的老师“走穴”。干培训机构。给企业管理人员讲课。

我就是一个老师,讲好课,让大家得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寓教于乐,教学相长。这就是我的一切所想所做。其他事,我都不放在心里。

我开始认识新朋友。按照他们的思路想问题。处理问题。不搞高姿态,假大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好多原来的固定思维方式,是不好改变的。

但是,我做到了!因为我心态好。我知道自己的新工作来之不易。我能和过去的一切画分割线。不回头,不留恋。往前看,观风景。

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对你这种,比较迷茫的心态。老想着过去,就耽误未来了!

从新开始吧!

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重新通电,开灯!

不顾一切从体制内离职后,发现自己其实是普通人,很迷茫该怎么办?

我也是,突然感觉自己的人生不能这样下去,40岁的时候,我毅然决然的离开了体制。周围同事都用同情的眼光看着我,40岁还能干啥?私企35岁就要裁员了。关键从05年进入体制,这十几年对自己又有多大的提升。

周围的同事以年龄大的军转干为主,在他们看来当时都没有自主择业,现在怎么可能离开呢?在基层的清水衙门也就这样,稍微一点荣誉,大家都争得头破血流。我想起《呼啸山庄》里的一句话,人啊,在一个小环境里呆久了,就把这这个小环境里出人头地当成自己唯一的追求,不管不顾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

出去走走是好事,基层的体制,天花板很低。低到你刚入职就可以一眼万年的看到尽头,科员就是你的天花板,每年几十块钱的工资增幅,让你恍惚。唯一好的是稳定,是的,稳定的穷一生,如果你不够灵活或者胆子不够大,这里确实磨人,在物质匮乏下磨人。

工作的内容日复一日,毫无成就感,坐着初中毕业的人都能做的事情,我可是重点大学毕业,我可以忍受清贫,但实属不愿意荒废。我从小地方出来,吃了那么多苦。就是为了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突破生活的束缚。

可是体制内需要的唯唯诺诺,这里级别之间深严,不苟言笑,必须服从,虽然你知道领导是错误的,是有自己个人利益的,但是你不能说,只能装傻,难得糊涂。

所以40岁的我还是出来了,不愿意在违心,想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对得起自己所学,一展自己抱负,即使最后衣不遮体,食不果腹,我也愿意。就像野生动物不愿被饲养,即使天天不愁吃喝又怎么,这不是我追求的,我喜欢的是自由。

离开体制,至少我的心事快乐的,我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规划自己的人生,我好在是学法律的,还有一些专业知识,饿不死足以,一生无他追求。

不顾一切从体制内离职后,发现自己其实是普通人,很迷茫该怎么办?

我36岁辞去市政府的公务员,即将任命副处长,我也毅然离开。现在打拼7-8年,小有成就,依然感觉自己是个普通人,上有老下有小,还有公司还有二三十个员工需要我引领往前走,我觉得离开体制,一定要有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更要有落地实行的能力和毅力,回望多少个日子没有休息加班加点,多少个日子在车里休息,开累了就靠在路边睡十分钟,多少次的晚睡,多少次忙的饭也吃不上,过劳胖,亚健康,睡眠不足。不过,现在进入发展期,我有了时间静下心来重新思考启航,往前走。离开体制,我明显感觉自己的能力提高,务实。但同时感谢体制培养锻炼了我的综合能力。奉劝大家在离开体制前,先把自己的内功练习好,这个很重要。大概想起来的写这么多。

不顾一切从体制内离职后,发现自己其实是普通人,很迷茫该怎么办?

福中不知福,混到在吃土。下家没找好,饭碗已扔出。咋怎没脑子,事前缺细虑。鸡飞蛋也打,心中忒没数。左右前后比,自己无长处。普通人一枚,迷茫找出路。焦了尾巴梢,已然逼绝途。挥刀斩幻想,趁早拨迷雾。头脑重新理,收拾迈阔步。事在人去为,反弹将底触。一片光明来,努力再付出。甩开袖子干,不怕累与苦。以后的以后,日子变舒服。

不顾一切从体制内离职后,发现自己其实是普通人,很迷茫该怎么办?

我35的时候离开体制了!严格说不算体制,我是在国企,部门经理,一年大概30万左右。但是工作压力真的是大,文山会海,写不完的ppt,电话必须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一方面完全没有个人生活空间,另一方面开会写材料,我感觉都是在务虚,没有创造实际的价值!

哪一段时间,无休止的工作,让我身体状况越来越差,而时时紧崩的神经让的得了电话恐惧症,只要铃声一响,就浑身一抖,知道又要忙活了!

另外,我已经到了天花板,我已经知道我退休是什么样子了,大概率在这个位置再熬20年退休,运气好升一两级,以部门总经理的位置退休!

我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35岁时决然辞职了!现在已过了5年,我可以睡到自然醒,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做自己喜欢的事,看看书!

有人说那生活来源呢?现在这社会,只要你不懒,那里会饿死人?

人的一生,太短暂,如果不敢尝试,永远困于一隅,坐井观天,那是一种悲哀!只有你勇敢走出去,你才会知道,外面的世界原来如此宽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