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所说的“江山社稷"是什么?

古人一般不会将“江山社稷”四个字联起来用。江山

古人最早说的是河山,或者说山河,河指的黄河,山指的是依河而成的山。

江指的是长江,同理江山也是指依江而成的大山。

古代是黄河流域的文明占主导,北方远远比南方发达。比如三国时期,东吴的地盘是很大的,但居南方,总体实力与曹魏比差挺多。

东晋南渡之后,南方经济得到发展,北宋南迁之后,南方经济、政治地位都在上升,长江流域开始处于上升期,一直延续到今天。

所以从山河到江山是南北话语权的转换过程,江山代指天下远比山河代表天下时间来的近。

社稷

社就是社宫,也就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

社有春社、秋社,大家也看过鲁迅先生写的社戏。这些社都是同一个意思。

从“社”可以看出这是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最重的就是土地。

稷是一种农作物,有人说这就是谷子,当然古人认为稷是百谷之长。

江山社稷

江、山表达的是地盘,社稷关注的是民生,地盘稳固,百姓安居,这就是江山社稷。

古人所说的“江山社稷"是什么?

“江山”,引申特指国土及国家。即疆域的山川与山河。

“社稷”,乃土、穀之神。《周礼.春官》.《大宗伯》有:“以血祭祭社稷五祀五嶽”说。(注):“社稷土谷之神,有德者配食焉”解。《白虎通义》三.《社稷》载有:“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 …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释。

《孟子》.《盡心》下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

也就是讲: 历代封建王朝,必先立社稷壇墠(古祭祀场所);滅人之国,必變置灭国的社稷。因以社稷为国家政权的标志。

古人所说的“江山社稷"是什么?

江山社稷,是国家的代名词。文言文中的社指土地神,稷指五谷神,合起来代指祭祀,古时祭祀是国家的大事,所以渐渐成为国家的代名词。

社指土地神,稷指五谷神,合起来代指祭祀,古时祭祀是国家的大事,所以渐渐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孟子·尽心下》中便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述。江山就更是指国家了。所以江山社稷就是指国家。

社为土,稷为谷,江山社稷就是让老百姓在万里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种庄稼。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社稷稳固,百姓就有吃穿不愁。

《孟子·尽心下》中便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述。

古人所说的“江山社稷"是什么?

古人说的江山社稷,需要把这个词里面的四个字拆分来看。在文言文中,「社」指的是土地神大地之母——后土,「稷」指的是五谷之神稷王——后稷,合起来代指古代帝王家的祭祀之礼,古时祭祀是国家的头等大事。

因此社稷也就渐渐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孟子·尽心下文字》中便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述。社稷就是指百姓民生,江山就是指国家。所以江山社稷就是指国家民生。

这样理解下来是不是就比较清晰了。那么“社稷”这个词最早是出现在哪里的呢?

据史料记载,用“社稷”一词来代指民生,最早是出自于东汉时期的《白虎通》一书。

书中的原句是:“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可遍敬也;五谷众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皇帝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作为帝王理所当然的应该为天下人求得福祉,而人没有土地就没有容身之地,没有谷物就没有食物,但是五谷这么多不能一一祭祀,于是就封“社”为土地之神,“稷”为五谷之首用来祭祀,通过后来历史的不断演变,也就有了用社稷代指国家的说法。

另外有一种说法,是说自汉代以来,社也被作为最小的行政单位,大约二十五户为一社,因为土地广袤无边,不能全部祭祀,因此划分一社为祭祀单位,所以现在大家常说的社会、结社这些词,最早都是跟社神有关,遍布神州大地的土地公公,就是由社神演化来的。

综上所述,就是电视剧里“江山社稷”这个词的基本意思了,本质上还是说要以民生为核心,只有人民都有地种,有粮食吃,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才能江山永固定。

就像我们常说一个人有福气,这个「福」字,就是说一个人有衣服穿,有一口田可以种地,有粮食吃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丰衣足食了。

古人所说的“江山社稷"是什么?

谢邀,江山,是指皇帝控制下的土地,社稷是由传说而来,需要仔细讨论讨论。

社,是指大地搭建的高大平台,古代的祭祀,就是指拜天地,祝福大地平平安安,没有灾难。古人祭祀的土地神也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可以说是我们的祖先。在我们说之前,我们必须谈谈合作共工的问题。共工是谁?据史料记载,共工是我们的祖先黄帝的下一代,他是黄帝的继任者。据说,在古代洪水爆发的时候,共工的儿子句龙用土壤建造了一个平台,让人们躲在上面躲避洪水。这些高大的平台被称为社,所以后来人们用社来作为祭祀,并祈祷不会有自然灾害和国泰国民安。而句龙,又被称为人心所向的大地之神。需要解释的是,这是我们的祖先,大地之神,而不是神话传说中编造出来的土地神,因为神话中的土地公众中还有其他人,据说是宋代之后才有的。而句龙,是我们的祖先在祭祀之初的大地之神,也被称为社神。

我们再说说稷

稷,是农作物的总称,稷在古代是指主管农业的官员,被称为稷神,是烈山氏的儿子柱。"烈山氏是谁?据《国语》和《左传》记载"烈山"比"神农"这个人出现得早。烈山氏在史书中的记载较少,而且它的年代也被认为早于黄帝。烈山氏是在文学中发现的,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左传昭公29年"记载:"烈山氏之子曰柱为稷,从夏至上。"国语鲁"义云:"曾经有世界,它的儿子叫做"柱",能殖百谷百蔬。因此,在他死后,他被称为农业之神,也被称为五谷之神。

这里有一个问题,有人说社神的神是大禹,"史记。"封禅书"包含:"周公成王后,郊祀与天空相匹配,宗祀在明殿祭祀国王,与上帝相匹配。自玉兴修复社会祭祀以来,有一座寺院,郊社所从来尚矣。"周成王开始在郊祭祀后,首先祭祀了社区和济二庙,然后许多社会和历代的稷和祭祀都被列为国葬。

总结:社会祭祀始于大禹,大禹不是社神,而是从他开始有社祭祀,社神是句龙。

古人所说的“江山社稷"是什么?

中国古人所说的江山社稷,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国家。

"江山"这个概念在现代人心中此较明悉,什么打江山、坐江山、保江山,一听便知。而“社稷,”在远古时代属“社”和“稷”两个范畴。

“社”,为土地之神,是部落、国土的象征。将东西南北中五种土奉在祭坛上的时间,地点和礼仪叫做社。

“稷”是一种植物,泛指五谷百草。

传说,夏朝时烈山氏的儿子柱做稷正(官)主管农业;共工的儿子句龙主管土地。人们为纪念他们两人做出的巨大贡献,将他们奉为土神和谷神一道祭祀,始有社稷之说。

中国有着几千年农耕文化的传承,土地被视为立国之本,衣食为民生之基,社稷为国家之宗。渐渐的江山社稷也就成了国家的代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