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孔子会被称为“孔老二”?

孔老大又是谁?孔子的哥哥?

孔子是尊称,孔老二这个名称大概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应该没有人敢用的。因为孔子一直高坐在历代封建王朝的神坛之上,受万人敬仰,居圣人之位。

当然孔子的确很伟大,如果您真的走近孔子,您就会发现孔子居圣人之位一点都不过份。我曾经写过《古人提和为贵的真正用意是什么》表达了这个观点,以下是文章开头截图。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本是殷商后代,宋国王室后裔,不过到了叔梁纥这里就不怎么样了。叔梁纥为了逃避宋国之乱逃到鲁国,任陬邑大夫。怎么说还算是官员。

他的正妻生了9个女儿,纳的小姜生了长子孟皮,孟皮的脚好象有些问题,于是叔梁纥又想开始纳妾,60多岁的叔梁纥娶了不到二十岁的颜徵,两人的年龄相差很大了,如果按照越国当年刺激生育的政策来说,这样的婚姻是不被允许的。

很多人认为孔子的父母的“野合”是偷情,实际就是与礼不合,因为一个六十多岁的人怎么可以娶十几岁的小姑娘呢?

这两个年龄相差这么悬殊之人,最后生下的孩子就是孔子。

孟是庶长子,比如孟皮就是庶长子,曹操字孟德,也可以看出曹操是庶长子而非正妻所生。孔子的长子伯鱼,这个伯就是嫡长子的意思。如果是小妾生的就会被称为孟鱼。

孔子自然就成了第二个,那就是孔老二,孔子字仲尼,这个仲就是老二的意思。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就去世了。所以孔子是由母亲带大的,他的年少的生活是比较艰辛的。

孔子的母亲颜征在孔子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所以孔子一生的成就全是靠自己努力打拼而来的,抛开孔子的学说不说,光这一生的努力就够励志了。

孔子30岁的时候就见到齐景公,如果不是晏婴等人的劝阻,或许孔子已经在齐国得到重用。

孔子是孔老二这本来就是事实。现在还有人称孔子为孔二老,往往是对儒家不喜欢,或反对儒家、不了解儒家之人对孔子的称呼。

为什么孔子会被称为“孔老二”?

孔子被称为“孔老二”是后来的事,是那个“火红年代”对孔子的蔑称,含有强烈的贬低、嘲弄的口气。

在古代可没人这样称呼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在古代被尊称为“孔圣人”,一代至圣先师。他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可不姓孔,而是姓子,孔氏,名丘,字仲尼。

<孔子>

孔子为什么不姓孔呢?

原来在春秋战国之前,一个人的姓氏和现代的姓氏意思不一样。

春秋战国之前,“姓”最初代表一个人祖宗居住的地方,也可以视为氏族姓。“氏”则代表着家族分枝出来居住的地方。因此有“姓万世不改,氏一代可易”的说法。

孔子的先祖是商朝的开国皇帝成汤,也称商汤,子姓,名履,也就是说成汤姓“子”,其后代子孙孔子因此也姓“子”。

<商汤>

大约在战国后期,姓和氏开始合并称姓,所以孔子的后人在战国之后才开始改姓孔。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子姓,名纥,字叔梁。鲁国昌平陬(zou)邑(今山东省曲阜)人。

叔梁纥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号称“万人敌”,是鲁国三虎将之一,官拜鲁国大夫。

在没有娶孔子母亲之前,叔梁纥有一妻一妾,妻子施氏为他生了九个女儿,人称“九凤”。

叔梁纥很想要个儿子来继承他的爵位。无奈施氏只会生女儿,想再生儿子无奈年龄太大了。

<叔梁纥力举千斤闸>

这时叔梁纥纳了一个小妾。还别说小妾很争气,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叫孟皮。随着年龄的长大,叔梁纥和小妾发现孟皮是个瘸子。按照传统继承制,有残疾的儿子不能承袭爵位。

怎么办呢?

估计此时叔梁纥也对小妾失去了信心,眼看自己快70岁的人了,仍然没有合适的继承人。

这时叔梁纥相中了颜氏小女儿颜征在,于是托人上门求亲,想娶颜征在为妻。谁知颜征在爽快了答应了,这一年她17岁。

<颜徵在剧照>

一个70岁的老头娶一个17岁的小姑娘为妻,这在古代也是不被祝福的婚姻。二人没办结婚仪式,就偷偷在尼丘上野合了,第二年生下了孔子。

孔子因尼丘山得名,孔子名“丘”字“仲尼”。

在古代,兄弟排行是用“伯、仲、叔、季”来排列次序的。也就是说,长子用“伯”字,次子用“仲”字,三子用“叔”字,四子用“季”字。由此孔子行二用“仲”字,

按照这个次序排列,孔子的哥哥应该叫“伯皮”才对,怎么叫“孟皮”呢?

<孔子剧照>

原来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觉得“伯皮”和“包皮”发音相似,于是用“孟”字代替了“伯”字。在古代,“伯”和“孟”的意思一样,都是最长、最大的意思。比如孟姜女,说的就是姜家的大女儿。

<孔老大孟皮剧照>

综上所述,因为孔子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所以后来人戏称孔子为“孔老二,孔老大自然是孔子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孟皮。

文/秉烛读春秋

为什么孔子会被称为“孔老二”?

姓孔,名丘,字仲尼,排仲,老二的意思。古代家中哥们按伯仲叔季排序。加之批林批孔运动,称为老二带有贬义,孔老二由此而来。

为什么孔子会被称为“孔老二”?

孙工试答:为什么孔子会被称为“孔老二”?

孔子,孔仲尼。“仲”,兄弟排行次序二,故,“孔老二”。

我是先知道“孔老二”后知道孔子,孔仲尼,孔圣人的。1974年我小学2年级,不上课,天天写批判稿“批林批孔”,多数是把报纸上带有林彪、孔老二字眼的文章,用毛笔歪歪扭扭地写在报纸上,包装纸、白纸上糊在墙上。

……。

我记不得是在哪本书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批林批孔就是把故去2400多年的孔子和2年另4个月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的林彪,放到一起批判。

批判和批评不一样。

1978年高考历史一道填空题,如果填写“孔老二”不给分,填写“孔子”、“孔丘”、“孔仲尼”、“孔子 孔丘”、“孔子 孔仲尼”、“孔仲尼 孔丘”“孔子 孔丘 孔仲尼”都得分。

孙庆国:读了不到2年的高中,教了不到3年的学(民办教师),参加了4次高考(自学的高中教材)的机械工程师。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

为什么孔子会被称为“孔老二”?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家里排行第十一。严格地讲他应该叫孔十一。因为他父亲的正妻最先给他生了一个哥哥,名叫孟皮。小时候生了小儿麻痹症,是个残疾儿童,不能上台面。后来他的父亲娶了第二房,给他生了九个姐姐。因为是个破落户,又穷又老了,没条件去娶第三房第四房妻子了。所以就和自己家一个健壮的女奴隶好上了,“野合”生下了孔子。孔子的出生,生下来本身就“名不正言不顺”。第一,是因为孔子的生母当时年龄还不满14岁,而老家伙已经超过64岁了。所以这不合“周礼”。 第二,孔子的母亲因为是奴隶出身,不是他老子明媒正娶的夫人。奴隶制社会女子根本不算人。在家跟着父亲姓,长成人嫁给谁就跟谁姓。包括孔子的九个姐姐连名字都没有。所以孔子排名第二,被人们称为孔老二。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是一个很正常的称呼。孔子是一个思想很反动的家伙。为了复辟奴隶制他竭尽了全力。杀害奴隶和妇女,他是毫不手软毫不犹豫的。包括他的九个姐姐和他的生母在内,在他的眼睛里也根本不能算人。

为什么孔子会被称为“孔老二”?

孔老二是文革期间对孔子的蔑称,这段历史凡是经历过文革的人都知道,当时有个“批林批孔”运动,大约是在1970年代初,当时我很小,记不清楚了,只记得看过一本名为《孔老二罪恶的一生》的小人书。”批林批孔“中的“林”指的就是林彪;“孔”则是指孔子。林彪和孔子究竟有什么渊源?为什么放在一起批斗?不得而知。

孔子被称为“孔老二”只有这一个时期,历史上其他时候从来没有这样叫过。之所以将孔子称作孔老二,我想大概是因为孔子排行第二的缘故。孔子名丘,字仲尼,熟悉中国文化的人都知道,这个“仲”就是第二的意思。

孔子还有个哥哥,不太出名。这位孔老大字伯尼,又称孟皮,脚部有残疾,他的父亲不喜欢他。孔子和哥哥都不是正室所生,特别是孔子,据说还是孔子父母”野合“所生,这在当时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