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在汉献帝活着的时候称帝为什么没有被后人谴责?

谁说没有受人谴责,不要说后人,当时就有人进行反对。

这个人叫费诗,当年刘备自己封自己为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关羽大怒说不与老兵为伍。当然这件事情在没有封时诸葛亮就有提醒过,不过刘备说自有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费诗。

费诗到了荆州,三下五除二就将关羽劝服,让他愉快地接受了刘备的封位。要知道关羽是“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费诗能搞定他说明此人的口才是一流的。

过几年后刘备要称帝,诸葛亮等人都上表支持,此时费诗开始反对,他说:殿下以曹操父子偪主篡位,故乃羁旅万里,纠合士众,将以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疑惑。昔高祖与楚约,先破秦者王。及屠咸阳,获子婴,犹怀推让,况今殿下未出门庭,便欲自立邪!愚臣诚不为殿下取也。

这一段话记载在《三国志蜀书·霍王向张杨费传》。大意是你起码得弄到长安等地才可以,现在窝在巴蜀之地称皇帝,这样自立是不足取的。

刘备听完很生气,就将费诗降级外放了。费诗只是一个代表,相信当时蜀汉持这样观点的一定不止一个。

为什么我们听不到刘备称帝后被后人谴责的声音呢?

主要是关羽和诸葛亮的缘故。

汉献帝与诸葛亮同一年出生,同一年去世。刘备则早诸葛亮多年去世。换句话说刘备死了好多年,汉献帝都活得好好的。实际上曹丕死了汉献帝都还活着。

蜀汉怎么可能不知道汉献帝还活着呢。要知道像诸葛亮等人与魏的陈群,吴的诸葛瑾等人都是有书信往来的,得到这一点消息不难。

但在我们的认知中,似乎大家习惯性地忽略了这一段,主要是因为关羽和诸葛亮的身份太敏感。

关羽最终成了武圣,一直是偶像级别的存在,诸葛亮进了武庙,又进了文庙,一直是智慧的代表。

千年来一直被人推崇。如果说刘备是不合法的,那是不是意味着关羽和诸葛亮这两个人死命扶助是一种助纣为虐了。正如现在某些人说他们妨碍了天下统一。要知道关羽和诸葛亮的粉丝在历朝历代是十分大的,上至皇帝,下至百姓。

你说他俩是助纣为虐,信不信别人要削你。

因为关羽和诸葛亮的光芒太耀目,刘备称帝是否合法合手续就没人去讨论了,就如同周武王伐纣到底是臣逆君,还是代天行事呢?很多事情是不需要搞清楚,也是不能搞清楚的。

汉景帝有一句名言: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这句话是值得很多年轻人沉思的,并非所有问题必须要搞得一清二楚的。

另一方面刘备是在东汉灭亡之后再称帝的,他又姓刘,所以说他为刘氏延续江山也是说的通的。

刘备在汉献帝活着的时候称帝为什么没有被后人谴责?

刘备虽然在汉献帝活着时称帝,但前提条件是曹丕已经称帝,建立了魏,废了汉献帝,汉朝结束了。刘备称帝,正是以汉室皇族身份登极,国号还是汉,历史上被称为汉昭烈帝。因建都蜀地成都,又被称为蜀国。正因为刘备是以继承汉室正统建国的,怎么会被后人谴责呢。

刘备在汉献帝活着的时候称帝为什么没有被后人谴责?

汉献帝“禅位”

刘备称帝之时,正是在公元221年,汉献帝刘协的确还活着,但有一点必须说明,此时的汉献帝刘协已经“禅位”给了曹丕,在法统上已经失却皇帝身份,并且,具体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山阳公”,食邑1万户,住址也迁徙到当时的建都山阳郡下的浊鹿城(一名青阳城,在今河南省修武县东北)。

在当时,一件事情的传播要经过很久的时间,况且当时盛传汉献帝已经被害。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汉献帝“禅位”后旬月之间,就登基坐殿,国号魏,史称魏文帝。

魏文帝曹丕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如果偏居一隅的刘备再不有所施为的话,在政治地位上就会低魏文帝曹丕一头,政治号召力上更是会减分。

当然,时至如今,还有人对于刘备提出异议,指责他为什么不接汉献帝刘协去蜀中做皇帝呢?

这样的想法更是不值方家一哂。

汉献帝刘协禅位之后,被安置在建都山阳郡的浊鹿城,也就是现在河南修武一带,这里距离川蜀数千里之遥,如果刘备能够这般的来去自如的搬运汉献帝到蜀中,那岂不是早就把曹家父子灭了吗?

总而言之,当得知汉献帝被迫放弃了帝位,曹操的儿子曹丕已经即位登基,做了魏国的皇帝,蜀中大部分文武官员都感到了紧迫性,大家纷纷上表进言,劝刘备早登大宝,以正视听,存续汉室一脉。

公元221年,魏黄初二年,60岁的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年号“彰武”。这也是刘备以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重新建立汉朝,承继汉室大统的最后一番努力。

汉昭烈帝刘备

在历史的长河当中,改朝换代都是一件大事,魏文帝曹丕逼迫汉献帝刘协下台,实际上就是典型的改朝换代,在强大的曹魏军事集团面前,汉献帝只能接受一切安排,其它四民百姓更是敢怒不敢言。

那么,偏居一隅,整军经武的刘备在汉献帝已经放弃皇帝身份,曹氏已经立国称帝的情况下,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去插上大汉朝的旗帜,试图延续大汉的法统,天下之人为什么反而要去谴责他呢?

刘备在汉献帝活着的时候称帝为什么没有被后人谴责?

刘备称帝不是他自己想称帝的,而是被诸葛亮逼着称帝的。这样一来,即使是谴责也应该谴责诸葛亮!而不是刘备。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二十六年群下劝先主称尊号,先主未许(!!!),亮说曰:"昔吴汉、耿弇等初劝世祖即帝位,世祖辞让,前后数四,耿纯进言曰:"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世祖感纯言深至,遂然诺之。今曹氏篡汉,天下无主,大王刘氏苗族,绍世而起,今即帝位,乃其宜也。士大夫随大王久勤苦者,亦欲望尺寸之功如纯言耳。"先主於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

耿纯的话是这样说的:“大家丢弃亲戚乡里,跟随大王奔走战斗,就是为了攀龙鳞、附凤翼。成功得志。现在功业成就,天人相应,而大王不听大家的劝告,及时正位,我恐怕大家失望,各自离散,大众一散,就难以复合了!”听了耿纯的一番话,很快,刘秀登基称帝,年号建武,封耿纯为高阳侯。

😄😄😄,听了诸葛亮的这一番话😨!刘备想不称帝?行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