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汉宣帝刘病已即位之初,是怎么稳住权倾天下的霍光的?

听话+隐忍+暗中蓄势+等待

应该说直到汉宣帝死时,汉宣帝对霍光都十分推崇,而且是十分听话。

最典型的例子是汉宣帝与霍光一起出行之时。

《汉书》曰: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参乘,上内严惮之,若芒刺在背。后张安世代光参乘,天子从容肆意甚安。

从这一件小事可以看出来,汉宣帝每时每刻都保持高度的精神紧张,这种精神压力不是普通人可以承受得了的,但是汉宣帝还是接受了。

当然汉宣帝能忍的并非只有这么一件事,还有很多事情。

比如他的外婆王媪跟着使者来到京城,结果被京城百姓嘲笑为“黄牛妪”,为什么敢嘲笑?细想就知道答案了。

汉宣帝想封他的岳父大人,结果霍光认为许广汉是罪人不应该封为国丈,拖了一年多才封了个昌成君。

霍光的老婆霍显对汉宣帝的结发之妻许平君下毒手,霍显对女医淳于衍以富贵相许,让她毒死皇后许平君。许平君死后,霍光的女儿霍成君进宫。

汉宣帝为了讨好霍光,封霍成君为皇后。霍成君就成了汉宣帝的第二任皇后。

接着霍光将毒手对准太子,也就是汉宣帝与许平君所生之子——汉元帝刘奭。幸好汉宣帝不动声色的保护,使之没有被霍家毒手。

这些事情汉宣帝都忍了,假装不知道的一样。你想想他背负的压力有多重。

霍光死后,汉宣帝将之与萧何相比,以皇帝级别的葬仪葬于茂陵,谥号“宣成”。

这件事情之后,汉宣帝还是不动声色,开始布置大网,调配官员。

先夺霍家军权:调霍光的大女婿长乐宫卫尉邓广汉任少府,再调霍禹任大司马,有职无权。把霍光的三女婿赵平的骑都尉官印收回。所有统领的胡人、越人骑兵、羽林军以及两宫卫队所统领的士兵,都改为由宣帝所亲信的许、史两家子弟代为统领。

一切准备好了,就等霍家自动发难。最终霍家在失去霍光这根大柱子后,由霍显主持大局。霍家一步步走错,最终被夷三族,汉宣帝全面掌权,开创“孝宣之治”。

汉宣帝也成为继汉高帝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之后并列为拥有庙号的四位皇帝之一。

年轻的汉宣帝刘病已即位之初,是怎么稳住权倾天下的霍光的?

霍光,出身低微,但他有个大名鼎鼎的哥哥——著名青年将领霍去病。

霍去病是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外甥,可他却不知生父是谁。等他担任骠骑将军后,霍去病才知自己是小吏霍仲孺的私生子。

虽然他的父亲从没尽过一天当父亲的义务,但霍去病还是尽了当哥哥的责任,将十多岁的同父异母弟弟带到长安栽培教导。

霍光为人特别谨慎,他的仕途也比较顺利,从底层做到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职位,出入宫中二十多年,未曾犯一次错误,因此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汉武帝托孤霍光等三位大臣,辅佐他8岁的儿子刘弗陵,即汉昭帝。小皇帝什么都要倚靠霍光,自然整个朝政都是霍光说了算。

后来霍光凭着汉昭帝的信任粉碎了上官桀、燕王刘旦等人的夺权阴谋。霍光更是权倾朝野,其家人纷纷在朝廷担任要职,霍氏势力掌握了汉朝政府的最高权力。

好在霍光没有二心,朝政之事也处理得好,汉昭帝时期国富民强,霍光辅佐之功不可没。

21岁早逝的汉昭帝,没有留下继承人,霍光等大臣先是立了昌邑王刘贺为皇帝,可刘贺太荒唐只知享乐,才即位27天,就被霍光等大臣废了。

汉宣帝刘病已,是因“巫蛊之祸”被废太子刘据(刘弗陵的大哥)之孙。婴儿时期在狱中生活,稍长混迹民间。

刘贺被废后,霍光他们找到了他,一夜之间把他从一个平民变成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刘病已领教到了霍光的权威。

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汉宣帝明白,自己初即位,力单势薄,仅凭着一个皇帝的称号是不能和羽翼丰满的霍光相抗衡的,霍光能废了昌邑王,也能废他,他必须忍耐和等待。

为了稳住霍光,他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对霍光表现出绝对的信任

汉宣帝即位后,霍光表示要还政于他,汉宣帝不仅回绝了,还明确表示非常信任霍光,请霍光继续主持朝政。并当众宣布,事无大小,先报请霍光,然后再奏知皇帝。

每次上朝,汉宣帝都给予霍光以极高的礼遇。这些消除了霍光对他的猜忌和提防,刘病已先站稳了脚跟。

同时他和霍光搞好关系,也让朝廷内部的反对势力无机可乘,解除了潜伏的政治危机。

霍光还想把女儿霍成君立为皇后,可是汉宣帝却用“故剑情深”的故事感动群臣,将平民妻子许平君接进宫,封为皇后。

二、对霍光之妻的再三隐忍

女儿未能如愿封为皇后,霍光的妻子为此耿耿于怀。在许皇后再次怀孕时她串通皇家女医官,趁许皇后产后虚弱毒死了她。

皇后死后没多久,尽管汉宣帝心不甘情不愿,可霍成君顺理成章被封为皇后。

几年之后,汉宣帝册封许平君所生的儿子刘奭为皇太子,霍光之妻又让霍成君给刘奭下毒。

可是刘奭的几个贴身侍卫非常负责任,凡是皇后给的东西一律不吃,霍成君没能得手,刘奭才保住一条小命。

这些事情,汉宣帝心里明镜似的,但心知肚明的他暂时把这些账都记着,强忍了下来。

三、隆重安葬霍光,给霍氏子孙加官进爵

几年后,霍光因病去世。宣帝亲自去霍光的灵前祭奠,赐给大量物品,以极为奢华的方式安葬了霍光,并追谥他为宣成侯。

之后,汉宣帝加封霍去病的儿子霍山为平乐侯、奉车都尉领尚书事。下诏称赞霍光,并宣布霍光的后世子孙可以永远承袭他的爵位和封地。

第二年夏天,宣帝加封岳父许广汉为平恩侯,同时,为了表达对霍光的感激,又加封了霍去病的孙子中郎将霍云为冠阳侯。

汉宣帝的这一系列升官加爵的行为,让霍氏家族主要是霍光的老婆产生了一个幻觉:即使是皇帝也要怕我们霍家三分。

人在产生幻觉之后就容易得意忘形,霍光的老婆就忘了自己是谁。她私自扩大霍光坟墓的规模,大肆修造宅第,出门则乘坐华丽的舆辇,令奴婢用五彩仪仗服侍她,完全以为自己是皇帝他丈母娘,皇帝也得听她摆布。

霍禹、霍山等人也是广置豪宅,整天花天酒地。霍云经常请病假不上朝谒见皇帝,不拜见就算了,他还派一名家奴替他上朝。霍氏家族中的女眷则可以自由出入宫中,长乐宫简直成了她霍家的后花园。

四、明升暗降,削了霍氏亲信的军权

宣帝亲政,他首先任命御史大夫魏相为给事中,调整了霍氏亲信的职位,用明升暗降的方法,暗中削夺了他们的实权。

凡是以前被霍家把持的军权全都交给许皇后还有他外婆史家的亲信掌握。

五、抓住时机,一网打尽

眼看着大权旁落,霍家人想先下手为强,废掉皇帝,立霍禹为帝。

但他们的计划被人告发了。霍山、霍云、范明友等畏罪自杀,霍显、霍禹、邓广汉等被缉拿入狱。

最终,霍禹因谋反罪被腰斩,霍显及霍氏家族的其他成员也被斩首弃市。霍氏家族受到牵连被定罪的人数达千人。

皇后霍成君被废黜,霍氏从此退出汉朝权力中心。

年轻的汉宣帝刘病已,隐忍多年,先是稳住霍光,耗死了霍光,然后,一步步铲除了把持朝政的霍光家族势力。

刘病已终于为自己心爱的皇后许平君报了仇,掌控了朝政大权。

有书君语 :有书送书季开始啦~每周会免费赠送1000本实体书给大家作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读之书《无声告白》。私信回复:福利,即可免费包邮领取书藉,本次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年轻的汉宣帝刘病已即位之初,是怎么稳住权倾天下的霍光的?

刘病已是一段传奇。他爷爷刘据本来是汉武帝立的太子,但被人陷害,说他用巫蛊陷害汉武帝。汉武帝一怒之下,不加调查,就把刘据的太子给废了,家人因株连多被杀害。刘病已那时候还在襁褓之中,却也被送进监狱里“劳改”。

(刘病已)

后来,汉武帝的小儿子刘弗陵(汉昭帝)继位后,21岁就去世了。去世的时候,没有儿子,当时统管朝政的权臣霍光等人,就商量着把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迎到长安立为皇帝。但是刘贺从接到皇帝印玺后的27天里,连干了1127起错事。霍光等人又把他给废了。废了后,打听到监狱里的刘病已还不错,就把他从监狱里接出来当皇帝。那一年,刘病已18岁。

刘病已当皇帝后的朝中形势,就是霍光家族在朝中把持朝政,一枝独大。本来,汉武帝去世前,是给汉昭帝配备了霍光、上官桀、金日磾当顾命大臣的。但是金日磾一年后就去世,上官桀又给霍光打压下去,因此形成了霍光一人独大。

霍光不仅在朝中一个人说了算,而且,霍光还把他家族中的很多人放在朝中重要岗位上。比如霍光的儿子霍禹、霍光侄孙霍云都是中郎将;另一个侄孙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担任长乐、未央宫的卫尉,负责整个皇宫的保卫工作;霍光侄女婿及外孙担当诸曹大夫、骑都尉、给事中等,可以参与朝廷事务。可以说,霍氏家族在军权、政权上都牢牢掌控着朝廷。

(霍光)

18岁的刘病已,该怎么从这铁板一块中突围呢?他做了这几件事。

第一,刘病已高调支持霍光,稳定他的心。说老实话,刘病已害怕霍光,其实霍光也害怕刘病已,担心刘病已会找他的茬,把他给搞掉。毕竟霍光没有打算篡位,他只是想保证他的权力(如果霍光想篡位,他早就篡了,大可以找一个孩子来当皇帝,而不是选择18岁的刘病已。刘病已对霍光来说,唯一的好处就是没什么背景,这也可以保障霍光的权力)。因此,刘病已上台后,对朝臣们说,有什么奏章,都先给霍光看,再给他。

后来,霍光又一次试探刘病已,在刘病已当皇帝不久,就对刘病已说要还政于他。但是刘病已这时候头脑清醒,知道霍光是在试探他,坚决不同意。这再一次让霍光吃了定心汤圆。

第二、刘病已在受霍光家族欺负的时候,学会忍耐。最典型的就是霍光把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嫁给刘病已后,霍光的妻子想让霍成君当皇后,就毒死了与刘病已患难与共的发妻许平君。刘病已知道后,并没有发作,而是忍耐了下来,等待机会。

(刘病已和许平君)

第三、刘病已尊奉汉武帝,给汉武帝上尊号和庙乐,从而确立自己的地位。刘病已在上台两年后,借即将攻打匈奴的机会,下诏大肆宣传祖父汉武帝的丰功伟绩,并让大臣们讨论给汉武帝上尊号和庙乐。实在话,汉武帝虽然有丰功伟绩,但是他也穷兵黩武,而且晚年疑神疑鬼,杀了很多人。刘病已就是汉武帝的直接牺牲品。所以,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反对的人非常多。但是刘病已坚决要这样做。刘病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通过尊奉汉武帝,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让霍光不可能轻易找他的麻烦,并为后期动霍氏家族打下基础。

刘病已顺利地经历了六年时间,直到霍光去世。这时候,他羽翼已经丰满,经验也很丰富了,再加上霍光已经不在了,所以他才开始大刀阔斧动霍氏家族,最后非常顺利完成权力交接,进入了他的时代。

年轻的汉宣帝刘病已即位之初,是怎么稳住权倾天下的霍光的?

霍光可谓是汉昭帝一朝最大的国之柱石。

说起汉宣帝刘病与霍光就不得不说起汉武帝的皇后卫子夫的外甥民间战将霍去病,当他成为骠骑将军后知道自己身世,面对无父恩育,但仍照顾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而霍光为人正直特别谨慎,他的仕途因此极度顺利,从底层官职做到奉车都尉、光禄大夫等重要职位,二十多年为官,从未出错,而且忠心耿耿,因此也渐渐得到汉武帝的信任。

汉武帝临终自然托孤霍光以继大业,后来霍光等三位大臣,辅佐汉昭帝刘弗陵。

但汉昭帝未能胜职,所有事都要倚霍光定夺,于是整个朝政都是霍光理政。

后来霍光凭汉昭帝刘弗陵的信任粉碎了自己的政敌上官桀、燕王刘旦等人的夺权阴谋。霍光渐渐权倾朝野之心显现,霍家势力纷纷在朝廷担任要职,霍氏家族逐步掌握了汉家王朝的最高权力。有幸霍光非但没有二心,朝政之事也处理得恰当,汉昭帝时期国富民强,霍光辅佐之功不可没。

我认为在民间阅历不凡的汉宣帝刘病理性的思考到自己刚即位,群雄霸权,而自己身单势薄,仅凭着皇帝的称号,那只是个傀儡无实权,那是不能与游走官场的霍光一争高低,所以霍光既然能废了昌邑王,如果无力而强势惹怒霍光,那自然也能废他,于是刘病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为了稳住霍光,他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登基后就对霍光表现出绝对的信任的姿态

汉宣帝即位后,霍光假意要还政于他,汉宣帝非常理性不仅回绝了,还坚定表示非常信任霍光,请霍光继位理政。

《汉书》中记载到:

每每上朝,汉宣帝都会给霍光高官的礼遇。这些不仅消除了霍光对其的怀疑与猜忌,也让朝廷内部毫无了解刘病的反对势力无机可乘。

霍光欲把女儿霍成君立皇后,而汉宣帝以“故剑情深”的缠情感动了臣子,将糟糠之妻许平君迎宫封后。这也为后来皇后遇害埋下祸根,我认为此时立自己皇后实力不够,以至于生死离别,虽情深却缘尽。

二、做到对霍光之妻的害妻谋子的隐忍

霍光的妻子对女儿未成皇后耿耿于怀。在许平君怀孕时她买通皇医趁其产后体虚毒害她。皇后去世,尽管汉宣帝悲痛欲绝,但霍成君顺势被封为皇后。风雨几年后,汉宣帝册封许平君之子刘奭为皇太子,霍光之妻命霍成君借机给刘奭下毒。

可是刘奭的忠心贴身侍卫非常谨慎负责,凡是皇后送来的东西决不让刘奭接触,霍妻没未能得手,刘奭逃劫活命。汉宣帝心里明白这些事,但实力决定一切,理性的他只能把这些藏于心,强忍常人不可忍。

三、霍光去世,隆葬霍光,并给其子孙加官进爵

悲痛于心的几年后,霍光因病去世。宣帝亲临霍光的灵前并祭奠,赐精品,以极奢华最高礼的方式厚葬霍光,并追谥他为宣成侯。之后,下诏赞霍光,并下昭赏霍光的子子孙孙永远承袭他的爵位及得其封地。

第二年夏天的时候,加封霍去病之孙霍云为侯王。

汉宣帝对其子孙升官加爵的行为,让霍光的老婆产生幻觉:“即使是皇帝当政也会怕我们霍家三分。”人在产生富贵幻觉就容易得意忘形,霍光的老婆得意忘形。

于是她私自扩建扩大霍光坟墓与规模,肆无忌惮修府造宅,出门便乘华丽之车,令下人用五彩仪仗服侍她一人,完全迷失自己,误以为皇帝亲丈母娘,皇帝可以任由她摆布。

霍禹、霍山等人也豪宅广录,霍云假病不上朝谒见皇帝,他竟派下人替其上早朝。霍氏把长乐宫当做她霍家的后宫,霍家几乎完全沉陷富贵奢华之梦。

四、官职明升暗降,逐步削掉霍氏亲信的军权

宣帝亲政,他首先任命贤能,大力撤除在重职霍氏家族,用明升暗降之力巧夺大权。还利用霍氏骄奢淫逸,将霍氏把持的军权全都交移自己发展的亲信,终于汉宣帝刘病握天下,掌大局。

五、刘病抓住时机,将霍氏家族一网打尽

眼看着大权已去,霍家欲废掉皇帝,准备立霍禹为帝,但他们想故技重施的诡计被人告发。于是霍山等人便畏罪自杀了,而霍显、霍禹等无期入狱。

罪臣霍禹因为谋反罪被当场腰斩,霍显及霍氏残余也被斩首示众。

皇后霍成君自然而然下台了,霍氏一统汉朝权力的局面消失了,汉宣帝刘病隐忍而坚韧,彻底摧毁了侵霸汉政的霍氏势力。

年轻的汉宣帝刘病已即位之初,是怎么稳住权倾天下的霍光的?

汉宣帝刘病已算得上是一位比较传奇的皇帝了。

他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曾被巫蛊之祸陷害的太子刘据的孙子,当他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家里就遭到了灭顶之灾,家人因为身陷巫蛊之祸。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因为后宫争权曾有过巫蛊事件,开始汉武帝并没有放在心上,后来变本加厉,这件事情竟然牵扯到了皇帝身上,用厌胜之术来诅咒皇上,汉武帝龙颜大怒,处死了很多当事人。但是这件事给汉武帝留下了阴影,老是感觉有人在诅咒他,于是就派人查这件事情,但是汉武帝用人不淑,被江充这个小人糊弄,将这件事情嫁祸给了太子刘据,汉武帝派兵围剿,刘据兵败自杀,家里人也因为此事而受到牵连,皇后卫子夫也自杀而死。

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公元前87年,汉武帝病逝,年仅8岁的汉昭帝刘弗陵继承皇位,霍光,金日磾辅佐年幼的皇帝,到了公元前74年,仅仅21岁的刘弗陵病逝,辅佐朝政(其实就是把持朝政)的大将军霍光将汉武帝的一个孙子,也就是昌邑王刘贺接到了宫中立为皇帝,仅仅当了27天,据说这27天的时间里,刘贺做了近千条错事,合着每天都会做错几十件事,实在是没法当这个皇帝了,霍光这个时候想到了刘据的孙儿刘病已,废掉刘贺之后,刘病已当上皇帝,是为汉宣帝。

这个时候刘病已只算得上是个布衣皇帝,自己流落民间那么多年,看到一个大将军,内心肯定也是比较忌惮的,而且刘病已朝中可以说是孤立无援,很多事情只能听从权臣霍光的“指示”,在很多事情上他也只能对霍光十分支持和信任。事无巨细,都要先报给霍光。霍光曾表示要还政与他,但是遭到了汉宣帝拒绝,表示霍光德高望重,自己还对于政事处理不成熟,稳住了霍光的心。

此外,霍光的妻子因自己的女儿没有选上皇后而怀恨在心,所以趁皇后生产的机会想法子毒死了皇后,许皇后死后,宣帝追究了医生的责任,霍光妻子向霍光坦白,霍光最终掩盖了这件事情,霍光女儿最终被立为皇后,这件事汉宣帝也只是隐忍不语。前68年,霍光病逝,两年之后霍家谋反的事情败露,霍家遭到灭族,皇后霍成君也被废,后自杀。

年轻的汉宣帝刘病已即位之初,是怎么稳住权倾天下的霍光的?

汉宣帝刘病已一生堪称传奇,他是汉武帝刘彻曾孙,巫蛊之祸的时候父兄全部被杀,尚在襁褓中的刘病已被关入监狱,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能活下来,最后甚至于被霍光推上皇位,不得不说运气真的非常好。刘病已从一个毫无根基的皇帝,最后能够一举铲除把持朝政十几年的霍光家族势力,靠的就是隐忍蓄势,表面恭敬,从不和霍光进行任何的正面对抗。

从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汉昭帝即位起,霍光就是西汉王朝实质上的最高决策者,把持朝政,霍光家族权势熏天。霍光自己把持朝政,生杀予夺,得罪霍光的大臣都被处死,得到霍光宠信的奴仆也能位列九卿;霍家子弟各个位高权重,霍禹、霍云是中郎将掌管京城兵权;霍山任奉车都尉、侍中,掌握胡、越兵权;霍光的两个女婿分别是长乐、未央宫的卫尉,掌管皇宫卫戍;霍光兄弟的女婿及外孙都有资格参加朝会,霸占朝廷的各个机要部门。所以到公元前74年,汉宣帝刘病已登基的时候,霍家的势力盘根错节远不是空有“皇帝”名号的新君能够动摇的。

刘病已从小经历过不少苦难,在民间生活多年,对于霍光的权势、威望有清醒的认识,更何况之前还有一位在位仅27天的汉废帝刘贺这么个教训,霍光废立皇帝就和玩一样。因此当刘病已登基,霍光提出还政于君的时候,刘病已断然拒绝并称自己非常信任霍光,当众宣布朝廷的所有事情先汇报给霍光,再汇报给自己;同时刘病已还给霍光和他的家人增加爵位、食邑,感谢他们拥立自己当皇帝。汉宣帝的一系列礼遇让霍光放心了。

当然汉宣帝不着急夺权不代表就要当一个傀儡。首先是在立皇后的问题上,刘病已有一位出身一般的原配妻子许平君,两人有一个儿子刘奭。当刘病已登基后,群臣为了讨好霍光提议立霍光的女儿霍成君当皇后,但是刘病已下诏说要寻求自己贫贱时的一口旧宝剑,使大臣们明白皇帝念旧情,因此提议许平君当皇后。

其次是公元前72年,汉宣帝要求群臣讨论汉武帝的“尊号”和“庙乐”,要为汉武帝立庙。在中国古代,为先帝立庙是皇位正统继承人才能干的事,汉宣帝通过这件事显示自己是汉武帝的嫡系子孙,当皇帝名正言顺,并不是依靠臣子的推举才当的皇帝,提高自己的个人威信。

最后汉宣帝虽然将朝政的决策权交给了霍光,但是自己也是积极参与军政大事,提出一些意见、发现一些人才,为自己将来掌权打下基础。

公元前68年一旦权臣霍光去世,汉宣帝明面上厚葬霍光,并任用霍光的侄孙霍山继续总览朝政,暗中却加紧了夺权的步伐。先是重用魏相、邴吉、许广汉等人参与朝中的机密决策,制衡霍山;然后剥夺霍光儿子、女婿、外甥女婿等人手中的兵权,让自己母亲、妻子的家族子弟掌握军队;最后让群臣百官都拥有独自上书、觐见皇帝的资格,将霍山、霍云领尚书事的职务架空。通过一系列谋划,权力逐渐集中在汉宣帝的手中。

当然霍家也不是傻子,面对汉宣帝的夺权行动,意图造反推翻刘氏江山。只能说霍家子弟没有遗传霍光的权谋手段,一切阴谋诡计都被汉宣帝瓦解,最终西汉朝廷中盘踞了十几年的霍家势力一朝覆灭,霍家近乎满门被灭,被牵连诛杀的人家有数千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