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薄而位尊,智弱而谋大,力小而任重,会带来什么后果?
这句话出自《周易·系辞·下》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这是孔子说的话,孔子说一个人德行不足以驾驭尊位,智慧不足以应对图谋,能力有限却又挑战重任,这三种情景都会招受灾祸。
总结成一句话:不要做超越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一旦做了超越自己能力之外的事情,必有灾祸。举几个大家很熟悉的例子说明吧!
一、李白李白是著名的大诗人,估计华夏文化圈没有人不知道李白的,李白的诗全部会背估计不多,但是背上一两首,我估计这样的人数应该是以亿计。
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诗的地位是绝顶的。这是他的能力。
李白的兴趣却不在此,他在于做官,想为国为民谋福利,这样的想法好不好?
绝对好!他有没有这样的能力?
没有!
因为当官首先要有敏感的提前感知危险的能力,其次还应该有很强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2点李白都没有。
李白受到唐玄宗的宠信,他就飘起来了,他让高力士脱靴。脱靴是奴才干的,在李白心中高力士就是一个奴才。
高力士是一个奴才吗?是的,他是一个宦官。
但是他是一个特殊的奴才,是一个唐玄宗都不将他当作奴才的人,有时称其将军,连公主和王子对他都礼敬有佳。
他不是李白的奴才,所以李白这一脱就脱掉了自己的前程。
后来永王李璘请李白去帮忙,当然也请了孔巢父。他是孔子三十七世孙,少时与李白、韩准、张叔明、陶沔、裴政隐居徂徕山,称“竹溪六逸”。孔巢父没有去,李白去了,结果永王谋乱。
李白如果不是无意中救了郭子仪,估计这命就算交待了。
所以李白不具备做官的能力,但是他还想谋求做官,结果却招致灾祸,让自己陷入绝境。
他的晚年过的很凄惨,儿女也鲜有作为。
二、项羽项羽大家都清楚,千年来唯一霸王之代名词。他与刘邦争夺天下失败了。
为什么失败?
不从战略的角度说,从为将的角度说,他绝对是一流的战将,可以说是天生的战将。这一点刘邦远远不如。项羽在当时从战将的角度来讲,他应该是一流的甚至是绝对顶尖的。
如果他只是一员战将,那倒可以名垂千秋。问题他从战将变成了君王。
他的能力够吗?
不够!
将军要有勇有谋,这一点项羽有,但君王光有勇有谋够吗?
不够!
我昨天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西汉王陵点评刘邦战胜项羽关键靠4个字,也道出人要取得成功的关键》,聊的是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王陵与刘邦在讨论为什么项羽会失败的原因。王陵说到四个字,天下同利。
这4个字项羽做不到,详细的不展开。
结语每一个人的能力都不一样,有些人记性好,有些人动手能力强,有些人反应速度快等等。所以每一个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清楚自己,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很重要,但是很多人不这么想,他们都在想做什么事情最赚钱。
以此为标准,自然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败了。失败者的后果当然挺严重,轻则生苦恼,重者会对人生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波及家长亲朋。
所以弄清自己适合做什么,然后再去做,而不是别人能做,我也能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