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有哪些神童?
古代的神童是数不胜数,如果你不知道或许不受刺激,如果你知道了,你估计会被刺激到了,因为人比人真是气死人,有一些熟悉的比如孔融,甘罗,曹冲之类的神童就不再举例了。知常容举几个这几年热播的古装剧中的历史原型的神童。
一、李泌如果《长安十二时辰》没有播出,估计李泌这个人物对很多人来说是很陌生的,但是这部剧一播出之后,李泌就成了大家熟知的人物。
李泌是一个神童,《太平广记》这样记载:
泌幼而聪敏,书一览必能诵,六七岁学属文
书一看就能背,这是过目不忘的本领,这应该属于纯天然的上苍的恩赐。
唐玄宗之时举行三教辩论大会,进行升座,九岁的李泌偷偷穿上大人的衣服参加了这次活动,因为在夜间,所以没有人注意到这是一个小孩。
最后他打败了所有人。
唐玄宗很喜欢这个小孩子,但没有给他赐官,因为怕过早使用使他夭折,因为唐玄宗视其为国之重器,自然需要历练。后来李泌几次入朝为相。
二、晏殊晏殊的知名度比李泌大多了,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因为他和他的儿子晏几道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晏殊在《清平乐》中被俞恩泰演活了。相信看过《清平乐》的对晏殊有了深刻的理解。
他七岁就可以写文章,现在很多孩子七岁才一年级,只是写几句话。14岁就以神童的身份参加进士考试,深得宋真宗喜欢。
后来宋真宗面试之时,他说这题目我做过了,你换一个题目吧,这就是底气。
皇帝当然不会轻易换题,最后答题一出,宋真宗大喜。这才是十四岁的孩子,现在14岁也就是初中生。晏殊已经折服了大宋天子。
三、王安石、司马光这两个北宋名相,死对头,他们也是神童。
《宋史》记载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就像一个大人一样了,他喜欢读《春秋》,现在七岁的孩子估计什么是《春秋》未必知道。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自控能力超级好。二十岁就中进士甲科。现在考大学的难度最多与当年的童生试可以相提。进士试比童生试不知难上多少倍,有很多人考到八十还只是一个童生。
王安石也是神童,他从小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写文章的水平如何呢?
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
21岁参加科举考试,本来他应该是状元,但是因为他的文章中有些犯忌讳的话,所以变成第四名,状元成了杨寘。本来杨寘是第四名。也就是那一科是第一和第四名换了一下。杨寘30岁就死了,王安石后来执相位,所以金子是盖不住的。
结语神童只是代表你有一个好的起点,但未必代表你以后就一定有出息,比如孔融也是神童,最后无法保全家族,引发族灭,方仲永也是,最后成为一个普通人。类似神童有出息和没出息翻开历史有一大堆。
实际上真正取得大成功者,往往并不是从神童中来,这也是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
在历史长河中,有哪些神童?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智力奇高的神童。他们小小年纪便聪慧过人,可谓黄河沙数,不胜枚举。如项橐、李耳、甘罗、孔融、曹植、曹冲、诸葛亮、周不疑、蔡文姬、徐惠、司马光,王勃、张九龄、骆宾王,晏殊、蔡伯俙、方仲永、龙启瑞等等,都是大家公认并熟悉的天才神童。限于篇幅,其中的典故就不一一叙述了,下面简单列举几个有代表性的神童。
1.最有成就的甘罗:他在很小的年纪就做了吕相爷的门客,12岁的时候出使赵国,让当时的秦国不费一兵一卒,就轻易的拿下了十几座城池,始皇帝非常开心,立马封赏他为秦国之上卿,相当于后世的大丞相,还给他很多的财物,但是不久之后,甘罗突然暴毙而亡。
2.最博学的项橐:有一次孔子与学生驱车而过,碰见了几个小孩用沙子堆城堡,于是准备绕道而行,其中有个孩子就问道:为什么绕路而行呢?孔子说:怕压坏了你的“城堡”,小孩又说:城堡不就是给马车走的吗?见城而不入,绕城而走,岂不是没有道理?因此,孔子觉得这个孩子不一般,就试探了一番,发现这个小孩的思想异于常人,说出的话很有智慧,然后就拜他为师,这个孩子就是“项橐”,从此这个孩子的名字就传遍诸国。
3、最聪慧的龙启瑞:清朝的音律学家,文学家,目录学家,还是广西桐城派五大古文学家之一。在史料中记载,龙启瑞从小就十分聪明,五岁的时候可以背诵三字经,六岁熟读百家姓,七岁通晓四书五经,八岁可以吟诗作对。龙启瑞有一次和教书先生对对子,他出的上联是:南人北相,屋中小偷偷偷偷东西,留下的这个对子,至今没有人能够对的上来。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