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足而知礼节,饱暖思淫欲,你更信哪一句?
不是信哪句话,而是这两句话都是对的。
这两句没有任何的褒义和贬义之分,它只是描述了一个现实问题。只不过两句话特别像饱暖思淫欲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句贬义了。
两句话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说任何东西都是在吃饱饭的基础上。吃饱饭也就是生存,任何一切道德都是建立在这一个基础上。
只要生存这个问题没有被解决,那么所有的道德都有可能被架空,某些本能会被抑制。人类的动物本性将会显现无疑。
这个你翻开历史书可以找到很多答案,比如在大饥荒的时候,看一看人们是怎么样的表现。我相信稍微了解历史的人都很清楚,这里我就不再展开了。
第一句话是在管子篇中的,管仲提出的观点就是富民,只有老百姓富裕了,那你用礼仪去引导他们他们才会接受。所以他们强调的是富民。与这一个观点相反的就是商鞅的观点,他强调的是弱民。
商鞅点就是说让老百姓不要太富裕,当他们生存有危机的时候,你再提供解决他们生存问题的条件,他们就会很乐意的跟着你的节奏走。
如果他们富裕了,他们就有多种选择,不一定会跟着你走。
第2句话饱暖是隐喻,后面还有一句话叫做饥寒起盗心。所以这句话跟前面管子说的这一句话是完全一致的。
也就是说让人遵守社会道德,你教化他们的前提应该是让他们生存,不存在任何问题。也可以理解,当人们富裕了就开始注重自己的外表,开始讲究礼仪讲一些虚的东西。
这两句话都是针对整个人类群体来说的,而不是针对一个人来说的。
仓廪足而知礼节,饱暖思淫欲,你更信哪一句?
饱暖思淫欲,这句话可以说是人类,或者说是生物的天性,本无善恶好坏之分。因此从生物学角度上来看,这就是基因驱使的人类本能选择,就如同身体受到伤害会痛会躲避会昏迷一样,就是单纯的本意识反应!
仓禀足而知礼节,这句话就有了善恶好坏之分。什么叫礼节,说到底就是绝大部分人所认可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之道。遵守礼节的,就被视为好与善,不遵守礼节的,就被视为坏与恶。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这就像人生来就是一张白纸,有了好坏善恶的观念之后~即所谓礼节就如同黑白红绿的颜色,就给不同的人生涂上了不同的颜色。
然而,礼节的遵守和实施是需要物质条件来做保证的。如果一个人连生存都成了问题,他的首要目标自然就是填饱肚子,为此可以你死我活乃至易子相食!至于礼节,这种东西只有你能保证正常活下去,才会考虑到它的存在和意义。
因此才有了仓禀足而知礼节的说法,毕竟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有太多为了求取生存放弃一切的事情~两脚羊,乞活军……
仓廪足而知礼节,饱暖思淫欲,你更信哪一句?
饱暖思淫欲更能体现现代人的状况,开革开放以来,人们从求温饱到奔小康,当一个人衣食无忧,手头上又比较宽裕的情况,就很容易受花花世界的各种诱惑,特别是周边环境若都习以无常时,你就更难独善其身,这就是人性。
仓廪足而知礼节,饱暖思淫欲,你更信哪一句?
“仓廪实而知礼节”是一个俗语,意思是百姓的粮仓充足,才能顾及到礼仪,出自《管子·牧民》。
“饱暖思淫欲”这句诗句起源于元末明初作家贾仲名的《对玉梳》,文中这样写道“这厮只因饱暖生淫欲”。意思是这人只是因为吃饱穿暖了,所以心中产生了淫欲。
对于这两句俗语,我更信“仓廪实而知礼节”。老百姓只有吃得饱了,才会注重礼仪,这符合人类发展规律。假设老百姓吃都吃不饱,那么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填饱肚子,礼仪方面自然就不会有人管了。而“饱暖思淫欲”说是吃饱穿暖了,就会有淫欲,这有点牵强,淫欲是人的一个欲望,就算是饿着肚子人也会有这个欲望。
所以,我更信“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俗语。
以上就是@肥腾子 的回答。
仓廪足而知礼节,饱暖思淫欲,你更信哪一句?
“仓廪实而知礼节”“保暖思淫欲”,两句话都是我国古代先贤们的智慧结晶,流传到现在,说明有其存在的价值。两句话都有一定的道理,然而又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两者可互补,把两句话放一起,则道理能说的更有“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先谈谈“仓廪实而知礼节”
“仓廪实而知礼节”,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大政治家管仲之口。当年管仲向齐桓公献策,说出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千古名言。这句话,更是一句哲言,充满哲理,它实质上解析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仓廪”是指存放粮食的东西,“仓廪实”说的是粮食放满了,很富裕,不愁吃喝了。“仓廪实而知礼节”也就是说,只有当仓廪实的时候,不用为吃喝发愁了,日日能吃得饱,能喝得足了,人们才会去学习礼仪道德,才会成为一个明理知德的人。本质上指的事:当物质文明得到满足的时候,人们才会去追求更深层次的精神文明,从这一点来理解,这句话说的非常正确!
大家都知道“名以食为天”,吃饭是大!当人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的时候,怎么会有心思去追求那些大道礼仪呢?这就好比说马云对着一个农民工讲:你要心怀天下,为了天下苍生而活,要为天下苍生去谋福谋利,不要只想着整天搬砖!你要舍弃小我,成就大我,把钱看淡,想办法造福社会……这个民工肯定不等马云说完,就一砖头拍过去,再带着啐一口:神经病!
马云是不愁温饱不缺钱花了,所以他才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一个民工,吃不饱,穿不暖,你还要求他去兼济天下,简直是痴人说梦!
如果有一天我成了马云,我能比马云更马云,你信不?
精神文明,一定是在物质文明满足之后的追求!
那么,物质文明满足之后,就一定会有更高尚的精神追求么?非也,还有可能“饱暖思淫欲”!
- 再谈谈“饱暖思淫欲”
这句话也有下一句,“饱暖思淫欲,饥寒生盗心”。如果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说的是物质文明得到满足以后,积极向上的一面。那“饱暖思淫欲”说的就是消极的一面。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吃得饱,穿得暖了,生活无忧了,人就开始生出淫欲,像不良的一面发展。
有句话叫“男人有钱就变坏”,或许能形象地说明这句话的道理。一个男人贫贱之时,能与糟糠之妻同甘共苦。一旦飞黄腾达,就容易抛妻弃子自己飞,去找小三,择小四……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社会中,数不胜数!为什么那个原本体贴入微的男人变了?因为他现在的物质生活提高了,他衣食无忧了,他富裕了,他不用为生活发愁了,他觉得自己有资本去“享受”生活,去为所欲为了!
- 最后总结一下
“仓廪实而知礼节”“饱暖思淫欲”,其实各有道理,又各有片面性。两句话,阐述的其实都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一句阐述的是积极的一面,一句阐述的是消极的一面。两面结合,才够全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应当做的是:通过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让自己,让家人更富裕。然后不忘追求积极向上的精神生活,避免为“淫欲”所惑——明理修德,我辈当所为!
仓廪足而知礼节,饱暖思淫欲,你更信哪一句?
人本一矛盾体,此古谚未免有不到之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