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卫国在秦朝建立后还能苟延残喘?
理由就是此卫国已经不是彼卫国了。
为什么这么说,听我慢慢说下去。
卫国的起点还是很高的,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是第一任国君,卫国的老百姓有些特殊,那些老百姓都是参加武庚之乱的商朝后裔。
所以卫国从一开始就显得有些特别,显然商之后代安排一个周的宗亲,其意味不言而喻。商朝后裔组成的诸侯国还有一个是宋国,宋国曾经有一度时期是比较牛的,特别是宋康王时期。
卫国也曾经强大过,在周平王东迁的时候,他也曾经是天下诸侯的带头大哥。
再往后卫国就走下坡路,先被狄人攻打,后来在公元前254年卫国被魏国兼并,卫国就此灭亡。
灭亡之后的卫国被魏国重新封立。原先的卫国是周天子立的,此时的卫国是被诸侯立的,也就是说此时的卫国不是与魏国同级别的诸侯国,而是诸侯国下面的封地。
秦国夺取魏国原来兼并卫国的土地,又立了卫君,并且将地盘移到了河南沁阳一带。这样卫就从魏国的附庸变成了秦的附庸,而不是恢复卫国的建制和规格。
所以不存在卫国苟延残喘的问题。
秦二世的即位是因为李斯和赵高等人合谋的结果。秦二世上位之后自信心不足,自然就对自家兄弟很不放心,残害自家的兄弟和姐妹无数,对卫国的存在也觉得是一种负担,所以就将卫君角废为普通老百姓,这样卫的封地就重新纳入秦的郡县制中。
如果据此认为秦始皇没有统一中原,这种说法是站不做脚的,因为卫地一直属于秦国有效管辖和统治之下。
这个就好比河南洛阳十万户是吕不韦的食邑,吕不韦死了,这块地就重新纳入秦的管辖的道理是一模一样的。
再比如战国四君子之一的孟尝君,他是齐国人,他的封地在薛邑,这地是齐国封的。后来孟尝君就在诸侯间保持了中立,但就算这样,孟尝君所在的地盘也不能称为国,他也不可能被诸侯王认定为诸侯,因为等级在那边。
是不是诸侯国,那是需要周天子认命才可以的,比如赵、魏、韩三家分晋之后,他们也不能称自己是诸侯,直到周威烈王册封才算数。
当然对于周威烈王这种做法,北宋的司马光是很有看法的,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所以事实上与秦国同一级别的诸侯国已经完全被秦始皇灭掉了,秦始皇统一中原,并没有漏掉诸侯国。
为什么卫国在秦朝建立后还能苟延残喘?
卫国是周文王姬昌的九子的封国,最早在朝(zhao)歌(今安阳淇县)建都。后来由于战争先后建都帝丘(今濮阳),野王(今河南沁阳)。
秦始皇消灭六国建立秦朝后,唯独卫国还存在不少年,知道胡亥秦二世才被灭亡。
为什么秦始皇留下卫国的存在呢?
首先,秦始皇消灭了六国,但还有很多边缘地区并没有统一。他也要安抚这些被消灭国家的贵族与百姓,卫国虽小,也是个古老的诸侯国,而且卫国多君子。
卫国地处中原,有学问的人很多,秦始皇不消灭卫国,就是让那些没有被统一的诸侯,以及被消灭国家的贵族看看,他是个有胸襟的人,他允许不同文化的存在。
其次,秦始皇不消灭卫国,允许他的存在,很多人都说因为商鞅与吕不韦是卫国人。不可否认,应该有这方面因素,毕竟这两人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不少的贡献。
但是,主要是卫国实力弱小,后来直接依附秦朝,顺从于秦始皇。这样一个存在于秦军包围之中诸侯国,消灭与不消灭根本没有什么意义了。更何况它的存在,对秦始皇还有点当招牌的作用呢!
为什么卫国在秦朝建立后还能苟延残喘?
卫国其实作为一个诸侯国,公元前254年,被魏国攻灭,卫国领地成为魏国的封君之地。所以卫国成为魏国的附庸。公元前241年,秦国夺取魏国的东部领土,设置东郡,废掉卫元君,另立卫国公室后裔子南角为君,史称卫君角。并将卫君角迁至野王县。这时卫国只是名义上存在了,能管理的只有一个县,用来祭祀卫国祖先。
公元前221年,秦国一统天下,秦王政称始皇帝,但卫国独存。成为秦始皇称帝后唯一存在的一个周朝诸侯国。直至十二年后的公元前209年,卫君角才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才灭亡。
为什么卫国能苟延残喘这么就,一般有以下几个说法:
第一,卫国名义上早已成为秦国的附庸,名存实亡了。卫国国君已经不称“王”、“公”、“侯”,只能称“君”。君本身就不是一个诸侯的地位了。诸侯国的臣子才称“君”。
第二,因国土小仅存野王一城以祭祀先祖,没有任何军事力量,没有威胁而独存。
第三种说法是商鞅、吕不韦对秦国有大功,他们原来是卫国贵族,到了秦国后但因得罪秦惠文王惨遭灭族,故在秦国无后。 秦始皇为报答商鞅,故不灭卫国。
个人觉得主要原因是第一和第二个因素,第三种说法个人觉得不可信,在秦国立大功的其它国人也很多,并没有影响秦灭六国。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为什么卫国在秦朝建立后还能苟延残喘?
史墨千秋,小墨来带大家领略历史的魅力。
战国末期,在秦始皇消除掉吕不韦及嫪毐等势力后,他就把心思放到了吞并六国的征程中。他采取远交近攻等策略,逐步将六国的版图收入自己的囊中。最后建立秦朝之时,秦始皇却留下了一个卫国,这究竟是为什么?大家不要着急,让小墨为小伙伴们分析一二!
一、卫国早已名存实亡,对秦朝根本造不成任何威胁。在春秋时期,卫国发生战乱,随之出现的父子争位的时间更是严重削弱了卫国的国力。辗转来到战国时期,公元前254年,魏国对卫国发动战争,这时候卫国的战斗力也从一个诸侯国沦为了一个封地的档次。这样的一个小国家,根本就不可能会威胁到大秦的繁荣与发展。所以,秦始皇灭不灭秦已经无所谓了。
二、卫国是秦朝的附属国,做大哥的也不能无缘无故把自己的小弟灭了不是。公元前241年,在秦国攻打魏国之时,卫国濮阳等地就被秦国纳入了自己的版图之中。除此之外,秦国还将卫国的君主给费掉,改换了新的君主并把其都城迁到野王。
从这时候起,卫国就已经变成了秦国的附属国。这样一来,秦始皇也便没有灭掉卫国的理由了!
三、源自秦始皇的感恩以及彰显君主宽仁的风度!对于秦国的崛起,有一个人不得不说,这个人就是商鞅。商鞅的故乡就是卫国,没有商鞅的变法,秦国也不可能会发展的如此之快。间接来说,卫国其实是对秦国有功劳的。除此之外,来自卫国的吕不韦对于秦国来说,也是有着一定贡献的。因此,在这其中有着秦始皇对卫国的感恩之情,不灭卫国也是情理之中。
另外,吕不韦与嬴政生母赵姬之间的丑闻曝出之后,嬴政更是十分愤怒,这相当于是在太岁头上动土,但嬴政并没有杀害吕不韦,也没有对卫国发动战争,这也正彰显了秦始皇嬴政的宽仁一面。
收笔:总体来说,卫国一方面是秦朝的附属国,也是一个很听话的小弟,秦朝完全不用担心卫国会对自己造成威胁,秦始皇没有灭卫的理由;另一方面,卫国间接来说其实是对秦国有功的,不灭卫国既能表现出秦始皇的感恩,又能彰显自己的宽仁一面,何乐而不为呢!
【END】
大家好,我是小墨 ,每天都会为大家带来不一样的历史小故事。
关注@史墨千秋 ,让小墨带您领略历史的魅力!
为什么卫国在秦朝建立后还能苟延残喘?
秦国建立后不灭掉卫国是因为当时卫国已经名存实亡,再加上卫国的独特性和出自卫国的卫鞅和吕不韦在秦国有重要地位。
序言战国末年,秦始皇灭掉六国,统一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事实上,除了秦国四面边疆还有东胡,匈奴,月氏,楼兰等这些少数民族生存外,秦国国内还存在着一个小国—卫国。
卫国,周朝的姬姓诸侯国,首都朝歌,第一代国君为周文王嫡九子康叔封。卫国立国前后共计907年,传41君,是生存时间最长的周代诸侯国,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灭亡的国家。
秦国建国后,卫国就像国中国一样存在,但是秦始皇一直都没有灭掉卫国,直至公元前209年,卫国国君卫君角被秦二世废为庶人,卫国才彻底灭亡。
那么,为什么卫国能在秦朝建立后还能苟延残喘这么久呢?
卫国早就名存实亡了,放着利大于弊卫国在周朝时期一度是太行山以东最重要的国家,因为它所在的区域正是当年商朝王都所在。
卫国地处中原中心位置,四周国家一直虎视眈眈,在东周到战国时期,卫国内乱频繁,国土不断被周边国家侵占。
公元前254年,卫国被魏国兼并,成为魏国的附庸。公元前241年,秦国攻取魏国,把卫国原有的濮阳一带划归东郡。立姬姓后人姬角为卫君,将他迁到野王。从此,卫国又成了秦国的附庸。
等秦始皇攻灭六国,统一天下后,卫国本身就是秦国的附庸,国内也没有任何武装势力,在秦始皇眼中,这个卫国君主还没他大秦的一个县令权力大,不足为惧。秦国要灭卫国,就是弹指一挥间的事。
秦国统一后,秦始皇把卫国国君的爵位定为“君”,所以卫国在定义上已经不能称为国了。
再加上秦国天下方定,秦始皇需要一个榜样做表率,卫国对秦国忠心耿耿,秦始皇也表现了他的大度,让卫国留传下来。有这么一个特殊存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六国百姓的复国之情。
卫国的独特性有被秦国利用的价值周朝存在了将近八百年,对百姓来说,周朝才是正统。
而当时的卫国国君卫君角是周朝皇室姬姓后代,也是众多姬姓诸侯国中最后一个国家。可以说卫国代表了周朝最后的尊严。
保留卫国可以为姬姓保留一个圣地,祭祀平台,还能表示对周王朝的尊重。再说,卫国对秦朝的效忠,不就代表了周朝皇室承认了秦国建国的合法性。
卫国自古多人才,在士人心中地位崇高卫国虽然在东周之后,被周边国家不断欺负,沦落为小国。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弱国,一直以来却多出君子,孔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在卫国就待了十年。
正是因为卫国多君子,有这么多君子为秦始皇宣传的话,何愁天下人不知道他的功绩?
战国期间卫国涌现出来一大批领先于时代的人才:吴起、李悝、商鞅、吕不韦等等,其中,商鞅,吕不韦都为秦国效命,对秦国的强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商鞅还是卫国的宗室,可卫国仍然没能留住商鞅。商鞅到秦国后,大刀阔斧的变法,使得秦国从一个边陲国家变成问鼎中原的大国,为秦始皇吞没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秦始皇为了收买人心,也因为商鞅和吕不韦而感激卫国,所以保留了卫国的诸侯名义。
总结正因为卫国有利于秦国的统治,秦始皇才会保留下毫无威胁的卫国。等到对秦国没有任何利用价值了,秦二世也就毫不犹豫的灭掉了卫国。
所以说一个国家,只有自身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不然只能依附在大国下苟延残活,没有任何话语权。
为什么卫国在秦朝建立后还能苟延残喘?
为什么卫国在秦朝建立后还能苟延残喘?
周朝建立后,商纣王后代被封在了原“殷地”为“殷国”。
因“周成王”时期,商纣后代反叛(可能想翻盘复国),周公平叛后,就把“商殷”的地盘一分为二,这就是后来的“宋国”和“卫国”。
卫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本就是个小国,后被“魏国”吞并,其实也就是依附了“魏国”,前241年秦攻魏“朝歌”,就顺手灭了卫国,卫都“濮阳”被攻陷,卫元君;率宗室就去了魏“河内野王”。
卫国在秦建立后,还能苟延残喘,主要还是“卫”对秦已够不成威胁,就和安陵国一样,只能苟延残喘一小弹丸之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