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式旅游?

是因为和中国人假期少有关系吗?所以行程总是满满的

所谓的中国式旅游,其实是带有一点嘲讽和鄙视的程度在的。我们不是去旅游,不是去放松心情,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我们想往一种轻松的生活,但是我们却把这个事情做成了非常的功利。

手机没有普及之前,到此一游遍地都是,手机普及之后,网络资费下调之后,到此一游就变成了朋友圈晒去哪里?这个跟到此一游没有什么多大区别。结果去哪里旅游不重要,重要的是照片得拍得漂亮,要让别人羡慕,觉得这个地方美。因为旅游从某种程度上变成了一种炫富。

咱们富起来的时间不长,俗话说成为一个富人可能只要几年,成为一个贵族需要几百年,我们兜里有了钱,但是我们的思维一直是穷人思维。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金钱去看更多的地方,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从这里可以发现企业的经营思维,赚钱的经营思维,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因为我们在旅游的时候也不忘记效益最大化。

我们不是去休闲,不是去放松,而是去怎么样把这笔钱最大化,以满足我们心里所构想的那一种向往的生活模式。当然现在这种境况是越变越好了,旅游成为了自己自由的选择,而不是一种被选择,被跟随,被设计的生活方式。以后中国式旅游会成为一种令人想往的,模式,而不是略带嘲讽。

什么是中国式旅游?

谢邀!中国大妈式旅游,在国外火了,成群结队、鲜艳披肩、造型和剪刀手形成了对比,这也是中国式旅游。

不过,我们通常所说的所谓“中国式旅游”,有两个最为鲜明的特点:拍照打卡,到此一游;疯狂购物,买买买。

从根本上讲,一个是物质需求,一个是精神需求。

这些特点的形成,是与我国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的,紧密相关的,包括了经济和社会秩序两个方面。

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到现在,尤其是近一二十年,可以说经济发展是突飞猛进,赶英超美。

而我们的社会秩序,尤其是社会安全保障,已经发展到在全世界都是有目共睹的。

以至于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根据马洛斯的人类需求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是物质需求,最高层次是精神需求。

从需求性质来说,我们大致可以把人类需要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物质性需要。指保暖、饮食、种族繁衍等生存需要,这是人类最基本的,我们要活着。

第二层次,社会性需要。这个层次建立在第一层次物质需求满足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社会性的安全、保障和公正等的需要。

第三层次,心理性需要。指的是由于心理需求而形成的精神文化需要,比如价值观、伦理道德、民族精神、理想信念、艺术审美、获得尊重、自我实现、追求信仰等。

奔向小康,脱贫致富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说明了什么?说明我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第一层次的物质基础打好了。在社会保障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我们就有能力来追求第三层次的精神需要了。

国人也就在最近一二十年开始热衷旅游,就是因为有了旅游的物质基础和精神追求。

前面说过,我们的经济发展是迅猛的,短短几十年创造了一个世界的奇迹,但也因此在很多方面不平衡甚至拖后腿。

比如物质需求的满足,人们去日本疯狂的“买买买”,连马桶盖都不放过,还是说明国内的产品在很多方面不尽人意。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仍然没有更好的满足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

对拍照打卡的到此一游,这怪不了游客,还是与我们的发展有关。

如果你奢望一群从基本一无所有到几乎突然富裕、从接触邓丽君没几十年到现在整个世界向你敞开,从物质积累到精神文化积淀都是在短期内造成,这样的一个群体,去慢慢静心欣赏“蒙娜丽莎的微笑”、哥特式还是巴洛克风格的文艺复兴艺术,是不是太苛刻了?

旅游只不过是人们满足精神需求的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就像有人玩微信有人玩今日头条一样。有人喜欢收藏字画就有人喜欢钓鱼。满足精神需求的方式不一而足,都有一个基础。

我们看到外国人的旅行方式和我们不太一样,不足为奇。因为我们的基础和他们不一样。

资本主义国家已经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经历了几代人以后,才养成了他们的旅游文化。所以他们喜欢度假式旅行,他们具备了这个条件。

再从另一方面讲,我们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每个娃娃都耳熟能详,一个没上过学的人也对我国悠久的历史故事说上一段。所以我们,对历史文化的仰慕不和历史短暂的老外一样热衷。

也就是说,中国式旅游,是有其历史基因的,很正常。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形式也正越来越多样化,自驾游、自由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就是明证。

最近“中国大妈式旅游”在国外火了,说明了什么?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中国式旅游”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总有一天会引领世界风潮,相信这一天不会太远了。

酷妹儿,一个业余旅游爱好者,如果您喜欢我的回答,请动动手指点赞、关注:酷妹儿圈。

酷妹儿会持续为您提供更多的信息分享……

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如果有旅行方面的小问题,我们一起探讨~~

什么是中国式旅游?

前有“中国式过马路”,后有“中国式旅游”,似乎提到“中国式”的现象就不是很好的东西!公共场所大声喧闹、不守规矩、入乡不随俗等逐渐成为中国游客的“标签”,国人常用“下车尿尿、上车睡觉、景点拍照,回来忘掉”来调侃出境游同胞。

•走马观花

自从微信朋友圈普及之后,旅游不再是单纯的游山玩水,体味特色的风土人情,在很多人看来,旅游就是到一个地方摆个POSE,拍张照片,证明“我来过,我看了”!但是真正的美景却没有领悟到心里,旅游仿佛变成了拍照纪念。

就真的像是“一日看尽长安花”,旅游地的风光到底好在哪,有什么文化底蕴和特色旅游者一概不知。

•挥金如土

“出去玩怎么能不买买买?”“要带纪念品啊,有朋友要代购啊!”所谓的“中国式旅游”现象还有一个就是买,每一个人都仿佛化身殿堂级购物狂,不知从哪个黄金周开始,总是会看到中国游客将某品牌店抢购一空的新闻。

甚至现在很多国际大都市的商业区,都设置了会讲中文的导购,他们一边看着中国游客排队抢购名牌包,一边不住咂舌:“中国人真是挺有钱的。”

•少廉寡耻

在埃及神庙刻字、在野外朝猛兽扔垃圾、在卢浮宫前泡脚、马王堆汉墓成游客“许愿池”,中国游客不文明行为频被曝光,大声喧哗、扎堆吵闹,随处抛丢垃圾、吐口香糖,不遵守秩序,插队、加塞等行为屡见不鲜。

以上就是我个人对“中国式旅游”的理解,衷心的希望,以后不要再有“中国式”的恶习被发掘,不要让我们的素质被吞没!

什么是中国式旅游?

感谢邀请!在中国旅游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团体旅游饭菜质量太差,吃不饱。

2、有乱扔垃圾,大声喧哗的不文明现象。

3、景区购物喜欢跟风,人家买我也买。

4、买回的东西物价虚高,物超所值。

以上是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中国式旅游?

谢邀!

之所以说“中国式旅游”,是说这些旅游现象是中国独有的,带着典型的中国特色。

中国式旅游的最为典型的表现有很多,总结如下:

表现之一,就是节假日景区到处人满为患,路堵人怨还是乐此不彼;

表现之二,是蜂拥到网红景点打卡,人越多越跟风;

表现之三,旅游发朋友圈,不发朋友圈浑身不得劲;

表现之四,景区成群的大妈成了一道样的风景;总是一大帮子人成群结队。

表现之五,出国走马观花,还带着国人的“生活习惯”。

表现之六,总喜欢拖着一个大大的旅行箱。要是出国回来,总是大包小包的“外国货”。

或许还有,不外乎就是我们自己国人在旅游过程中集中表现出的与歪果仁不太相同。

我们看到的老外,似乎更愿意去一个个的老街巷古长城古城古镇,背个包,三两个人,悠哉悠哉。

之所以出现这种种现象,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一脉相承的。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旅游不是上层建筑,也是在物质生活满足之后的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

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开始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到可以旅游的程度,并没有几年。也可以说是旅游的初级阶段。

在旅游的初级阶段,首先是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是一步步发展的,先是从旅游的基本属性观光开始。

而人们的这种认识,不单单是思想的提升这么简单,还是与经济生活相关。

生活的压力大,没有更多的想法。而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也决定了我国不可能,之前是短时间不可能有西方的休假制度,同时人们也不可能有那个条件。

这就是我们只能在节假日集中出游,我们能够有机会旅游时必最先去人最多的景点,因为这里是首先最值得看的,自己的机会并不多。

当前我们的旅游已经开始出现新的苗头,很多的出游方式,比如自驾、自由行等,说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认识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对旅游文化的属性认知提高,而生活条件也允许人们去达成不再是单纯观光的旅游。

中国式旅游,是由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即便有人认识到旅游的文化属性,也怕有心无力。

什么是中国式旅游?

我是从事旅游行业的人,也去过几十个国家。

所谓中国式旅游,我认为很多情况下是中国人自嘲的一种称呼。

就拿巴黎卢浮宫门前水池泡脚来说,发了中国人泡脚的照片,国内舆论一片哗然,纷纷指责中国游客缺乏素质等等,但是,西方人也会在那里泡脚啊,凭什么说中国人素质不高。再说乱写乱刻的问题,去了欧洲好多地方,乱写乱刻的有几个是中国字,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字在上面刻得满满的。在西班牙塞戈维亚的千年古堡上,城墙上刻的都下去笔了。我没看到一个中国字。

诚然,中国人出游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文化水平不高、文化差异大等等,这跟中国从落后到强大的发展历程是有关系的。去了泰国一般都给小费,我递给小费的时候,我妈妈一把手抢回来了,说为什么要给他钱,弄得我和工作人员都尴尬了。但是老一代的人他们的思维是很难转变的。

对于中国新一代出游的人来说,我认为素质是非常高的,大多数人能够避免大声喧哗、注意卫生、礼貌等原因,比很多国家的人素质高的不知道多少倍。我在飞机上就听到几个俄罗斯人一路又唱又嚎的,下了飞机也一样,素质极低,根本不顾别人的感受。我在葡萄牙,就看到老头站在路边撒尿。

话说回来,你看看欧洲遍地有多少小偷,有多少强盗,他们专门盯着中国人偷、盯着中国人抢。我倒是觉得他们的政府十分无能,管理极其混乱。

我觉得从历史上,从落后到领先的进程来说,中国人还是有很多自卑心里的,怕让人瞧不起。也诚然我们有很多做不到的地方,但是出去了就不卑不亢,大大方方的。虽然老外心底里瞧不起中国人,那也没什么,我们生来不是让你瞧得起瞧不起的。

关于假期少的问题,我觉得这个也是中国的特色。中国在高速发展中,什么东西都追求快,什么事情都追求效益,好像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美国拓荒时期一样,大家累的都跟牛一样。我觉得中国经济发展太快了,应该缓一缓了。假期这个问题,中国还是比较勤劳的民族,世界上只有几个国家的人最能干,最能当驴:一个是中国,一个是美国。此外还有韩国、日本等等。

所以假期上,跟中国人劳碌命有关系,总希望难得出去一次,就多去一些地方,而不是像欧美人那样慢慢地游走。因为中国的假期确实太少了。企业也不会轻易给你那么长的假。此外,整个东亚人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一次出去去好多地方,日本人也是一样,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所以欧洲导游说,带日本团其实是最累的。中国团好在爱消费,到哪里都是上帝。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