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低欲望社会的日本?

低欲望的社会,他跟日本的文化背景是有关系的,最大的原因是经济的长期停滞不前,带来的就业困难,收入锐减,工资可能十几年都没有增加。就业岗位的减少,生活福利相对完善。生存问题解决掉的时候,人们需求就会发生变化,当人们追求金钱和物质消费遇到阻碍的时候,但是却无生存之忧,他们就会选择走向另一个极端。

日本低欲望社会是我们的前车之鉴,我们现在跟日本相反,我们是属于高欲望的社会,打开手机每天的网页上面到处都是告诉你应该去怎么样的生活,成功学告诉你怎么样去赚钱?还有比如你已经被同龄人抛弃了等等这一种制造焦虑机制,各种不停变化的,让人应接不暇的生活模式在告诉你,你得不断的努力。这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充满活力的社会。

但是也有人说,为什么我浮躁的连一本书都看不下去?我以前在刷微博后来刷朋友圈,现在刷短视频,但是我就是不愿意拿起一本书来看,因为我没有办法安静下来,这个社会太有活力了,满眼满屏,看到的全部都是欲望。我只能看着,却又没有办法去猜,心里非常急。

所以有些人提出我要逃离,我要去乡村,我要去寻找一个宁静的地方,其实这就是低欲望社会的开端,比如以前流行一个词语叫做佛系青年,它催生了一个很热的产业,那就是农家乐,我想以后可能会出现一个产业,叫做隐居山庄,还有逃离北上广,这些等等其实都是低欲望社会的开端。

咱们中国人的效率太高了,时间是按分钟来计算,而不是按天来计算的,我们的支付可以瞬间的完成,我们的外卖可以不用半个小时送到,我们买的东西也有可能半小时送到。我们在享受便捷的时候,你有没有想到,支撑着一个的是一个非常高速运转的社会,高速运转的社会,是人类潜力的不断的迸发。但是并不是每个人的适应这样的社会。

所以我觉得低欲望社会和完全的高欲望社会都并不好,我觉得社会应该是多元的。有时候慢下来也不是坏事,有时候太快了也不一定是好事情。

如何看待低欲望社会的日本?

日本如果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就说明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同时日本的低生育化也加重了这种情况,这是一个严重的社会现象,我们国家也要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一旦人口红利失去优势,年轻人收入低下,消费不够,甚至是不婚不娶,这个社会就会进入低欲望的地步,就会深陷泥潭,无法走出。

听说,日本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吃喝什么的都靠外卖解决,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

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腾飞,其科技发展高歌猛进,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真的是一个非常勤奋认真的民族,从而创造了最大的经济奇迹。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日本的房地产泡沫被挤破,日本经济迅速下滑,大量人口失业,很多人开始负债累累,日本从此以后是一蹶不振,到如今都没有缓过劲。

当初的日本人恨不得个个都是富豪,超前消费,过度消费 ,完全不会考虑透支未来财富会有什么样的风险。所以经济一旦出现危机,人们就挺不过去,所以欲望只能被压制。没有钱一切都是空谈,日本人深受其害,所以才造成了现在的生活状态。

这些年,中国人也开始超前消费起来。这次疫情已经见证了透支未来财富的风险,很多人两三个月没有收入就开始捉襟见肘,什么车贷房贷都无力承担。老百姓没有积蓄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一味借钱消费真的是后患无穷,所以国家才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现在的中国人消费欲望很高,可以说是和日本人完全相反。这都意味着中国人可能在走日本人的老路,我们说前车可鉴,这些教训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个正常的社会,不应该是低欲望或者是高欲望的!每个人都要有积蓄,共同富裕,合理消费,这才是一个健康社会蓬勃发展的样子!

如何看待低欲望社会的日本?

中国的中产阶级老人九成已进入低欲望时代,小康了,吃多了消化不了,玩多了身体受不了,平平淡淡舒服自在。日本人也出现了这种情况。民生福利有保障,收入可以生活的小康,过去那种拼命工作的精神自然就消退了。

如何看待低欲望社会的日本?

我觉得日本目前“低欲望社会”和日本社会发展阶段息息相关。

日本是一个“上限很低但是下限很高”的社会。

本质上日本社会的上限很低,因为日本差不多稳定发展了150年,这150年除了二战战败被美军占领的那几年外,其余时间整个社会没有发生剧烈动荡。

这就造成日本向上空间很小,想实现阶级跨越非常困难。

很多人说日本政治上世袭,父亲做了政治家,儿子还接着做政治家,比如日本前首相小泉的二儿子目前就是日本国会议员,甚至有人说小泉的这个二儿子20年后会是日本首相。

而另一方面,日本社会的下限却很高。

我举一个例子,日本高中生只要在东京有一份正式工作(正社员),他在东京买车买房非常容易。

日本目前买房对于正式工来说接近零利率零首付,而东京都山手线(类似北京四环内)沿线2000万日元以内的50平公寓到处都是。

我们假设在东京巢鸭这个地区买房,那么50平的“老破小”大概在1500—2000万日元,就算2000万好了,而一个东京有正式工作的日本人可以首付一成购房。

也就是说200万日元就可以支付首付了。

而东京拉面店一位25—29岁的正式员工,月收入大概在25万日元左右,年收入差不多300万日元;

如果去做建筑工人,那么收入甚至可以超过400万日元。

也就是说,日本一个高中毕业生,稍微勤快一点,找一份正式工作,最多三年就能攒够钱在东京置业。

而且日本汽车也非常便宜,买一辆代步车最多三个月就够了。

换句话说,日本一个高中生还是可以比较容易在东京买房买车的。

而另一方面,日本对高收入阶层所收取的个人所得税非常高。

年收入1000万日元以上只占日本全社会1%,但是他们缴纳完各种税费,税后收入和年收入600万的人差不了太多。

这就造成了什么现象呢?

在日本稍微努努力就能过上有车有房的生活,但是要非常非常拼命才能过上有豪车有豪宅的生活。

说白了,全世界的人类都是好逸恶劳的,因为住豪宅开豪车需要努力太多了,而稍微努力一点就能买房买车,所以绝大多数日本人觉得没必要为了“开豪车住豪宅”那么拼命,过有车有房的小日子也挺好的。

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如今的“低欲望社会”。

如何看待低欲望社会的日本?

《低欲望社会》是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大前研一的经典之作,该书反映了日本当下社会的一些现实,比如老龄化的来临,比如社会活力的丧失等等。

日本在经历了30多年的起飞后,在80年代末期开始遭遇经济泡沫,其后日本社会经济发展开始停滞不前,连带着整个社会的活力下降。

社会活力下降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日本目前60岁以上人口已经占到了总人口的接近百分之二十左右,比例已经是非常高的了。走在日本的大街上随处可见老人的身影。日本的老龄人一般独居的比较多,所以很多老人即使去世了也没有人知道,这也就是所谓的“无缘社会”。

经济泡沫破灭以后,日本的“1亿准中流”的庞大构想也随之破灭。原来的中产阶级迅速下流,收入减少,购买力下降,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有的学者将其称之为“下流社会”的到来。这也是日本低欲望社会的一个突出特征。

如何看待低欲望社会的日本?

人只有在衣食住行等等基本物质条件被满足的前提下才有可能产生更高的精神追求,然而看看现在被房贷压得喘不过气的年轻一代吧,我们光是活着就已经竭尽全力了。

日本人咋都不愿意结婚生子,咋都喜欢宅,据说恋爱都懒得谈,无论男女。这就是高福利高工资社会应该有的样子吗?还有,日本的自杀率据说是非常高的,还有很严重的自杀文化,如自杀森林,宣扬自杀的小说,专门的自杀组织等等不一而足,这个怎么解释?物极必反,日本社会的低迷是因为发展到极致了,凭那么个小国家,发展到世界第三经济体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他们的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限制了他们继续发展的潜力,所以他们开始走下坡路了。

而我国的潜力虽然是无限的,但是由于现在的社会压力和收入差距太大,导致我们国家很多90后青年也开始低欲望了,因为他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奋斗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房子 车子 结婚花光了一家三代人的积蓄,未来的只有在还贷和解决生活问题中挣扎。不敢有半点冒险行为,因为一旦失败全家都会跌落谷底永无翻身的机会。就是泡沫经济破灭给日本社会留下的沉重负担造成的,发展成现在的佛系文化是必然的,不然只能有一大部分人绝望。泡沫拉高的奋斗天花板,多数人一辈子奋斗也达不到。

政治家世袭,是日本的传统。天皇万世一系,藤原北家把持摄政关白,清和源氏把持幕府将军,大名,家老也是世袭的。现在的议员世袭只是历史传统的反映。日本人已经习惯了。再者政治家在日本只是一种职业,并不比别的行当高贵多少。甭管你是首相还是县市小议员,一到选举都得披上绶带,站到宣传车上向选民拉票。

这是大趋势,教育的普及人口素质的提高后,每个人对自我和己后代的生活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当能力只能基本满足其一时,总不能自杀吧?唯一能做的只能无后不生育!我是70后如果时光倒流我也会果断选择单身或丁克。如果你把山珍海味放在一个人面前,他没食欲这才叫低欲望。如果你给一个吃货天天吃馒头,还问他你食欲怎么那么差。真是可笑。原因还不是人口密集,社会资源的不合理分布等,压力太大,让你望洋兴叹。什么都买不起,难道去抢吗?不能,那不得表现出低欲望的表面现象出来?

生活如此不易,不接受又能怎样!这不叫低欲望是一万个无奈,社会把我们的热血浇灭了把我们的凌角磨平了,当初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仗剑走天涯的梦想也成了回忆。伊人已嫁,伙伴们各自成家,生活回归了平淡才发觉这才是生活。

日本低欲望社会好,不会那么浮躁,社会比较稳定,治安好,像中国这样的高欲望社会充满了奸诈,物欲横流,唯利是图,造成与和谐社会背道而驰的现象,如坑蒙拐骗偷,假货横行,人与人之间失去了信任,歪门邪道层出不穷,造成一些混乱。希拉里说的一个高度自私自利,崇拜金钱与权利的社会没有未来。

在大学城和现在的九零后,甚至00后踢球。他们几乎不回追,也不反抢。足球这个最像战争的运动对于他们来说像是场游戏。在游戏了赢不赢对于他们来说好像无所谓。我有时觉得这样子好像不好,可我自己呢?背负着房贷,需要养育两个小孩。这场游戏,真的需要争个输赢吗?或者,你们去玩吧,我玩我的。

这就现在所谓的佛系青年,谁能没有欲望那?可是现实是所谓的社会资源被有钱有权的人把持着,社会充斥着权钱买卖。那些没有资源的普通老百姓只能打工给那些权贵卖命,社会阶级固化,普通老百姓不想让自己的后代遭罪,所以就选择低欲望苟且活着。

高调与低调。浮与事和潜于心。日本是后者,而我们是前者。82年的一份红旗杂志有这样的论述:一个中国人的才智当于三个日本人,一个日本人做事当于三个中国人。

这不就是你们要的自由吗?这不就是你们要嗯高素质社会吗?这不就是你们要嗯人口素质吗?这不就是你们要的科技时代吗?这不就是你们要的未来吗?这不就是你们要的高收入社会吗?穷人才能改变世界,因为穷人有欲望,为了欲望什么都会做。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低欲望社会早晚会到来。那么低欲望社会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人思考一下。欲望低一些是件好事,“俭以养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要做到“俭”首先就是要控制和降低欲望,现如今低欲望社会不招自来、不费力而实现却又让我们有些惶恐不安,如果是好事情我们又为什么诧异质疑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