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了100多年了,为什么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官修史书?
中国人历来有修史的习惯,为什么至今没有关于大清的历史官方书籍呢?
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就开始修订了,由宣统三年任东三省总督的赵尔巽主持修订。因为主持者就是清朝的遗老,所以站在清王朝的立场来写清史,清史稿编写的体例大致的采用明史。也开创了宣统记这一种格局。
这帮遗老遗少,简直就是对颂扬清朝正统的思想,虽然这帮人生活在民国,比较搞笑的是,他们称太平军为粤匪,辛亥革命为倡乱,倾向性非常严重,所以在1929年的时候易培基。要求下令禁止清史稿发行,因为里面很多涉及到藐视先烈,宣扬遗老,鼓励复辟,反对汉族的内容。
清史稿的版本也比较多,有关外本关内本金梁重印本上和联合书店影印的日本印本等等,影响最大的是关外本和关内本。清史稿在设立初期的时候拨款经费比较充足,所以成书比较快,1917年张勋复辟之后,举步维艰,所以很多人都跑掉了。就这样断断续续的,后来主持的赵尔巽自己年老怕等不了了,干脆仓促成书刊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