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以后,几千年的丧礼仪式会不会消失?

这里更正一个观点,城镇化之后几千年的丧礼仪式会不会消失?我觉得不必要担心,丧礼肯定还有,但是会发生变化。

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丧礼仪式一直在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不仅只是因为城镇化之后才变的,可以说,送礼的文化一直是适应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就每一个环节展开说一下。

1.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守护在其身边,听取遗言直到去世,称为"送终",是葬礼的第一步,我想这一步,不管是城镇化还是城市化,以后肯定都在的,不会变的。

2.报丧,去世后,家人向亲友发出报丧,要告诉其开吊下葬的日期。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了别人家,不能进门。这个环节现在已经简略了,通过电话微信就可以联系了,礼仪的话基本上已经没了。

3.入殓,死者入棺前,要为之整容,如剃头、刮脸、换擦洗身、穿寿衣等。这个环节现在还有,而且更加专业化,因为全部由殡仪馆处理了,那就是到以后都还会存在。

4.守铺,死者家人在人死后到正式放入棺材期间,要昼夜轮流守护。这个环节现在简略到火化的时候,火化之前守候还是有的。但是这个环节城镇化之后或许可能真的会消失掉,直接他火化了。

5.搁棺,要选择吉日吉地安葬死者。

6.居丧,死者家人后辈自死者断气时起服丧。这个环节本来应该还是可以有的,但是似乎现代的年轻人很少能坚持到这样,大家好像也对这个事情也没有强烈的语言与监督属于名存实亡,最多就几天吧。

7.吊唁,这个环节也还在,但是已经简化到不能简化了。全部放在殡仪馆里面开着开个追悼会,有的连追悼会都不开了。

8.以后面的出殡啊,守孝啊之类的。再受场地限制,还有现在都已经火化,公墓了,所以很多环节都省了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尚礼文化是不可能完全消失,但是有一些环节会省略掉,比起原来复杂的环节来说,会趋向于简化,可以说以后可能是一个简化版的丧礼文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