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的短板是什么?

如何改进?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们先来说一说农村教育的现状。

城镇化的推进,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了城市。农村很多学校都出现生源流失,原来几百人的学校,现在变成了几十人的学校。现在大家只有一个理念跑,往城里跑,想方设法的往城里跑,学生家长教师都想往那里跑。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也是社会进步的方向。留下来的以弱势群体为主。

农村补短板的目标不是让农村的教育跟城镇的教育齐步走,而是不要差距太大。如果想跟城镇教育同质化的,那不现实,纯理想化,实现不了。

接下来我们来讲一下农村教育的短板,第一个是校舍,在90年代的时候,我们提出的口号就是村庄里最漂亮的是学校,开展过大规模的校舍改造,现在已经过去20多年,很多当时很漂亮的学校已经变得破破烂烂。这方面包括配套的功能教室等等都急需投入。

那么农村教育的最大的短板就是师资。好教师留不住,好老师不想去。农村成为城区免费师资培养的基地,成为不争的事实好几十年。

第一个解决的问题是,好教师留得住。

留住好教师,有两个思路。重点培养农村当地的教师,因为他家在这里,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在这里,所以让她安心在农村,还有这一种可能性,生活上没有多大的问题。

第二个提高留在农村教书的教师的待遇,这一点相信全国各地都在做,但是幅度差距不够大。举个例子,如果在城区交4000块钱,在农村教只有5000,你觉得会留在哪里?90%的人会选择在城区。

第三个让好教师能沉得下去。现在采用支教的方式,比如你在农村两年三年,然后你就回来,再给你一些优惠的政策。这种方式可以缓解,但是没有多大的效果,因为来的人不安心。

所以必须要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那就是孩子上学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将在农村教师的孩子上学问题解决是让教师安心留在农村的一个重大举措。

第四个可以将某些科目打包交给社会机构。农村教师不但缺,而且音乐,体育,美术这些技能课的教师是非常缺的。让语数老师兼教的话,他们肯定会占课。你可以将这些科目打包起来,交给社会上的一些机构,那么教育局就负责考核和准入的门槛。

我想这样做了之后,可以缓解城区与农村教育之间的差距,使农村教育不至于离城区教育越来越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