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能指导普通人的生活吗?
道德经绝对能够指导普通人的生活,而且道德经里面就告诉你普通人应该怎么做。本来道德经中的德就是讲你应该怎么去做的,你应该怎么样去做人?如果你不相信的话,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道德经里面教你怎么样做事情:
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做人应该自律,不能狂妄自大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做人也应该有这么几个层次,一步一步的修炼上去。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等等类似的举不胜举。道德经的道是讲究怎么样去寻找世界的本源的,德就是教你怎么样去做人,经就是教你怎么样去治理国家管理。这才是道德经名字的含义。
《道德经》能指导普通人的生活吗?
大道之学,本是通理;
循道而行,无往不胜。
《道德经》能指导普通人的生活吗?
有人提出:欲望是人人都具有的,如果没有了欲望,人还有什么生存和生活的动力啊?在第九章我们讲过需要与欲望之间的差别,需要是可以满足的,就像吃饭一样,饿了你就吃,吃饱了饥饿感就没有了。但欲望不一样,叫“欲壑难填”,今天想吃鱼翅,明天想吃燕窝,后天想吃熊掌,等等,他吃饭不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这种“贪欲”,表现在权力、地位、名誉等方面,则显现出更加的疯狂和残忍。特别是权力之争,中外历史证明为争皇权,父子相残,兄弟反目比比皆是。
修道者应该引起警戒,道在平凡中,而不在非凡中。如果有什么非凡的话,那也不完全是个人奋斗的结果,而是个人的行为与道相吻合而产生的结果。如果有人把功劳完全归功于自己,就会“自我”膨胀,就会胡作非为(好径),最终必将遭到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惩罚。所以,一个好的君王应该以百姓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把自己的需要纳入整个集体之中,带领大家走在康庄大道之上。那些流芳千古的人,正是因为他们合道而行,放弃自我欲望,把毕生精力用于造福人民,才得到了子孙后代永久的纪念。
《道德经》能指导普通人的生活吗?
当然可以。中华民族上下5000年历史,其民族精神或者称之为民族宗教就是儒道释,释为外来文化。儒家治国某种程度上是愚民,所谓三纲五常,定义的是社会秩序;道家治国才是根本。另外一层意思,道和德可以分开理解,道,乃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规律、真理,自然科学的范畴;德,符合众生普遍要求和规律的品格,属于人文和哲学范畴。道德合起来讲,当然就是对普通人、众生的指导原则。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