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熙凤死后,平儿可能扶正吗?

放在其他朝代不太可能,但在明清时期,倒是有这个可能。

关于贾琏与平儿的结局,曹雪芹版本的《红楼梦》并没有明确的交待,而在续写版本当中平儿与巧姐一起逃了出来,并且也被贾琏从通房扶正了。

若是在明清以前,平儿这样的通房断然没这种机会,但清朝却可以。

周王朝是古代各种礼法制度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周朝有着非常严格的制度,那就是“礼无二嫡”。

在周朝,诸侯王等贵族婚嫁的时候,还存在着“媵妾制度”。

也就是女方在嫁过去的时候,会带上陪嫁,这些人通常是女方的亲姐妹、同族姐妹,这些“媵妾”的地位要比寻常的妾室高,正妻去世后,媵妾是能够被扶正的。

毕竟媵妾与正妻来自于同一个家族,正妻要是没了,媵妾顶上,两个家族之间的关系就仍旧能延续下去,而那些普通的妾室,是没有这种可能的,永远都是妾。

不过,媵妾制度在战国时代就逐渐消失了,“媵”与妾逐渐合二为一,取而代之的就是所谓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度,而且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常出现将妾室扶正的事情。

到了秦汉时期,妻妾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不过“妾”,往往是贵族才能有的。

很多人受到电视剧的舞蹈,以为在整个古代时期,只要有钱就能够纳妾,这是不对的。

在古代,纳妾也是一种身份与等级的体现,尤其是早期的时候,只有贵族、士大夫群体,这样的人群才能够纳妾,而且在数量上也有限制,这么一来,扶正妾室就跟普通人没关系。

对于扶正妾室这件事,贵族们似乎并不怎么在意,不仅仅是先秦时期,秦汉、历朝历代都曾经发生过妃嫔被扶正为皇后的事情。

比如汉武帝的生母王氏,原本是妃嫔,然后被扶正为皇后,刘彻获得了嫡出的名分。

明宣宗第二任皇后孙氏,原本是贵妃,然后明宣宗发妻胡皇后被废,孙氏后来居上。

妃嫔也是妾,并不是妻,从这方面来说,似乎古代大部分时期,都存在着将妾室扶正,甚至取代正妻的行为,但这也要分开来说,皇家与其他人,有时候规矩是不一样的。

南北朝时期,妻妾之间的地位持续拉大,“妾乃贱流”、“妾通买卖”成为了当时的主流,甚至被明确写进了律法之中,妾室所出的孩子,地位与奴婢基本没啥区别。

除了皇室,贵族们若是正妻没了,往往会再娶一个,而不是将妾室扶正,因为在当时,扶正妾室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不入流的行为,可能受到其他人的侧目。

东魏咸阳郡公扶正了自己的妾室,结果被详细记录下来,当时的人对其多番嘲讽。

受到这种风气的影响,隋唐时期干脆在法律中明令禁止以妾为妻、以妻为妾这种行为,《唐律疏议》当中规定,以婢女为妾,徒二年;以妾为妻,徒一年半。

要是说,南北朝时期的贵族们,将妾室扶正会受到嘲笑,那么在唐朝,这就是犯法并且要受到处罚的行为,谁要这么做,就要被流放。

当然,有一些人是例外的,那就是皇室的妃嫔,还有贵族拥有的“贵妾”。

唐代五品以上者能够拥有贵妾,这些人若是在正妻亡故的情况下,能够被扶正。

只不过唐朝人仍旧非常不待见妾室,即便是贵妾被扶正,依旧会惹人侧目,整个唐朝,妾室扶正的事情还是非常罕见的,贵族尚且如此,更别说是普通人了。

宋代基本延续了唐朝的习惯,仍旧禁止让妾室变成正妻,这么做仍旧要受罚。

不过宋朝相对于唐朝,由于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大幅提高,偶尔发生在正妻亡故、被休之后,将妾室扶正,大部分人往往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并不会去过多追究。

比如宋真宗的沈贵妃,是宰相沈义伦的女儿,其生母原本是妾室,后来被扶正。

但扶正妾室终究不合礼法,对名声也不好,为免落人口实,大部分人不会这么做,免得被人抓住把柄大做文章,这就是明清之前,中原主流上对于扶正妾室的态度。

可到了明清时期,情况不一样了,虽然明朝《大明律》中也有“妻妾乱位”之罪,却加了个“妻在”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妻子在不可以,但妻子没有,可以。

明朝时期,正妻如果亡故、被休,那么妾室就能够被扶正。

清朝时期,妾室扶正更加普遍,不过为了维护礼法的严肃,扶正妾室需要得到宗族讨论与成员的一致同意,而且也是要在妻子不存在的情况下。

《红楼梦》诞生于清朝,书中的贾琏在正妻王熙凤去世之后,将原本的通房平儿扶正,在当时也不算困难的事情,只不过通房地位比妾更低,难度可能比较大而已。

古代大部分时期,对于纳妾有限制,尤其是对于数量的限制,还有纳妾者的身份限制。

为了避开这些限制,那些想纳妾却不符合条件的人,就想出了其他办法,比如在家中以歌姬、舞姬、丫鬟等不同名义,豢养妾室,这些人没有妾的名分,但实际上就是妾。

所谓的通房丫鬟,就是没有妾的名分,但在职能上,与妾一样的丫鬟。

古时候的妾虽然地位非常低,但也都是有府衙开具的文书的,有正式名分的,通房则没有。

所以说,《红楼梦》当中平儿的身份,比妾还要更低一些,也就是在明清时期,她倒是有可能被贾琏扶正为正妻,要是放在其他朝代,那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红楼梦》王熙凤死后,平儿可能扶正吗?

应当说会扶正, 虽然结局没有明瞭,但是极有可能,也希望促进他们的可能。

《红楼梦》王熙凤死后,平儿可能扶正吗?

就现行通行本来看,高鹗的后四十回版本里,凤姐病逝,平儿被贾琏扶正,这个结局,应该说是正面的、积极的。让读者对平儿的期待,有一个好的结果。

平儿对凤姐忠诚。贾琏娶亲之前原有两个贴身丫头服侍,凤姐来后半年便找她们的不是,将她们打发出去了。后来强逼着平儿做了房里人,原因很简单:平儿是个正经人,从不把性放在心上,也不会挑妻窝夫的,只知道一味忠心赤胆服侍凤姐。所以凤姐才放心容下。

平儿懂得忍让。有一件事可以说明平儿的压抑和对凤姐的畏惧:一次贾琏见平儿娇俏动情,便搂着求欢,谁知平儿夺手跑了,欲火正炽的贾琏弯腰恨骂:“死促狭小淫妇!一定浪上人的火来,她又跑了。”平儿在外面笑道:“我浪我的,谁叫你动火了?难道图你受用一回,叫她知道了,又不待见我。”

平儿有爱心。平平淡淡才是真,这句话形容平儿,是再贴切不过了。尤二姐被凤姐赚入大观园,变相虐待,她背着凤姐送好吃的并安慰她,后来尤二姐吞金自杀,贾琏伤心痛哭,平儿悄悄提醒他提防凤姐,并替他收藏了尤二姐的贴身裙子,拿出私银给贾琏办丧事;还有在王仁等合伙欲卖巧姐儿之际,她挺身而出,勇救巧姐儿……

平儿受得了委屈。全心全意侍候贾琏夫妻。凤姐生日,贾琏趁虚“偷吃”鲍二媳妇,凤姐醋意大发,殃及平儿,冤枉被贾琏凤姐夫妻打骂……但平儿就是平儿,她永远只是压抑自已,永远周全妥贴,对贾琏夫妻忠诚不二!风暴过后,依旧对凤姐表忠心:“我伏侍了奶奶这么几年,也没弹我一指甲。就是昨日打我,我也不怨奶奶,都是那淫妇治的,怨不得奶奶生气。”

如此忠诚、顾全大局、心地善良的平儿,当凤姐病死后,贾琏将其扶正是必然的事情。

《红楼梦》王熙凤死后,平儿可能扶正吗?

按小说中平儿的品行和作为,贾琏回来之后是很有可能——当然,只能在王熙凤死了之后,——将平儿扶正的,作者既然这么写,我觉得可以认为这也是作者所希望的。但后来书中没有明确交代,为什么?因为真实的历史不允许他这么写,就和不允许他写宝黛美梦成真一样。平儿被扶正,如同黛玉嫁给宝玉,都只是作者所感叹的,“水中月”、“镜中花”而已。

《红楼梦》王熙凤死后,平儿可能扶正吗?

就本人的意见看,平儿绝无可能扶正。

首先,红楼梦第五回已经说明,王熙凤是被休的,既然被休,则王熙凤要携带嫁妆——包括平儿这样的陪嫁人口回去王家。如此,平儿与贾琏再无关系,如何扶正呢?

其次,哪怕王熙凤借口女儿需要照顾,让平儿以巧姐的保姆名义留下——你说贾琏会把女儿的保姆扶正为妻?家族脸面要不要?

最后,通行本续书不足为凭。也没有描绘王熙凤被休,扶正平儿是建筑在凤姐死于贾琏媳妇身份的条件上,不能作为证据。

《红楼梦》王熙凤死后,平儿可能扶正吗?

我认为平儿在佚稿中就是被扶了正。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