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安陵容为什么要暗示甄嬛纯元的死因?
安陵容:我恨一切把我当棋子、把我当玩意儿的人!
安陵容虽然是皇后宜修的爪牙,帮着皇后做了很多的坏事,但她心中也非常恨皇后。
若非皇后,她也不会一条路走到黑,最终什么都没得到,成为彻头彻尾的悲剧,而安陵容对于甄嬛的“提醒”,也只是猜测,她并没有实际证据,所以说得模棱两可。
安陵容出身寒微,所以入宫之后处处受到欺负,皇帝也不待见她,也因为出身,安陵容始终感觉自己与甄嬛、沈眉庄无法成为真正的姐妹。
碰巧,皇后看中了安陵容,觉得她很能忍耐,而且有潜力,能够做棋子。
不管是安比槐事件,还是巫毒娃娃事件,皇后都不断挑拨安陵容与甄嬛之间的关系,逐渐让安陵容倒向了自己这一边,并且开始痛恨甄嬛。
“寝衣事件”也是如此,皇后先劝说皇帝召幸安陵容,在安陵容洋洋得意的时候,私下里把皇帝弄去了碎玉轩陪伴甄嬛,让安陵容心中越来越恨。
此后,安陵容彻底倒向皇后,成为皇后宜修最厉害的鹰犬,尤其是帮着皇后谋害富察贵人与甄嬛的龙胎之后,安陵容就彻底回不了头了。
虽然安陵容被皇后拿捏着,但皇后仍旧不放心她,也不让安陵容怀有身孕。
等到安陵容被毁了嗓子,皇后又让安陵容使用息肌丸,当然,安陵容自己就先用了。
后来,皇后又让安陵容强行有孕,将安陵容最后一丝价值彻底榨干,根本不管安陵容的死活。
安陵容心中非常清楚,自己在皇后眼里从来都只是个棋子,所以她痛恨皇后,只是她无可奈何别无选择,她只能依附皇后,也因为这样,她越来越恨皇后。
安陵容在皇后身边多年,她是个心思极其缜密的人,肯定是发现了些什么。
纯元故衣事件之后,宜修拿着纯元皇后的衣服,笑得非常邪恶,“姐姐啊姐姐,真是本宫的好姐姐,即便死了那么多年,依然能够帮着本宫,护着本宫啊”。
那副模样,丝毫看不出姐妹之间有什么情分,让人毛骨悚然。
剧中并没有交待安陵容是如何发现纯元皇后死因与皇后有关的,但她肯定是发现了,怀疑了。
也正是因为不确定,所以安陵容临终所说的“皇后,杀了皇后”,既可以理解为让甄嬛帮自己除掉皇后报仇,也可以理解为纯元皇后的死因,与宜修有关系。
其实,安陵容与甄嬛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一切都是皇后从中作梗。
甄嬛一直都没想过主动去害安陵容,一直都是安陵容帮助皇后害甄嬛,安陵容很清楚,从这一方面来说,安陵容是心中有愧的,所以她才说“对不起,你这一生算是被我毁了”。
临终的时候,安陵容说出一句模糊的话,甄嬛原本也并没有放在心上。
但不管是哪一种意思,安陵容都是想要除掉皇后的,因为她真的非常恨宜修。
宫中与她同样恨皇后,而且也唯一有能力除掉皇后的,只有甄嬛,但安陵容大限将至,她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所以只是提醒了一下甄嬛,希望甄嬛能除掉皇后。
甄嬛传:安陵容为什么要暗示甄嬛纯元的死因?
真正的甄家女儿都是从玉又从女。甄嬛本叫甄玉嬛,从玉从女,后因觉得俗气改名为甄嬛;甄玉娆是甄嬛的亲妹妹,从玉又从女。
浣碧虽说是甄远道的私生女,但毕竟也算是甄家亲生女儿。浣碧出嫁,以甄家二小姐身份出嫁,甄嬛一手操办其婚礼,还负责浣碧赐名一事。
内务府送来浣碧备选的名字,分别是玉隐、玉乔、玉沁。浣碧看着嘟囔了一句:“怎么都是从玉不从女?看着不像甄家的亲生女儿”。
在一旁的甄嬛极不耐烦,她冷冷地说:“听太医说父亲的病好得差不多了,你娘入宗庙的事要紧!”看得出来,甄嬛对浣碧也很不满意,她不是不满意内务府,是不满意浣碧的唠叨。
送字的太监回禀道:“礼部说义女非本家出身,总得内外有别,所以只得从玉字排行”!
浣碧极不情愿地选了玉隐,浣碧想做甄家女儿赐名一事就这么草草了结。这也间接说明浣碧此后一生不被人接纳,只能隐藏自己的出生,憋屈地活着。
其实真的是内外有别吗?其实就是甄嬛在作怪!
有个细节眼尖的观众一定看到了,浣碧出嫁前,内务府前来甄嬛宫里商量细节,特意询问了名字一事。甄嬛说:“姓钮祜禄氏,即为义女,从玉从女,浣碧排行二小姐。”
既然甄嬛都这么安排了,那为什么后来礼部送来的字却是从玉不从女呢?原因肯定是甄嬛从中捣了鬼啊!
浣碧与甄嬛不管是亲的还是认的都是姐妹关系,曾经也同出生入死,浣碧嫁给果郡王也是王室宗亲,甄嬛又是当今皇上的宠妃,在后宫撑起半边天。这么大的关系网,难道内务府还敢不按照甄嬛的旨意办事吗?不会是活腻了吧?我看是巴结都来不及吧!内务府没有按甄嬛说的话办那一定是甄嬛从中暗示让内务府给浣碧选名必须内外有别!
此外,在浣碧选名字的时候明显是很不满意,甄嬛完全不管浣碧的感受,意思说母亲入宗庙的事要紧,难道甄嬛不可以马上命内务府从新选名或自己马上亲赐一个从玉从女的名字吗?如果甄嬛真心想办,难道还办不到吗?她办得到,她偏不给办!
甄嬛是后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皇帝的宠妃。当初安陵容封妃的时候,皇上都是按照甄嬛的意思赐名“鹂妃”,那字还是甄嬛亲手写的。怎么到了自己亲妹妹这里就得严格听从礼部和内务府的安排,说义女必须内外有别的要求了呢?
一个是熹贵妃,一个是果郡王的媳妇,不管内务府还是礼部,这种礼节上怎么可能不按照甄嬛的要求从玉从女来选名字呢?这是他们敢得罪的人吗?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甄嬛授意了内务府,给浣碧的名字只得从玉不得从女!
那甄嬛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甄嬛为自己的母亲甄夫人打抱不平。虽说浣碧成了私生女没什么错,但甄嬛清楚自己的母亲为甄家辛苦一辈子,到老却发现自己的老公甄远道年轻时候一边对自己说着甜言蜜语,一边却在外面跟别的女人有染,这个女人还是罪臣之女,而且还生下了一个私生女,关键是这十多年还将私生女一直悄悄养在自己身边,自己像傻子一样全然不知。面对甄远道的婚姻出轨和负心,甄嬛母亲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甄嬛作为皇帝的女人看惯了他三妻四妾,但知道自己付出真心换来的结果只是被皇帝当成替身之后,甄嬛心里的爱荡然无存,对皇帝充满恨意,对彼此的婚姻心灰意冷。同样是被男人伤透了的甄嬛,深刻体会母亲的痛苦,只是甄夫人贤惠善良没有表现出来而已,但并不表明她的心不会流血。
现在浣碧出嫁,甄嬛着手给她赐名成为甄家二小姐,加上浣碧母亲名入族谱,无疑是给母亲的伤口撒盐。浣碧母女倒是荣光了,那自己的母亲呢?谁又没有私心呢?况且浣碧母亲罪臣之女的身份差点让甄家全部完蛋。甄嬛母亲怎么可能坦然接纳浣碧这样的事实?
甄嬛为了让母亲心里好受点,因此悄悄安排内务府对浣碧的名字赐名从玉但不得从女,让母亲觉得浣碧和自己的女儿亲疏有别,心里才会稍微好受一点。这一点,甄嬛完全是为了自己的母亲甄夫人。
2.甄嬛对浣碧的芥蒂依然存在。甄嬛从父亲口中得知浣碧的身世后,对于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同父异母的妹妹,甄嬛心里难道没有嘀咕、没有犯难吗?当时她表情淡定,是因为自己即将带着浣碧离开家到宫里,为了不让父亲担心,甄嬛还承诺要对浣碧好。
面对这硬塞的任务和亲情,是个人都会有想法,甄嬛当然也会有。
进宫后甄嬛真心对待浣碧,但浣碧却伙同华妃和曹贵人出卖亲姐姐甄嬛,让甄嬛真心觉得心寒。虽然浣碧认了错,但在甄嬛心里浣碧依然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想当初康禄海背叛甄嬛,哪怕康禄海哈着舌头想回头伺候,甄嬛满脸嫌弃硬是没有答应,如果浣碧不是自己的妹妹也早就被甄嬛放弃了吧。因为在甄嬛心里,忠心只需要一次就可以看透!
因此在甄嬛心里对浣碧不可能像对待流朱那么坦然,更不可能像对待自己的亲妹妹玉娆那么贴心,总觉得没那么亲没那么近。因此甄嬛给浣碧赐个从玉的名字就不错了,还巴望从玉从女?甄嬛是为了让浣碧永远记住,你是甄家二小姐,但依然亲疏有别,你和你母亲犯下的错以及我母亲为你们流下的眼泪就让浣碧后半辈子来赎罪吧。
这到底算不算甄嬛的诛心计呢?
原创文章,想看后续精彩就请关注我吧,下期内容将更加精彩。
甄嬛传:安陵容为什么要暗示甄嬛纯元的死因?
为了向宜修复仇:毋庸置疑
甄嬛传:安陵容为什么要暗示甄嬛纯元的死因?
或许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她对甄嬛确有歉意,而她终究是跟了皇后许久知晓皇后的秉性,为帮助甄嬛扳倒皇后做出自己最后的贡献。并且她虽跟着皇后做了许多见不得人的事儿,但是他内心也是无比痛恨皇后,她深知皇后只拿她当作一个棋子,一个为巩固她自身地位的棋子,每喝一次皇后送来的断子汤,安陵容的内心都会更恨一分,为自己报仇也是为甄嬛。
其实他和皇后一个阵营有许多原因,前期的甄嬛不过是宛宛类卿,站不住脚跟的,若是跟甄嬛说不定会落得眉姐姐一个下场甚至更惨,论家世样貌才学他都不如甄嬛和眉庄,只能是个炮灰。
说到家世,这正是造成她悲剧的最大原因,先不说父亲品阶不高家世低微,最重要的是身为嫡长女却十分不受宠,父亲宠妾灭妻,自己的母亲为缝补衣服熬坏眼睛,从小就没感受过父爱,母亲更是教导她凡事要谨慎,所以面对甄嬛他们他是自卑的,因为自卑,面对他们送来的东西也只觉他们不过是怜悯她。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何尝不是封建社会下女子的悲催命运呢,若是没有入宫他或许会过得更好,没有后宫的尔虞我诈,在这个大染缸里,单纯确实是没办法生存的。在后宫,没有家世,他只能自己努力往上爬,练歌练舞,无不费劲心思,样样做到最好,在现在或许也是个励志女主吧。他和甄嬛就是文科生对艺术生,各有所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