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有些丫头为什么会穿金戴银呢?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富贵人家的丫鬟仆人,有时候日子过得也要比寻常人家好得多。
《红楼梦》当中,有名有姓的丫鬟就有八十多个人,以贾宝玉为例,他身边的大丫鬟就有七个,提到过名字的小丫鬟共有十一个,光他身边就有将近二十个丫鬟伺候着。
而贾府的丫鬟们,自然也都是有工资的,相较于外面的人,她们的收入也很不错。
一等大丫鬟,像是贾母身边的鸳鸯,还有彩云等人,她们每个月的工资是一两银子。
二等大丫鬟,像是紫鹃、入画、晴雯、麝月等人,她们每个月一吊钱。
三等丫鬟,就像是坠儿、芳官、小红等人,每个月是五百钱,一年也就六吊钱。
大致上来说,一两银子相当于一吊钱,不过白银的实际购买力是不断波动的,有时候一两银子跟一吊钱差不多,但也有时候,一两银子能够兑换不止一吊钱。
这样的收入到底是什么水平呢,要知道在书中,刘姥姥一家五口人,全年的开支大概是二十两银子,贾府一个大丫鬟的年收入,就够刘姥姥全家半年的花销。
清朝时期,刚入宫的宫女,每年的年薪也只有三两银子,资历比较老的也就五到七两。
不止如此,玉钏跟袭人这两个丫鬟,后来的月薪都被提高到了二两银子,也就是说,她俩一年的收入就能够抵得上刘姥姥全家一年的花销。
贾府的丫鬟,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划分,不仅是收入不同,职责、地位也不同。
像袭人这种大丫鬟,并不需要做什么体力活,而是管理层,晴雯这种,也就端个茶递个水,做的都是非常轻松的差事,而那些拿钱少的小丫鬟,做的事情才最多也最累。
贾府的丫鬟,并不是全都穿金戴银,也不是平时都穿金戴银。
在原著当中,真正平时就穿金戴银的丫鬟,只有平儿,“遍身绫罗、插金戴银”,所以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的时候,还以为平儿就是王熙凤。
平儿虽然是丫鬟,但她是特殊的,因为她的贾琏的通房丫鬟,算是“准妾室”。
其他丫鬟穿金戴银,都是在特殊的场合,比如袭人回家探望母亲,王熙凤为了显示贾府的风光与地位,所以让她打扮得非常华丽体面,袭人平时并非打扮成这样。
丫鬟再怎么生活优渥,仍旧是丫鬟,供人驱使,贾府的丫鬟只不过在富贵人家,待遇好些。
贾府的丫鬟,只有极少数在某些场合会适当地“穿金戴银”,并不是所有的丫鬟,平时就穿金戴银,这是不可能的。
一来,贾府的待遇的确很好,尤其是等级高的大丫鬟,她们有条件穿金戴银。
二来,像平儿、袭人等丫鬟穿金戴银,体现的是她们的身份,也是主人家的体面。
贾府非常富贵,如此富贵的人家,丫鬟的打扮当然不能寒酸,尤其那些讨了主人欢心的丫鬟,得到特许,适当打扮穿金戴银,那增长的也是贾府的颜面,是可以的。
《红楼梦》里的有些丫头为什么会穿金戴银呢?
《红楼梦》中,不仅贾家的主子锦衣玉食,就连丫鬟们都穿金戴银,比一般人家的小姐生活质量都高,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彰显贾家的富贵排场。贾氏一门两国公,世袭前程,百年大族,富贵显赫。大小姐元春封妃后,贾家成了皇亲国戚,更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好上加好。如此富贵,贾家的饮食起居都非常讲究。
贾家的体面不仅体现在主子的享乐上,也体现在下人的待遇上。袭人曾对她母亲、哥哥说,她在贾府吃穿和主子一样,比普通人家的小姐还要尊贵。
袭人回家探母,打扮得就像一个贵妇人:
凤姐儿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华丽;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
袭人穿得如此华丽,王熙凤尚嫌褂子太素,觉得袭人该穿一件大毛的,便把自己新做的石青刻丝八团天马皮褂子赏给了袭人。
凤姐又看包袱,看是一个弹墨花绫水红绸里的夹包袱,里面只包着两件半旧棉袄与皮褂。凤姐觉得不满意,又命平儿把一个玉色绸里的哆罗呢的包袱拿出来,又命包上一件雪褂子。
袭人的装扮如此隆重,当然与她的身份有关,但也是为了荣国府的体面。凤姐笑语:“究竟这又不是正经事,再不照管,也是大家的体面。说不得我自己吃些亏,把众人打扮体统了,宁可我得个好名也罢了。一个一个象‘烧糊了的卷子’似的,人先笑话我当家倒把人弄出个花子来。”
王熙凤的话的意思就是说,家里的上下人都打扮得体统,她当家人才有面子,才算把家当好了。
二,丫鬟的穿戴体现了她们的身份。贾家的丫鬟分等级,穿戴当然也有级别,她们的穿着打扮体现了其身份等级。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初见平儿,见她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把她误认作是凤姐了,后来才知道不过是个体面的丫头。平儿虽是丫头,却是贾琏的通房,还是凤姐的得力助手,当然打扮得与众不同了。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时,去了贾母房里,看见贾母身后坐着一个纱罗裹的美人一般的一个丫鬟在那里捶腿。贾母身份尊贵,她的丫鬟身份也高,穿纱着罗,穿着也很华贵。
袭人去探母打扮得花枝招展,也是因为她是宝玉房里的首席丫头,又是王夫人内定的宝玉姨娘。
晴雯是宝玉最喜欢的丫头,在宝玉房里地位仅次于袭人,她打扮得也像一个千金大小姐。
晴雯伤风,大夫给她诊脉时,她躺在暖阁上的大红绣幔内。大夫见她养着两根指甲,足有三寸长,金凤花染得通红,把她误认作了贾家的小姐。
晴雯被撵出大观园,病骨支离,腕上还戴着四个银镯。她死了之后,留下了价值三四百两银子的衣履簪环。
贾府丫头的待遇好。贾家的丫鬟们都有固定工资,每月领着月钱。各房里的一等丫头月钱多,主子赏赐多,待遇好。其他的二等、三等丫头们穿戴相对差一些,也是比一般人家的小姐姑娘们要好。林黛玉初见荣国府的几个三等仆妇时,就见他们的吃穿用度不凡。
贾家的丫头们除了月钱,主子们年节还有赏赐。除了一年四季的份例衣服,主子们不穿的衣服也赏赐给丫头们。
王夫人高兴的时候,赏给过宝玉的丫头秋纹衣服。秋纹说:“衣裳也是小事,年年横竖也得。”说明主子们的衣服不穿了赏给丫头们是常事。
袭人回家探母时穿的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青缎灰鼠褂,都是王夫人的衣服,赏给了袭人。王熙凤新作的大毛皮褂子也赏给了袭人。这些太太、奶奶们的衣服哪里有差的?都是价值不菲的衣裙。
贾家还有非常珍贵的“霞影纱”,老太太就嘱咐给丫头们做衣服穿。
结语贾家丫鬟们穿金戴银,因为主子富贵,水涨船高,丫头们也穿得体面。
《红楼梦》里的有些丫头为什么会穿金戴银呢?
《红楼梦》 长篇章回体小说。共一百二十回,又名《石头记》,《金玉缘》。作者是曹雪芹,高鹗。
作品规模宏大,结构严谨,虽事件纷繁,但错落有致。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联系广阔的社会背景,表现出在婚姻,道德,文化,教育,财产等各方面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作者用生动丰富的语言。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各阶级,各阶层人物形象。尤其是对贾府各房丫头的描写,充分体现了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
至于《红楼梦》作品中,丫头们为什么穿金戴银?笔者根据个人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原因。
首先,作为世袭的特权阶层代表,荣宁二府处于鼎盛时期。与金陵史,王,薛三家同为姻亲贵胄,共列“护官符”。他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维护,俱有照应。“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这就是对富可敌国的金陵四大家族的真实写照。袭爵者的奢靡之风,使他们将搜刮来的民脂民膏极度挥霍。在贾府,熬到体面的大丫头就是半个主子。她们的物质待遇,吃穿用度,都是非一般百姓所能比的。所以,这些穿金戴银的大丫头最终成了物质领域的受益者。
其次,在贾元春省亲之前,贾府的经济状况还是相当富足的。连一般的粗使丫头穿戴的都是凌罗绸缎。这说明下人穿着体面,从侧面影射出主人经济实力的雄厚。有丰厚的物质基础做支撑,就可以满足这些封建官僚集团穷奢极欲,醉生梦死的侈靡生活。作为贴身服侍主人的丫头,有更多机会与主人朝夕相处。主人的衣食住行都是她们负责,而她们的言行对主人的决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主人在欢欣之余,物质上的私相授受是绝不可避免的。所以,作品中的四大丫鬟作为主子的耳目和心腹,几乎没人敢小瞧。身份虽是奴婢,地位却像主子,甚至比某些主子还受人待见。这样的特殊的人际地位,个人形象塑造也很重要。在主子们的眼里,她们穿金戴银比聪慧、干练、高颜值的外表,更能体现背后主子的身价。当然,这不是贾府的每一个使唤丫头都能享有的特权。
另外,贾府是世代诗礼簪缨之家。元春又被选入宫中,算是皇亲国戚了。故而,贾府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是非常讲究长幼尊卑和礼数的。但人都是有复杂情感的动物,主人与仆人日久相处,感情颇深。有些穿戴用不了或不喜欢了,送下人是常有的事儿。《红楼梦》中,宝钗送过金钏衣物;王夫人送晴雯衣物,也赏过袭人;王熙凤也送过袭人外衣。主子们经济宽裕,对贴身丫头的赏赐肯定是少不了。而且,大多都是值钱的东西。特别是元春省亲,从上到下都有赏赐。
再者,鼎盛时期荣国府的富贵不是空穴来风。仓库充盈,里面的好东西数不清,用不完。从祖上几代积累多了,除日常用度外,给下人月钱充足,不记吃喝,又有额外赏赐。各屋东西多,顺手牵羊据为己有者不在少数。下人们手里有钱日子就好过,丫头们置衣着穿戴既是情理之中,也是主子们的体面。
以上纯系个人浅见之辞。不妥之处,敬请各位老师,各位网友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红楼梦》里的有些丫头为什么会穿金戴银呢?
《红楼梦》里的有些丫头为什么会穿金戴银呢?
其实不是有些丫头穿金戴银,是绝大部分的丫头都是如此。当然了,体面些的丫头,穿得竟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要好。
比如说平儿。乡下见多识广的刘姥姥,进了荣国府,得周瑞家的引见要和凤姐见面,她见着一个遍身绫罗,插金带银,花容玉貌的,直接就当是凤姐了,后来才知道不过是个体面的丫头。
比如说袭人。袭人的母亲病重,想见袭人,王夫人派和凤姐说。凤姐让袭人打扮好了找她,她见着袭人时,“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倒华丽,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这样子比起那拱肩缩背的正经小姐邢岫烟,不知道要好多少,可是凤姐依然认为穿着寒素了点,给了她几件大衣服。
这两位都是地位不俗的丫头,打扮得当然要华丽一些,但是在贾府,就算是如小红这个等级,做做粗活的,也是衣饰不凡,待遇丰厚。就如林黛玉曾经看到过的,与别家不同。袭人也曾经说过,在贾府虽然是个丫头,但是吃穿用度和主子一般——当然不是说时时和主子一样,但是相比较普通人家的小姐,那绝对是绰绰有余。她们除了工资以外,每年会有时新衣物,胭脂水粉发放,吃饭也有定例,还会有额外的赏赐,银钱衣物,都是主子奶奶们换下来的,绫罗绸缎,还有闲置多年不用的布匹缎子什么的,也会给丫头们做衣服,都挺值钱。
在贾府,虽是当差,但实际上贾府的丫头婆子非常多,差轻人多的地方多的是。就如怡红院,二十多个丫头婆子,十几个小厮,只侍候宝玉一个主子,能有多少事?所以就算是领了针线活的晴雯,也能留三寸多长的指甲,还能用凤仙花染得漂亮——平常人家的小姐,哪能这样?
为什么用那么多丫头婆子?
因为要讲必要的排场,规格。
贾府是国公府,虽然如今不比往常,但是基本的规格要有,就如戏班子,一定得养一班,而不是象普通富人家,请酒时把戏班子请来,或者干脆想听戏,还得跑戏园子里头去,那是不可能的。别说贾母等人拉不下脸来,就拉得下脸,别人也不会瞧得起她们,因为这是没落的同义词。内囊上来了,寅吃卯粮什么的,也就自家人看见,宁可可着人做饭,也不能让人家知道穷了,一旦被发现,政治利益就受到影响,别说联姻什么的,就是平时来往,都会被排挤出来。有了下人,还得让他们体面,因为他们,是贾府兴旺与否的风向标,穿金戴银的美貌丫头,是贾府繁盛的标志。(文/宛如清扬)
《红楼梦》里的有些丫头为什么会穿金戴银呢?
贾家是豪门大族。一如秦可卿所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赫赫扬扬,风流逸世,已及百载。”祖辈的风月繁华养成了贾家奢侈糜费之风,他们讲究吃、讲究穿、讲究戴、讲究玩乐、讲究排场、讲究面子。丫环们朝夕随侍,迎来送往,是主子们的脸面,因此要把她们打扮地十分光鲜!
比如花袭人回去奔丧,王熙凤特意嘱咐她不要用家里的铺盖,怕不干净。袭人没有好衣服穿,王熙凤给了她一件好的,并说等有空闲时再给她做新的。还让花袭人把主子赏赐的金银首饰都戴上,打扮地花枝招展,领着婆子们风风光光家去了。
除了体现贾家作为皇亲国戚的威仪、以及仁慈和讲究外,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让敌对势力不敢小觑贾家,你们瞧,贾家的丫环奴才都比一般人家的主子小姐要体面,可见贾家的财势多么强大!
《红楼梦》里的有些丫头为什么会穿金戴银呢?
《红楼梦》里的丫头为什么穿金戴银的?这第一个原因是为了显示贾府是豪门贵族呀,比如黛玉第一次进贾府,看到有几个三等丫头坐在园子的路边,见人来了就往屋子里跑去报信,黛玉度其府中,下人们也穿戴不凡,所以行事说话也不敢造次。如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就把平儿当成了凤姐来拜。
其次,因为贾府是豪门贵族,他们的主子奴才都是有等级的,比如周瑞,周瑞家的,赖大赖大家的,他们就属于管事的奴才大爷,管家婆子。主人为了显示他们和粗使奴才的等级,也就给他们穿戴不凡,如周瑞家的,她在刘姥姥见她时,她还有使唤丫头,晴雯就是赖嬷嬷的丫头,因为贾母喜欢,就孝敬了。
同理,贾府的丫头们也是分等级的,她们分做三等,一等大丫头,二等大丫头,粗使小丫头。她们的月钱也是不一样的,大丫头是一两银子,二等丫头是一吊钱,小丫头是五百钱。
她们的身份是有等级的,那么她们的衣服首饰等,也都是主子按等级份例派发的,当然如黛玉,探春等,她们的衣服也是按时按例做的。丫头们也是按时按例做。所以贾府为了自己府上的体面和排场,也会给丫头们做漂亮的衣服。
还有,丫头们除了定例的衣服首饰外,她们也会因为受宠等原因,得着主子赏赐的衣服首饰,如秋纹去给王夫人送花,王夫人就给她几件衣服。而袭人,平儿等,她们属于屋里人(妾),她们的衣服首饰就会更加华丽一些。
最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的这些丫头,除了她们是一等二等的丫头外,她们更多的是主人的左右手,或者是所宠爱的,主人们为了讲排场,讲体面,自然是把她们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而如小红,坠儿,这样的小丫头子,她们是粗使丫头,自然也不怎么打扮,除了定例的,就没有好的了,所以小红才会想往上爬,坠儿才会偷平儿的虾须镯子。秋纹才被晴雯笑话眼皮子浅,因为她不如晴雯受宠呀,得到的稀罕赏赐少呀。
为此,作者才会费心的描绘丫头们的衣服首饰,因为她们是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的,所对应的定例,特权也不一样,这是为了显示大家的规矩气派,以及故事之所来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