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南北跨度那么大为何分关西口音和关东口音?而不是南北口音?
日本列岛虽然南北纵向分布,非常狭长,但实际上日本北部地区人口并不多,尤其是在近代之前的岁月里,日本本州岛北部,被视作“虾夷”领地,是未开化的地方。
古代大部分的时间当中,日本的人口主要东西横向分布于本州岛中南部与濑户内海沿岸。
日本主要由四个大岛跟周围几千个附属小岛屿构成,四大岛屿当中的北海道岛在古时候其实并不在日本的实际控制之下,岛上的居民属于阿伊努人。
就好像中原的华夷之辩,日本也继承了这种文化,将北方北海道岛与本州岛中北部地区的阿伊努人称作是“虾夷”,日本人并不将阿伊努人当做自己人,他们的居住地称作化外之地。
从绳纹时代开始,到江户时代中期,日本人主要聚集在濑户内海沿岸与本州岛中南部。
要知道,日本这个国家,原本就山多地少耕地资源匮乏,古时候能够大规模生活的土地自然就是平原地区,山地占总面积四分之三的日本,能住人的土地很有限。
日本的人口,也就集中在了濑户内海沿岸、琵琶湖附近的平原,还有关东平原地区。
这么一来,导致原本南北纵向的日本,实际上的人口,是东西横向分布的,关东平原在最东部,而琵琶湖与濑户内海沿岸平原,都处于关东平原的西部地区,稍稍偏南。
如今的日本,核心是三大都市圈,分别是以大阪、神户为中心的阪神都市圈,以名古屋为中心的名古屋都市圈,还有以东京为中心的东京都市圈。
而在古代,尤其是在江户时代之前,日本的核心在琵琶湖与濑户内海之间。
现在的日本京都、奈良,还有大阪这些地方,才是当时日本真正的核心地区,聚集着日本大多数的城市、人口,而东京所在的关东平原,那时候还比较荒凉。
日本战国结束之后,德川幕府建立江户城,开启德川幕府时代,关东平原才真正崛起。
日本面积很小,人口的集中度非常高,加上作为岛国,其海洋运输非常便捷,因此日语的地域性差异并没有咱们国家的南方地区那么夸张。
当然,日语也不是完全没有地域差异,大致上就是关东与关西口音的差别。
就好像我国先秦时代的函谷关,明清时期的山海关,古代日本也有三个著名的关隘,分别是岐阜县的不破关所,三重县的铃鹿关所与福井县的爱发关所。
这三大关所,南北纵向分布在日本本州岛中部地区,作为关东与关西的分界线,从室町时代开始就有了关东与关西的区别,以强化对于人口流动的约束管理。
现在的日本,关东更加发达,但在古代并非如此,关西地区海运便利,更加靠近中原,能够吸收到更多的先进文化,京都、奈良与大阪这三座古都,也都位于关西范围之内。
而关东地区,是战国时代结束以后,随着德川幕府的建立才发展起来的。
相对于关东地区,关西保留了更多的日本传统文化,当地的日语发音也保留着大量的古代日语跟汉语词汇以及发音,与关东是完全不一样的。
关东在近现代急速发展起来以后,加上西方文化影响,关东的日语里有很多新词语。
大致上的日语口音,也就关东口音与关西口音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关西口音内部多多少少也有一些地区差异,但一般听不出来,而日本关东与关西之间,也互相看不起。
其实日本的这种情况,咱们也能感同身受,日本的关西地区,历史文化沉淀深厚,所以当地人有自己的骄傲,一向看轻日本关东地区。
话虽如此,但现在日本各方面的重心都聚集在关东平原,关东地区的实力强大,明治维新以来关东就成为了日本的核心所在,现代标准日语也是以关东口音为基础的。
但即便如此,像是神户、奈良、京都等地的人们,平时还是坚持说关西日语。
日本其他地方,像是九州、四国,还有本州北部等地,在文化领域的存在感没有那么强。
可以说,日本虽然是个南北纵向的国家,但是文化核心与主要的人口,都横向分布,因为地理因素的影响,日语口音方面也就只有大致上的东西之分,而不是南北之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