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没有跑马场,岳飞的骑兵是哪来的?

宋朝缺马,其实跟地理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关系,真正造成宋朝战马匮乏的原因是马政,如果方式得当的话,虽然缺乏养马地,但宋朝也并非无法获得战马。

后晋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送给契丹之后,一统中原的宋朝一直无法将其收复。

不仅失去了华北平原的重要屏障,另一个让宋朝难堪的是,北方重要的几个养马场都相继失去无法收回,因此宋朝初期只能从西域、吐蕃购买战马。

西夏兴起之后,宋朝从西域买马的通道被阻断,因此这个时候宋朝就将目光瞄向南方,巴蜀地区成为了宋朝非常重要的产马之地,当然,川马的整体素质无法与北方马相比。

除了四川地区的川马,宋朝还有个很重要的战马获取通道,那就是从大理国获得战马,云贵高原也盛产战马,而且也算是南方地区素质最好的滇马,只可惜终究是杯水车薪。

因为天然养马场的失去,宋朝重新打起了发展本土养马业的主意,也就是马政,这种方式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就是在本土繁育饲养战马。

北宋景德四年,宋朝在全国设置二十二个监牧区,专门用以推动国内的战马养殖。

刚开始也发展得挺好的,可要知道中原地区的自然条件本身就不如北方的养马场,所以培育战马的成本非常高,没有多少经济效益,甚至一直处于赔本的状态。

尤其是在《澶渊之盟》签订之后,宋朝在北方的压力锐减,因此就放松了马政,大量养马场被改成了经济效益更高的耕地,中原地区的马政也迅速消解。

即便是在王安石变法时期,也无法恢复马政,这也导致北宋时期的战马极其匮乏,骑兵的队伍也就无法壮大起来,这也导致了宋朝对北方骑兵的作战长期处于劣势当中。

话虽如此,宋朝也并非没有自己的骑兵,比方说静塞军、杨家将的骑兵与岳飞的背嵬军,而这些骑兵的建立,就让人很奇怪,南宋的战马是从哪儿来的。

宋朝初期在北方尤其河南地区,饲养着二十多万匹战马,也不算多么差。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河套平原是最好的养马地,其次就是山东与关中一带,内地最差,不过虽然条件很差,但并非完全没有,即便是偏安江南的南宋也是有的。

通常来说,学界认为南宋实际拥有的骑兵大概是在五六万骑,意外的是,南宋虽然没啥好的养马地,但是骑兵的战斗力还是非常过硬的,取胜的战绩非常之多。

南宋继承了北宋的马政,但本身的养马几乎颗粒无收,南宋的战马大多数都是买的,当然南宋购买的并非是运输东西的滇马,而是从广西、四川等地购买的“西马”。

北方不管是契丹还是女真或者是后来的蒙古,肯定是不会卖什么好马给宋朝的,而且他们围堵宋朝也非常凶狠,毕竟宋朝要是强大起来对他们没有好处。

“凡战马,悉仰秦、川、广三边焉。”这就是宋朝史料当中明确写明的。

虽然女真人等对于宋朝的压制,导致宋朝购买战马的渠道非常窄,但也并非没有,有时候在他们压制比较弱的地方,还是可以购买到不少的良马的,称作是“西马”。

这些西马大多数都来自于西域吐蕃等地,因此得名,相较于北方的战马,素质是完全不逊色的上等马,宋朝会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将其运输到江南地区。

如此一来,南宋也就获得了大量的西马为主流的战马,但是好笑的是,这么多来之不易的战马优先供应的并非前线,而是率先供应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与侍卫亲军步军司。

一方面,南宋所在的南方地区实在是没有好的养马场,另一方面,南宋也没有什么优质的战马品种很难进行培育工作,像是滇马之类,是上不了战场的。

但长期受制于人也不是办法,因此南宋也想过发展马政,养自己的马。

南宋虽然偏安江南,但是经济发展水平极高,是古代最富有的王朝之一,不缺钱的南宋斥巨资开始重新发展马政,然而尴尬的是,南宋本土培育的马,质量很差。

正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南宋养出来的马素质很差,被嘲笑是骡子,折腾了很多年直到宋孝宗宋光宗时期,实在是失望至极,只好放弃了。

因为自身无法养育出好的战马,宋朝只能继续花费巨资从境外购买战马,不仅费时费力还很费钱但也毫无办法,南宋虽然有战斗力很强的战马,但都是花了很大代价得来的。

南宋没有跑马场,岳飞的骑兵是哪来的?

岳家军以步兵为主,所部骑兵和战马甚少,岳家军鼎盛时期近10万人,骑兵不过万余,由于缺少靠谱的官马攻击,岳家军的战马基本都是靠俘获和抢掠金人、伪齐等政权得来,在《奏郾城捷状》中,岳飞就曾留下了缴获敌人战马的记录,还特意将夺得战马的数量标注清楚,可见他对战马的重视:

“今月初八日,探得有番贼酋首四太子、龙虎、盖天大王、韩将军亲领马军一万五千余骑,例各鲜明衣甲,取径路,离郾城县北二十余里。寻遣发背嵬、游奕马军,自申时后,与贼战斗。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鏖战数十合,杀死贼兵满野,不计其数。至天色昏黑,方始贼兵退,那夺到马二百余匹,委获大捷。”——宋·岳飞·《奏郾城捷状》

岳飞是一个非常善于以步制骑的将领,像上文提到的“将士各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与贼手拽厮劈。”说的就是步兵作战的情形,因为麻扎刀、提刀、大斧等都是宋朝步兵制式反骑武器,骑兵在马上并不方便使用这些武器,故此郾城之战中,岳飞军中的步兵一定为战斗胜利立下了重要功劳。而在其他战役中也是如此,岳飞总是喜欢用重步兵应对敌方骑兵,这为他夺取了许多马匹,得以组建精锐的骑兵。

南宋没有跑马场,岳飞的骑兵是哪来的?

南宋总兵力大概也就25万左右,边镇四将兵力大概15万左右,以刘光世兵力最多,大概五六万人,因为刘光世军队主要是北宋的西军残余,岳飞兵力次之,大概四万多人,岳飞骑兵不多,不到五千骑,一半分散到各统制手里,岳飞直属集中使用的骑兵也就两千骑左右,其中最精锐的重骑兵有500骑,号称背巍军,马匹南宋养殖一部分,北方走私一部分,再加上少了战场缴获

南宋没有跑马场,岳飞的骑兵是哪来的?

岳家军大部分战马的来源是从伪齐军队里抢来的,据估计岳飞大伪齐手里总共得了不到一万匹战马,而伪齐的装备大多有金国“赞助”,作为游牧民族的金国不会缺战马,这点东西金国是付得起的。

岳飞有四次北伐,目标都是伪齐(后面还有金国)。

第一次北伐时,《金佗稡编》(岳飞奏):……降到番官杨德胜等二百余人,夺马二百余,衣甲不知其数。……听候朝廷指挥外,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第二次北伐,《梁溪全集》卷八九《乞降诏诸帅持重用兵札子》:近据岳飞公文,分遣兵将,收复镇汝军、商、虢等州,杀获甚众,所得粮储不赀。

第三次,伪齐更是发动二十万大军进攻。根据《金佗稡编》的记载;

贵以马军迎击,贼兵尽败,追杀五里馀。还至牛蹄,贼复益兵追及之,有数千骑,方渡涧,为董先所击,尽拥入涧中,积尸填谷。得马二千馀匹及衣甲、器仗等,降骑兵三千馀人。贼兵之继来者,望见官军,皆引遁。

虏骑归至唐州界牛蹄、白石,方饭,伏起,旗帜遍山,虏实惊怖,俘获甚众,得马三千疋,骑兵千余人。王得此马三千疋,军势大壮。先除军职、正任承宣使。

第四次北伐的郾城之战,《金佗稡编》记载:

郾城方再捷,……获马三千馀匹及雪护阑马一匹,金印七枚以献。兀术狼狈遁去,副统军粘汗孛堇重创,舆至京师而死。

我还是挑了几个有历史记载的,其它更多的战斗没列举出来。岳飞就是靠着伪齐送装备,渐渐地拉走了自己的骑兵部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