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黄河不能通航?疏浚河道既能通航又能卖沙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黄河当然可以通航,但能够通航的河段非常短,而且可以通航的船舶吨位都很小。
作为亚洲第二长河的黄河,水量却非常有限,大概也就与福建闽江差不多,而且黄河的含沙量非常惊人,素有一碗河水半碗沙的说法,因为含沙量很高,所以河水呈土黄的颜色。
有人就因此异想天开,为啥不将黄河当中的泥沙给挖走,这么一来既可以将河砂拿去作为基建材料,又能够疏浚河道,将黄河变成可以通航的河流,其实这根本行不通。
黄河无法通航,首要的原因就是黄河的河水径流量很低,长久以来,黄河的年径流量主要在五百多亿立方米的样子,要知道黄河可是世界著名的长河。
由于黄河的径流量太低,其河道当中的河水自然有限,并且落差非常巨大。
河流的水流量少,而且暗礁非常多,落差巨大,这么一来就导致黄河的航运价值非常低,黄河能够通航的河段断断续续,非常有限,主要也只能通航一些500吨以内的内河船舶。
从古至今,黄河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水患频繁,不仅经常发生大洪水,而且还喜欢改道,仅仅是有历史记载的改道就有二十多次,而且黄河河水含沙量很惊人。
由于流域之内的水土流失环境破坏,黄土高原当中的大量泥沙进入了黄河。
长年累月的泥沙淤积,导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地上悬河,也就是河床高度比周围还高,人们没办法只能加高堤坝,但如此一来,就导致黄河地上河越来越高,如今已是积重难返。
这么多的泥沙为啥不能给挖走呢,其实还真的不行,因为黄河当中的是泥沙而并非咱们日常建筑上使用的河砂,黄河的泥沙都是黄土非常细腻,如同粉末一般,建筑领域不能用。
而且黄河每年产生的泥沙数量是非常惊人的,那么多泥沙即便挖出来也没地方堆放。
考虑成本与效益的问题,把黄河泥沙挖出来根本就是吃饱了撑的,要想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黄河流域的生态问题,首先就要将流域内大规模绿化,再通过水利工程调水调沙。
黄河的地上河也是个非常大的麻烦,事到如今,随意挖走中下游河床上的泥沙,势必导致海水倒灌,这么一来会导致流域内大规模土地盐碱化。
相比较于通航的效益,轻易挖走地上河的泥沙导致的破坏更加惊人难以收拾。
黄河的综合治理是个非常复杂严苛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有些事情断不可异想天开随便乱来,如果事情真那么容易,国家早就已经动手了,不可能等到现在。
为什么黄河不能通航?疏浚河道既能通航又能卖沙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黄河上游一些河段作为观光旅游,还是可以行船的,比如下图中的快艇。
但黄河中上游大体的河势是这样的,是无法货运通航的。
所以我们看看下游,黄河下游不能通航成货运通道,是因为底子不好。所谓底子就是黄河下游河道长786km ,只下降了36m,流速急速下降,输沙能力以六次方正比关系减弱,造成每年会4亿吨泥沙淤积在河道中。淤积的后果是河槽抬高,河道萎缩,河势不稳,畸形河势出现概率加大,出现诸如斜“N”的畸形河势。不仅演变成了地上悬河,还有发育出了二级悬河、没有固定河道的游荡性河道。这些都是通航条件中的大忌。另外黄河每年到黄河口的径流量只有几十亿立方,这个流量勉强维持黄河不断流。
下图为开封段的地上河。
与黄河相比,长江的底子就太好了,长江南京以下河段在自然情况下,满足12.5m深水航道尺度要求的河段里程占总里程的80%以上,以至于号称283km长的深水航道工程只要搞定了几个碍航水道就可以了,但也花去了110亿元和6年时间,之后还有清淤维护。
所以又回到题主的问题,希望通过挖沙的方式来实现通航,1998年黄河水利委做过9次挖槽试验,但每次一放水就回於了。可见如果工程实施起来,也要面临无间断的挖沙工作,这个工期对比长江深水航道6年,不知道要多少年了。就算工程完成了,每年还要面临4亿吨泥沙清淤工作,当然你可以想用水冲刷的方式比较方便,但4亿吨的沙需要571亿立方的水冲刷完成,而黄河是缺水的。所以挖沙通航的这种方式不仅投资大,维护难且成本高,有巨大的可能是“打水漂”的工程。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点赞评论!也欢迎关注我哦
为什么黄河不能通航?疏浚河道既能通航又能卖沙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黄河中下游已经是地上悬河了,无法建设大型码头,并且黄河的径流量不大,河道水深有限,不足以支撑通航的需求
河道通航通常都是指中下游的地区,例如珠江、长江的中下游水域江面宽阔,河道较深,长江南京以下河道平均水深超过12.5米,可通行万吨巨轮,而5000吨级以下的货轮也可以直达重庆,这种通航条件在整个世界也是少见的。
长江之所以拥有如此绵长的航道,主要得益于自己丰沛的水量,长江的年平均径流量为961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数十倍。即便是在枯水期,长江仍旧可以保证武汉以下的航道通行。
相比之下,黄河中下游的水量就小很多,黄河的年平均径流量只有约600亿立方米,仅仅就是只有长江的一个零头。黄河中下游的河道水深也不过2-3米之间,最浅的地方不过一米多深,这个水深只能通过一些小型的平底船,中大型货船肯定走不了。
黄河所流经的地区主要是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降水量本身就不多,而黄河的下游地区经过辽阔的华北平原,这里地势平坦,全长785.6公里的河道,落差仅仅94米,因此水流速度极慢,这就导致从黄土高原携带而来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河道中,将河床垫高,使得黄河渐渐成为地上河。
如今黄河的河床已经高于许多地区两岸的地基,这导致了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中下游的其他河流无法再汇入黄河,这进一步降低了黄河的水量。
(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几乎任何大型河流汇入黄河,导致黄河下游水量锐减)
除了水量不足以外,黄河在一年中的水量分配也不均匀,这是由于中国的季风性气候造成的,在夏季降水多的时候,黄河水量就会较为充足,而到了春秋时降水减少,黄河也就进入了枯水期。
虽然长江也有枯水期,但长江底子好,即便是枯水期水量也还可以,而黄河本来水量就不足,枯水期更是时常断流。
并且黄河地处零度分界线以北地区,冬季容易出现凌汛,不仅是无法通航,甚至对于黄河大堤都构成了极大的威胁。(黄河凌汛由于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黄河在凌汛期间根本无法行船)
(为防止阻塞河道,威胁黄河大堤,在凌汛到来时沿河地区都会进行爆破行动)
总的来看黄河不具备承载高强度航道的能力,而且不仅是黄河,整个华北地区的河流都不具备像长江的那样的运输能力。
至于疏浚河道,这太小看黄河携带泥沙的能力了。
黄河每年有约4亿吨泥沙淤积在中下游地区,单靠人工去挖是不可能疏浚河道的,而乱挖泥沙会对沿河大堤造成破坏,是非常危险的。
目前我国政府主要采取调水调沙来清理黄河河道,简单点讲就是通过上游水坝集中放水,加大下游河水流速,将泥沙冲入海中。
事实证明,调水调沙行动还是非常成功的,经过数次的调水调沙,已经近4亿吨泥沙冲刷入海,大大缓解了黄河河床抬高的趋势。但治理黄河绝非一时之举,现在黄河的中下游淤积情况还是比较严重,需要长期治理才能看到成效。
为什么黄河不能通航?疏浚河道既能通航又能卖沙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谢谢邀请,河流是地表径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最为熟悉的地理事物,人类自古就有“沿河而居”的习俗。河流对于我们人类主要有三方面利用价值,分别是供水、水能开发和航运开发。河流的航运开发并不是每一条河流都合适的,比如世界上内河航运比较发达的河流如长江、莱茵河、密西西比河等等。
这些河流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征,比如就河流而言,年径流量大、流量季节变化较小、流域面积大、支流众多河网密布、无结冰期、地形平坦流速较慢等特征。此外,这些河流流经的区域人口密集、城市众多,拥有较强的交通运输需求。通过以上条件,我们来分析一下黄河是否适合航运。
黄河虽然是我国的第二长河,但是黄河流域年降水量较小,年蒸发量大,导致黄河的年径流量较小,还不及长江的许多支流径流量大,加上流量丰水期和枯水期季节变化大,有时甚至会出现断流现象。其次,黄河含沙量大,特别是黄河下游地区,大量的泥沙淤积,使得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河道淤积变浅,不适宜航运。地上河导致黄河下游没有支流汇入,无法形成内河航运网络。中游段进入我国第二级阶梯黄土高原,地势较陡流速快,多急流浅滩,也不适宜航运。另外黄河每年都有结冰期,还有凌汛现象,都是阻碍航运的因素。
在黄河如此高的含沙量情况下,很难通过疏浚河道来改善通航条件,同时由于黄河其他条件如径流量、结冰期等的限制,也很难让黄河成为一条像长江那样适宜通航的河流。
为什么黄河不能通航?疏浚河道既能通航又能卖沙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有些河段过度掏沙会影响河床。河岸下部失去斜坡,成了垂直岸壁,就会造成河岸垮塌。河沙淤积地段,必是下游落差小或是水流不畅段,掏了沙很快又会淤积。要让整条河流水况好,必须全盘考虑,还要看整个地形地貌,河流的形成有它的自然规律,顺天者昌,逆天者亡。过度介入大自然,会适得其反,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有灾祸。我是外行,不懂水利,凭想象而言,有错请朋友们包涵。
为什么黄河不能通航?疏浚河道既能通航又能卖沙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很多人都知道黄河当年几番改道,目前是夺山东的大清河入海,如果黄河通航的话,山东的大清河这一段应该是最适合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山东境内除了大清河以外还有一条小清河,这两条河流当年的基本是同源,小清河后来经过梳理成为山东地区重要的通航河流,小清河都能通航,更何况当年的大清河,只不过大清河因为黄河的夺道,目前河床也淤积抬高了。黄河之所以整体不能通航,原因有很多,但无外乎是水量、泥沙量以及落差的原因。当然黄河之上一些小型的船只、羊皮筏这些不算通航,毕竟这些不能够承载货物。相比于长江的水量,黄河的水量太少了,并且长江自上游开始一直到下游,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等南方大型河流支援,而黄河的支流只有汾河、渭河等非常小的支流支援,并且到了下游因为河床抬高,基本没有支流汇入。这么少的水量根本不是和船只通航。另外,黄河上游有落差不能通航暂且不谈,因为这是大自然的先天条件,不太容易改变,但中下游还是相对比较平坦的。不过黄河经过黄土高原时所携带的大量泥沙,到了中下游平原地区开始在河底沉淀,这使得河南境内的黄河很长一段都是地上河的存在,而且水深特别浅,这样的情况根本不适合大型船只的通航,并且也没有办法建设沿河港口。最后为什么无法疏通河道,主要原因是工程量太大以及沿河堤坝比较脆弱,黄河疏通河道首先要改变地上河的困境,然后再向下挖深,但是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落差实在太小了,疏通了河道,用不了多久还会继续淤积,而且沿河堤坝的土质不像长江那样是天然的山体堤坝,黄河堤坝大多是在光秃秃泥土层上建设的石头坝,一旦开挖容易有溃坝的危险。想要黄河真正实现下有同行,只能从上游的泥沙治理开始。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