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房子上千尺是什么概念,很厉害吗?
如果乍一听“千尺豪宅”,是不是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是那种带泳池花园的别墅,再不然就是那种非常宽敞的大平层?其实全都不是,甚至不沾边。
在香港有种房子叫做“千尺豪宅”,当然,准确来说是“千呎豪宅”。
咱们算住房的面积,通常说的都是平方米,而香港说的是“呎”,一呎约等于0.09平方米,也就是说,一百呎的房子才九平方米,那种千呎豪宅,其实也就90平米而已。
香港过去被英国殖民,因此当地的呎实际上继承是英尺,每平方英尺是0.0929平方米,千呎豪宅实际上换算成平方米,就是92.9平方米,这在内地就是寻常住家的面积。
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绝大多数的家庭居住面积都不算小,通常来说一户三口之家,住宅整体来说的话,一百平米算是基本款了。
当然,北上广深这样的超级大城市要另外算,甚至于像是南京,普通人家能够有上百平米的住房其实也是非常少见的,往往也就五六十个平方的样子。
香港的面积本身其实不算小,但是仍旧寸土寸金。
亚洲四小龙当中,面积也就香港三分之二的新加坡,2015年人均住宅面积就超过27平,而香港到现在也才7平,香港的居住环境可谓是全球出了名的差劲。
如果去过香港就知道,当地的酒店宾馆都是非常昂贵的,哪怕是那种胶囊酒店,一晚上的价格也要几百元,这实在是非常离谱。
香港主要由九龙、新界与香港岛组成,新界的面积最大,土地最多,但是因为当年的殖民时代的遗留问题,很多的土地都掌握在私人手中。
现在的香港,有很多方面问题相当复杂,当地并非不想开发土地,而是不能。
掌握在私人或者大型财团手中的土地,港府根本难以进行开发的工作,如此一来使得香港实际上能够使用的土地就非常少,价格当然也就变得非常高。
香港的住宅,折算后动辄都是每平方米十几万的价格,哪怕是那些艺人明星,高收入群体也是非常难以承担的,很多香港明星在香港的住宅都不是很大。
马浚伟称自己小时候,家里条件算是非常不错了,但家里其实也就三十多平。
收入高的人都住不起大房子,更别说香港的寻常百姓,在香港甚至还有很多的劏房,也就是咱们所说的棺材房、鸡笼房,比起学生时代的宿舍更加拥挤。
千呎豪宅也就是90多平米,在香港那样的价格之下,这么一套房子少数也要上千万,对于普通人来说这辈子是不可能的,这样的“豪宅”比在上海北京买房还要困难。
像是知名艺人袁咏仪跟张智霖夫妇,他俩出道都非常早,但也是在结婚后十多年,才真正买了一套所谓的千呎豪宅,此前两人的住房非常逼仄。
陈浩民家里八口人,却也只有一个卫生间,保姆也只能睡沙发。
其实很多地方的住房都是非常昂贵的,但是能够夸张到香港这种程度的,全世界也真的是找不到多少地方,东京、上海、北京、澳门、纽约这些城市,人均住房都比其大很多。
并不是说千呎豪宅到底有多么了不起,只不过是因为香港大多数人的住宅都实在太小了,千呎这种在内地非常普遍的住宅,在香港却无异于是天价豪宅,也是让人觉得可悲。
香港的房子上千尺是什么概念,很厉害吗?
香港人习惯称90多平方米的房子为千尺豪宅!但用我们大陆居民的眼光看,香港人所谓的“千尺豪宅”也就是个小户型而已,完全算不上豪宅!但如果仔细去关注香港房价的话,千尺房子绝对算得上是实打实的“豪宅”!
一、香港的房子上千尺是什么概念?01、上千尺的房子是几平米?
印象中,感觉千尺豪宅应该是很大很大的!毕竟,都上千尺了。
但不要被数字蒙蔽了!其实,所谓的千尺豪宅,换算成我们所熟悉的平方面积,也就仅仅只有92.9平米!
呵呵!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因为在香港,寸土寸金!房价绝对不是盖的。即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女神蔡少芬,奋斗了那么多年,也曾有老板捧过,也算知名艺人,但如今一家四口也依然只住在90平米的房子里。
当然,女神的这个房子虽然只有90平米,但价值却不菲,保守估计都已过千万人民币,可以算得上是豪宅。
02、为什么香港会使用“尺”作为丈量面积的单位?
我们都知道晚清那段历史,香港曾经跟祖国分离,成了英国的殖民地。
在英国治下,香港沿袭了英国的多项制度。比如,道路靠左行使、法律渊源为英美法系、法院的陪审制度、计量单位为英尺,等等。
1997年,香港回归之后,为了继续保持香港的稳定和繁荣,除了主权、军队驻防和外交之外,香港实行高度自治,中央政府不做任何干涉。香港得以沿袭原有制度,比如,道路靠左行使、英尺计量,等等。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英国的其他原殖民地,比如,缅甸。12年去仰光考察时,对缅甸的计量单位很不习惯,除了面积采用英尺之外,高速公路限速也是英里计量!在12年的时候,整个缅甸只有一条高速公路,还是英国人统治时候修建的,只有双向两车道,中间没有隔离,路况比国内的乡道还要差,限速是75英里,换算成公里的话,大约是120公里每小时。但除了换算英里限速之外,还要换算中控仪表,上面显示的也是英里!当时上车就蒙圈了!全是英里计量,那个心情真的很酸爽!
好在当时缅甸上高速的车很少,跑十多分钟都见不到一辆车,加上又是一望无垠的大平原,几乎不需要考虑超速!因为没有监控拍照,没有罚款,更不会扣分!
03、除了以尺作为计量单位,香港房屋面积跟内地还有什么不同?
一般来说,香港人所称的房屋面积往往都是指实际使用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不包括公摊面积;而我们内地说房屋面积的话,往往都包括了公摊面积,也就是房屋的建筑面积。
因此,如果香港人所谓的千尺豪宅要是包括公摊面积的话,那换算成我们所说的建筑面积,大概就会到100多平米!
二、香港的房价01、房价水平
大家都知道,香港房价很贵。但究竟有多贵?我们看下数据。
最新数据显示,香港房产均价大概在15.6万/㎡左右(以建筑面积测算);如果以套内建筑面积测算的话,大概在23万/㎡左右。当然,要是房子处在好地段的话,房价水平可能就会飙升到30-40万/㎡左右(使用面积测算)。
比如,媒体报道的,2019年,九龙城一套使用面积约17㎡的公寓,售价折合人民币415万,单价大概是24.4万/㎡;而同样面积的公寓要是处在黄金地段的话,售价可能会飙升至700万左右,单价又会提高到41万/㎡左右。
为什么会有十几平米,甚至几平米的公寓?
答案当然就是房价很贵!如果面积整大了,总价就很高,自然多数人就买不起。即便是像蔡少芬这样的知名艺人,也只能住90平米的公寓,但总价已经在2000万人民币左右了,而拿工资的普通人注定穷尽一生都很难买得起。
为了缓解普通人的住房问题,香港住房制度实行“双轨制”,政府解决一部分,市场解决一部分。政府解决的住房居住条件差一些,而且往往供应不足,需要长时间排队,还不一定能拿到,但价格相对较低。
市场解决的这部分居住条件会好很多,但主要问题就是价格贵。于是,地产商就把房子越建越小,为的是让更多的人能买得起房子。但房子是越建越小了,香港房价却并未因此下滑,买不起房的还是买不起。
02、房价收入比
2019年,香港的房价收入比是20.9,高于联合国正常值3-6,也高于内地城市房价收入比的中位数15.4,但低于深圳36.1、三亚30、北京24.9、上海24.6等内地热门城市。
也就是说,虽然香港已经连续九年被评为全球房价最贵城市、全球房价最难以负担的城市,但在与收入的对比关系上,香港房价依然不算是国内最“难”的。
03、千尺房子算不算豪宅?
以香港房产均价计算,千尺的房子大概市值就在人民币2000万左右!
这样的价格,不管是在北京、上海,还是深圳、广州,往往都可以买到建筑面积200平米左右的住房了,算得上是豪宅。
即便是在香港,根据各阶层收入差异,其实,普通人能有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就已经是一种幸福了!比如,10多平米的公寓都要400多万,普通家庭要负担这个房价已经比较困难了,更何况是90多平米的豪宅!多数人还得去住公屋、租房、棺材房之类的。
因此,香港人往往将上千尺的房子称为豪宅,看来也是所言非虚!
三、香港的房价为什么那么高?主要原因还是供求失衡造成的!
香港的地盘就那么大,每年能拿出来开发住宅的土地就那么多。据数据显示,1985-2017财年,香港政府累计拿出了556万平米的住宅用地,年均17.4万平米,折合成亩的话,大概是每年260亩土地。
再看下香港的人口情况,截止2019年底,香港常住居民为730.35万人,流动居民为19.72万人,累计750.07万人!在1985-2017财年,香港累计新增人口198万人,年均6.2万人。
跟香港人口规模比较接近的内地城市是成都,2019年成都城区常住人口大概是766.72万人,全市年末新增常住人口是25.1万!我们对比下看看。
再看下每年两城的住宅供地情况,香港是年均约260亩,成都2020年计划供地是3042亩,2019年计划供地是13000亩。
综上可见,在城区常住人口差不多的情况下,成都地盘是香港的13倍,年供地是香港的12-50倍!在这样严峻的供需状况下,香港房价不持续上涨就是不正常的。
因此,香港作为全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之一,地盘有限,人口规模大,寸土寸金,拥有千尺住宅确实很豪!
香港的房子上千尺是什么概念,很厉害吗?
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把尺换成我们最为熟悉的单位:平方米。
我们日常最熟悉的尺主要用在服装尺寸上,一尺就是33.33厘米,一米等于三尺。但是香港的尺是英尺,旧时写作呎。古代英国往往用脚来测量实地面积,于是成年男子的脚成为长度测量标准。而德国则更进一步,以从教堂中出来的16个男子的左脚长度之和再除以16,商就是一尺。
知道了英尺的由来,再说具体的尺寸,一英尺(1 foot )=0.3048米,也就是差不多你脚丫子的长度。平时用来说面积的时候,一尺就是指一平方英尺,也就是0.3048×0.3048=0.0929平方米。
到这里就非常清楚了,所谓的千尺豪宅,算下来就是1000×0.0929=92.9平米。
香港曾经在房地产上做过很多创新,比如土地招拍挂,让土地价格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比如楼花,还未建成就开始预售,甚至还没开工就开始卖房,让房地产开发商可以用更少的资金运作项目,甚至空手套白狼,轻松获得超高回报;比如公摊面积,迅速在国内成为行业标准,花100平米的钱只能住70多平米,但是各种税费都是按总面积计算;比如减少土地供应、降低房贷利率、激励炒房等等让房价起死回生。
香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经济优势明显,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而香港的土地有限,于是成为寸土寸金之地。说起香港的房子,我们很容易想起“鸽子笼”三个字,祖孙三代一家人蜗居在一套狭小的房子里很常见。
到了今天,香港的房价一平米高达20多万元,成为银河系最高,也成为宇宙房价最难负担城市。一套千尺豪宅,就要上千万港币。开发商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自然会尽量减少楼间距,减少绿化,更不用说泳池车库了。仅从居住舒适性而言,四五线城市随便一套房都要比香港的普通住房舒适的多。
过高的房价,使得制造业难以生存,而金融优势也正在被内地城市赶超和替代,旅游业在一系列不友好行为下已经被很多人抛弃,想必再过几年香港市民买房能便宜不少吧。
希望我们未来,不要学香港用尺来作为房屋面积单位。
香港的房子上千尺是什么概念,很厉害吗?
千尺豪宅,大约是91平民住宅。
李嘉诚在香港推居室面积堪比香港赤柱监狱单人囚室的大小(7.5平方米)的户型楼盘,虽然周围分散多处墓地,2014年7月19日,这种“蚊型”屋在香港得到哄抢,开售半天就售罄。 此次公布的放售个案显示,最小户型面积为147方呎(约合13.8平方米,很多媒体报道的不足10平方米是单指居室面积)。】
考虑到香港人均住宅面积只有八平多,91平的住宅,确实是豪宅了。
香港由于房地产商话语权太大,因此土地开发效率极低。大约百分之七十的土地不允许被开发,因此构成了亚洲城市里最糟糕的居住环境。
绿化带,采光,在这个时候都没有意义。
另外我国房地产很多糟糕的概念,都是从香港地产商处学来的。
因此前两年,曾有海外媒体报道,香港至今依然有大量人群居住在只能称之为狗窝的环境。有了一个专有名词,笼民。
这位女士的居住环境只有四平米,就算是被需要整治的群租房,也基本不可能这样的。
这位男士带孩子,居住在七平米的出租房内。租金在12年,就达到月租161美金,约合人民币一千元。
香港的房子上千尺是什么概念,很厉害吗?
香港住房计量单位习惯上叫“尺(呎)”,即平方英尺,1尺(平方英尺)=0.0929平方米,千尺=1000×0.0929=92.9平方米。香港2013年起取消了公摊面积,一律以套内面积(当地俗称“实用面积”或“使用面积”)计价。也就是说“千尺(92.9平方米)”是指套内面积,香港住宅以超高层及高层为主,平均得房率大约在70~75%左右。所以,香港的“千尺(92.9平方米)”相当于内地建筑面积约124~133平方米。香港住宅户型面积普遍偏小,所谓的“千尺豪宅”是香港普通老百姓的俗称,也可看作是一种调侃,不一定就算真正的豪宅。
香港的房子上千尺是什么概念,很厉害吗?
香港拥有房子的人,并非普通家庭,少则十万港元一平米,多则数十万港元一平米,这与国内一线热门城市房价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香港房子并非简单的平方米计算,而是通过英尺等方式计算面积,看似数百尺的豪宅,实际上也不过是数十平方米的普通住房,但售价就要数百万乃至上千万,普通家庭依靠那一份薪酬收入,基本上很难满足购房需求。至于明星们,购房同样艰难,实际情况下并非多数明星都可以拥有可观薪酬收入,更为普遍的现象,则是收入差距悬殊,买得起房子的,要么是成功商人,要么是世代财富传承,要么是知名人士等,普通人想要在香港购房扎根,并不轻松,这恐怕也是一个家庭奋斗一辈子也未必可以实现的愿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