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中安陵容没了家人与孩子,无牵无挂的她为何不把皇后的丑事说出来?

说出来?能说什么出来?皇后的确指使安陵容做了很多的坏事,但安陵容有证据么?皇后根本没有留下什么有用的把柄给安陵容。

而且,就算说出来又如何,皇后有皇太后护着,根本不会受到多大的惩罚。

至于皇后最大的恶行,也是最可能让皇帝动怒的恶行,那就是纯元皇后,但安陵容也只是发现了蛛丝马迹有所怀疑,她自己也拿不准,只能提示甄嬛,给她留下线索。

当时的安陵容,虽然失去了父亲,失去了孩子,但是她还有母亲,如果她把事情继续弄大非常可能弄巧成拙,最后连自己的母亲都要搭上性命。

安陵容出身松阳县丞之女,出身寒微,在一众秀女里很不起眼,所以刚入宫就被欺负。

由于安陵容与生俱来的自卑,加上皇后不断从中离间挑唆,使得安陵容与甄嬛越走越远,最终彻底倒向了皇后一边,成为了皇后手里最重要的利刃。

圆明园唱歌得宠,其实对于安陵容来说,皇后对她也算是有恩的,即便这是利用。

自从被皇后看中,安陵容就开始不断做坏事。

先是用香粉让猫撞掉富察贵人的龙胎,然后是给甄嬛送去含有大量麝香的舒痕胶,害得甄嬛小产失去孩子,之后还有在甄远道入狱的时候落井下石,找人送去老鼠。

另外,安陵容还有意提醒齐妃,用夹竹桃谋害甄嬛,帮着皇后抢到了三阿哥的抚养权。

一桩桩一件件,安陵容做的坏事实在是不少,可仔细想想,安陵容所做的坏事,皇后每次说的都非常委婉,甚至表面听起来根本猜不到她到底要做什么。

但皇后即便是使个眼色,安陵容就把事情办好了,这能说安陵容聪明,也说明皇后狡猾。

就好像齐妃给叶澜依下药一样,明明就是她授意,但齐妃怎么都抓不到皇后的把柄。

是皇后让安陵容谋害富察贵人的?是皇后让安陵容往舒痕胶里放麝香的?是皇后让安陵容教唆齐妃用夹竹桃的?仔细想想还真没有,安陵容根本就没有证据证明是皇后让她做的。

甄嬛回宫后,安陵容逐渐失宠,为了争宠她甚至服下了息肌丸,可好不容易复宠,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安比槐犯事儿,为了救父亲,她又强行有孕。

皇后让安陵容有孕,救安比槐是其次,真正的目的是要安陵容打击甄嬛。

只不过没想到甄嬛将计就计,用安陵容的凝露香让皇帝身热情动,“捅”掉了龙胎。

这些都做得滴水不漏,安陵容压根儿没发现是甄嬛做的,而且在这件事上,安陵容也根本指责不到皇后头上,指责皇后故意让她怀孕?指责皇后一开始打算让她谋害熹贵妃?都不行。

算来算去,安陵容虽然为皇后做了很多的恶事,但是她手里的把柄全都是半吊子,根本就不足以绊倒皇后,反而可能让皇后反咬一口,到时候安陵容想要体面离开都不可能。

安陵容小产之后,当年用舒痕胶害甄嬛的事情也被揭露,所以皇帝将其废位打入冷宫,而安比槐也被赐死,但当时安陵容的母亲还在。

对于安陵容来说,自己的母亲,也是她心里最软的那一块,她着实不忍心。

如果安陵容继续拿皇后说事儿,撑死自己出一口怨气,可到时候事情继续闹大,那么安家剩下的人可能就一个都不剩,包括安陵容熬坏了眼睛还被冷落一辈子的可怜母亲。

何况,根本扳不倒皇后,因为没有把柄,而且皇后终究还有皇太后护着。

安陵容是个心机非常深重的人,她自然是权衡之后才会做出抉择,如果有希望,她肯定是不会放过皇后的,但她知道这么做的后果是什么,所以她只能心有不甘地放弃。

当然,安陵容临终还是给甄嬛留下了线索,那就是那句“皇后,杀了皇后”,这句话说的非常模棱两可,而这也是因为,安陵容虽然发现了不对劲,但她不能确定。

毕竟纯元皇后去世的时候,连华妃都还没进王府,安陵容更不能确定。

但安陵容在皇后身边多年,肯定是发现了什么,尤其是皇后用纯元故衣害甄嬛之后,脸上露出的诡异笑容,着实让人觉得纯元皇后的死,她似乎非常高兴。

甄嬛与端妃、敬妃也曾商谈过,以安陵容的手段心机,如果真有十足把柄,早就亲自出手了。

安陵容虽然发现纯元皇后的死因有蹊跷,但是她还是拿不准,只能告诉甄嬛,让甄嬛帮着自己继续查下去,然后击垮皇后,而她自己,是断然没有那个能力的了。

《甄嬛传》中安陵容没了家人与孩子,无牵无挂的她为何不把皇后的丑事说出来?

《甄嬛传》中,安陵容做得恶事被揭发出来,被皇帝打入冷宫,日日派人训斥掌嘴,没有了家人与孩子,安陵容彻底失去了希望。

安陵容入宫后,因为出身卑微,受人欺凌,受到挑唆背叛甄嬛,投入了皇后阵营,害了甄嬛的孩子和家人,也参与害了后宫的多个嫔妃。

可在皇后眼里,安陵容只不过是颗棋子,随时可以利用,随时可以丢弃,安陵容心高气傲,不甘居于人下,对皇后肯定颇多怨言,可又不敢背叛。

直到最后,甄嬛去见安陵容,她才与甄嬛说了心里话,对于甄嬛是有些愧疚的,毕竟甄嬛开始没有对不起她。

安陵容说了‘皇后杀了皇后’,相当于把皇后的丑事说了出来,纯元皇后的死因被揭开,皇后就彻底完了。甄嬛能不能理解,就得看天意,这是安陵容唯一能告诉甄嬛的。

《甄嬛传》中安陵容没了家人与孩子,无牵无挂的她为何不把皇后的丑事说出来?

对于已经彻底心死的她,已经不想在回忆谈起往事了,但由于他临死前的醒悟,她的后悔,她对甄嬛的愧疚,她还是说了:“皇后杀了皇后”。

.

其实她说了这句话,也就相当于将皇后的丑事都说了,一切这个是源头,当甄嬛他们知道了这个绝密的事情,之前皇后所做过的事情还不是呼之欲出了。

当然,说的这句话,也有可能会使得甄嬛会想到另外的一个意思,不会想到这件绝密的事情了。

.

而对于皇后,与其说她没有爆出来皇后的事情,还不如说,在生命的最后,她已经认识到了,进入了这个宫墙,就已经注定了结局,没有一个真正的赢者,已经看开了。

.

虽然,最后安陵容认识到自己就只是皇后的一个棋子,有所悔悟,但内心里还是有一点恨甄嬛的。

.

毕竟在数次的对弈,她都是输了,而且输的很惨。

不过从她之前的行事,这种下场也是必然的,所以对于安陵容是即可恨也可怜。

从身入宫中,她的路一直都由不得她自己选择,只是被推着往前走。

而当她想到,进宫之初甄嬛对自己的好,想到和甄嬛、沈眉庄三人之间的感情,她悔悟了,所以才会对甄嬛说:“抱歉,你的安稳人生,终究是被我毁了”。

这看似矛盾的心理,却也最能表达安陵容当时的心情。在挣扎之下,安凌容直到最后,才说出一句“皇后杀了皇后”的话来,至于能不能对甄嬛有好处还得看甄嬛的怎么理解,这也许是安陵容最后耍的心眼了吧。

宫墙之中本就没有输赢,进来了,就注定是输者了。

《甄嬛传》中安陵容没了家人与孩子,无牵无挂的她为何不把皇后的丑事说出来?

安陵容是《甄嬛传》中一个比较惨的角色,出身不好,更没有绝世的容貌,也没有女主光环照着一路开挂。所以最终的结局,也只能是以悲剧收场。造成安陵容悲剧的,不是别人,正是皇后娘娘。但是最后,安陵容为何还愿意维护皇后娘娘呢?

安陵容是时代的悲剧,因为古代的女子地位一般不高,封建时代,女子的价值,大概只是传宗接代罢了,所以男人三妻四妾也是常有的事。安陵容幼年时,因为爹爹对亲娘的辜负,从小便尝遍了人情冷暖,因此养成了自卑的性格,学会了亲娘对父亲的恭顺与唯唯诺诺。入宫后,她也不是最出色的,面对的又是威严的皇帝,所以性格更是看似软弱。

一进宫就被夏常在欺负的她,被女主甄嬛出手相救,还因为甄嬛给她亲手插上的一朵海棠而被皇上看中,成了这后宫的一个小主。一开始她以为自己会跟甄嬛一起姐妹情深一辈子,但是事实证明,以她的性格,根本逃不出被利用的命运

《甄嬛传》中安陵容没了家人与孩子,无牵无挂的她为何不把皇后的丑事说出来?

安陵容从入宫,皇上就没真正喜欢过她,从皇上对待她做的寝衣就可以看出来,她走不进皇上的心里,无非就是解解闷罢了,她的家世地位也并不高,没有受过太高等的教育,所以他人微言轻,格局又比较小,嫉妒甄嬛得宠,她想靠住皇后

这颗大树,皇后是何等老奸巨猾,安出事了,立马变脸了,把自己摘干净,这时候安就算想告发皇后,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局面,而且也不会告发成功,还不如跟临死前让甄嬛对付皇后。

《甄嬛传》中安陵容没了家人与孩子,无牵无挂的她为何不把皇后的丑事说出来?

《甄嬛传》中的安陵容也算是一个灰姑娘逆袭成功的故事,只不过她用的手段比较灰暗和见不得光。从小生长的家庭环境和受到的教育程度,都没有甄嬛和沈眉庄那么高,所以导致眼界没有那么长远,看事情只看表面的现象,这也她是离开甄嬛,选择皇后的主要原因。

起初进宫选秀女的时候,甄嬛就公开的帮过她,安陵容心里也心存感激,真心的想与甄嬛和沈眉庄交好,胆小、性格软弱的她甚至去冷宫勒死了余答应,她这么做都是为了甄嬛,也算是在向甄嬛表忠心,也想真心实意同甄嬛交好,可是却听到了沈眉庄和甄嬛二人说出了对自己的评价,不免心里凉凉。在她父亲安秉怀遇难之时,甄嬛和沈眉庄都看出了此刻不能解救安秉怀,身在局中的安陵容却不解,最后皇后出手。将心灰意冷的安陵容拉到了自己的身边,为自己做事。

跟在皇后身边做事,也自然晓得皇后的手段。细嗅蔷薇的安陵容,通过看到了皇后手段的毒辣,知晓了皇后毒害纯元皇后的手段,可她在被废了妃位之后,一个人了无牵挂,为什么不向甄嬛直接说明皇后的丑事呢?害得她没有孩子,最后以悲剧收场的也正是皇后娘娘,安陵容为什么还要维护皇后呢?

原因有二:第一就是在安秉怀入狱的时候,皇后娘娘真的帮助过自己,即使到最后害了自己,以悲剧收场也是自己自作孽不可活的下场。并且当时在皇帝的眼中,自己是一个极其恶毒的人,这时就算将皇后的丑事说出来,又有多少人会相信他说的话毕竟是人微言轻,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第二她也恨透了甄嬛,在安陵容失势之后,眼下就剩下皇后和甄嬛两个实力选手,安陵容在临死之前说出了“皇后害死了皇后”这样的话,也是为日后甄嬛击败皇后埋下了种子。甄嬛听明白则更好,听不明白对甄嬛也没有害处,就算还了甄嬛昔日来对她的照拂之情。并且在后宫之中,甄嬛和皇后谁能独占鳌头,大家各凭本事吧。

以上的想法大家认同吗?可以关注和将你的想法留在下方评论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