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帝算不算是乾隆皇帝的嫡系后代?

光绪帝属于乾隆帝的直系后代,但并不是嫡系后代。

说起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直系跟嫡系的区别。

简单来说就是,直系包括了嫡系,所谓嫡系,指的是历代正嫡继承人的后代,当中不能够出现偏差分支,也就是说每一代都是正嫡继承人,这样才算是嫡系。

这种出现在古代一妻多妾的情况下,主要说的是正房所出的嫡系继承人的后代。

而直系的范围要大于嫡系,只要是拥有其直接血脉,算是直接亲属,那么这就是直系,不管是大宗还是小宗,是正还是支,都属于直系。

光绪帝载湉,其生父是醇贤亲王奕譞,而这位奕譞是咸丰帝奕詝的亲弟弟,但两人不同母。

咸丰帝奕詝的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奕譞的生母则是庄顺皇贵妃乌雅氏。

道光帝旻宁是嘉庆帝颙琰的儿子,而其生母乃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是嘉庆帝的发妻元后属于正嫡,所以道光帝也成为清代真正嫡长子身份继位的皇帝。

而嘉庆帝颙琰就是乾隆帝的十五皇子,其生母是孝仪纯皇后魏氏,只不过魏氏的皇后尊位是死后追封,生前一直都是皇贵妃的身份,所以颙琰并不算是正嫡,但他却又是继承人。

从嘉庆帝开始,到道光帝、咸丰帝,他们三代都是皇帝,虽然嘉庆帝的生母生前没做过皇后的位置,但他是储君,因此这连续三代都属于是乾隆帝的嫡系后裔。

而情况到了奕譞这一辈出现了问题,因为奕譞并非皇后所生,他自己也不是继承皇位的人,所以他只能算是皇族分支,大宗在其兄长咸丰帝奕詝那里。

咸丰帝唯一活下来的儿子同治帝载淳,他才是乾隆帝的嫡系后代。

然而载淳英年早逝,而且绝嗣,乾隆帝的真正嫡系算到此为止,两宫太后做主,让醇贤亲王奕譞的儿子载湉继承大统,过继到咸丰帝的名下,继承了皇位。

其实这就是古代所谓小宗入大宗的礼法,载湉也就此成为咸丰帝的儿子。

如果从礼法角度来说,载湉从此摆脱了小宗的地位,入嗣正统嫡系,礼法上也就成为了乾隆帝的嫡系后裔,可若是抛开过继这一层,载湉只算是乾隆帝的直系后代。

古人是非常讲究礼法与名分的,这是绝对不能含糊的问题。

以明朝著名的大礼议为例,原本朱厚熜作为兴献王世子继承皇位,但偏偏明武宗遗诏上没有写明让他过继到明孝宗膝下,这才让他有了钻空子的机会。

朱厚熜坚持自己只继承皇统而不是过继,如此那就不是什么小宗入大宗,而直接就是宗脉进行了转移,明朝正统从明孝宗一脉直接转移到了兴献王这一脉,孝宗直接绝嗣。

在古代,嫡系属于直系当中继承人的那一派,属于地位身份最尊贵的。

多数情况下“嫡系”说的是嫡长子至少是嫡子一脉,但到了后来,只要是继承人这一脉,那就算是嫡系后代,而其他的旁支,全都算作是直系,光绪帝与乾隆帝从直系变成了嫡系。

光绪帝算不算是乾隆皇帝的嫡系后代?

就传统礼法而言,光绪皇帝应该属于乾隆皇帝的“嫡系后代”;但就血亲关系而言,光绪皇帝只能算是乾隆皇帝的“直系后代”。

乾隆皇帝,清朝第六位皇帝,入关以后的第四位皇帝;

光绪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入关以后的第九位皇帝;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和光绪皇帝之间经过了5次皇权更迭,我们先来简要介绍下这个皇位传承过程: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宣布禅位,以明年为嘉庆元年,由皇十五子永琰继承皇位,是为嘉庆皇帝;嘉庆二十五年,嘉庆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皇位由嫡长子旻宁继承,是为道光皇帝;道光三十年,道光皇帝驾崩于圆明园,皇位由皇四子(嫡长子)奕詝继承,是为咸丰皇帝;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皇位由独子载淳继承,是为同治皇帝。

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驾崩于养心殿,因其身后无子,慈禧太后为继续把持朝政而选择了“兄终弟及”的皇位传承方式,命同治皇帝的堂弟——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湉继承皇位,是为光绪皇帝。

我们再来看下“嫡系”和“直系”之间的区别:

嫡系,即家族的正支嫡长系血脉。

直系,即彼此之间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包括“己身所从出”“从己身所出”的两部分血亲。

在乾隆皇帝和光绪皇帝之间的四位皇帝中,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均为嫡出皇子,符合“嫡系血亲”的要求;就算嘉庆皇帝和同治皇帝并非嫡出皇子,但清朝皇帝继位后都会追封生母为后,用以抬高出身、明确嫡出身份。

也就是说,从传统礼法来看,嘉庆、道光、咸丰、同治都属于乾隆皇帝的“嫡系后代”

光绪皇帝载湉原本属于旁支皇亲,但他能够继承皇位的基础是拥有了咸丰皇帝嗣子的身份;同时,他也是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的嗣子;也就是说,光绪皇帝已经从旁支皇亲变成了咸丰皇帝的嫡出皇子,也就成了乾隆皇帝一脉相承的“嫡系后代”

只是,如果从血亲关系来看,光绪皇帝的身份就变得尴尬了!

光绪皇帝的生父乃系道光帝皇七子——爱新觉罗·奕譞,并非嫡出皇子,也就是说,奕譞已经不属于乾隆皇帝的“嫡系后代”了。就此来看,光绪皇帝自然也并非乾隆皇帝的“嫡系后代”

那么,从血亲关系上说,光绪皇帝应该属于乾隆皇帝的什么后代呢?

上面我们已经提及,“直系血亲”包括两方面:“己身所从出”和“从己身所出”。

“己身所从出”,即生育己身的各代血亲,一般指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等;

“从己身所出”,即己身生育的各代血亲,一般指子女、孙子女和外孙子女等;

就此来看,光绪皇帝应该属于道光皇帝的“直系血亲”,也就是乾隆皇帝的“直系后代”

光绪帝算不算是乾隆皇帝的嫡系后代?

光绪帝是乾隆皇帝的直系后代,不能算是嫡系后代,嫡系和直系是不同的,嫡系说明是皇后生的,而直系是妃子生的,要弄清这个问题,那先从乾隆皇帝开始算起。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是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六十年,他也是清朝历史上活得最久的皇帝。

原本有17个儿子,但是他活的太久了,把大部分儿子都熬死了,他想传位的时候,只剩下六阿哥永瑢,老八永璇,十一阿哥永瑆,十五阿永琰(顒琰)和十七阿哥永璘。

老六永瑢被人过继出去了,失去了继承的资格,老八永璇腿不好,按照现在的话说是个残疾人,乾隆皇帝不可能将皇位传给一个身体有残缺的人。

老十一永瑆品行不端,乾隆皇帝也不会把皇位传给他,老十四永璘年龄太小,暂时不考虑,这最合适的就变成了老十五永琰。

老十五的母亲就是影视剧里的令妃娘娘,她为乾隆皇帝生育了好几个孩子,最开始的时候是魏贵人,令嫔,乾隆十三晋封为令妃,乾隆三十年,被晋封为皇贵妃。

40多岁去世,由于立十五阿永琰为继承人,因此把他的母亲立为孝仪纯皇后,立为皇后是她去世以后的事情,

令妃顺理成章的成为乾隆皇帝的第三位皇后,由于自己的母亲是皇后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也算是乾隆皇帝的嫡子。

道光帝旻宁再说道光帝,道光帝清朝12皇帝,入关以后,10位皇帝中唯一一个嫡长子继位的皇帝。

道光帝旻宁的生母是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嘉庆帝。还是阿哥的时候就被立为侧福晋,但是她30多岁就去世了,旻宁又被嘉庆的第二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钮轱辘氏继续抚养。

钮轱辘皇后把他视如己出,嘉庆皇帝因病驾崩以后,钮祜禄皇后依然决然的放弃两位亲生子的继承权力挺继子旻宁继承皇位,旻宁是嘉庆帝的嫡长子。

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爱新觉罗·奕詝。是道光皇帝的第四子,生母为孝成全皇后钮钴禄氏,虽然母为皇后,但是咸丰皇帝,并不是嫡出。他的外公为郎中久福,钮祜禄氏最初入宫的时候被封为祥贵人,比道光皇帝小26岁活脱脱的两代人。

道光三年被封为祥嫔,后来生育二女被封为祥妃。

她一共为道光皇帝生育了三名子女,别看升的多,但是不受宠,在她30岁的时候,不知怎的由祥妃降为祥贵人。

同治皇帝继位后,才把自己的奶奶追封为皇祖祥妃,因此得出结论,咸丰皇帝不是嫡出。

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

同治皇帝这个更不用说了,他是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生母为叶赫那拉氏,杏珍,也就是慈禧,咸丰皇帝身体不好,每天病病殃殃结婚好久还没有孩子。

后来宠爱的丽贵人给他生了一女,活到20多岁就去世了,宠爱的皇后无子,咸丰皇帝30岁就去世了,也来不及多生啊。

叶赫那拉氏出身不高,十七岁入宫被封为兰贵人,后来为咸丰皇帝生育一子·载淳 皇帝死了只有一个儿子,他不继承谁继承,而皇后被封为东太后,慈禧被封为西太后,从此开始了两宫主持朝政的局面。

可以确定同治皇帝不是咸丰的嫡子。

同治皇帝十九岁患天花而死,他膝下无子,继承人只能从道光皇帝的孙子中选择。

因此就瞄准了道光帝的第七子奕譞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选择载湉。慈禧是经过慎重考量的,现在看来于情于理都合适。

道光帝的七子奕譞也是慈禧的妹夫,这里外里都有亲戚关系,道光帝共生育九子,继承人的问题也只有奕譞的儿子合适,他和同治皇帝,既是堂兄弟又是表兄弟。

奕譞的母亲是庄顺皇贵妃,所以他也不是嫡出。

后记:光绪是乾隆皇帝的直系子孙,但却不是嫡出,从咸丰那里就已经拐了弯变了味儿了,再加上同治无子,只能让自己的4岁堂弟来继承皇位,这是哪门子嫡出啊?

其实在一个皇家想保持世代嫡出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比如明朝皇帝朱元璋,虽然汉人秉承皇长子继位,但是最后被朱棣夺了权,朱棣的母亲是贡妃,他的生母不是马皇后,因此他也只能算是直系。

光绪帝算不算是乾隆皇帝的嫡系后代?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上,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点,什么叫嫡?嫡是相对于庶而言的,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一夫一妻多妾制”、不是一些人所谓的“一夫多妻制”。妻只能娶一位,非丧偶、离异不得再娶,否则将会受到法律的惩处!在这样的制度下,妻生子女为嫡、妾生子女则为庶。所谓“嫡系后代”,自然指的是嫡脉后代,也就是嫡子的嫡子……而嫡长子的嫡长子……则是所谓“嫡系后代”中最“嫡”的那一脉!

但是,在帝王之家因为皇后无子、政治斗争等因素存在,所谓“嫡长子继承制”其实也并没有那么绝对。尤其是清王朝,压根儿就没有真正遵循过“嫡长子继承制”,仅仅是有那么点儿“嫡子优先”而已。从清太宗皇太极开始,“规矩”就坏了!皇太极虽然也算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嫡子,但他上面还有好几位嫡出的哥哥。要是严格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在嫡长子褚英被处决之后,继承努尔哈赤汗位的应该是他的嫡次子代善或者嫡长孙杜度,而不是皇太极。所以,嫡系后代不嫡系后代的,在清王朝其实并没有太大实际意义。

▲清太宗皇太极画像

▲礼烈亲王代善画像

更何况,嫡子身份是可以人为“制造”的!比如明清时期,庶出的皇子即位之后都会尊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皇太后去世之后也会被追谥为皇后。那些在儿子即位之前就已经去世的嫔妃,也会直接被改追谥为皇后明王朝尚“遮遮掩掩”、不系帝谥,清王朝则索性与正牌皇后待遇几乎完全相同。与其说,这是“母凭子贵”,倒不如说是皇帝在通过给自己的生母“晋级”来给自己一个“嫡子”身份。毕竟,大宗帝系怎么能是“小妾”的后代呢?就算已经死了也要变成“妻”!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画像

光绪帝算不算乾隆帝的嫡系后代呢?从纯粹意义上讲肯定不算。嘉庆帝是乾隆帝庶出的第十五子,他的生母魏佳氏直到去世也没能“扶正”,依然只是皇贵妃、而非皇后。虽然道光帝是嫡长子、咸丰帝勉强也算是嫡子,但从嘉庆帝这个根子上就“歪”了。更何况,光绪帝并不是咸丰帝的亲儿子、只是咸丰帝的侄子而已。他的亲生父亲醇贤亲王奕譞压根儿就不是道光帝嫡出的皇子,又何谈所谓“嫡系后代”?

▲醇贤亲王奕譞

但是,从宗法层面而言,光绪帝却可以算是乾隆帝的嫡系后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光绪帝在继承皇位的同时,已经被过继给了他的四大爷咸丰帝为嗣子。换言之,奕譞已经不再是光绪帝的亲爹!他名义上的爹是“过继老子”咸丰帝、名义上妈则是咸丰帝的皇后。这或许就是光绪帝一直称慈禧太后为亲爸爸而不是额娘的原因所在吧。毕竟,对于咸丰帝而言,只有孝德(咸丰帝原配)、孝贞(慈安太后)才是妻,慈禧太后只是妾……也就是说,在光绪帝成为他四大爷咸丰帝的过继儿子之后,他就是咸丰帝的嫡子!再往上,咸丰帝、道光帝都拥有嫡子身份,咸丰帝虽然嫡得没那么纯正,但好歹勉强也能算是嫡子。

▲清文宗咸丰帝画像

剩下来就是嘉庆帝的问题了,他虽然是庶出,但是在即位之前、被乾隆帝明立为皇太子时,乾隆帝就已经将其生母魏佳氏追谥为了孝仪皇后。换言之,嘉庆帝同样是以“皇后之子”的身份继承皇位的!跟咸丰帝并没有太大区别。所以,嘉庆帝勉强也还是可以算作是乾隆帝嫡子的。那么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嘉庆帝是嫡子、道光帝是嫡子、咸丰帝是嫡子、光绪帝也是“嫡子”,光绪帝自然是乾隆帝的“嫡系”后代。当然,这仅仅是名义上的。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画像

光绪帝算不算是乾隆皇帝的嫡系后代?

光绪的父亲醇亲王奕寰是咸丰帝异母弟,也就是道光的亲儿子,光绪就是道光的亲孙子,而道光属于嘉庆的儿子,乾隆的亲孙子,所以血缘上来说是直系,并且光绪皇帝继位之时是过继给了咸丰帝为亲儿子,所以从法理上来看属于咸丰的嫡系,小宗入继成了大宗。

光绪帝算不算是乾隆皇帝的嫡系后代?

乾隆的儿子嘉庆,嘉庆的儿子道光,道光帝的儿子咸丰帝醇亲王弈譞,醇亲王弈譞的儿子光绪帝载湉。从上述序列看,光绪是乾隆直系第五代孙,肯定是嫡系后代。只不过同治帝死后没儿子继承帝位,是由同治帝的堂弟光绪当了皇帝,这两个皇帝都是道光帝的亲孙子,所以从血缘和道统上来讲,都算乾隆-道光这一脉的嫡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