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最荒唐的儿子是萧纶,那么他都有哪些荒诞的表现?最终结局如何?

南北朝时期的皇帝大多藉藉无名,但萧衍是个例外,这个规定崇释不得吃肉的皇帝,不仅是历史上最长寿帝王之一,而且膝下子嗣不少,有八个儿子十个女儿。

在萧衍的八个儿子之中,第六子萧纶相当受宠爱,不过这个深受父亲疼惜的皇子,却是个相当不靠谱的主儿,比起晚年昏聩的萧衍,的的确确是亲生父子。

年少时期的萧纶,也算是个神童,从小就聪慧过人,不仅作得一手好诗文,而且其他才艺也相当出色,所以这才让萧衍极其看重,萧纶不到十岁,就受封为邵陵郡王。

明清以前的皇室成员,往往身负王爵的同时,也在朝中担任职缺,或者到地方上任职,而萧纶长大后,成为西中郎将,执掌南徐州,成为当地的刺史。

不过,小时候聪明乖巧又可爱的萧纶,长大之后就仿佛是变了个人,不仅言行轻佻无状,而且为人乖张暴戾喜怒无常,是个相当狠辣歹毒之人。

按照《南史》记载,萧纶曾乔装之后走在街头,故意问小贩当地的刺史怎么样,小贩不认识萧纶自然中计,实话实说之后,萧纶让人抓了小贩,强迫他生吞黄鳝,最终肠穿而亡。

不仅是萧纶他自己,他还经常派人在南徐州各地打听,看谁敢说他的坏话,只要有人稍稍说错了话,就会被抓起来拷打,一时之间,弄得南徐州人心惶惶,人们平时都不敢跟生人说话。

“尝问卖鳝者:刺史如何?对者言其躁虐,纶怒,令吞鳝以死,自是百姓惶骇,道路以目。”萧纶的做法,使得南徐州百姓怨声载道,却又敢怒不敢言。

另外,萧纶曾在南徐州街头碰到出殡队伍,他突然行迹疯魔,突然夺走了孝子身上的孝服之类的物件,然后自己穿在身上,对着棺木就嚎啕大哭,把周围的人都雷到了。

皇子在地方上任职,通常都有人监察,而负责监督萧纶的人,直接把萧纶日常的所作所为禀告给了梁武帝萧衍,令其怒不可遏,加以贬斥。

要是萧纶是个聪明的,就该收敛收敛,可年少轻狂血气方刚,萧纶对父亲的指责非但没有感到反省自责,反而怀恨在心,觉得父亲对不住自己。

萧纶找了个外形跟父亲酷似的老翁,令其穿上皇帝的衣服假扮皇帝,然后自己对着那老翁颐指气使,最终动起手来,下手相当狠,以显示对于梁武帝的恨意。

这还得了?梁武帝知道此事之后,差点没气得昏过去,直接派遣禁卫军将萧纶拿下,准备将逆子赐死,幸得太子萧统求情,才躲过了一大劫。

毕竟父子情深,萧纶虽然非常荒唐,可萧衍对这个儿子始终下不去狠手,萧纶时常受到贬黜惩罚,但不久后却又恢复,使得他更加肆无忌惮,变本加厉。

受到萧衍纵容的,不仅是一个萧纶,整个南梁宗室皇族,都经常被萧衍包庇,也正是因为萧衍的这种做法,使得当时皇族之中罪行累累者数不胜数。

可令人意外的是,如此乖张的萧纶竟然在侯景之乱中立下赫赫战功,名望迅速提升的同时,也招至其弟萧绎的猜忌妒恨,侯景之乱中,萧绎竟然主动对萧纶展开进攻。

由于太子萧统早逝,导致南梁皇室子弟对于储君之位的争夺愈发激烈,萧绎算是相当强势的一个皇子,由于他的攻击,萧纶无奈逃往北朝的西魏。

身在异国的萧纶,仍旧想着如何平定侯景之乱,但这使得西魏非常不满,于是派人围攻,最终萧纶兵败被俘身亡,也因此,南朝百姓又感念其气节,为其建庙供奉。

梁武帝萧衍最荒唐的儿子是萧纶,那么他都有哪些荒诞的表现?最终结局如何?

正所谓“龙生九子,各不相同”,帝王的子孙中虽然不乏有贤明有为之人,但也难免会出现不肖子孙。其实,在漫长的帝王史上,以荒唐著称的皇子王爷们并不在少数,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出一个个无比荒诞的故事。在这些人当中,梁武帝萧衍第六子萧纶便是典型。

萧纶是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的异母弟,生母为丁充华,自幼聪慧过人、诗文俱佳,由是深得武帝宠爱。天监十三年(514),萧纶被封为邵陵郡王,当时还不满十岁。十年后,萧纶以西中郎将的身份,出任代理南徐州刺史。正是在这个职位上,萧纶开启一系列荒唐的表演。

萧纶为人轻佻暴虐、喜怒无常,经常在市井之中闲逛,一旦得知某人对他心怀不满,必定会将其残忍杀死。某日,萧纶实行“钓鱼执法”,故意化妆成普通人,然后询问卖黄鳝的小贩:“刺史为人如何?”小贩不知是计,便恨恨地回答说刺史浮躁暴虐,让百姓苦不堪言。

萧纶听完后勃然大怒,指挥侍从将小贩逮捕,然后逼着他吞食生黄鳝,导致其痛苦而死。从此之后,南徐州百姓不仅再不敢跟陌生人说话,就是熟人之间相遇时,也只能用眼神交流(“尝问卖鳝者曰:‘刺史何如?’对者言其躁虐,纶怒,令吞鳝以死。自是百姓惶骇,道路以目。”见《南史·卷五十三》)。

萧纶是个骄横狂妄的主儿,在南徐州任上频频违制僭越,所穿戴的衣服、使用的车驾全都超出自己的身份。不仅如此,萧纶行事非常荒诞,某次在路上碰到一辆丧车,竟然劈手夺过孝子的丧服、丧棒,穿戴好后在地上嚎啕大哭,真好比自己死了爹娘一般。

奉命监管萧纶的签帅看到后者如此荒唐,担心会惹祸上身,便向武帝告发他。武帝闻讯大怒,对萧纶严加切责,并准备将他罢职(“尝逢丧车,夺孝子服而著之,匍匐号叫。签帅惧罪,密以闻。帝始严责,纶不能改,于是遣代。”引文同上)。可就在这功夫,萧纶竟然又做出更为大逆不道的事情。

原来萧纶对乃父的谴责怀恨在心,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气,便派人找来一个身形相貌都跟武帝相似的老翁,然后给他穿戴上衮衣、冠冕,让他坐在尊位,让其扮演皇帝。一切准备就绪后,萧纶便向假皇帝下跪,然后向他述职,坚称自己没有任何罪过。紧接着,还没等老翁有所反应,萧纶便一把扯下他的衣冠,三拳两脚将其打翻在地。

萧纶尤且不解气,接着又让人把老翁拖到院子里狠揍一顿,以发泄自己对乃父的愤恨(“纶悖慢逾甚,乃取一老公短瘦类帝者,加以衮冕,置之高坐,朝以为君,自陈无罪。使就坐剥褫,捶之于庭。”引文同上)。武帝闻讯后暴跳如雷,派禁兵将萧纶抓捕入狱,并准备赐死他,幸好太子萧统为其求情,才使其免于一死。

梁武帝治国之所以很失败,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对皇子、宗室们过于放纵,哪怕是他们犯下泼天的罪状,最终还是会宽恕他们。果不其然,萧纶被惩罚后没多久,便恢复爵位,并进拜为扬州刺史。没想到此君在扬州任上恶习复发,不仅光天化日之下劫掠百姓的钱财,甚至还派人残杀府丞何智通。这一次,武帝照例是将萧纶免官夺爵,但不久又对他委以重任。

令人没想到的是,以荒唐残暴著称的萧纶,在最后几年的时光里,却扮演了“救世英雄”的角色,在侯景之乱爆发后,曾多次挺身而出,亲自率军讨伐叛军或号召天下勤王,由此形象大为扭转。不过,随着萧纶在讨逆行动中名望、实力俱增,逐渐引起异母兄萧绎的嫉恨。萧绎为防止弟弟与他争帝位,竟置讨逆大业于不顾,派军攻击萧纶,迫使后者兵败后逃往西魏境内。

萧纶身处敌国尤且不忘讨伐侯景,与旧僚属、汝南城主李素孝联合,准备合力进攻竟陵,并经此回国继续战斗。西魏闻讯后,迅即派大将杨忠、侯几进攻萧纶,后者众寡不敌,兵败被俘后被残杀,时在南梁大宝二年(551年)。当地百姓爱怜萧纶的遭遇,为他建立祠庙时时供奉。素以荒唐暴虐闻名的萧纶,最终能得到如此礼遇,真可谓“始恶终善”了。

史料来源:《梁书》、《南史》、《资治通鉴》

梁武帝萧衍最荒唐的儿子是萧纶,那么他都有哪些荒诞的表现?最终结局如何?

邵陵王萧纶其实是一个很难评价的人物,他的前半生与后半生判若两人,一半是魔一般是人。人魔转化的心路历程,没有人说得清。他荒诞的时候,超越古今,他为国捐躯时,则是伟岸的大丈夫。

萧纶是梁武帝萧衍的第六子,此人小时候就表现得非常聪颖,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好。萧纶少年时代的记录空缺,只知道他七岁被封为邵陵(今邵阳)郡王,十七岁以西中郎将身份,代理南徐州刺史。萧纶的荒诞事,从这里开始。

荒诞不经

萧纶的荒诞,让人怀疑,他从小受到过什么刺激,时而残忍变态,而是丧德无伦,时而精神错乱。总之你很难想象,这件事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

一、逼商贩吞黄鳝而死

“在州轻险躁虐,喜怒不恒,车服僣拟,肆行非法。遨游市里,杂于厮隶。”

饱读诗书的萧衍,在徐州期间喜怒无常,为人暴虐,僭越违法如家常便饭,毫无顾忌。而且这家伙“亲民”,喜欢成天在市井游荡,跟身份低下的人混在一起。王爷的工作肯定不是要饭,也不需要长期卧底调研,这个举动很让人费解。

有一天,他问一个卖黄鳝的商贩:你觉得刺史怎么样?商贩并不认识萧纶,就说了句刺史“躁虐”。这下惹得萧纶大怒,逼着商贩活吞黄鳝!活黄鳝在人肚子里挣扎是什么滋味?想想都毛骨悚然,商贩被活活折腾死了!

这件事让徐州的老百姓心惊肉跳,从此“道路以目”,都不敢说话了,生怕被这个活阎王听到了!

二、替人当孝子

有一天,萧衍在大街上,看到一个送葬的队伍。不知道那根神经搭错了,他冲上前去,一把扒下人家孝子身上的孝服,自己穿上。萧衍肯定不是因为孝服漂亮,而是“工作需要”。他穿好孝服,在众人瞠目结舌的眼神中,一头跪倒在灵车前,嚎啕大哭,比人家孝子哭得还认真!

三、暴揍“假爹”

萧纶的荒诞行为,吓坏了“签帅”(朝廷派驻在藩王身边的文书,其实就是皇帝的耳目),他赶紧把情况向梁武帝做了汇报。梁武帝下旨将萧纶狠狠地斥责了一番,萧纶呢,把父亲的斥责当屁放,丝毫不改。梁武帝一气之下,免了他的代理刺史之职。

父亲的举动,没让萧纶醒悟,他再次做出了荒诞绝伦的行为。这家伙按照梁武帝的样子,找来一个老头,让老头穿上皇帝的冠冕,并端坐于上。萧纶则以君臣大礼相拜,然后对“爹”大倒苦水。

倾述完了,他的“魔怔”达到高潮,他一把“爹”从座位上揪下来,三下五除二剥光冠冕,又把“爹”拉倒院子里,一顿猛捶!

四、给活人发丧

又有一天,萧纶突发奇想,让人做了一副棺材,做好后,召来州司马崔会意:躺进去吧,给你发丧!倒霉的崔会意,不明就里,也不敢反抗,乖乖地躺进棺材。萧纶让人把棺材抬上挽车,一路白绫孝帐,纸钱飘飞,还特地雇来几个大妈,哀嚎不停。

有给自己活出丧的,没见过强迫给别人活出丧的,不知道崔会意哪儿得罪了萧纶。崔会意不堪其辱,半路“诈尸”跳出棺材,骑了一匹快马直奔京城告状。

梁武帝忍无可忍,派禁军将萧纶抓捕回京,准备赐死。亏得太子苦苦哀求,才以罢官夺爵换了一条命。三年后,萧纶被复爵,又过了五年,二十五岁的萧纶拜扬州刺史,又干了件荒诞事。

五、刺杀府丞何智通

在扬州萧纶老毛病复发,他又突发奇想,想给自己的器物和将军们,全部穿上红衣服,还要给屋里全部拉上帷幔。按理来说他也不缺钱,却让采办员给布匹商行打白条赊货。

商家一听,来个软对抗,全部关门歇业,弄得采办员鸡飞狗跳,也弄不到货。这件事被府丞何智通上报给了朝廷,梁武帝一道圣旨,责令萧纶闭门思过。

萧纶很生气,他令手下人找何智通寻仇,在一个小巷子里,给何智通来了个“透心凉”!何智通临死前,用自己的血在墙上写下“邵陵”二字。

私杀朝廷官员,萧纶被逮捕下狱,整整戴了一个月的枷锁后,被废为庶人。

驱魔归性

梁武帝爱子心切,不久又恢复了萧纶的爵位,又授予他郢州刺史。

蹊跷的是,从此萧纶身上的“魔”不见了,当初一个死刑都没让他改邪归正,难道一个月的枷锁,压跑了“魔怔”?

十六年后,四十一岁的萧纶,以大都督身份,统兵征讨作乱的侯景。短暂的胜利后,萧纶在钟山溃败,第二年,侯景攻破台城梁武帝被侯景软禁,不久饿死。

萧纶救援不得,逃奔禹穴(浙江会嵇山),想联合宗族子弟抗击侯景。可惜的是,萧家子弟相互猜忌,心不往一处使,萧纶辗转巡阳,来到郢州,“假黄钺”设百官,成立了一个流亡政府。

为国捐躯

侯景之乱,让南梁政权风雨飘摇,萧家兄弟子侄,各怀心思,到处称孤道寡。萧纶的七弟萧绎围住河东王萧誉猛攻,萧誉无奈之下向萧纶求救,萧纶给萧绎写了一封信,希望兄弟团结,一致对外。

其实,萧纶的努力注定白费,皇权之下都是红眼病,谁管得了谁?就在萧纶准备向侯景发动进攻时,萧绎先下手为强,端了萧纶的老窝,逼得他逃往武昌。

大宝二年,萧纶在老部下李素孝的帮助下,收复了一些城池,准备再次攻打侯景,却又被北魏袭击,萧纶城破被俘。

被俘后的萧纶显得非常伟岸,他拒绝投降。

“乃卧大鼓,使纶坐上杀之,投于江岸,经日色不变,鸟兽莫敢近。时飞雪飘零,尸横道路,周回数步,独不沾洒。旧主帅安陆人郝破敌敛之于襄阳。葬之日,黄雪雾糅,唯冢圹所独不下雪。”

一段颇具神话色彩的描述,萧纶死后很久尸体不腐烂,大雪都有意避开他的尸体和坟墓。当地的老百姓怀念他,还给他建了一座祠庙。

是是非非

通过上文描写,一个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竟然完美体嫁接在萧纶身上,让人疑惑不解。中间断了的十六年生涯,是什么促使萧纶“浪子回头”呢?不得而知。

一种说法是,萧纶其实本性未改,只是有了图谋的目标——皇位。所以他不再是浪荡子,而是有目的地攫取利益。有资料说,萧纶对三哥当选太子多有不满,庐陵王(庐陵王去世后,萧纶仅剩太子一位哥哥尚在世)去世后,他更加抱怨不断,暗指萧纶有不臣之心。

还说萧纶曾经两次准备谋杀梁武帝,一次在梁武帝路过的地方,埋伏兵,计划因人举报泄密不成。还有一次萧纶向父亲献了一百多坛酒,梁武帝把这些就赏给宦官,结果毒死一批太监。

这两个故事显然是编造的,梁武帝确实对儿子多有纵容,但对这种明目张胆的弑父行为,不可能不闻不问,想当初萧纶因为打“假爹”,差点被杀,这么猖狂的作乱行为,一点处惩罚都没有,可能吗?

我总觉得,关于萧纶的记载存在太多“笔误”,纪录多有不实,造成一个前后完全割裂的人格。从善良的角度,真心希望萧纶的故事,是一个浪子回头的人生励志典范。

梁武帝萧衍最荒唐的儿子是萧纶,那么他都有哪些荒诞的表现?最终结局如何?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特殊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南北双方的政权各自交替频繁,但始终保持着相持的局面。光是南朝就历经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其中,梁朝的建立者梁武帝萧衍因其笃信佛教而知名。

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的就是他在首都大兴佛教的场面。作为皇帝,如此崇信宗教,以致当时的僧人多达十几万之多,实属奇特,而萧衍的儿子比他更加荒唐,其中尤其以萧纶为最,那么,他都有哪些荒诞的表现?最终结局如何呢?

大约是梁朝天监六年(507),萧纶出生在一个名叫“南兰陵”的地方,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常州。他是萧衍的第六个第六子,也就是倒数第三个孩子,《南史》记载,他“少聪颖,博学善属文,尤工尺牍。”七年后,年幼的萧纶被封为邵陵郡王。

不过,普通五年(524),即萧纶十七岁左右时,他“以西中郎将权摄南徐州事。在州轻险躁虐,喜怒不恒,车服僭拟,肆行非法。”曾经的聪颖少年步入青少年后便逐渐不羁起来,他掌管南徐州的事务时,喜怒无常,采用不符合身份的车驾和服饰,且无视礼教和法律。

为了了解自己在民众中的口碑,他“尝问卖夔者曰:‘刺史何如?’对者言其躁虐,纶怒,令吞夔以死,自是百姓惶骇,道路以目。”他询问路边卖鳝鱼的摊贩,现在的刺史是个什么样的人,摊贩回答,是个暴躁残忍的人,于是萧纶大怒,让他吞自己所售卖的鳝鱼致死。

百姓们听说之后,都惶恐惊骇,担心说不定哪一天自己也会被盯上,在这种高压的统治环境下,民众们见面甚至不敢交谈,而是用眼神交流。后来,萧纶“尝逢丧车,夺孝子服而着之,匍匐号叫。”遇见送葬的队伍,他竟然夺走孝子的服装自己穿上,并在地上哀嚎,仿佛死去的是自己的至亲一般。

他的荒唐举动还不止于此,有负责监督的官员将他的事迹告知皇帝,萧衍责令萧纶改正,但萧纶置若罔闻,甚至“取一老公短瘦类帝者,加以衮冕,置之高坐,朝以为君,自陈无罪。”他从民间找来一个矮而瘦,长得像萧衍的老人,扮成皇帝的样子,然后对着老人说自己没有罪过,为自己辩驳。然后,竟然“使就坐剥褫,捶之于庭。”把扮成萧衍的老者在座位上剥下衣服暴打。

打完“皇帝”,萧纶还不尽兴,他“忽作新棺木,贮司马崔会意,以驉车挽歌爲送葬之法,使妪乘车悲号。会意 不堪,轻骑还都以闻。帝恐其奔逸,以禁兵取之,将于狱赐尽。”可怜的崔会意被装进棺材,且被众人送葬。无法忍耐的崔会意骑上快马进京举报萧纶,终于让萧衍派遣精锐禁军前去捉拿,准备杀死。

不过,在萧纶的大哥昭明太子求情下,萧衍绕过了他,并恢复了他的爵位。这之后,萧纶逐渐清醒一般,变得正常起来,他从军征战,立下不少战功,最后死于战事。他年轻时曾经做出许多不合常理的荒唐行为,但其最终浪子回头,也算难能可贵。

梁武帝萧衍最荒唐的儿子是萧纶,那么他都有哪些荒诞的表现?最终结局如何?

萧纶,梁武帝第六子,南朝始恶终善的由荒唐而变身英雄的异类。其荒诞表现主要有:

一,吞鳝杀人:他在代理南徐州刺史时,假装路人问卖鳝鱼者:“刺史何如?”小贩见他是个十来岁的小屁孩,使毫无戒心“言其躁虐。纶怒,令吞鳝以死。自是百姓惶骇,道路以目。”

二,强充孝子:他曾路遇丧车,竟“夺孝子服而著之,匍匐号叫”,如丧考妣。梁武帝闻知,气得吐血,“始严责,纶不能改。”

三,认人为父:被父亲严斥后,他怀恨在心,特意找个与他爹般“短瘦”老者,令其穿上黄袍,“置之高坐,朝以为君,自陈无罪。”演完戏,他将老者拽下脱去衣物“捶之于庭”。梁武帝得知七窍生烟,几乎将其赐死。

四,暗杀府丞:在任职扬州刺史时,府丞何智通上表弹劾萧纶恶行。萧纶遂遣刺客将其刺杀,事泄,被免官为庶人,不久复爵。

侯景之乱起,萧纶脱胎换骨般重生,屡次亲率部讨伐叛军、号召天下勤王,威望大增,招至弟弟萧绎嫉恨。萧纶遭到弟弟攻击,兵败逃至西魏,联合旧部欲合力攻下竟陵回国讨贼。西魏大惧,遣重兵攻萧纶。萧纶寡不敌众,城陷被俘。

萧纶“不为屈,遂害之。投于江岸,经日颜色不变,鸟兽莫敢近焉。时年三十三。百姓怜之,为立祠庙。”

梁武帝萧衍最荒唐的儿子是萧纶,那么他都有哪些荒诞的表现?最终结局如何?

一天,萧纶‬遇到有人出丧‬,突然上前剥下孝子‬的‬丧服穿在‬自己‬身上‬,然后‬伏地‬大‬哭‬。梁武帝闻讯大怒,把他痛骂一通。谁知,萧纶不服,竟把“梁武帝”揍了一顿。

萧纶确实是萧衍所有儿子中最荒唐的,据史料记载,他主要干了6件荒唐事

‬逼吞黄鳝

有一天,萧纶装成普通人问卖黄鳝的商贩:“你觉得刺史这个人怎么样?”商贩脱口而出:“暴虐”。萧纶听了勃然大怒,逼着商贩生吞黄鳝,导致其痛苦而死。从那之后,南徐州的百姓不敢跟陌生人说话,就算熟人之间也只敢用眼神交流。

“尝问卖鳝者曰:‘刺史何如?’对者言其躁虐,纶怒,令吞鳝以死。自是百姓惶骇,道路以目。”《南史·卷五十三》

‬强当孝子

17岁的萧纶被派到南徐州当刺史。一天,他在闲逛时,遇到有人出殡,竟突然上前剥下孝子的丧服穿在自己身上,随后跟着队伍一路嚎啕大哭,俨然一副死了爹的伤心样。

“尝逢丧车,夺孝子服而著之,匍匐号叫。签帅惧罪,密以闻。帝始严责,纶不能改,于是遣代。”

‬殴打“梁武帝”

强当孝子被骂后,萧纶不服,还不解,更委屈,于是找了个酷似梁武帝的老头,让他穿上皇帝的衣服,坐于高堂,萧纶则跪在地上,解释当时只是因为好玩,又一通倾诉他的委屈,没想到越说越生气,最后忍不住竟把老头的衣冠剥掉,亲手打了他一顿。

“纶悖慢逾甚,乃取一老公短瘦类帝者,加以衮冕,置之高坐,朝以为君,自陈无罪。使就坐剥褫,捶之于庭。”

‬活人发丧

一天,萧纶突然制作了一具新棺材,把司马崔会意装在里头,就像送葬一样,还让一群老太婆坐在丧车上痛哭。崔会意实在受不了,便骑着轻骑回京都向皇帝报告。皇帝怕萧纶逃走,便派禁兵去把他抓住,准备在监狱中将他赐死。好在昭明太子流着泪替他求情,这才得以免死,只削了他的官免了他的爵。

“忽作新棺木,贮司马崔会意,以驉车挽歌爲送葬之法,使妪乘车悲号。会意不堪,轻骑还都以闻。帝恐其奔逸,以禁兵取之,将于狱赐尽。”

‬刺杀府丞

中大通四年,萧纶担任扬州刺史。他派人到市中赊买锦彩丝布几百匹,准备给身边官员防阁将军制作红衣服和内室的帐幔。百姓们不敢得罪他,紧闭店门不肯出来。

萧纶气坏了,利用职权逼迫少府必须买到。府丞何智通看不过去,把情况报告给朝廷,结果萧纶又受梁武帝斥责,并让他回京反省。

萧纶恼何智通多管闲事,派心腹去刺杀何智通,在白马巷找到了他后,用槊刺死他,槊刃直透后背。何智通拼尽全力在墙壁上写了“邵陵”两字后死去。

于路寻目智通,于白马巷逢之,以槊刺之,刃出于背

‬毒酒弑父

昭明太子萧统死后,萧纲被立为太子,萧纶不服气,竟然在把毒酒献给梁武帝,好在梁武帝有所察觉,随手把酒赐给了身边的宦官,宦官喝下后当场就暴毙。

纶献曲阿酒百器,上以赐寺人,饮之而毙。

萧纶这个人很复杂,我认为他短暂的人生可以分两段来看,以梁武帝被饿死为分水岭,前半段是活在父亲的羽翼下,有恃无恐、无法无天的叛逆少年。

而后半段,在侯景之战爆发后,他屡次三番被率军上战场,几乎是屡战屡败,也许是战场让他的心性得到磨练,他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从叛逆少年变成了成熟男人

梁武帝被饿死后,他的子孙们为争夺势力手足相残。当侄子被弟弟逼到只能向他求救时,萧纶痛心疾首地给弟弟萧绎去信‬一封‬,极力‬说服‬他‬不要‬自相残杀‬,应该‬一致‬对外‬。

若自相鱼肉,是谓代景行师。景便不劳兵力,坐致成效!

在知道无法阻止手足相残时,他甚至痛哭流涕地感叹:“国家竟到了如此地步!”

萧纶‬的‬行为‬彻底‬颠覆‬了‬他‬此前‬营造‬出来的‬人设‬,就像‬恶魔‬突然‬变成‬了‬天使‬,我看到‬了‬正义‬之光‬。

无法阻止骨肉相残,他只能化悲痛为力量,大修兵甲,准备攻打侯景。

可惜,他低估了人性!他弟弟收拾完侄子,马上掉头来攻击他,迫使他狼狈逃到敌国避难。

最后被敌国将领杨忠围攻,因寡不敌众被俘。杨忠想劝降他,可萧纶宁死不屈,被诛于大鼓之上,尸抛江岸。

有意思的是史料记载了他死后的事情,比如

经日颜色不变,鸟兽莫敢近焉。飞雪飘零,尸横道路,周回数步,独不沾洒。

下葬时,奇迹再次出现:

黄雪雰糅,唯冢圹所独不下雪。

当地老百姓看见之后,感动得为他立祠庙,这也算是恶始善终的结局吧。

你怎么看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